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备、管道保温方案内容摘要:

b)设备壳体材质为非铁素体钢。 6 .保温层施工 设备保温 一般规定 6. 当采用同一种保温材料,且保温厚度大于 100mm 时,宜分为两层或多层逐层施工,各层的厚度宜接近。 保温层分层施工时,内层施工完毕且检验合格后方可施工外层,同层要错缝,内外层药压缝,错缝间距或压缝宽度不宜小于 100mm。 当外层保温层采用粘胶封缝时外层可不错缝。 对于采用两种或多种保温材料的复合结构保温层,各种材料的厚度应符合设计文件的规定。 保温设备的裙座、支座、吊耳、支架、吊架等附件,当无特殊要求时可不进行保温。 设备、管道保温施工方案 9 施工后的保温层不得覆盖设备铭牌。 当设备铭牌支架的高度小于保温层厚度时可将铭牌周围的保温层切割成嗽叭形开口,开口处 应密封规整。 捆扎法施工 保温层施工时应先用弹性橡胶带将保温材料捆在设备上,使保温材料与设备表面贴紧,保温层纵向和环向接头的缝隙均应用相同材料填盖、压好。 再用包装钢带或 φ 2mm~φ 的镀锌钢丝捆扎。 保温层沿设备纵向的捆扎间距,对软质制品不应大于 200mm,对半硬质制品不应大于 300mm,且两端 50mm 长度处应各捆扎一道。 分层的保温材料应分层施工,逐层捆扎。 捆扎应用力均匀,松紧适度,使保温层捆扎后的厚度及密度符合规定,外形应规整。 封头保温时,应将保温材料切割成合适的形状,错缝敷设。 保温层敷设后,在圆环与 Ω 形、 Z 型保温钉之间用 φ 2mm~ 镀锌钢丝拉成扇形固定保温层。 任何情况下保温层的每道捆扎都应单独进行,严禁采用螺旋式缠绕捆扎。 立式设备的保温层施工应从底部保温支持圈开始自下而上进行。 立式设备的底封头处的保温层施工完成后,应在外表面捆扎一层 21 号镀锌六角拔花钢丝网。 可拆卸式保温层的施工 设备上的观察孔、人孔、检测点、维修处的保温层或需要保温的接管法兰保温层,必须采用可拆卸式结构。 可拆卸式结构的保温层,宜为二剖分的组合型式或其它可拆卸型式,其尺寸应与实物相适应。 具体结构参见图 7。 图 7 人孔处金属保护层结构 设备、管道保温施工方案 10 管道保温一般规定 具有下列情况 之一的管道应进行保温: 1) 表面温度高于 50℃以及根据生产工艺需要外表面温度低于或等于 50℃的设备和管道(工艺上不需要或不能隔热的设备和管道除外)。 2)贮存、输送介质凝固 点或冰点 高于环境温度的设备和管道。 3)为满足工艺、生产要求或改善劳动条件需要保温的管道。 4)表面温度高于 60℃的不需要隔热的设备和管道,但需要经常维护却又无法采取其他措施防止烫伤的部位应在下列范围内设置防烫伤隔热层: ( 1) 高于 地面或操作平台 米 以内者 ; ( 2)靠近操作平台距离小于 米: 5)需要阻止或减少冷介质及载冷介质在生产和输送过程中的冷损失。 5)需要阻止或减少冷介质及载冷介质在生产和输送过程中的温度升高。 6)需要阻止低温设备和管道外壁表面结露。 7)因外界温度影响而产生冷凝从而腐蚀设备和管道。 8)冷工况设备和管道上 的所有阀门、管件、支撑、人孔、法兰等应完全保冷。 限制条件 : 下列设备和管道不应进行隔热 : ( 1)工艺过程要求必须裸露的设备和管道。 ( 2)工艺过程要求散热的设备和管道。 ( 3)直接通向大气的排凝、放空管道。 管道保温 施工措施 支撑圈、支托及保温钉要求 ( 1) 垂直管道要设置保温支托或支撑圈 ,间距 46m,使用软质材料保温时,支托的间距宜为。 (2)公称直径小于或等于 100mm 的垂直管道,也可采用直径 4mm 的镀锌铁丝在管外壁上拧成扭瓣箍环挂隔热层。 (3)管道阀门、法兰的螺母一侧,留出 3 倍螺母厚度的距离,螺栓一侧,留出螺栓长加 25mm的距离;管道阀门、法兰 用双头螺栓连接时,其 一侧留出 3 倍螺母厚度的距离, 另一侧按 螺栓长加 25mm 留设。 (4)设备和垂直管道上的阀门、法兰上方必须设隔热支托或支撑圈,其宽度小与隔热层厚度 10mm,且不得小于 20mm,其厚度宜为 26mm。 (5)公称直径大于 或等于 800mm 的设备 ,管道封头,均按要求焊接 Ω形、 L 形、 Z 行保温钉。 设备、管道保温施工方案 11 ( 6)不允许焊接保温钉时,采用钢带捆扎隔热层。 保温层施工 一般规定 1)具备 保温施工 条件,办理工序交接手续。 2) 在施工中应保护保温材料不受湿气和天气的损害。 3) 隔热层分层施工时,同层错缝,上下层压缝。 各层之间的对缝和纵向接缝不可冲齐,最少应错开 150 mm。 4)捆扎时不得压碎或弄裂保温层。 压碎或破坏的保温层应更换。 5) 所有暴露 隔热 层应临时进行防潮防雨水覆盖,如用塑料彩条布防止雨水。 防护材料应密封到设备或管道上。 6) 法兰和阀门需要保温时,保温材料和厚度应与临近管子保温相同。 7) 平管道 隔热 层的纵向接缝位置,不得布置在管道的垂直中心线 45176。 范围内。 8) 方形管道的隔热层,其四脚脚 缝做成封盖式搭缝,不得形成垂直通缝 9)设备和管道阀门、法兰连接处,要留出螺栓拆卸间距。 一侧螺栓端头留出 3 倍螺母厚度的距离,另一侧按螺栓长度加 25 毫米留设。 10)施工后的隔热层不得覆盖设备铭牌。 可将铭牌周围的隔热层切割成喇叭形开口,开口处规整。 11)所有保温管线或设备都不能在上行走或人为地滥用为梯子支撑,下滑绳索等。 12)隔热层厚度允许偏差: 项目 允许偏差 隔热 层 隔热 层 厚度的 10%~5%,但不大于 +10mm,不小于 10mm 13)管道伸缩缝位置一般设置在两个固定支架之间的水平位置、垂直管道支撑件下及弯头两端的直管段上。 14)设备伸缩缝位置设置:立式设备伸缩缝设置在支撑件下面;卧式设备伸缩缝设置在距封头切线处 100mm 处。 15) 管道弯头处的隔热层施工要求: ( 1) 壳切割成虾米腰进行分节敷设,切割分节要求如下: a、 公称直径 60mm 及其以下的管道不得小于四节; b、 公称直径 89~219mm 的管道不得小于五节; c、 公称直径 273~325mm 的管道不得小于六节; d、 公称直径 356mm 以上的管道不得小于七节; ( 2)当管道 DN< 27mm 时, 敷设虾米腰有困难时,采用导热系数相近的软质材料捆扎 扎 敷设。 设备、管道保温施工方案 12 保温层施工 1)保温层厚度大于 100mm 时,各层要严缝和找平处理并应分层捆扎施工 . a) 当保温层厚度大于 100mm 时 ,如采用一种隔热制品时 .为使各保温层与层之间接缝严密 .应采用分层或多。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