通用技术技术与设计1知识点整理内容摘要:

成后,我们要对这些方案进行评判和比较,同时要从设计的目的出发,针对一些相互制约、相互关联的问题进行权衡和决策,最后选出较为满意的方案或集中各方案的优点进行改进。 方案的比较和权衡是一个综合考虑的过程,抓住设计的核心与关键是权衡设计方案的必要条件。 第六章 设计图样的绘制 第一节 设计表现图 技术语言的种类及其应用 ( a) 技术语言是一种在技术活动中进行信息交流的特有的语言形式。 技术活动的丰富性使得技术语言具有多样性。 技术语言具有言简意赅和通俗直观等特征。 不同的技术语言适用于不同的应用范围,具有不同的功用。 口头语言 :进行交流最常见的方式。 适用于面对面的、规范要求并不过于严格的场面,特点是简洁、方便。 文本、图表(表格、效果图、草图):相对比较正式,适用于有一定技术要求的交流,特点是较为规范,可以反复查阅、核对。 同草图、效果图等呈现设计的构思方案并激发灵感,通过表格的形式对各种设计方案进行比较。 技术图样 :采用规范形式将设计图样的形式表达出来,使设计表达更具直观性、效率性、准确性 和永久性。 在呈现较复杂的设计方案及对设计进行详细说明和陈述时比较合适。 计算机演示 、 网络语言 :形象、生动,其中网页形式还具有交流时间灵活、开放性等特点。 简单的草图( c) 草图能迅速步骤和记录设计者转瞬即逝的创作灵感,表达设计创意。 草图分构思草图和设计草图。 构思草图是设计者在设计过程中产生的设计想法的记录,它以具体图形的形式 记录 和描述设计者头脑中的诸多想法。 设计草图是经过设计者整理、选择、修改和完善的草图。 它是一种正式的草图方案 ,是从构思草图中挑选出来的,可以继续深入的、可行的设计方案,是通过对细节完善得到的。 透视效果图的识读 ( a) 与草图相比,效果图更能真实地表现产品的式样、材质和空间效果等,在识读时要从整体上把握产品的形态、功能和特征,要注意从中了解产品在外观上的实 际比例关系和色彩搭配及材质感,了解产品内部结构和色彩装饰效果。 9 基本几何体的正等轴测图( a) 正等轴测图是一种可以表现物体三位结构特征的图形。 平面结构体的正等轴测图可根据形体的长、宽、高等三个方向上的基本尺寸绘制完成。 在正等轴测图上表上物体长、宽、高三个方向的坐标轴之间的夹角是 120176。 第二节 常见的技术图样 一般技术图样所采用的投影方法 ( a) 正投影法是假设投影光线与投影平面垂直,在投影平面上求取物体投影的方法。 简单形体的三视图 ( c) 三视图是采用三个相互垂直相交的投影面建立一个三投影体系,再以正投影法将物体同时向三个投影面投影,从而得到的图像。 主视图是物体的正面投影,即物体由前向后投影所得的图形,通常反映了物体的主要形状;俯视图是物体的水平投影,即物体由上向下投影所得的图形;左视图是物体的侧面投影,即物体有左向右投影所得的图形。 为了在同一张图纸上绘制三视图,三个投影视图必须展开在同一平面上。 展开后,俯视图在主视图的正下方,左视图在主视图的正右方;由视图可以看出,主视图反映物体的长和高,俯视图反映物体的长和宽,左视图反映物体的高和宽。 三视图的投影规律 : 主、俯视图 长对正 ;主、左视图高平齐;俯、左视图 宽相等 形体的尺寸标注 形体的视图只能表达形状和结构关系,形体各结构 块 的真实大小和 相对位置 ,必须由尺寸来确定。 尺寸标注的基本要求:正确 (符合国家标准) 、完整 (不遗漏、不重复) 、清晰、合理。 尺寸要素: ①尺寸界线。 用细实线绘制,有轮廓线、轴线或对称中心线引出,也可利用轮廓线、轴线或对称中心做尺寸界线。 ②尺寸线。 用细实线绘制,必须单独画出,不能与其他图线重合或在其延长线上。 一般用箭头作为终端。 ③尺寸数字。 图样上所注尺寸表示形体的真实大小,形体 的真实大小与图样的大小及绘图的准确度无关。 图样上的尺寸,以毫米为单位时,不注写单位,否则必须注明。 线性尺寸的尺寸数字一般注写在尺寸线上方或中断处,水平方向尺寸字头向上,垂直方向尺寸数字写在尺寸线的左侧且字头向左。 标注直径尺寸是用符号 Φ ,标注半径尺寸是用符号 R. 标注形体的尺寸时, 同一个尺寸一般只标注一次。 一般的机械加工图( a) 机械加工图是工程图的一种, 是以三视图的形式来表达机械加工方法的一种技术图样,是完成产品机械加工的主要依据。 通常由三视图以及尺寸标注、必要的其他视图、标题栏 和 文字说明组成。 第七章 模型或原型的制作 第一节 模型 模型及其功能 ( a) 10 模型是根据实物、设计图样或构思,按比例、生态或其他特征制成的与实物相似的一种物体 ,具有成本低、便于修改等优点,设计者一般通过模型来呈现产品的设计方案。 模型 使设计对象具体化,可以形象地表达所设计产品的比例、尺寸、线性、色彩、材质以及每一个构成面。 在设计过程中,模型 可以 帮助分析设计的可能性的功能 ,设计一件较复杂的产品,必须通过模型制作,才能投入使用。 第二节 工艺 工艺的含义和常用工艺的种类 ( a) 工艺是指利用工具和设计对原材料、半成品进行技术处理,使之成为产品的方法。 因目的和功能不同,工艺有很多种,常见的有加工工艺、装配工艺、检测工艺、铸造和表面处理工艺。 木工常用工具和设备: 锯子、锉刀、刨子、凿子、斧头、羊角锤、卷尺、铅笔、墨斗 、 木工凿子 、 木工角尺 金工常用的工具和设备 ( a) 金属材料的加工包括划线、锯割、 锉削、钻孔、攻内螺纹和套外螺纹 等 过程,从而使工件达到设计要求的几何形状、大小尺寸和光面平整度。 划线是在待加工的材料上用相应的工具划出加工部件的轮廓线或基准点和基准线。 划线的一般步骤:划出基准、划尺寸线、划轮廓线、冲眼。 金属加工中常用的 划 线工具:划针、钢直尺、角尺、划规、样冲。 金属材料的 锯割 、锉削 2 种加工方法 ( c) 锯割:对于金属材料,通常用锯割的方式进行割断,手锯是人工锯割常用的工具。 手锯是在向前推进时进行切削的,所以安装锯条时要保证齿尖向前的方向。 在把锯条安装到锯弓上时,要求做到锯条紧贴销钉,锯齿向前。 旋紧翼型螺母,使锯条平直、绷紧并有弹性。 锯割时, 站在台虎钳稍左侧,左脚在前、右脚在后,两脚距离约等于右前臂的长度。 手握锯弓要舒展自然,右手握住手柄向前施加压力,左手轻扶在弓架前端,稍加压力。 起锯方法:一般可以采用从工件的原理自己一端起锯,锯条和工件的倾斜角为 15176。 ,为了更好地起锯,一般采用木质挡住锯条,使它正确地锯在所需的位置上,起锯时用力要轻一些,不能过猛。 当锯条陷入工件 23mm 时,才能逐渐正常锯割。 锯割操作要领: 站立和握锯姿势要正确。 推锯加压,会拉不加压。 锯程要长。 推拉要有节奏。 锯割将完成时,用力不可太大,并需用左手扶住被锯下的部分,以免该部分落下时砸脚。 锉削:为使工件符合所要求的形状、尺寸和粗糙度,往往需要进行锉削、铣削和磨削等切削加工。 锉削操作 使用 要领: 锉削时要注意身体和手臂动作的协调 , 一般用右手握紧挫柄,左手握住或扶住 锉 刀的前边。 11 在推锉过程中,左手的施压有大变小,右手的施压要由小变大,使锉刀平稳而不上下摆动。 锉 刀和 锉 柄上防止油脂污染,正在 锉 削的工件表面也不宜被油脂污染。 防止 锉 刀打滑,造成事故。 锉 削时不要用嘴吹切屑,以防切屑飞入眼内;也不要用手去清除切屑,以防切屑扎破手指和手掌,应该使用刷子清扫除掉。 锉 刀用后,应妥善放置,不应重叠摆放,以免损坏 锉 齿;放在操作台上时,不要露出台面,以防掉下伤脚。 钻孔 : 用钻头在实体材料上打孔的方法。 钻孔的操作步骤:划线定位、装夹工件、装夹钻头、钻孔 钻孔操作要领:操作时要集中注意力;要戴防护眼镜,以防钻屑飞出伤害眼镜。 不能带手套操作,以防钻头卷住手套而伤害手指;不能用手直接扶持小工件、薄工件,以免造成伤害事故。 连接:通过固定连接和半固定连接的方法可以实现金属件之间的连接。 铆接:用于金属框架和不易焊接的铝板间的连接。 黏结:金属材料和其他材 料 、有间隙存在的金属件之间 的连接 以及修补金属件的破损 焊接、螺丝连接 螺纹的手工加工: 内螺纹加工称为攻内螺纹,使用丝锥和丝锥扳手 外螺纹加工称为套外螺纹,使用圆板牙和圆板牙扳手 常见的金属表面处理方法有表面刷光、喷涂油漆和镀层等。 表面刷光工序:清除毛刺和铁屑、用细锉锉平表面、用精细金刚砂纸打磨 第三节 制作模型 加工工艺的选择 ( c) 不同的行业、不同的工种、不同的工序,往往有其特定的工艺要求和严格的工艺规范。 不同的材料有不同的加工工艺。 简单产品的模型或原型的制作 ( c) 制作模型的一般步骤: 1. 选择合适的材料 2. 根据本地条件,准备适当的工具和加工方法 3. 按设计图样划线 4. 对材料进行锯割、切削等加工 5. 装配 6. 对模型进行表面处理 7.。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