蓉江街道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建设实施方案内容摘要:

图书服务到村、影视服务到村、公共服务到村、宣教服务到村、文体娱乐服务到村。 以提高农村文化服务的质量,提高农村文化服务的效率,提高广大农民群众的满意度。 通过建设村文化服务室,有效、快捷地把有限的文化资源盘活、流通起来,使之有效地服务、娱乐于更多民众,成为固定的文化活动场所的有益补充。 4.打造一个公共数字文化服务平台。 在有线电视“村村通”和双向改造的基础上,有线、无线相结合。 实现综合覆盖,使全街道实现有效覆盖,逐步实现向数字电视发展。 推进的“文 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和“数字图书馆”建设,创建利用网络数字文献资料的网络服务平台,基本形成资源丰富、技术先进、服务便捷、覆盖城乡的数字文化服务体系。 街道里有基层服务点,实现“村村通”,全街道群众可以通过街道里的服务点,享受数字图书室、数字文化室、数字博物室、数字美术室。 5.健全一套文化服务机制。 用好扶持、激励政策和机制,鼓励有条件的村组参与公共文化建设,建立健全送文化活动、公益讲座、文 4 化展览、文化培训到村组的服务机制,探索公共文化社会化运作、管理,不断拓展服务领域。 四、创建任务 公益性文化设施实现街 道、村(居)二级全覆盖。 街道建有单独设置的综合文化站,其设备配置、活动开展、人员配备、综合管理等达到发展改革委、文化部制定的《乡街道(街道)文化站建设标准》。 各村建设面积不低于 100平方米的文化活动室(中心),建成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基层服务点; 街道、村(居)建有标准配置的公共电子阅览室。 电子阅览室提供免费上网服务时间每周不少于 42 小时。 各行政村村民可享受数。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