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宝客专沉降观测方案内容摘要:
采用洛阳铲或开挖埋设,桩周以 C15 混凝土浇筑固定,确保边桩埋置稳定。 完成埋设后采用经纬仪(或全站仪)测量边桩标高及距基桩的距离作为初始读数。 12 、精度与要求 ( 1)观测方法 ① 沉降板观测 方法 Ⅰ .采用水准测量方法,按测量精度要求和频次定期观测沉降板测杆顶面测点高程 ; Ⅱ .沉降板观测时应在测杆头上套一个专用的测量帽 ; Ⅲ .测量帽下部以刚好套入测杆为宜,测量帽上部以中心为一半球型的测点为宜; Ⅳ .在沉降板测杆接高时应同时测量接高前后的测杆高程。 ② 路肩沉降观测桩观测方法 采用水准测量方法,按测量精度要求和频次定期观测路肩观测桩顶面测点高程。 ③ 位移观测边桩观测方法 采用水平位移观测方法,按测量精度要求和频次定期观测位移观测边桩水平位移。 ( 2)观测测量精度 路基沉降观测水准测量的精度为177。 ,读数取位至。 位移观测测距误差177。 3mm;方向观测水平角误差为177。 ″。 ( 3)沉降观测要求 ①为了观测到各部位的沉降,从路基填土开始,沉降观测也随即进行。 预压地段按照相关要求在基床底层顶面设置临时沉降观测桩,非预压地段,此时基床表层的级配碎石也未填筑,在路基中心及两侧各 范围内设置临时沉降观测桩,临时沉降观测桩的材质,埋置要求及观测标准与正式的沉降观测完全相同,待预压土卸载时,临时沉降观测桩随之拆除或废弃沉降板测杆随之降低,待基床表层的级配碎石铺设完成后,按照相关要求埋设正式的沉降 观测桩,开始观测路基沉降。 ②沉降板随着预压土的填筑而接高,随预压土的卸载而降低,观测连续进行,剖面沉降管和位移观测桩不受预压土的影响。 ③沉降设备的埋设是在施工过程中进行的, 路基 的填筑施工要与设备的埋设做好协调,做到互不干扰、影响。 观测设施的埋设及沉降观测工作应按要求进行, 13 不能影响路基填筑质量。 ④观测过程中发现异常必须及时查明原因,尽快妥善处理。 ⑤路基填筑过程中应及时整理路堤边桩位移及中心沉降观测点的沉降量,当边桩水平位移大于 5mm/天,垂直位移大于 10mm/天,路堤中心地基处沉降观测点沉降量大于 10mm/天时,应及时通知项目 经理 部,并要求 路基 施工 队 停止填筑施工,待沉降稳定后再恢复填土,必要时采用卸载措施。 ( 四 ) 路基变形 观测频次 路基沉降观测的频次不低于下表的规定。 实际工作进行时,观测时间的间隔还要看地基的沉降值和沉降速率,两次连续观测的沉降差值大于 4mm 时应加密观测频次。 当出现沉降突变、地下水变化及降雨等外部环境变化时应增加观测频次。 路基施工各节点时间 , 包括路基堆载预压土前后、卸载预压土前后、运梁车架桥机通过前后、基床表层施工、轨道板底座施工、铺板、轨道板精调以及铺轨时 等,应具有沉降观测数据。 观测过 程中及时整理绘制“填土-时间-沉降”曲线图,观测应持续到工程验收交由运营管理部门继续观测。 路基沉降观测频次表 观 测 阶 段 观 测 频 次 填筑或堆载 一般 1 次/天 每天填筑量超过 3 层时 1 次 /每填筑 3 层 沉降量突变 2~ 3 次/天 两次填筑间隔时间较长 1 次/ 3 天 堆载预压或路基施工完毕 第 1 个月 1 次 /周 第 2~ 3 个月 1 次/ 2 周 3 个月以后 1 次/月 无砟轨道铺设后 第 1 个月 1 次/ 2 周 第 2~ 3 个月 1 次/月 3 个月以后 1 次/ 3 月 14 ( 五 ) 路基变形观测 资料整 理要求 1. 采用统一的路基沉降观测记录表格,做好观测数据的记录与整理,观测资料应齐全、详细、规范,符合设计要求。 所有测试数据真实准确,不得造假;记录清晰,不得涂改;测试、记录人员必须签名。 2. 所测数据必须当天及时按照沉降评估单位规定的格式输入电脑,并进行分析,整理,核对无误后在计算机内保存。 3. 按照提交资料要求及时对测试数据进行整理、分析、汇总,及时绘制路基面、填料及路基各项观测的荷载 时间 沉降过程曲线。 并按有关规定整理成册,以书面及 Excel 电子表格两种形式同时报送有关单位进行沉降分析、评估。 ( 六 ) 其它 要求 1. 成立专门小组,进行元器件的埋设、测量和保护工作,小组人员分工明确,责任到人。 2. 元件埋设时应根据现场情况进行编号,有导线的元件应将导线引出至路基坡脚观测箱内。 3. 凡沉降板附近一米范围内土方应采用人工摊平及小型机具碾压,不得采用大型机械推土及碾压,并配备专人负责指导,以确保元器件不受损坏。 4. 各施工队应制定稳妥的保护措施并认真执行,确保元器件不因人为、自然等因素而破坏,元器件埋设后,制作相应的标识旗或保护架插在上方。 路堤填筑过程中,派专人负责监督观测断面的填筑。 二、桥涵工程 (一)一般 规定 ,应对桥涵 沉降、 变形作系统的评估,确认桥涵基础沉降 、梁体 变形等符合 技术标准 要求。 ,验证和校核设计理论、设计计算方法,并根据沉降资料的分析预测总沉降和工后沉降量,进而确定桥梁工后沉降是否满足铺设无砟轨道要求。 15 ,对沉降量可能超标的墩台研究对策,提出改进措施,以保证桥梁工程的安全;同时积累实体桥梁工程的沉降观测资料,为完善桩基础沉降分析方法作技术储备。 ,基础沉降实测值超过设计值 20%及以上时,应及时查明原因,必要时进行 地质复查,并根据实测结果调整计算参数,对设计预测沉降进行修正或采取沉降控制措施。 (二)桥涵变形控制标准 1.梁 体徐变 无咋轨道桥梁 梁 体 变形以预应力混凝土梁的徐变变形为主, 常用跨度简支梁在轨道系统铺设完成后,跨度小于 50m 的简支梁, 徐变上拱 度 不 应 大于 10mm,当跨度大于 50m 时,其 徐变上拱 度 不 应 大于 L/5000,且不得大于 20mm。 2. 桥梁墩台 对于 西宝 客专 桥梁基础的沉降控制,墩台基础的沉降量应按恒载计算,其工后沉降量不应超过下列允许值: 墩台均匀沉降量 : 不大于 20mm; 静定结构相邻墩台沉降量之差 : 不大 于 5mm。 对于 客运专线 ,控制桥涵沉降,主要是工后沉降,计算工后沉降的值,由于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往往偏差很大。 因此有必要进行实测验证,积累观测数据。 3. 框构 、旅客地道 及涵洞 框构 、旅客地道 及 涵洞的地基为压缩性土地层时,应计算其沉降,铺设无砟轨道时,工后沉降量 一般 不应大于 15mm,并与相邻路基地段协调。 (三) 桥涵 沉降 变形观测方案 1.观测点布置 为了满足变形观测的需要,需要在梁部、桥墩及承台上设置观测标。 简支梁的一孔梁设置观测标 6 个;连续梁根据联 数 的大小设置 14~ 22 个观测标;特殊结构桥梁根据施工图纸规定 设置观测标;承台观测标为临时观测标,当墩身观测标正常使用后,承台观测标随基坑回填将不再使用。 观测标具体埋设原则如下: 16 ( 1)对 于 原材料变化不大、预制工艺稳定、批量生产的预应力混凝土预制梁, 按照 每 30 孔 梁 选择 1 孔设 标 观测 ; 现浇梁 应 逐孔设 标 观测 ; 每孔梁设置观测标 6 个,分别设置在支点、跨中。 连续梁上的观测标,根据不同跨度, 分别在支点、跨中及 1/4 跨中附近设置 , 三孔一联设置 14 个观测标,四孔一联设置 18个观测标, 五 孔一联设置 22 个观测标 ;特殊结构桥梁根据施工图纸规定设置观测标。 图 5 梁部测点横向布置示意图 图 6 连续梁梁部测点纵向布置示意图 ( 2)每个桥墩均设置承台观测标、墩身观测标。 ( 3)承台观测标分为观测标 观测标 2,承台标 1 设置于承台左侧小里程角上;观测标 2 设置于承台右侧大里程角上。 ( 4)桥墩观测标的埋设 1)观测点设在墩身上,数量每墩 2 处。 2)桥墩标一般设置在墩底高出地面或水位 左右;当墩身较矮梁底距离地面净空较低不足 时,桥墩观测标可设置在对应墩身埋标位置的顶帽上埋设。 特殊情况可按照确保观测精度、观测方便、利于测点 保护的原则,确定相应的位置。 桥墩上观测标的具体设置位置见下图: 17 ⅠⅠ 截面及基础平面505050郑州 武汉观测标3观测标4观测标1 观测标2墩身侧面ⅠⅠ桩基础地面线观测标15050观测标2观测标3观测标4郑州 武汉 图 7 承台与墩身观测标设置 ( 5)桥台观测标的埋设 观测点设置在台顶(台帽及背墙顶),数量 4 处,分别设在台帽两侧及背墙两侧(横桥向)。 承台观测标 1桥台观测标 1 桥台观测标 2桥台观测标 4桥台观测标 350承台观测标 3桥台观测标 3桥台观测标 1 桥台观测标 2桥台观测标 4顶 帽顶 帽顶 帽承 台 承 台垫 石 垫 石垫石 垫石 垫石 图 8 桥台观测标埋设位置示意图 ( 6)每座涵洞均要进行沉降观测,观测标原则上应设在涵洞两侧的边墙上,在涵洞进出口及涵洞中心分别设置,每座涵洞测点数量为 6 个。 18 涵轴断面箱身截面涵洞观测标1 涵洞观测标2左1 右550中3右2 左1涵洞观测标3 涵洞观测标1 图 9 涵洞观测标埋设位置示意图 2.观测标构造 ( 1) 竖直 沉降变形观测标 观测标采用φ 20mm 的不锈钢棒,钢棒露出外面部分需要磨圆处理。 见下图所示: 20竖直布置沉降观测点示意图预埋 Φ 20钢筋顶端打磨圆滑130 ( 2) 水平 沉降变形观测标 采用φ 14mm 不锈钢螺栓。 见下图所示: 预埋 Φ 14套筒水平布置沉降观测点示意图10011030 Φ 14不锈钢螺栓顶端为圆球状 19 3.观测方法 、精度要求 下部结构的沉降变形观测 按照固定的观测路线 和观测方法 进行 ,观测路线必须形成附合或闭合路线,使 用固定的工作基点对应沉降变形观测点进行观测。 对于梁体的变形观测,每孔梁支点之间的梁体变形应以两支点的连线为基准线进行观测计算,由于下部结构沉降变形的影响,该基准线的位置会发生变化,梁体观测点至该基准线的垂直距离利用几何方法计算取得,垂直距离差值就是梁体变形量。 桥涵基础沉降和梁体徐变变形的观测精度为177。 1mm,读数取位至。 梁体徐变观测标观测方向 图 10 桥梁梁部徐变观测水准路线示意图 墩身观测标观测方向工作基点 图 11 桥梁墩台沉降观测水准路线示意图 ( 四 ) 桥涵沉降变形 观测频次 1. 梁体徐变变形观测 自梁体预应力张拉开始至无砟轨道铺设前,应系统观测梁体的竖向变形。 预应力张拉前为变形起始点,变形观测的阶段及频次 要满足 下 表要求。 20 梁体 竖向 变形观测频次 观测阶段 观测频次 备 注 观测期限 观测周期 梁体施工完成 / / 设置观测点 预应力张拉期间 全程 张拉前后各一次 测试梁体弹性变形 桥梁附属设施安装 全程 安装前后各一次 测试梁体弹性变形 预应力张拉完成~ 无 咋 轨道铺设前 ≥ 2 个月 1 次 / 5 天 后期 1 次 /周 无 咋 轨道铺设期间 全程 1 次 /天 无 咋 轨道铺设完成后 24个月 0~ 3 个月 1 次 /月 残余徐变变形 ( 长期观测 ) 4~ 12 个月 1 次 /3 个月 13~ 24 个月 1 次 /6 个月 注:测试梁体徐变上拱变形时,应同时记录梁体荷载状态、环境温度及天气日照情况。 2.墩台沉降观测 每个墩台从承台施工后,就要开始进行沉降首次观测,以后根据下表中要求的时间间隔进行观测。 桥梁 墩台沉降观测频次 观测次数 观 测 周 期 桥 墩 初始测量 承台施工完成后 24h 内 承台测量 以上各级承台施工完成后 24h 内 第一次测量 桥墩施工完成后第 1 天 第二次测量 桥墩施工完成后第 7 天 第三次测量 桥墩施工完成后第 14 天 连续测量 桥墩施工完成后 1~ 3 月,每 14 天为一测量周期 桥墩施工完成后 4~ 6 月,每 28 天为一测量周期 架 梁 以 后 第一次测量 架梁后第 1 天(架梁前 1 天应进行观测) 第二次测量 架梁后第 3 天 第三次测量 架梁后第 7 天 第四次测量 架梁后第 14 天 第五次测量 架梁后第 21 天 第六次测量 架梁后第 28 天 连续测量 第 2~ 3 个月,每 14 天为一测 量周期 第 4~ 6 个月,每 28 天为一测量周期 第 7~ 24 个月,每 3 个月为一测量周期 21 二 期 恒 载 第一次测量 二期恒载施工后第 1 天(施工前 1 天应进行观测) 第二次测量 二期恒载施工后第 7 天 第。西宝客专沉降观测方案
相关推荐
法规培训、安全意识的培训等,让每一位员工把服务意识、守法经营 、有序竞争、安全意识根植在心,从而为旅游服务质量的永续提高提供了保障; 第二,为了让旅游服务质量能够得到有效的监督和检验,我社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参照旅行社服务标准和相关政策规定,制定了一系列旅游服务质量标准:包括上门客人的接待标准、电话咨询服务接待标准、合同签订明示标准;质量回访制度,导游带团文明服务标准,以及文明游客公约等等
MCS51 单片机内 128 字节的数据存储器分为几个区,分别作什么用。 定时器 /计数器有哪几种工作模式。 如何选择。 什么是并行通信。 什么是串行通信。 各有何优缺点。 微型计算机由哪几个 部分组成。 各部分有何功能。 四、指令分析与编程 ( 27 分) 执行指令 ( 5 分) MOV A, 7FH ADD A, 47H 后, A、 C、 AC、 OV、 P 的内容是什么。
了眨也笑了„„ (使用请双击删除页眉文字) 专业好文档为您倾心 整理 ,谢谢使用 孩子在午睡时,我们会为他们准备水果(午点),一次我削苹果,快削完的时候,朵朵醒了,看到我拿着一把大刀“挥舞”着,吓了一跳,连忙说:“老师,你小心点,这么大的刀,可别削到手。 ”„„ 一件件与孩子们发生的小事,却让我深深的感受到了“人情味”,一种深情。 让我在关心别人的同时也被关心着。 这是何等的幸福呀。
料员 ,应按照施工组织设计的要求,根据进度计划安排落实好各项施工材料、周转工具的备置工作,特别注意落实特殊材料的购置准备。 根据各项货源需用量计划,及时与材料供应商签订供货合同,对材料的供货时间、质量作出要求,保证材料按质、按时供应 ⑶半成品加工和供应,应按进度计划要求提前做好加工或订购联系落实工作,确保现场需要。 ⑷现场各类机械设备及水、电供应,应随时保持良好工作状态及正常供应
走。 严禁在未设安全措施的同一部位同时进行上下交叉作业。 严禁带小孩进入施工现场作业。 严禁在高压电源危险区域进行冒险作业及不穿绝缘水鞋进行机动水磨石操作;严禁用手直接拿灯头,电线移动操作照明。 严禁危险品、易燃品、木工棚场的现场仓库吸烟、生火。 安全生产 奖罚制度实施细则 有生产,就存在安全,安全生产是一个永恒的主题。 为了强化安全管理,根据我项目部实际,特制定安全奖罚制度实施细则如下: 一
i\。 学生进行练习: 1. 在网页空白处右击,在弹出的快捷菜单中选择网页属性。 选择背景选项卡,选中背景图片。 单击浏览。 3 、在 E: \ 小梦 \meishi\inage 中选 ,单击确定。 在网页属性对话框中再次单击确定。 试一试 在步骤 2 的网页属 性对话框中,也可以设置网页背景的颜色。 三 、让网页响起来 教师: 我们还可以给网页属性对话框选择常规选项卡,单击浏览。 学生进行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