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国标本三年级语文上册表格式教案全套内容摘要:
大豆、高梁 当作什么来写了。 (当作人来写了)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哪些词语最能表现出热闹的景象。 齐读第 6 自然段。 用赞美的语气读 温过而知新 理解重点词语 学习第四自然段先概括、后具体的构段方式。 板书设计 北大荒的秋天 天空 净 流云 小河 清 小鱼 原野 闹 大豆 高梁 榛树叶子 教学反思 “这些流云在落日的映照下,„„在空中抖动着五彩斑斓的锦缎。 ”在讲解这个打比方的句子是我突然想到:何不利用这个好机会培养一下学生的口语 表达能力呢。 于是便发问:“如果让你来写这美丽的流云像什么,你会怎么写。 ”“像彩虹”、“像花园里五彩缤纷的花”、“像一条彩带”„„学生丰富的想象力让我惊喜,从而让我肯定这一“加餐”的重要性。 并决定在今后的课堂上应多抓住这样让学生表达自己独特感受的好机会,从而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锻炼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郝北中心校教学设计 导学内容 西湖 授课教师 王建红 导学课时 2 课时 备课时间 授课时间 导 学 目 标 、流利、有感情的朗读全文,背诵全文。 11 个生字 ,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犹如 、 像 、 仿佛 , 宛如 等词语口头造句。 ,感受西湖的清奇秀丽,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山河的思想感情。 重、难点 重 点 抓住重点词语和文中的比喻句,体会作者的情感,感受西湖的美丽。 难 点 抓住重点词语和文中的比喻句,体会作者的情感,感受西湖的美丽。 导学用具 学 具 挂图、录音机 导 路 学 路 设计意图 第一课时 一、 调动积累,激发兴趣 同学们还记得上学期学过的《忆江南》吗。 我们一起背背 这首诗 表达了诗人对 杭州和西湖真挚的感情。 杭州素有人间天堂的美称,西湖 就是镶嵌在 天堂 里的一颗明珠。 同学们,今天我们来一次文中游西湖吧。 二、初读课文 配乐范读课文。 检查自学效果。 ⑴出示词语: 杭州 天堂 远眺 掩映 一般 犹如 典雅 轻柔 秀美 连绵起伏 ⑵指名读词,开火车读,齐读。 (重点读准后鼻音、翘舌音) ⑶解释疑难词意,了解词语掌握情况。 ⑷分自然段指名试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整体感知。 感知全文 查 字典 理解 素有 的 意思。 第一自然段告诉我们什么。 三、指导朗读 教师启发:我们读了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体会了文中的美景。 你们还有什么不理解的地方吗。 教师小结。 四、作业 ⒈描红; ⒉抄写词语; ⒊练习朗读课文。 背上学期学过的《忆江南》 学生自读课文。 ⑴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⑵标出自然段的序号。 ⑶画出由生字组成的词语,想想他们在句子中的意思,并标出不理解的地方。 在读课文 ,边读边想,课文中描写了西湖的哪些美景。 学生齐读课文第一自然段。 学生 质疑 提问。 通过旧的知识引出新的学习内容,这样既能巩固旧知,又能调动积累,激发兴趣 锻炼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巩固双基 导 路 学 路 设计意图 第二课时 一、 复习,巩固生字 ⒈导入:昨天我们学习了《西湖》这课,读了课文,学习了生字词。 同学们提出了一些问题,这堂课我们继续学习。 ⒉复习生字词。 二、细读课文,理解文意 ㈠第 1 自然段 ⒈教师引导:通过昨天的学 习,我们感受了西湖那如诗如画般的秀丽景色。 师生对背第一自然段,了解杭州有什么样的美称。 ⒉ 西湖是什么。 ㈡第 2 自然段 ⒈同学们上节课读书时提出了一些问题: ⑴为什么说西湖时一副优美的山水画。 ⑵为什么说西湖时人间仙境。 ⑶月下的西湖时什么样的景象。 教师启发,引导朗读: 谁来读读描写西湖水美的句子。 硕大 是什么意思。 现在你们明白为什么称它为一副优美的山水画。 请用朗读来告诉老师。 ㈢ 学习第 3 自然段 十里西湖中是怎样的景色。 为什么说它是人间仙境。 指导朗读。 ㈣ 学习第 4 自 然段 指导朗读最后一句。 朗读:师读第一句,生读二、三、四句。 三、回溯全文,朗读品味 教师小结 思考: 听了刚才这位同学的朗读,你们仿佛看到了什么 ? 西湖的美不仅在湖,也在山,哪些句子写出了山美 ? 自由试读,边读边想象西湖湖面上点点白鸥飞掠的景色。 同学们朗读相关自然段。 ⒈生自由读第 4 自然段。 想想这一段围绕那句话来写的。 ⒉(出示 2, 3, 4 句)指名朗读,其他同学边听边想好像看到了什么。 ⒊指名朗读两个比喻句。 ⒋明月东升,湖光灯光交相辉映,此时如果你伴着悠扬的音乐泛舟湖上会有什么感觉。 学生朗读练习 巩固旧知 以读代讲,读中作答 通过重点问题体会西湖的美丽 四、布置作业 ⒈背诵课文。 ⒉摘抄好词佳句。 板书设计 西湖 山峦 湖水 (远眺) 湖堤 小岛 (近赏) 华灯 琴声 (夜游) 教学反思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发现本课的难点还是很多的:词语优美的长句子很多、打比方的长句子很多、让学生了解写作手法中承上启下的作用,还有我认为一直没有 引导成功地有感情朗读课文。 这篇课文就像是一幅水墨山水画,被作者写得如痴如醉、意境很美。 读起来也让人仿佛置身于美景之中。 但是课文讲完之后学生 读起来还是平平淡淡。 都说 “理解”是有感情朗读的基础, 怎样才能更有效地去引导学生体会文章的美感,从而更有效地进行朗读训练。 值得思考。 郝北中心校教学设计 导学内容 拉萨的天空 授课教师 王建红 导学课时 2 课时 备课时间 授课时间 导 学 目 标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学会本课九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四个字只 识不写,理解“湛蓝”,“纯净”,“明洁”等词语。 能凭借具体语言材料,体会作者通过对拉萨天空的赞美来表达热爱拉萨的情感,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让学生到生活中去感受美。 重、难点 重 点 体会作者用词的生动、准确、形象。 难 点 引导学生理解作者优美的词汇。 导学用具 学 具 词卡 导 路 学 路 设计意图 第一课时 一投影导入,激发兴趣: 教师边放投影边在柔美的音乐中,介绍拉萨及拉萨的天空。 二、 初读课文 师范读课文。 学生自读课文,要求 1]读准生字的读音,认清 字形。 2]边读边想,读懂主要词语,特别是描写和赞美拉萨天空的词语。 采用多种办法弄懂词语意思。 3]将课文读通顺,对自己可以喜欢的句子多读几遍。 三、检查初读情况 1. 开火车读字卡词卡,正音。 2. 指名朗读自己喜欢的句子,略微指导。 指名朗读课文,正音。 4. 说说你觉得拉萨的天空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四、音乐中各自读课文,加强正音效果,增加朗读机会。 五、 学习生字。 1〕 出示妙、纯、线、忍四字,生读 2〕 教师请同学说说有什么好办法记这些字吗。 3〕 比较“纱、沙、妙”“纯、线” 4〕。 学生边听边划出自己认为较美的词。 学生自读课文 开火车读字卡词卡 朗读自己喜欢的句子 口语表达 学生自学描红。 激发学生的的学习兴趣 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 通过多种方法的读,让学生读准字音,掌握本课的生字、生词。 导 路 学 路 设计意图 第二课时 一、 复习巩固:听写生字词 二、 精读感悟 1 学习第一段 1〕 教师配乐读。 2〕 生自练读,将想像到的景象读出来。 指名读,齐读。 2 学习 2- 4 段 1〕 指生全班交流。 教师针对学生读的 词句,落实重点语基内容,指导学生体会作者的写作角度,积累写作技巧。 2〕 配乐读 2- 4 段,欣赏读。 过渡谈话,这样美的拉萨天空,你想说什么。 作者也有千言万语,都汇成了一句话,齐读第五自然段。 理解第五自然段这个比喻句。 学着用比喻句。 三、 学习生字 出示晶、建。 指导写“晶”字。 四 、 指导背诵 ( 1) 教师将关键词写在黑板上,播放投影片和音乐创设情境,帮助学生记忆。 ( 2) 同 座 位 之 间 互 背 检 查。 ( 3) 指名试背,奖励。 ( 4) 全班齐背。 三、 学习生字 1 出示圣、窗、帘。 2 重点指导“窗”字。 自学其他生字。 3 生描红,师巡视指导。 四、 练习 1 在课文中找出两组意思相近的词语。 蔚蓝()纯洁() 2 摘抄你欣赏的好词句。 写生字词 观看投影片,学生说说你看到拉萨的天空是怎样的。 书上又是怎样写的。 划出词语细细品位,展开想像。 学生 生边听边想像。 学生自己读 2- 4 段,边读边划出自己最喜欢的词句,细细品读,想想作者为什么这样描写。 分小组交流自己喜欢的句子,朗读点评。 自由朗读全文,整体回味拉萨的美景。 学生描红,教师巡视指导。 及时巩固旧知,引出新的教学内容。 直观形象的让学生理解拉萨的天空 样子。 通过品读优美语句,积累语言素材,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在音乐和图片的感染下,加深理解,提高背课文的效率。 板书设计 拉萨的天空 湛蓝 透亮 清水洗过 纯净 明洁 神往 紧紧 久久 蓝晶晶 圣地的窗帘 教学反思 这一课的语言丰富,优美,我让学生大量的读课文,并通过配乐朗读,再观察拉萨的天空图片, 这样感染了学生,他们很快就能把课文背下来。 由此可见,知道学生背诵,要让学生对课文有了理性的认识和感性的感染,这样就可以加大背诵的效率。 郝北中心校教 学设计 导学内容 蒲公英 授课教师 王建红 导学课时 2 课时 备课时间 10. 25 授课时间 10. 26 导 学 目 标 ⒈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全文和复述课文。 ⒉学会本课的生字。 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会用 “ 可爱 ”“ 亲切 ” 造句。 ⒊朗读课文内容,懂得着任何事都必须实事求是、脚踏实地,不要被表面现象所迷惑,不要有不切实地的幻想。 重、难点 重 点 学会本课的生字。 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难 点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全文 , 会用 “ 可爱 ”“ 亲切 ” 造句。 导学用具 学 具。苏教版国标本三年级语文上册表格式教案全套
相关推荐
你数一数白兔和灰兔一共拨了多少个大萝卜。 学生活动。 认真思考 ,指名汇报 五、总结质疑 „ 体验成功 今天大家高兴吗。 为什么。 你还能用 5 的乘法口诀教室里的一些实际问题吗。 汇报质疑 教学反思: 课 题:认识多边形 教材类型:苏教版 所属学科:数学 第三册 主备教师:丁宇华 备课时间: 2020/09/18 浏览人数: 1 教案内容: 教学内容 :苏教版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翁的 “ ________ ____, __ _。 ” 已成为千古名句。 “ ________ _,________ _。 儿童急走追黄蝶 ,飞入菜花无处寻。 ” 其中“径”的意思是 _______ ,“走”的意思是 ________ _。 你脑子里还有不少描写春天的古诗吧,请你任意选择一首,把它 默 写 出 来 : 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
的了解,在一般的容器上,除了用升做单 位之外,还用什么做单位。 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 “ 毫升 ” (板书课题 ) 请几位同学上台来展示一下你找到的用毫升做单位的容器。 大家觉得,用毫升做单位的容器和前面我们学习的用升做单位的容器有什么不同。 可见,毫升是在其计量比较少的液体时常用的单位。 毫升也可以用 “ mL”或 “ ml”来表示。 (板书: mL,ml) 师拿出装有 1 毫升水的量杯。
二 、 在正确答案后面的 □ 里画“√”。 ( 12 分) 0.□> ,□里可以填 哪些数 字。 5 □ 8 或 9 □ 2 或 1 □ 下面哪一年是闰年。 1989 □ 2100 □ 1986 □ 1996 □ 从正面看下面的物体,哪几个看到的是。 □ □ □ □ 下面 哪些是轴对称图形。 1□ 3□ 羊 □ N□ C□ 小军和小强比赛跑 50 米。 小军用了 秒, 小强用了 秒,谁跑得快。
来学习表格的修改,让我们的表格更加美观、实用。 附件: 表 1: 课 程 表 节次 星期一 星期二 星期三 星期四 星期五 1 语文 数学 语文 英语 数学 2 数学 语文 数学 数学 语文 3 体育 社会 英语 语文 信息 4 英语 美术 美术 品德社会 体育 5 自习 音乐 语文 音乐 活动 6 综合 实践 体育 语文 品德与社会 活动 表 2: 课 程 表 节次 星期一 星期二 星期三
运用学法,自学第三自然段 五、 检查自学情况(读、议、背。 重点是通过读议了解作者是怎样把云雾的特点写具体的) 六、 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七、 总结全文 1. 配乐朗读全文。 2. 小结:总分的写法突出了庐山云雾的三个特点 —— 多、千姿百态、瞬息万变。 3. 引导学生逐段背诵课文。 附板书: 3 庐山的云雾 多 庐山的云雾『千姿百态 瞬息万 变』 课后反思: 本课意境十分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