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科版小学信息技术上册教案内容摘要:

学生操作。 三、认识“画图”的界面。 师:在同学们上美术课的时候,老师都会让你们准备些什么。 生:颜料、铅笔、橡皮、绘画纸、调色板等。 师:那么用“画图”来画画,是否也需要准备呢。 教师介 绍窗口各部分的名苏科版小学信息技术上册教案 20 称。 工具箱:好比我们的文具盒,里面有橡皮、铅笔等我们所需要的工具。 颜料盒:好比我们自己的颜料,可以在里面选择自己所需的颜色。 画布:就好比我们的绘画纸。 我们可以在上面画出非常精美的图画。 前景色和背景色、滚动条、提示栏。 师:相邻的两个同学相互说一说“画图”各部份的名称。 三、调整画布大小。 师:刚才我们认识了“画图”的界面,它想得真周到,把我们所需的工具都准备好了。 只不过有一样需要我们自己来准备,那就是准备自己需要的的画纸(画布大小的设置)。 教师演示。 (画纸宽: 733 象素,长: 450 象素) 学生练习。 四、退出“画图” 师:请一个同学用关闭“记事本”的方法来关闭“画图”。 (如果需要保存就按“是”,不需要保存就按“否”) 五、学生巩固练习。 重新打开“画图”,并设置画布的大小,然后关闭窗口。 六、教师总结。 七、拓展。 在“画图”中,还有一种方法可以达到改变画布大小的作用,请同学们找一找,仔细观察画布边缘的小方块,看他们有这个作用吗。 第 8 课 画圆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 1)学会运用画图工具绘画大熊猫,掌握操作技能。 ( 2)在信息的收集与整理过程中,培养学生的信息处理能力、观 察能力和创造能力。 过程与方法:学生自主探究协作学习。 苏科版小学信息技术上册教案 21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动物的情感,增强保护环境的意识,并适时进行爱国主义思想教育。 课时安排 : 1课时。 教学重点: 画图工具和菜单命令的使用。 教学难点: “复制”和“粘贴”命令的操作。 教学手段: 多媒体教学网络, Flash 课件。 教法与学法: 情境教学,课件演示,示范讲解,任务驱动,交流评价 教学过程 : 一、谈话导入 教师谈话: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画图的有关知识,熟悉和掌握了一些菜单命令和画图工具的使用技巧,今天我们就来画一种动物。 (问学 生你们喜欢小动物吗。 你们都知道哪些小动物。 )那么我们今天要画的又是一种什么样的动物呢,同学们可以通过老师的描述来猜一猜。 …… 生回答:大熊猫 (教师在谈话中多涉及有关于大熊猫的一些信息,一方面让学生初步了解这种动物的一些知识信息,另一方面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 课件展示导入新课(教师:好,今天我们就来学画大熊猫。 ) 二、自主探究、协作学习 (一)了解大熊猫 启示补充,适时教育 ( 1)教师:大家可能还记得, 2020 年央视春节晚会上有一对熊猫宝宝的名字曾牵动了亿万人的心,你们知道它们叫什么吗。 苏科版小学信息技术上册教案 22 生:团 团、圆圆 ( 2)(教师课件展示“团团”、“圆圆”的游戏图片) 教师:对,不久以后它们将被送到祖国的宝岛台湾,团团圆圆,多好听的名字呀,与其说这是两个名字还不如说是一个愿望,这是你我的心愿,也是大家的心愿,更是海峡两岸所有华人渴望和平和企盼祖国早日统一共同心声。 (补充知识,并适时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情感教育。 ) 任务驱动,增强了解 ( 1)教师:看来同学们对大熊猫还是有一些了解,但如果想对大熊猫有更全面和深入的认识,我们还需要通过互联网来了解一下。 (展示课件:了解大熊猫出示三个问题:一大熊猫长的什么样;二 大熊猫生活在哪些;三大熊猫喜欢吃什么。 ) ( 2)教师:结合这三个问题同学们可以边查阅边讨论交流,好现在开始。 (学生查阅,教师巡视、指导)。 ( 3)教师:好同学们就查到这里,下面我找同学来说一下,通过查阅,你了解到了大熊猫哪些方面的知识。 (学生汇报:( 1)大熊猫是一种非常可爱的动物,数量很少( 2)大熊猫是我国的国宝;( 3)大熊猫被称为“活化石”,它原来是食肉的动物;( 4)大熊猫喜欢吃竹子,生活在深山老林里) ( 4)教师肯定:好,回答的都非常好,看来同学们都进行了认真仔细的查阅。 (总结:通过刚才同学们的回答, 我们知道了大熊猫是一种濒临灭绝的动物,主要分布于我国的四川、陕西和甘肃等省,目前野外生存的大熊猫总数还不到 1000 只,所以又被称为“活化石”。 大熊猫原本属于食肉动物,后来为适应环境的需要,食物结构逐渐发生变化,喜欢吃竹子一类的植物,生活在深山竹林里。 ) (通过对大熊猫相关的知识的收集和整理,培养学生的信息处理能力。 ) (二)观察大熊猫 苏科版小学信息技术上册教案 23 教师:好通过互联网我们了解了大熊猫的一些情况,下面我们还要对大熊猫作一下近距离的观察(打开课件:观察大熊猫) 展示课件,提出问题:①大熊猫的身体是由哪几部分组成的呢。 (学生回答是由头、躯干和四肢来组成的) ②它身体的颜色有哪些。 (学生一起回答有黑色和白色) ③教师:哪位同学们能说一说大熊猫身体的哪些部分是黑颜色的呢。 (学生回答:耳朵、眼睛、四肢、鼻子是黑色的,其它部分是白色的) ④教师肯定:嗯,答的非常棒,观察的也非常仔细,同学们来点掌声鼓励一下好不好。 (学生鼓掌) ⑤观察:大熊猫的体形是什么样的。 (学生回答胖胖的壮壮的 ) (三 )绘画大熊猫 教师:好了,现在我们对大熊猫有了一个比较全面的认识,接下来我们就可以绘画大熊猫了。 画前准备:课件展示,在画的时候,可能会 用到哪些工具。 (学生根据观察,思考后回答) 教师:嗯,观察的非常仔细,回答的也很好,同学们来点掌声鼓励一下。 教师:我们应该按照什么样的顺序来画呢。 (学生回答可以由上到下,也可以先主后次。 教师演示,并提出问题。 (好,下面就由老师来演示一下大熊猫的画法,在教师画的过程中同学们思考一个问题,计算机绘画和手工画画有什么不同。 ) 重点演示大熊猫头部的画法,特别强调“复制”和“粘贴”命令的使用。 教师总结,并向学生提出要求。 (计算机画画与手工绘画相比,使用会更加方便,但由于是用鼠标间接控制,不易 操作,所心同学们在画的时候一定要仔细、认真,要有耐心。 ) 苏科版小学信息技术上册教案 24 学生操作,教师巡视指导。 展示学生作品,教师评价作品。 先由学生自评,互评,教师再做评议和肯定。 1保存作品,演示操作。 三、总结回顾,谈谈收获 教师:好,通过我们今天的学习,你都得到了哪些收获。 学生回答:我学会了……。 我知道了……。 我知道……。 播放世界濒危动物资料课件。 教师总结,深化主题内涵,对学生进行环境保护意识的教育。 四、课后延伸 继续了解和关注一下“团团”和“圆圆”现在的生活; 充分发挥自己的 想象力来设计出更多更好的有关于大熊猫形象的作品,下次我们来个熊猫形象设计的大比拼,好吗。 第 9 课 填充颜色 教学内容 : 复习用“颜色填充”工具填色。 综合利用“放大镜”等工具解决漏色现象。 教学目标 : 认知目标:让孩子们认识“放大镜”等新工具。 能力目标:孩子们能综合使用已学习过的工具绘图。 苏科版小学信息技术上册教案 25 情感目标:通过绘画,培养孩子们热爱大自然的情感,以及提高孩子们的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学会用“颜色填充”“放大镜”工具。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难点 :用“放大镜”检查漏色。 教学准备 :轻快 的音乐,照片,各种用画图软件绘制的图画。 教学过程 : 一、新课导入: 师:孩子们,在我们五彩斑斓的世界里,你最喜欢什么颜色呀。 为什么。 (生回答) 师:我们的世界就是因为有了红、黄、蓝、绿、紫等丰富的颜色才变的美丽、生动、活泼。 二、 教学过程: (师出示两幅一样的图画,一幅有丰富的颜色,一幅没有)师:老师有两张照片。 孩子们,请大家找一找这两幅照片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生回答:画面一样,颜色不同,一幅有颜色,一幅没有)师问:你们喜欢哪一幅画呀。 为什么。 (生回答:有颜色的) 利用任务驱动,完成复习“ 颜色填充”工具。 ⑴ 、师:老师这里还有一幅画,它是黑白色的,我想把它变得漂亮些,该怎么办呀。 (师出示图 1) (生回答:可以用以前我们学习过的“颜色填充”工具。 ) ⑵ 、师:大家还认识我们的“颜色填充”工具吗。 请一位同学上台找一找,并用它给大树涂上颜色。 (生上台演示) ⑶ 、师:孩子们,你们能使用“颜色填充”工具吗。 (生回答:能)请你们在桌面上找到并打开“画图 1”文件,给这幅图填上你喜欢的颜色。 苏科版小学信息技术上册教案 26 ⑷ 、(在轻快的音乐声中,孩子们完成填色,师巡视。 )师选择几幅色彩搭配好的画进行展示,并请孩子们进行评价。 师: 孩子们,老师昨天在画画的时候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不知道是怎么回事,你能帮帮我吗。 (师出示图 2) 师演示用“颜色填充”工具填充后问:为什么颜色老是要跑到外面去呢。 请大家相互讨论后回答。 (生回答可能是因为角上的线没有合拢。 ) 师:我又怎样检查是哪一个角呢。 请大家在工具栏中找工具试一试,帮老师检查检查是哪个角没合拢呀。 (生尝试各种工具的作用。 ) 生回答可以用哪些工具进行检查,并上台示范。 (师应对每位学生进行评价及表扬和鼓励。 ) 师归纳:谢谢大家帮我找到了解决问题的方法,希望你们能在其他学科的学 习中也发扬这种探索的精神。 游戏:比比谁仔细师:下面我们就一起来做个游戏:“比比谁仔细”。 在我们桌面上有“画图 2”文件,看谁能在一分钟里,找出这些图形的哪些地方线条没有封闭或合拢,并用红色把它圈出来。 (生进行比赛后评出第一名并进行表扬及鼓励。 ) 师:我们找到了刚才漏色的原因,可我怎么把没合拢的地方修好,并把多余的颜色去掉呢。 (生回答:可以用直线工具把缝隙修复后,用“橡皮擦”把外面多余的颜色擦掉。 )师:请你和老师比一比看谁先把多余的颜色去掉好吗。 (师生比赛) 师边讲解边示范:老师为什么比你快呀 ,你知道什么原因吗。 我能把以前学习的知识进行综合运用,由于刚才填充了颜色后,颜色跑到了外面,我先用了菜单栏上“编辑”菜单下的“撤消”选项,就把刚填充的颜色都去掉了,再用“放大镜”工具把没合拢的地方放大后进行修复,最后在封闭的图形里用“颜色填充”工具填上喜欢的颜色。 这样,老师就能在很短的时间里去除多余的颜色了。 1师:老师也希望你们能把以前学习的知识或生活经验进行综合运用,已便解决更多的难题。 苏科版小学信息技术上册教案 27 1师:下面请同学们运用我们以前学习和今天学习的知识,选择书上 36页的任一幅图作画,并填上你喜欢的颜色。 (生在 轻快的音乐声中作画) 1让大家浏览每个同学的画,由同学们评出最好的一幅画,并授予“小小画家”的称号。 1结束语:孩子们,看到你们的画,我觉得你们对世界充满了希望和好奇,我祝愿你们以后能用自己所学的知识和勤劳的双手,勾画出你们美好的未来。 第 10 课 画矩形 教学目的和要求 习圆、矩形、圆角矩形、多边形工具的使用方法。 让学生能运用画图工具作简单的规则图形。 教学重点:进一步认识“圆”、“矩形”、“圆角矩形”“多边形”等画图工具 教学难点 : “圆”、“矩形”、“圆角矩形” “多边形”等画图工具的使用方法。 教学准备 :计算机、网络及辅助教学软件 课时安排 : 1 课时 教学过程 : 一、复习 提问:工具箱中的工具名称 教师指工具,学生口答 二、新课导入 出示图例: 师:请同学们看屏幕上有些什么简单的图形。 如果老师将这些图形移动一下,就拼成了一个什么图形。 出示:其实许多规则的图形 都是由正方形、长方形、多边形、圆形、椭圆形等基本图形构成的。 同学想和老师一起用这些简单的图形去画出漂亮的图形吗。 今天,老师就和大家一起学习“画规则图形” (投影 出示课题) 三、 教学新课 苏科版小学信息技术上册教案 28 教学“矩形” 画图工具 ( 1)教学画长方形 ①选择矩形工具单击; ②将鼠标指针指向画图区合适的位置,先按下左键,再沿对角线拖动鼠标,屏幕上出现一个矩形; ③当矩形大小合适时,松开鼠标左键。 即可绘制出矩形。 ( 2)教学画正方形 ①选择矩形工具单击 ②按下 Shift 键后,再将鼠标指针指向画图区合适的位置,按下左键,拖动鼠标,屏幕上出现一个正方形。 ③当正方形大小合适时,松开鼠标左键。 即可绘制出正方形。 教学“圆角矩形” 画图工具 圆角矩形的画法同画直角矩形的画法方法一样,只是“圆角矩形”画出的长方形的四个角是圆角的。 教学“椭圆” 画图工具 ( 1)教学画椭圆 引导:画椭圆和画矩形方法是相同的。 请学生讲一下操作步骤 ( 2)教学画圆 说明:画圆方法和画正方形的方法是。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