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血科工作制度汇编精品内容摘要:

人员逐项填写登记,并作相应检验。 标本检验后一般保留 3 天(配血标本保留 7 天)以备复查。 本科标本执行首接负责制,发现他室标本有义务立即告知并送往他室。 如忘记告知或未送 达,而造成病人标本延误,由首先发现标本者负责。 患者输血检查标本由临床工作人员按照输血科要求采集,采集后的标本应立即贴上填写规范的标签,随同“输血申请单”送输血科验收。 患者输血标本验收项目包括:患者姓名、科别、床号、住院号 /门诊号、输血申请单和标本联号、申请医生和送血者的签名、是否主治医师以上人员签字审批以及血标本量、是否有溶血、污染等 , 经验收合格后的标本由输血科工作人员签名收取。 经验收合格后的标本由输血科工作人员逐项填写登记,根据申请需要作好相关检查,即时配血或保存于冰箱备用。 受血 者配血试验的标本必须是输血前 3 天之内的,若配血的标本采集后 3 天之内病人未有输血,可根据标本情况适当延长 1- 2 天。 病人输血后的标本须保留 7 天以上备查,以最后一次输血时间计算。 供血者的标本配血后须保留 20 天以上备查。 病人输血完毕,临床医护人员应将血袋送回输血科至少保存一天,回收血袋登记于回收血袋记录本上。 废弃的标本(受血者和供血者标本)按照“输血科标本处理、消毒制度”处理同时登记于废弃标本记录本上。 1输血申请单的检查: (1)输血科须检查输血申请单的内容是否填写齐全、无误,凡资 料不全的输血申请单要退回临床科室重新填写。 (2)检查是否符合输血适应症,必要时与申请医师联系,并做出必要建议。 输血申请单至少提前一天送输血科(急诊例外)。 1血液标本的检查: (1)检查血标本是否用专用试管抽取标本。 (2)检查血标本的标签是否正确标记,核对血液标本与输血申请单署名的受血者是否确实无误。 (3)检查受血者的 ABO 血型和 Rh( D)血型 ,必要时对受血者血清进行抗体筛选和检定。 1供血者的检查: 对来自血站的血液成分及制品都必须进行质量检查 ,并复检血型。 1凡需申请输入血者,必须做输 血前感染免疫学检查,检验项目包括 ALT、乙肝两对半、 AutiHCV、 AutiHIV1/梅毒。 急诊手术、急救用血者,输血前抽取血液标本进行输血前感染免疫学检验,检验结果随后贴病历保存。 1交叉配血时必须用配血标本对血型进行复检,并将结果填报到配血单上。 同时,了解受血者既往输血情况,选择适当的血液成分,按正确的操作规程与受血者血液进行交叉配合试验。 1含红细胞的血液成分(包括血小板和粒细胞)须同样进行交叉配合试验,新鲜冰冻血浆和冷沉淀等血浆成分制品,应与受血者的 ABO 血型相容。 1血型鉴定 和交叉配血必须双人双合或一人重复两次试验,方可确认。 1以上各级检查均需有完备的登记和实验结果记录,登记与记录本须保存 10年。 附注:输血工作中“检查核对”内容 检查:①血液包装有无破损,血液有无渗漏和血袋标签的内容是否齐全清楚。 ②血液质量,有无凝块、溶血等。 ③输血装置,即输血器效期,无漏气,无污染。 核对:①核对以下各项在标本管、申请单、输血报告单及取血单上是否一致。 ②核对病人姓名、性别、年龄、科别、床号、住院号、申请单联号。 ③核对献血员姓名或条形编码、血型、血品种、血量、采血日期等。 ④核对血型及配血 结果。 甘美国际 医院 输血 科 文件编号: 版本 /修订号 : 标题名称 标本拒收制度 生效日期: 第 1 页 共 页 一、目的:规范 输血科标本拒收制度。 二、适用范围:适用于 输血科 全体工作人员。 三、内容: 病人标本的正确采集是保障输血安全的前提,也是输血质量管理的重要环节,为了保证输血安全和输血质量,特制订不合格标本的拒收制度,拒收不合格病人标本包括: 血标本无标签或填写不清不收 . 血标本与申请单填写项目不符不收 . 血标本量少于 不收 . 血标本稀释不收 (如从输液管获取血标本 ,应以生理盐水冲注 ,并将首先抽取的5ml 血液弃去 ,以防血标本稀释 ) 血标本溶血不收 (溶血性疾病可例外 ,为了防止对溶血结果误判为阴性 ,建议反定型及交叉配血的红细胞中加入适量 EDTA 盐水溶液 ). 用肝素治疗者的血标本未用鱼精蛋白对抗使之凝集不收 . 非医务人员送血标本不收 . 用右旋糖酐、聚乙酰吡咯等大分子物质治疗后采集的血标本未作标记说明不收 (如已标记说明应将红细胞洗涤 ). 经查对标本的病人姓名、年龄、性别、住院号、床号等 不相符者不收 . 配血标本不用专用试管不收。 甘美国际 医院 输血 科 文件编号: 版本 /修订号 : 标题名称 标本处理、消毒 制度 生效日期: 第 1 页 共 页 一、目的:规范 输血科标本处理、消毒制度。 二、适用范围:适用于 输血科 全体工作人员。 三、内容: 实验用标本检验完毕后,根据不同试验标本存放要求,规范、安全地将需要保存的标本存放到指定位置,存放期满后按以下程序处理。 检验后废弃的血液、血清标本、供血者各种体液标本及器具(原始储血管、实验样品杯、样品管、加 样吸头等),标本必须首先用 1:25 的 84 消毒液或含有效氯 2020mg/L 的含氯消毒液浸泡消毒至少 60 分钟,液体污物再排入医院污水处理系统;固体污物按感染性废物收集处理。 病人输血完毕,临床医护人员应将血袋送回输血科至少保存一天,回收血袋登记于回收血袋记录本上 ,一天后用有特定生物安全标识的黄色塑料袋密封 ,放入指定的医疗垃圾桶内,由医院指定专门人员收集并按照《输血科医疗废物收集、处理管理制度》相关规定处理 ,作好记录签名。 需要回收玻璃器具如玻片、吸管、玻瓶经上述处理后再煮沸 30 分钟 ,反复洗刷并清洗干 净、沥干 ,放置在 37℃~ 60℃烘箱中烘干 ,也可用消毒液如用 1:25 的84 消毒液或 2020mg/L 有效氯溶液浸泡 60 分钟后清洗、檫净、烘干备用。 配血所用的平板使用后用 1: 25 84 消毒液浸泡至少 60分钟后,用清水洗净烘干备用。 不需回收的污染器材统一装入有特定生物安全标识的黄色塑料袋密封,放入指定的医疗垃圾桶内,由医院指定专门人员收集并按照《输血科医疗废物收集、处理管理制度》相关规定处理,作好记录签名。 废弃的标本处理同时登记于废弃标本记录本上,操作者签名。 甘美国际 医院 输血 科 文件编号: 版本 /修订号 : 标题名称 输血前检察和核对 制度 生效日期: 第 1 页 共 页 一、目的:规范 输血前检察和核对制度。 二、适用范围:适用于 输血科 全体工作人员。 三、内容: 输血前由两名医护人员核对交叉配血报告单及血袋标签各项内容,检查血袋有无破损渗漏,血液颜色是否正常。 准确无误方可输血。 输血时,由两名医护人员带病历共同到患者床旁核对患者姓名、性别、年龄、病案号、门急诊 /病室、床号、血型等,确认与配血报告相符,再次核对血液后,用符合标准的输血器进行输血。 取回的 血应尽快输用,不得自行贮血。 输用前将血袋内的成分轻轻混匀,避免剧烈振荡。 血液内不得加入其他药物,如需稀释只能用静脉注射生理盐水。 输血前后用静脉注射生理盐水冲洗输血管道。 连续输用不同供血者的血液时,前一袋血输尽后,用静脉注射生理盐水冲洗输血器,再接下一袋继续输注。 输血过程中应先慢后快,再根据病情和年龄调整输注速度,并严密观察受血者有无输血不良反应,如出现异常情况就及时进行如下处理; ( 1) 减慢或停止输血,用静脉注射生理盐水维持静脉通路; ( 2) 立即通知值班医师和输血科值班人员,及时检查、治疗抢 救,并查找原因,做好记录。 疑为溶血性或细菌污染性输血反应,应立即停止输血,用静脉注射生理盐水维护静脉通路,及时报告上级医师,在积极抢救的同时,做好以下核对: ( 1) 核对用血申请单、血袋标签、交叉配血试验记录; ( 2) 核对受血者及供血者 ABO 血型、 Rh( D)血型。 用保存于冰箱中的 ( 3) 受血者血样、新采集的受血者血样、血袋中血样,重测 ABO 血型、 Rh( D)血型、不规则抗体筛选及交叉配血试验(包括盐水相和非盐水相试验); ( 4) 立即抽取受血者血液加肝素抗凝剂,分离血浆观察其颜色,测定血浆游离血 红蛋白含量; ( 5) 立即抽取受血者血液,检测血清胆红素含量、血浆游离血红蛋白含量、血浆结合珠蛋白测定、直接搞人球蛋白试验并检测相关抗体效价、如发现特殊抗体、应作进一步鉴定; ( 6) 如怀疑细菌污染性输血反应,就抽取血袋中血液作细菌学检验; ( 7) 尽早检测血常规、尿常规及尿血红蛋白; ( 8) 必要时溶血反应发生后 57 小时测血清胆红素含量。 输血完毕,攻护人员对有输血反应的应逐项填写患者输血反应回报单,并返还输血科保存。 输血科每月统计上报医务科。 输血完毕后,医护人员将输血记录单(交叉配血报告单)贴在病历中,并将血袋送回输血科至少保存一天。 甘美国际 医院 输血 科 文件编号: 版本 /修订号 : 标题名称 临床用血质量监督制度 生效日期: 第 1 页 共 页 一、目的:规范 输血科临床用血质量监督制度。 二、适用范围:适用于 输血科 全体工作人员。 三、内容: 为了我院临床科室用血安全,根据有关规定,特制定本管理制度。 1. 各临床科室应当遵照合理、科学的原则,制定用血计划,不得浪费和滥用血液。 2. 凡患者血红蛋白低于 100g/l 和血球压伿低于 30%的属输血适应症。 根据患者病情,需要输血治疗时,经治医师应当由相关临床科室主治医师以上人员审核签字后报输血科(血库)。 临床输血一次备血量超过 2020 毫升时,需经输血科主任签字后报医务科批准(急诊用血除外)。 3. 经治医师给患者实行输血治疗前,应当向患者或其家属告知输血目的可能发生的输血反应和经血液途径感染疾病的可能性,由医患双方共同鉴署《输血治疗同意书》。 4. 确定输血后,医护人员持输血申请单和贴好标签的专用试管,当面核对患者姓名、性别、年龄、 病历号、急诊 /病室、床号、血型和诊断,采集血样。 5. 由医护人员或专管人员将受血者血样与输血申请单送交输血科(血库),双方进行逐项核对并签收。 6. 临床科室应由专人或医务人员拖带病历领取临床用血。 领血时要认真核查有关内容,不符合要求的应当拒绝领用。 7. 输血前由两名医护人员核对交叉配血报告单及血袋标签各项内容,检查血袋有无破损渗漏,血液颜色是否正常。 8. 输血时,由两名医护人员带病历共同到患者床旁核对患者姓名、性 别、年龄、病案号、门急诊 /病室、床号、血型等,确认与配血报告相符,再次核对血液后,用符合标准的输血器进行输血。 9. 取回的血应尽快输用,不得自行贮血。 输用前将血袋内的成份轻轻混匀,避免剧烈震荡。 血液内不得加入其他药物,好需稀释只能用静脉注射生理盐水。 10. 输血前后用静脉注射生理盐水冲洗输血管道。 连续输用不同供血者的血液时,前一袋血输尽后,用静脉注射生理盐水冲洗输血器,再接下一袋血继续输注。 11. 输血过程中应先慢后快,再根据病情和年龄调整输注速度,并严密观察受血者有无输血不良反应,出现异常情况应及时处理: (1).减慢或停止输血,用静脉注射生理盐水维持静脉通路; (2).立即通知值班医师和血库值班人员,及时检查、治疗和抢救,并查找原因,做好记录。 12. 疑为溶血性或细菌污染性输血反应,应立即停止输血,用静脉注射生理盐水维护静脉通路,及时报告上级医师,在积极治疗抢救的同时,做以下核对检查:核对受血申请单、血型标签、交叉配血试验记录; (1).核对用血申请单、血液标签、交叉配血试验记录。 (2).核对受血者及供血者 ABO 血型、 RH(D)血型。 用保存于冰箱中的受血者与供血者血样、新采集的受血者血样、血袋中血样,重测 ABO 血型、 RH(D) 血型,不规则抗体筛选及交 叉配血试验(包括盐水相和非盐水相试验); (3).立即抽取受血者血液加肝素抗凝剂,分离血浆,观察血浆颜色,测定血浆游离血红蛋白含量; (4).立即抽取受血者血液,检测血清胆红素含量、血浆游离血红蛋白含量、血浆结合珠蛋白测定,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并检测相关抗体效价,如发现特殊抗体,应作进一步鉴定; (5).如怀凝细菌污染性输血反应,抽取血袋中血液做细菌学检验; (6).尽早检测血常规,尿常规及尿血红蛋白; (7).必要时,溶血反应发生经 57 小时测血清胆红素含量。 13. 输血完毕,医护人员对有输血 反应的应逐填写患者输血反应回报单,并返还(血库)保存。 (血库)每月统计上报医务科。 14. 输血完毕后,医护人员将输血记录单(交叉配。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