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基填筑试验总结报告内容摘要:
,直至清除到天然地表土。 清表以后,表层洒石灰,采用小型压路机静压封底,压实度达到 85%,再铺设 20cm后素土,采用重型压路机静压 2 遍后振动碾压,碾压至压实度不小于 90%,自检 及监理检验合格后,用平地机整平到边、到角、到位,压路机复压,保证表面的平整、密实。 路基填筑施工 填前碾压准备工作在 2020年 3月 25日前完毕。 、由测量工程师放出路基的边线、中线和标高控制点,用白灰线做记号,测出标高检测点的标高。 、 填筑试验第一层按25 cm 的松铺厚度进行,压实后测量其平均厚度为 22 cm,松铺系数为 .为保证压实厚度不超过20 cm,松铺厚度不超过23 cm,即可控制压实厚度,确保填土质量。 、路基填料摊铺到位后,用推土机初平,填筑时保证路 基两侧各超宽50cm,纵坡接头处按 1: 1放坡。 、初平后由于填料含水量较大,进行翻晒处理,每天翻两遍,在翻晒过程中用酒精燃烧法检测土的含水量,经过11天的翻晒才保证了填料含水量在最佳含水量177。 2%之内。 然后用压路机排压一遍、平地机精平. 、碾压前,测量工程师按标高检测点布置示意图放出标高检测点的位置,并测出其实测标高。 、用YZT18A震动碾进行碾压压实。 压实时先静压一遍、 小振幅振动碾压5遍、再静压一遍. 行驶用慢速,先慢后快,最大时速不超过 4km/h。 碾压时由两边向中间碾压,碾压 轮迹重叠 ~。 碾压。路基填筑试验总结报告
相关推荐
完成后,按照相关要求埋设正式的沉降观测桩,开始观测路基沉降。 ②沉降板随着预压土的填筑而接高,随预压土的卸载而降低,观测连续进行,剖面沉降管和位移观测桩不受预压土的影响。 ③沉降设备的埋设是在施工过程中进行的,施工单位的填筑施工要与设备的埋设做好协调,做到互不干扰、影响。 观测设施的埋设及沉降观测工作应按要求进行,不能影响路基填筑质量。 ④观测过程中发现异常必须及时查明原因,尽快妥善处理。
( 4),按设计规定的夯击次数及控制标准,完成一个夯点的夯击; ⑤换夯点,重复上述步骤( 2)至( 5),直到完成第一遍全部夯点的夯击; ⑥用推土机将夯坑填平,并测量场地高程; ⑦在规定的间隔时间后,按上述步骤逐次完成全部夯击遍数,最后用低量满夯,将场地表层松土夯实,并测量夯后场地高程;根据上述强夯施工顺序,在最后一遍点夯夯击完成后,用推土机将夯坑填平。 满夯夯击能为 1000KN/m
n6 点,其中:左右距路肩边线 1 米处各 2 点,中部2 点,有反压护道地段 则增加 1 点。 < 28 平行 10% 11 基床 表层 级配碎石 /级配填筑前 颗粒级配 每 2020m3抽样检验 1次颗粒级配、颗粒密度、粘土及其他杂质含量、大于 的路基验标表 平行 10%、见证 20%、每料场至少检验 2 12 碎石+5%水泥 颗粒密度 粗颗粒中带有破碎面的颗粒含量;其他项目每一料场抽样检验
生产经理:徐红 安全第一责任者 项目经理:刘灿 12 安全保证体系 安全控制措施 高边坡作业 注意观察,发现有滑移、坍塌迹象时,应立即采取措施。 所有高边坡的施工必须 13 提前做好截水沟和排水沟,截断山体水流。 排水设施必须与实际地形和临近的沟渠顺接,确保雨季排水畅通,不积水。 为防止水流下渗和冲刷,截水沟进行严密的防渗和加固,地质不良地段和土质松软、透水性较大或裂缝较多的岩石路段
后轮重叠 1/2 轮宽;静压速度 ,振动压路机振压速度 ~。 后 100 米松铺 30cm厚,先用振动压路机静压 1 遍,然后用振动压路机振压 4 遍, 接下来用振动 压路机 弱振 2 遍 , 接下来用三钢轮压路机静压 3 遍,再用振动压路机静压 1 遍达,最后用胶轮压路机碾压 1 遍到表面无轮迹、及时按频率检测压实度达到要求时停压 .碾压时,直线段由两侧 路肩向中心碾压
3 米直尺:每 200 米测 4 处 10 尺。 7 横坡( %) 177。 水准仪:每 200 米测 4 断面。 8 边坡 符合设计要求 抽查每 200 米测 4 处。 三、 桥梁工程 施工方案及施工方法 2- 小桥 1 座、上部结构采用预应力混凝 土空心板 ,下部结构采用 U 型桥台,扩大基础。 跨径 小桥 6 座,上部结构采用钢筋混凝土空心板 ,下部结构采用轻型桥墩、桥型桥台或 U 型桥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