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饰施工工艺流程大全-内容摘要:

砂浆失水太快,造成釉面砖与砂浆粘结力低;水泥砂浆或胶粘剂涂刷时间过长,泥浆风干,不起粘结作用。 2. 基层不平整,使镶贴时砂浆厚薄不匀,砂浆收缩应力不一致。 3. 釉面砖施工前未浸水湿润,干燥的砖将水泥砂浆中的水分很快吸走,造成砂浆脱水,影响了凝结硬化。 或浸泡后未晾干,镶贴后产生浮动下坠。 4. 基层或釉面砖施工前未清除砖浮土,砖与粘合剂没有结合。 5. 施工时砂浆不饱满形成空鼓。 或砂浆过厚,操作中敲打过重,使砂浆沉入,水分上浮,减弱了砂浆粘 结力。 6. 砂浆凝固后进行移动釉面砖纠偏。 (三)措施 1. 按规定处理基层,浇水湿润墙面。 2. 釉面砖铺设前除去表面浮土,浸水湿润,放置阴干。 3. 镶贴时随时随地纠偏,严禁砂浆收水后再纠偏。 4. 镶贴时,每块釉面砖抹灰均匀、适量,粘贴后不宜多敲。 5. 镶贴后及时清理墙面。 嵌缝必须密实。 二、釉面砖裂缝 (一)现象 镶贴于墙面的釉面砖出现裂缝。 (二)原因 1. 釉面砖质量不好,材质松脆、吸水率大,因受潮膨胀,使砖的釉矶产生裂纹。 2. 使用水泥浆加 801 胶时,抹灰过厚,水泥凝固收缩引起釉面砖变形、开裂。 3. 釉面砖在运输或操作过程中产生隐伤而裂缝。 4. 寒冷地区贴于无采暖等处的釉面砖受气候影响。 (三)措施 1. 选择质量好的釉面砖背面看材质细密,且吸水率小于18%。 2. 粘贴前用水浸泡釉面砖,将有隐伤的挑出。 施工中不要用力敲击砖面,防止产生隐伤。 3. 水泥砂浆不可过厚或过薄。 三、表面不平,接缝不直 (一)现象 釉面砖墙面不平,接缝不直,缝子不均。 (二)原因 1. 釉面砖质量不高,尺寸误差大,挑选釉面砖尺寸时把关不严。 2. 施工时,挂线贴灰饼 、排砖规矩。 3. 粘贴操作不当。 (三)措施 1. 购买质量好的釉面砖。 施工前按釉面砖标准进行选砖将标准尺寸、大于标准尺寸、小于标准尺寸三类分开,同一类砖用在一面墙上。 2. 认真做好贴灰饼,找标准的工作,并进行釉面砖预排。 3. 每贴好一行釉面砖,及时用靠尺板校正、找平。 避免在砂浆收水后再纠偏移动 木龙骨隔断墙的施工工艺流程 清理基层地面 → 弹线、找规矩 → 在地面用砖、水泥砂浆做踢脚座 → 弹线 ,返线至顶棚及主体结构墙上 → 立边框墙筋 → 安装沿地、沿顶木楞 → 立隔断立龙骨 → 钉横龙骨 → 封罩面板 ,预留插座位置并设加强垫木 → 罩面板处理。 木龙骨架应使用规格为 40 毫米 70 毫米的红、白松木。 立龙骨的间距一般在 450~600 毫米之间。 安装沿地、沿顶木楞时。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