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监理工程师培训教材-第八章第十一节通信电源设备安装工程质量控制内容摘要:
装的要求。 ( 3)机组安装应稳固。 地脚螺栓不得用膨涨螺栓,应采用 “鱼尾 ”螺栓和 “二次灌浆 ”的方法预埋。 螺栓预埋位置准确,外露高度应在计算油机底 座、减震器、螺母、垫片厚度等因素后露出 3~ 5个丝扣。 安装在减震器上的机组底座 ,其基础应采取防滑铁件定位措施。 为了防止滑动,对于重量较轻的机组,可用 4个防滑铁件在基础左右两侧进行加固定位。 对于 2500Kg以上的机组,在机器底盘与基础之间,须加装金属或非金属材料的减震器减震。 安装时,应按照抗震要求对发电机机组加固。 ( 4)机组的油泵、油箱、水泵、水箱安装牢固平直。 油箱、水箱要按设计要求安装在指定位置。 燃油管路安装平直,无漏油、渗油。 油泵与油管连接处应采用软管连接。 ( 5)机组控制屏(柜)安装时,应按抗震 的要求对屏(柜)加固并对屏(柜)的仪表进行校正。 电源线、信号线进屏(柜)时,应分类用塑料带绑扎整齐,不得将交流、直流、信号线绑扎在一起。 接线牢固可靠、整齐美观、无差错。 ( 1)经常缺电或使用平凡的发电机组应配置储油罐。 储油罐安装在油罐基础上时应平稳、牢固。 安装储油罐的压条材料应符合工程设计要求。 油罐输出的油管应安装整齐,不得有渗、漏油现象。 油管穿越建筑物时应有保护措施。 ( 2)应按设计要求安装储油罐指示器(油标尺)或传感器并连接到监控接口,以便遥测油位。 ( 3)储油罐接地线连接牢固。 ( 1)机组管材型号、通径、壁厚及阀门、法兰盘、弯头、大小头等应符合设计规定,无破损、裂缝。 ( 2)管子弯曲时,弯曲半径一般不小于管半径的 6倍。 其弯曲部位应光滑、无死弯、皱折、凹凸不平的现象。 管子用管箍连接时,管端套丝长度不小于管端接头管箍长度的 1/2,在管端接头两端应用油麻和铅油(不得用生胶带)作密封处理。 用法兰盘连接时,法兰盘的密封面光洁,垫片材料完好。 ( 3)管路系统装配平直牢固,倾斜度不大于 %。 连接处螺丝拧紧,无漏 水、漏气、漏油现象。 1 管路接口位置不 应在支吊架上,接口处距离支吊架不小于 50mm。 两个接口间距不小于 150mm,管路接口距离弯管的弯曲起点不小于 100mm。 2 明敷钢管应排列整齐,固定支架点的间距分布均匀。 管卡与终端、转弯中间两侧的距离应符合下列规定。 3 埋于地下的钢管应涂防腐漆或沥青,穿越其它设备及建筑物基础时应加以保护。 4 排烟管及消音器装置与吊挂、支架固定牢固。 管路安装时应平直、弯头少,管路短。 管路如用法兰盘连接时,盘间应垫石棉垫。 如用管件连接时,管口处要采取密封措施。 排烟管路水平伸向室外时,靠近机器侧应高于外伸侧。 管路离地高度应符合设 计规定,一般不少于。 排烟管的水平外伸口应安装丝网护罩,垂直伸出口顶应安装伞形防雨帽。 5 起动气管路安装应尽量采用焊接,少用法兰盘连接,不得用管箍连接。 如用法兰盘连接时,盘间应垫紫铜垫或铅垫。 在正常压力下,管路不应漏气。 6 输油管路用法兰盘连接时在接口处应垫耐油橡皮垫或石棉垫。 在正常油压下不应有漏油、渗油现象。 7 冷却水管路安装时要平直、牢固、倾斜度不大于 %。 连接方法多采取管箍连接的方式,单流阀方向正确。 在正常压力下,不应有漏水、渗水现象。 8 风冷发电机组的进风管和排风管安装应平直,高度符合要求 ,不得影响正常的维护工作。 吊挂要牢固,接头处应垫石棉线或垫,不得漏气。 进风口还应安装防尘等装置。 表 8112 管中间的管卡间距 ( 12) 油机管路安装完毕,经检验合格后应喷涂一层防锈底漆和 2~ 3层面 漆,面漆均匀,无皱折,无流痕。 管路喷涂油漆的颜色应符合下列规定: 气管:天蓝色或白色; 水管:进水管为浅蓝色,出水管为深蓝色; 油管:机油 管为黄色,燃油管为棕红色; 排气管:银粉色。 在管路分支处和管路的明显部位应标红色的流向箭头。 ( 1)试机前的检查 机组配电控制屏及各种仪表应完好、齐全,接线正确牢固,接地良好;各零部件螺栓及管路接头牢固,管路畅通,阀门关闭严密;试机用燃油、机油符合油机说明书的要求。 ( 2)空载试验 1)油机(发动机)运转平稳、均匀,调速器调速准确,转速稳定,无异常响声及异常发热情况; 1 )发电机组的电压表、电流表、频率表、温度表、油压表指示应正常; 2 )检测油机排烟及噪声必须符合有关通信工程建设环境保 护的要求; 3 )油机润滑油压力与温度,冷却水进出口温度应符合技术说明书规定; 4 )空载试验时间不少于。 5 带载试验 发电机组在进行负载试验时,必须在额定转速下,使其输出功率分别为额定 标准 电信设备受 电源杂音电压( mV) 电压( V) 电端子电压变动范围 衡重 峰 —峰值杂音 宽频杂音 (有效值) 离散杂音 (有效值) ( V) 杂音 频段( Hz) 指 标 频段( KHz) 指标 频段( KHz) 指标 ~ 150 ≤ 100 ~ 150 ≤ 5 48 40~ 57 ≤ 2 0~ 300 ≤ 400 150~ 200 ≤ 3 15~ 30000 ≤ 30 200~ 500 ≤ 2 50~ 30000 ≤ 1 钢管内径 (mm) 最大允许间距 ( m) 15~ 20 25~ 32 40~ 50 70~ 100 母线宽度 60以下 60以上 80以上 100以上 螺栓、螺母规格 M8 M9 M10 M12 钻孔直径 9 10 垫圈内径 13 弹簧垫圈内径 13 直流电源 交流电源 正极 红色 A相 黄色 B相 绿色 C相 红色 负极 蓝色 不接地中性线 紫色 接地中性线 黑色 接地电阻(Ω) 适用 范 围 备注 1 综合楼、国际电信楼、汇接局、万门以上程控交换局、 2020路以上长话局 3 2020门以上 、 10000门以下程控局、 2020路以下长话局 5 光缆端站、载波增音站、 2020门以下程控交换局、地球站、微波枢纽站、移动通信基站 10 微波中继站、光缆中继站、小型地球站 20 微波无源中继站 当土壤电阻率 700Ω/m,可放宽到 30Ω 项目 检 查 内 容 检查方式 走线架(槽) 安装位置、高度符合设计要求; 加固支撑安装牢固、平衡,吊挂垂直、整齐; 地槽橡胶垫整齐,盖板牢固、可靠 测量、目视 配电、换流 设备 安装位置、水平、垂直度和抗震加固符合要求; 设备的电源线、信号线绑扎均匀,接线端头焊(压)接牢靠;接地线安装符合要求、可靠; 各项电气性能技术指标测试合格 测量、测试 蓄电池 电池铁架安装位置、水平 、垂直度和抗震加固符合要求; 电池排列整齐,连接条连接牢靠; 电池标志齐全 测量、目视 太阳电池 方阵支架安装位置、角度、方向、水平及垂直度应符合要求; 支架金属材料和螺栓、螺母经过防腐处理; 方阵支架安装牢固、仰角可调整; 太阳电池电源线应采用具有金属护套的电缆线 目视、检查 发电机组 油机、油罐、油泵及水箱的安装位置符合要求; 管路安装平直,管件连接正确,吊挂整齐,高度符合设计要求; 地下管件经过防锈处理; 油机进风管、排风管及防尘装置安装正确,进、排风畅通; 抗震加固符合设计要求; 试 机(空载和带载试验)性能正常 目视、检测 母线、电源线、信号线 母线平直,接头牢固、支撑架安装牢靠整齐; 母线刷漆颜色符合规范要求; 电源线、信号线路由走向、曲率半径符合设计要求; 缆线绑扎均匀,线缆平齐,线缆端头处理良好,连接可靠 目视、检查 接地装置 接地体安装位置,埋深及尺寸应符合设计要求; 接地体引入线与接地体连接牢靠,并进行防腐处理; 接地电阻符合设计要求 目视、检测 功率的 25%、 50%、 75%、 100%时各运转 1h。 在这四种输出功率情况下应检查下列项目: 1 )电压自动调节或调速性能; 2 )发电机输出三相电压的平衡程度; 3 )转速及发电频率; 4 )机械运转声响; 5 )连续运转下的发动机的水温、油温、油压; 6 )油机(发动机)的燃油系统、润滑系统、冷却系统及排气情况。 7 发电机组控制 屏监控功能检查 发电机组的监控开通后,应能实现油机的自动启动、停机,自动调整输出电 压、频率及故障显示、油位显示。 (七) 馈电母线安装 ( 1)母线材质、规格、型号、长度、数量应符合工程设计要求。 母线材质的表面应平整、光洁,不得有裂纹、麻点和起伏不平。 ( 2)母线不得在加温的情况下进行加工、整型 (除接头处镀锡外 )。 加工后的母线表面不应有明显的锤痕,切口平齐,无毛刺。 ( 3)母线转弯处其平弯的弯曲半径不得小于母线厚度的 2倍。 其转弯处不得有裂纹及明显的皱折。 母线扭转麻花弯时,其扭转 部分的全长应不小于母线宽度的。 ( 4)母线接头钻孔位置正确,偏差不大于 1mm,孔径应符合要求。 母线接头处必须平整、光滑、无斑锈,镀锡(铜质镀锡,铝质镀锌锡)长度不小于母线宽度。 (铜排)安装 母线安装位置应符合工程设计规定。 安装牢固,垂直度偏差不大于 5mm/m。 ( 1)母线在上线柜内、槽道或走线架上安装时,应用支撑绝缘子上线柜、槽道或走线架固定。 支撑绝缘子上线柜内、槽道或走线架上应均匀分布和对称; ( 2)当母线水平安装时,连接用螺栓、螺母应由下向上穿拧,其余情况下螺母应装在便于维护 侧; ( 3)当母线在槽道中安装时,必须水平、平行安装。 靠近设备侧的母线为正极,靠近走道侧的母线为负极。 如在走线架连固铁上安装必须上、下水平安装,下端为正极,上端为负极; ( 4)母线在穿越上、下楼层洞口或穿过同层过墙洞处不应有接头。 ( 1)两条母线之间一般采用 “鸭脖弯 ”连接。 “鸭脖弯 ”长度为母线厚度的 ,搭接部位长度应大于母线宽度。 ( 2)母线与母线及母线与设备端子的连接,其搭接面应平整,接触紧密,用 10mm的塞尺插入连接处的缝隙,其插入的深度不得大于母线宽度的 1/10。 ( 3)铜母线在连接处应用 4只以上螺栓、螺母,铝母线应用 5只以上螺栓、螺母。 母线螺栓、螺母两侧均应装平垫圈,在螺母侧还应装有弹簧垫圈。 螺母拧紧后,螺栓露出螺母不少于 2~ 3丝扣。 ( 4)母线连接处孔眼及螺栓、螺母尺寸应符合下表规定: 表 8113 馈电母线连接螺栓、螺母尺寸 单位: mm ( 5)母线连接(头)处净距离应符合规定 母线连接处距支撑绝缘子的净距离不小于 50mm;多片母线连接处应错开,净距不小于 50mm;母线连接处距弯曲处距离不小于 30mm;母线加固支撑点边缘距弯曲处距离应保持在 50~ 75mm。 母线与蓄电池输出端必须采用母线 “软连接条 ”进行连接;水平或垂直穿洞的母线在过洞孔时必须采用 “软连接条 ”连接。 “软连接 ”两侧的母线应与对应的墙壁用绝缘支撑架固定。 (刷)漆 母线应喷涂绝缘漆两层以上,喷涂均匀、平整,表面不得有流痕,连接部位 和接头两侧。通信监理工程师培训教材-第八章第十一节通信电源设备安装工程质量控制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