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国标本六年级下册数学1-7单元教案内容摘要:
趣味数学》。 这里的“ 12 元” 是《趣味数学》的现价,还是原价。 在这道题中,一本书的现价与原价有是什么关系。 追问:“现价是原价的 80%”这个条件中的 80%是哪两个数量比较的结果。 比较时要以哪个数量作单位 1。 这本书的原价知道吗。 你打算怎样解答这个问题。 进一步启发:根据刚才的讨论,你能找出题中数量之间的相等关系吗。 板书: 原价 80%=实际售价 提出要求:你会根据这个相等关系列出方程吗。 板书 解:设《趣味数学》的原价是 ⅹ 元。 ⅹ 80%=12 ⅹ =12247。 ⅹ =15 答:《趣味数学》的 原价是 15 元。 引导检验,沟通联系。 你会不会对这个结果进行检验。 学生独立进行检验,再交流 可以求实际售价是原价的百分之几,看结果是不是 80%;也可以用原价 15 元乘 80%,看结果是不是 12 元。 指导完成“练一练” 让学生说说《成语故事》的现价与原价有什么关系,知道了现价怎样求原价。 再让学生根据例题中小洪的话列方程解答。 解答后交流:你是怎样想到列方程解答的。 列方程时依据了怎样的相等关系。 你又是怎样检验的。 小学课堂教学教案 课题 折扣问题 课时 6 教学 目标 进一步掌握折扣的有关知识及计算方法。 理解在农业生产中成数的有关知识。 使学生进一步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增强数学的应用意识。 教学 重难点 教学重点: 会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的购物问题。 教学难点: 能根据实际情况选择购物的最佳方案与策略。 课前准备 小黑板和多媒体展台 教 学 过 程 师 生 活 动 思考与调整 一、 复习已有知识经验。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揭题:今天这节课,我们进行一些练习。 二、 补充 练习。 出示准备题: 八折 =( ) % 九五折 =( ) % 让学生独立完成后说说思考过程,重点指导对“九五折”的理解。 对比练习: ( 1)一种衣服原价每件 50 元,现在打九折出售,每件售价多少元。 分析:①“九折”就是 90%,是谁占谁的 90%。 谁是单位“ 1”的量(理解现在的售价是原售价的 90%)。 写出数量关系式 ②要求现在每件售价多少元。 怎样计算。 用什么方法。 (就是求 50元的 90%是多少,用乘法计算) ③列式: 50 90%=50 =45(元 ) ( 2)一种衣服现在打九折出售,现在售价是 45 元,每件的原价是多少元。 ①“九折”就是 90%,是谁占谁的 90%。 谁是单位“ 1”的量写出数量关系式 ②要求原来每件售价多少元。 怎样计算。 用什么方法。 师 生 活 动 思考与调整 ( 3) 一种衣服原价每件 50元,现在每件 45 元,你知道商场正在打几折吗。 说出数量关系式。 ( 4) 一种衣服原价每件 50 元,现在打九折出售,现在每件的售价比原来便宜多少元。 哪个问题已经求出了,哪个问题还没有求。 该怎样求。 你是怎么想的。 说想法。 小组讨论。 列式解答。 将四题进行比较。 巩固此类题目的灵活运用。 ( 1)一辆自行车 200 元,在原价基础上打八折,小明有贵宾卡,还可以再打九折,小明买这辆车花了多少钱。 ( 2)小红在书店买了两本打八折出售的书,共花了 12 元,小红买这两本书便宜了多少钱。 二、 学习成数。 默看书上 P10 页的“你知道吗。 ” 填空: 五成 =( ) % 七成四 =( ) % 联丰村去年早稻总产量 50 万千克,今年比去年增产二成,今年早稻比去年增产多少万千克。 试做,说说“增产二成”是什么意思。 得出成数计算的基本数量关系式: 原粮食总产量成数 = 现粮食总产量 四、课堂作业:完成书上练习 完成练习三的第 5 题。 ( 1)出示地 5 题的两张图片。 问,从图中你获得了哪些信息。 可以求出什么问题。 ( 2)学生列式求出夹克衫的实际售价、西服的实际售价。 完成练习三的第 6 题。 ( 1)学生试做。 ( 2)交流讲评,并小结方法。 指出:当单位 1的数量已知时,可以直接用乘法进行计算。 当单位 1的数量未知时,通常要列方程计算。 完成练习三的第 7- 9 题。 小学课堂教学教案 课题 列方程解决稍复杂的百分数实际问题 课时 7 教学 目标 使学生在已经学会解决一些基本的有关百分数的实际问题的基础上,初步学会列方程解决一些稍复杂的百分数实际问题。 使学生在探索解决稍复杂的 百分数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勤于动脑、独立思考的学习习惯。 教学 重难点 教学重点 :分析数量关系。 教学难点 :找等量关 系。 课前准备 小黑板和多媒体展台 教 学 过 程 师 生 活 动 思考与调整 一、 基本训练 (一)解方程: χ +40%χ =7 χ 15%χ = 140%χ χ = (二)列出方程解应用题。 ( 1)阳光机械厂有职工 130 人,男工人数是女工人数的 23。 阳光机械厂男、女职工各多少人。 ( 2) 阳光机 械厂中男工人数比女工人数少 26 人,男工人数是女工人数的 23。 阳光机械厂男、女职工各多少人。 二 、 新课教学 教学例 5 出示例 5: 朝阳小学美术组有 36 人,女生人数是男生人数的80%。 美术组男、女生各有多少人。 ( 1) 读题,理解题意 问: 80%是哪两个数量比较的结果。 比较时,要把哪个数量看作单位“ 1”。 根据这个关键句,你能说出数量关系式吗。 ( 2)引导学生画图 问:如果画图,应该先画谁。 再画谁。 如何画。 如果用 X表示男生的人数,那么女生人数怎样表示。 比男生的线段短还是长。 (逐步 完善线段图) 怎样表示 36人。 得出数量关系式:男生人数 +女生人数 =美术组的总人数 ( 3)让学生列方程解答 师 生 活 动 思考与调整 ( 4)交流解答过程及结果 ( 5)检验。 让学生尝试检验 ; 交流总结:看男生 +女生是不是等于 36 人,并且还要看女生除以男生是不是等于 80%。 ( 6)小结:这样的题目告诉我们什么。 求的是什么。 (两个量的总和和两个量的关系,要我们分别求出这两个量。 ) 我们可以怎么思考。 (利用两个量的关系进行未知数的设立。 再利用两个量的总和已经知道这一基本关系式列出 加法 方程。 ) 出示例 5的比较题: 朝阳小学美术组女生人数是男生人数的 80%,女生比男生少 4 人。 美术组男、女生各有多少人。 ( 1)仔细读题,独立思考。 ( 2)这样的题目告诉我们什么。 求的是什么。 (两个量的差和两个量的关系,要我们分别求出这两个量。 ) ( 3)我们应该怎么去想,和例 5 的相同点是什么。 不同又是什么。 (还是利用两个量的关系进行未知数的设立。 再利用两个量的差已经知道这一基本关系式列出 减法 方程。 ) 沟通比较,将例 5 与复习应用题进行比较,沟通分数与百分数应用题在思路上的一致。 将例 5 与比较题进行沟通比较,突出异同,巩固概念。 教学“练一练” ( 1) 学生练习 ( 2) 交流讨论两点:一:是怎样想到列方程解的。 二:列方程时,依据了怎样的等量关系。 ( 3) 比较两题有什么共同点和不同点。 三、 课堂 小结 问:今天学的百分数应用题有什么特点。 解决这类题目关键是什么。 四、 补充练习: 一张课桌比一把椅子贵 10 元,如果椅子的单价是课桌单价的 60%,课桌和椅子的单价各是多少元。 果园里的梨树和苹果树共有 360棵,其中的苹果树的棵树是梨树的棵树的 20%。 苹果树和梨树各有多少棵。 小学课堂教学教案 课题 列方程解稍复杂的百分数实际问题 课时 8 教学 目标 使学生进一步掌握稍复杂的百分数应用题的分析与解答的方法,提高学生的分析解题能力。 通过练习,体会列方程解答稍复杂的百分数的实际问题,正确理解数量之间的相等关系的重要性。 教学 重难点 教学重点 :分析应用题的数量关系。 教学难点 :找应用题的等量关系。 课前准备 小黑板和多媒体展台 教 学 过 程 师 生 活 动 思考与调整 一、基本训练: (一)找出单位“ 1” 1.一本书已经看了 2.实际比计划节约 3.今年产量比去年提高 4.乙数比甲数少 (二) 根据所给信息,说出数量间的相等关系 一条路,已修了全长的 60% 一种彩电,现价比原价降低 10% 松树的棵数比柏树多 13 (三)复习题: 青云小学 九 月份 用水 550 立方米, 十月份 比九月份节约 20%。 十 月份用水多少立方米。 找关键句,说基本数量关系式。 二、新课教学: 教学例 6 出示例 6:青云小学十月份用水 440 立方米,比九月份节约20%。 九月份用水多少立方米。 ( 1) 、读题,理解题意。 找出关键句。 ( 2)、 分析题意。 说数量关系式。 问:十月份用水量比九月份节约 20%,这里的 20%是哪两个数量比较的结果。 这两个数量比较时,要把哪个量看作单位“ 1” 九月份用水量的 20%是哪个数量。 ( 3) 、让学生画图,根据图进一步理解以上 3 个问题。 单位“ 1”知道吗。 师 生 活 动 思考与调整 ( 4) 、用字母或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相关数量。 ( 5) 、找出数量间的相等关系: 九月份用水量 — 十月份比九月份节约的用水量 =十月份用水量 ( 6) 、让学生列方程解答 ( 7) 、检验 : 可以用十月份比九月份节约的除以九月份,看是不是 20%;也可以用九月份减十月份比 九月份节约的,看是不是 440 立方米。 进行对比。 将复习题和例 6进行对比,找出异同。 教学 “练一练” ( 1) 、 做第 1 题,先审题 问:比舞蹈组人数多 20%应该怎么理解 题中的数量间的相等关系是怎样的。 学生解答 ( 2) 、 做第 2 题 先帮助学生理解比原价降价 15%的意思及等量关系。 再让学生解答。 三、 补充练习: 列式计算: ( 1)一个数的 75%比 30 的 25%多 ,求这个数。 ( 2)一个数的 25%比它的 75%少 30,求这个数。 对比练习 ( 1)某工厂六月份用煤 60 吨,六月份比五月份少用煤 25%,五月份用煤多少吨。 ( 2)某工厂六月份用煤 60 吨,五月份比六月份多用煤 25%,五月份用煤多少吨。 A、独立练习,小组交流。 B、指名板演,师生评议。 四 、 指导完成课堂作业: 练习四第 58题。 练习四的第 8 题:先解答;交流比较;小结:虽然一个条件和所求的问题相同,但由于另一个条件不同,表示单位“ 1”的量不同,所以解题方法也不同。 练习四第 9 题:引导学生画图;分析写出数量关系;列式解答。 小学课堂教学教案 课题 列方程 解稍复杂的百分数实际问题 课时 9 教学 目标 通过练习,使学生能比较熟练地掌握列方程解稍复杂的百分数问题,提高解题能力。 2通过练习,沟通百分数和分数的联系,提高学生解决相关问题的能力。 教学 重难点 教学重点 :分析应用题的数量关系。苏教版国标本六年级下册数学1-7单元教案
相关推荐
伸 学生再读两首古诗,思考:读了这两首写春景的古诗,你想到了什么。 然后交流。 (提倡引用诗中原句,学以致用。 ) 回忆自己看到的春景,开展“春游归来”赛诗会(既可背诵其它写春天的古诗,又可以自己创作。 ) 五、布置作业 背诵并默写《春日偶成》。 改写《春日偶成》。 (将古诗变为白话文) 办手抄报:“诗歌里的春天”。 (★选做) 板书设计 课后反思 课题 习作一 我的建议 教学目标
课文,实现向初中阅读学习的平稳过渡。 怎样抓好不同文体的教学呢。 通过学习《标准》的要求,我想谈谈自己的看法: ( 1)叙事性课文教学的个性要求 记叙文是最常见、用途最广泛的文体,它包含一切具有记载、叙述意味的文章,如小说、散文、戏剧、通讯 、童话、寓言、历史故事等。 而入选教材的叙事性课文,则多是经过编者精选的文质兼美的记叙文。 根据叙事性课文的特点,建议在阅读教学中突出以下个性要求:
然对方便带进行有偿使用,可人们还 是会用,还是会污染环境,那又该怎么办。 生:人们不再使用了 生:国家明令禁止生产方便袋。 生:用盛过东西的方便袋再来盛东西,减少方便袋的使用 生:我们发明一种不污染环境的的原材料做成的方便袋,比如用麦秆做成 生:我会发明一种环保药液,方便袋一接触就会分解。 生:我准备发明一种使用后能食用的方便袋,有香蕉味的,草莓味的 生„„ 师:同学们的想法令人鼓舞。
的问题,分析原因并及时作出调整。 二、本册教材体系及内容 的简要分析说明 《数学课程标准》提出义务教育数学课程的基本出发点是 “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的发展 ”。 数学课程的教学,不光是让学生获得必要的数学知识和基本技能,还要使学生获得相应的数感,形成空间观念、统计观念、应用意识,以促进发展适应未来社会的需要。 为此,教材对数学知识内容进行了新的整合。 ( 1)
的了解,在一般的容器上,除了用升做单 位之外,还用什么做单位。 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 “ 毫升 ” (板书课题 ) 请几位同学上台来展示一下你找到的用毫升做单位的容器。 大家觉得,用毫升做单位的容器和前面我们学习的用升做单位的容器有什么不同。 可见,毫升是在其计量比较少的液体时常用的单位。 毫升也可以用 “ mL”或 “ ml”来表示。 (板书: mL,ml) 师拿出装有 1 毫升水的量杯。
翁的 “ ________ ____, __ _。 ” 已成为千古名句。 “ ________ _,________ _。 儿童急走追黄蝶 ,飞入菜花无处寻。 ” 其中“径”的意思是 _______ ,“走”的意思是 ________ _。 你脑子里还有不少描写春天的古诗吧,请你任意选择一首,把它 默 写 出 来 : 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