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科版小学五年级上册信息技术全册教案(1)内容摘要:

、归纳,同时也是因为它的模块化编程思想,给学生开启了一扇接触编程语言的门。 个人认为她应是本书 logo 语言的关键所在,起到承上启下之功效。 所以我 认为本课的要点在于让学生学习归纳总结的方法,认识到模块化编程思想的重要性。 学情分析 小学生对于用小海龟画图形有着天然的兴趣,这也是 logo 语言在小学开设的原因所在,但是我个人认为从 repeat 命令开始,学生的学习难度陡然增加,尤其是 repeat 命令的嵌套,难度更大。 所以在过程的定义中,我认为对于图形内在规律的分析是第一步,第二部才是关于过程的定义,而对于一些较复杂的基本图形的角度之间的联系,则要帮扶带,方法告诉学生,而剩下的具体操作则不能一视同仁。 这其实也涉及到以后“类”的编程思想在里头。 教学目标 掌握过程定义的格式,知道过程各部分的含义。 了解过程定义的方法。 学会归纳、总结的方法。 学会交流合作的学习方式。 渗透模块化编程思想。 由图形的分析中找出内在的规律,感受程序编写带来的乐趣。 在交流学习中,体会合作学习带来的进步。 学生尝试用过程定义的方法绘制不同图形,在经验分享上提升自身自主探究的学习能力。 课时安排 安排 1课时。 学年度信息技术(上)集体备课 16 教学重点与难点 掌握过程定义的格式 用过程来定义图形中的基本图形 基本图形的过程定 义及其之间的联系 教学方法与手段 学生自主探究学习;交流合作,共享学习经验;教师逐步引导学生深入学习。 课前准备 学生对于 repeat 命令的熟练掌握。 机房、课件 教学过程 一、 复习就知 导入新课 出示图形 请同学用前面学习的知识画出这个图形。 板书: REPEAT 4 [REPEAT 36[FD 10 RT 10] RT 90] 老师用 REPEAT 4 [yuan RT 90]绘图,让学生比较。 引出过程。 巩固前课,比较引入 在学生熟练掌握 repeat 命令的 前提下,通过两种不同方式解决同一问题,让学生在比较中感受过程定义对于解决相同图形的优势所在。 二、 详解格式 找出规律 板书 yuan 的过程定义格式,让学生认识过程头、过程体、过程尾 看书提问:你认为在过程定义的格式中有哪些需要注意的问题。 自己试着定义一个 yuan 的过程。 验证结果。 学年度信息技术(上)集体备课 17 尝试用 yuan 的过程绘制上图。 追问:为什么给圆定义过程呢。 清晰过程、尝试分析 通过圆的过程板书,以实例帮助学生认识过程定义的一般格式。 在绘制图形过程中,让学生认识到图形的基本组成图形的重要性。 三、实战熟练 拓展提高 引导学生观察下列图形,你认为分别可以定义一个什么样的过程。 学生自主定义过程,教师引导分析基本图形之间的角度。 引导学生自己定义下列图形的过程,然后自己选择一个图形尝试解决。 交流反馈。 反复练习,解决难点 在具体的练习中,学生尝试学会找出图形中的基本图形给予过程定义,而基本图形之间的角度则是反映出学生对于这个图形是否已经认识透彻,所以我在图形的选择中有意识的出现不同的角度图形,让学生在练习中提高。 四、 总结归纳 课堂练兵 在你用过程绘 制图形的时候,你有哪些经验可以与我们大家分享一下。 师板书学生的学习心得 下面我们就用各位同学的学习心得,一起来挑战一下下列这个图形。 过程定义好了如何保存,以及对于已经定义好的过程如何调用,我们下节课再学 ! 合作学习,经验共享 在前面学习的基础上让学生交流学习心得。 不仅是对课堂知识的总结,其实也是对学生学习能力的考察,信息技术的课堂不仅让学生去做,也要培养学生说的能力。 板书设计: 定义过程 学年度信息技术(上)集体备课 18 REPEAT 4 [ REPEAT 36 [ FD 10 RT 10 ] RT 90] REPEAT 4 [ yuan RT 90] TO yuan REPEAT 36 [ FD 10 RT 10 ]END 保存和调用过程 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学了一学期的 logo 语言,对 logo 语言中的基本命令也都基本掌握了,但在画图时的速度有些慢,如何让画图的速度有所提高,使学生比较感兴趣的地方。 本课通过调用保存的过程这一方法,可以大大的提高学生的画图速度,所以,学生对这节课的内容还是很有兴趣的。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学会保存过程的方法。 学会调用保存 好的过程画出图形。 过程与方法: 通过学习保存和反复调用过程,初步体会子程序的含义。 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让学生养成严谨的学习态度。 行为与创新: 、思考、推断及语言表达能力。 课时安排: 1 课时 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 通过趣味的练习,让学生能熟练的运用保存过程和调用过程的方法。 教学难点: 定义半圆 在画 “日” 字之类的图 形时,要将小海龟移至相应的位置和方向才能使用定义好的过程进行下一步的操作。 教学过程: 教学 过程: 同学们,今天这节课我们来学习新的内容“保存和调用过程” 在上课之前,老师想和大家玩一个猜谜游戏。 画时圆,写时方。 打一个字 (出示“日”字) 你能让小海龟很快地写出这个字吗。 请同学们先看老师的操作,然后来说一说我是用什么方法很快把这个字写出来的。 (使用定义好的过程) 通过游戏的形式,激发学生对 logo 的学习兴趣。 保存和调用过程的方法 现在请同学们使用我们上一节课定义好的正方形过程把这个字写 出来。 忘了提醒大家,在退出 logo 之后,没有保存的过程就不能再用了。 怎么把我们定义好的过程保存下来呢。 (教师演示保存过程的方法) 首先要定义好一个正方形的过程,在定义好过程之后,单击“文件”菜单,选择“保存” 在右边先选择要保存的驱动器 f 盘,再选择要保存的文件夹的名称 学年度信息技术(上)集体备课 19 在“文件名”框中输入你想要保存过程的名称。 最后单击确定(提醒学生保存的地址) 保存过程的步骤我们是做了,可是有没有真正保存到我们的电脑里呢。 (请一个同学演示)先退出 logo 程序,然后再打开 logo 程序,看能不能使用 zfx 命令 画出一个正方形。 尽管我们把定义好的过程保存在电脑中了,但是在使用之前必须先把这个过程调用出来,小海龟才能使用这个命令。 怎么调用这个命令呢。 请同学们把书打开到第 页,各自结合教材上的内容,操作计算机,解决这个问题。 同学们,刚刚老师看到同学们在自主学的过程中,学习的都很认真,相信你们一定已经把这个问题解决了。 有谁愿意向大家演示一下你的操作步骤。 所有的问题都解决了,现在请同学门调用保存好的 zfx 把日字写出来。 老师看到很多同学已经画好了,有没有同学愿意向大家展示一下你的作品。 在展示的同时说 一说你画出这个图形的步骤。 刚刚我们用两个正方形写出了一个日字,现在请同学门试一试用定义好的正方形过程把田字写出来。 你是怎么把这个字写出来的,请同学来介绍一下他的经验。 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所在,激发学生想要积极去解决问题的欲望。 让学生自己探索从书中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并向大家展示自己探索的成果,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利用知识 , 扩展练习 同学们完成得真好,老师想加大难度,考一考大家。 (出示图形) 同学们可以在这三个图形中任选一到两个你喜欢的图形,把它画出来。 同学们在画图的 时候可要注意了,这一次我们要定义的过程可不是一个完整的圆形,而是一个半圆形的圆弧。 结合书中之前的练习,既复习了重复命令画半圆的方法,又让学生能够巩固本节课所学的知识。 展示成果 同学们,老师观察到,大部分的同学都能够独立地完成自己的作品,而且画的都很不错,有没有同学愿意把自己的成果展示给大家欣赏一下。 展示学生学习的成果,激发学生对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 总结 :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了哪些收获,你觉得对你以后学习 logo 语言有些什么帮助呢。 老师相信,只要同学们认真学习,开动脑筋,相信以 后还能画出更漂亮的图形。 总结本节课的知识点,并鼓励学生要善于开动脑筋。 学年度信息技术(上)集体备课 20 第 10 课 编辑 过程 【教学目标】 1.能够编辑保存过的过程,会用 EDIT 命令定义新过程。 2.通过编辑过程进一步完善过程,通过用 EDIT 命令定义新过程的方法体会过程的作用。 3.计算机程序设计要求科学而严密,通过本 课 的学习,从小养成科学、严谨的工作态度。 4.通过比较两种过程定义方法的异同,提高细心观察和总结概括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编辑过程和用 EDIT 命令定义新过程。 2.难点:引 导学生找出两种过程定义方法的异同,提高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准备】 多媒体网络教室 【教学时间】 1 教时 教学过程 1.激情导入 在编辑过程的时候我们会不会遇到过这样的情况。 有时会因为这样或那样的一点点错 误而不得不又重新再来,弄得我们很气馁。 今天我们学习一个 logo 命令可以直接修改定义好了的过程,可以解决这个问题。 大家想知道怎样操作吗。 2.学习新知 ( 1)操作准备:请同学们先载入上节课保存过的过程 ZFX,一起来学习怎么修改过程。 我们准备将这个正方形的边长改成 90。 ( 2)布 置任务:请同学们对照课本第一部分①②③步骤完成,在“ ZFX”窗口中将边长 50 修改为 90。 有疑问邻桌间也可相互讨论。 ( 3)教师演示:通过主机演示操作过程总结修改步骤,消除学生自主学习过程中的疑问与错误。 再要求学生独立将正方形的边长改为 120,强化学习效果。 ( 4)直接阐明: EDIT 命令除了可以修改定义好了的过程以外,还可以直接定义一个全新的过程。 同学们可以用 EDIT 命令试着定义一个正六边形的过程。 命令格式为: EDIT 过程名 (板书)注意格式,中间以空格隔开。 对照课本第二部分中①②③步骤独立完成。 正六边 形过程有遗忘的同学可参照课本 页。 ( 5)小组讨论:用 TO 命令和 EDIT 命令定义过程有什么异同点。 锻炼学生细心观察和总结的能力。 3.巩固练习 ( 1)完成课本“实践园”部分,巩固 EDIT 命令定义过程的操作。 (教师巡视指导) ( 2)完成课本“探究园”部分,学生按自己的想法来绘制不同的图形,拓展学生的思维。 (教师巡视指导) 学年度信息技术(上)集体备课 21 ( 3)学生自己填写成果栏,写出自己的收获。 教学反思 这节课的教学过程中,由于以平时学生无法解决的问题作为切入点设置引导,学生的学习兴趣比较浓厚。 让学生自学课本完成任务, 增强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更多地给予学生自己学习的时间,能够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积极性。 讨论辨别则培养了学生细心观察和总结的 能力。 但在具体实施中,部分同学自主学习能力稍欠缺,还需加强针对性的个别辅导。 学年度信息技术(上)集体备课 22 11带参数的过程 教材分析: 教学 LOGO 过程的建立和调用,是小学程序设计教学的重点内容,也是教学中的一个难点,而带参数的过程则是难点中的难点。 小学生刚接触程序设计,构建一个过程的思路不特别清晰,对这一内容的教学,教 师应引导学生从已有的知识出发,从学生熟悉的画正方形的过程,以及无参数的过程逐步演变到有参数的过程,然后组织学生观察、理解参数的格式和作用,另外要安排和设计适当的操作练习加深对参数的理解。 教学目标: 1.学会带参数过程的定义、调用和修改,会用带参数的过程来绘制简单的图形。 2.知道可以带多个参数,并且调用顺序不可颠倒。 3.在操作实践中正确理解带参数过程中参数的含义。 4.学会仔细观察、认真思考、大胆推断及归纳总结,养成科学严谨的学习态度。 5.学习用多种方法解决问题的创新思维;养成独立探究和合作学习的能力。 教学重点:正确理解和使用过程中的参数;运用带参数的过程绘制不同的图形。 教学难点:多个参数的过程。 教学疑点:学习用多种方法解决问题的创新思维。 学情分析: 为了让学生体会和理解带参数的过程,可以让学生利。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