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软件工程历届试题(含答案_整理)内容摘要:
生存周期模型是 ( B ) A.增量模型 B.基于知识的模型 C.螺旋模型 D.喷泉模型 3.以下 不 . 属于项目开发计划主要内容的是 ( C ) A.实施计划 B.交付期限 C.测试用例 D.人员组织及分工 4.使用数据流图来表示系统逻辑模型的是 ( D ) A. Jackson B. VDM C. OOA D. SA 5.用于描述结构化分析中数据流加工逻辑的是 ( A ) A.判定树 B. ER 图 C.状态图 D.用例图 6.若一个模块中各个处理元素都密切相关于同一功能且必须顺序执行,前一功能元素的输出就是下一功能元素的输入,则该模块的内聚性类型是 ( C ) A.时间内聚 B.偶然内聚 C.顺序内聚 D.功能内聚 7.下列几种耦合类型,耦合性最高的是 ( A ) A.公共耦合 B.控制耦合 C.标记耦合 D.数据耦合 8.程序流程图的优点 不包括 . . . ( B ) A.历史最悠久,使用最广泛 B.容易表示逐步求精的过程 C.支持程序的三种基本控制结构 D.直观清晰,易于使用 软件工程 自学考试 试题 22 9.第一个体现结构化编程思想的程序设计语言是 ( C ) A. Cobol 语言 B. C 语言 C. Pascal 语言 D. FORTRAN 语言 10.确认测试也称为 ( A ) A.有效性测试 B.无效性测试 C.静态测试 D.动态测试 11.黑盒测试技术 不包括 . . . ( B ) A.等价类划分 B.路径覆盖 C.边界值分析 D.错误推测。 12.为了增加软件功能和性能、提高软件运行效率而进行的维护活动称为 ( C ) A.校正性维护 B.适应性维护 C.完善性维护 D.预防性维护 13.瀑布模型与增量模型之间的本质区别是 ( B ) A.瀑布模型属于非整体开发模型,增量模型属 于整体开发模型 B.瀑布模型属于整体开发模型,增量模型属于非整体开发模型 C.瀑布模型容易适应需求变化,增量模型不容易适应需求变化 D.瀑布模型减少技术、应用风险,增量模型增大技术、应用风险。 14.面向对象分析中,对象模型描述了系统的 ( A ) A.静态结构 B.动态结构 C.控制结构 D.顺序结构 15.面向对象设计中存在三种内聚,分别是 ( D ) A.属性内聚、操作内聚、类内聚 B.操作内聚、类内聚、整体 部分内聚 C.属性内聚、操作内聚、对象内聚 D.操作内聚、类内聚、一般 具体内聚 16. McCall 质量度量模型中,与“软件系统对非授权人访问软件或数据行为的控制程度”所对应的软件质量特性是 ( B ) A.正确性 B.完整性 C.可维护性 D.可用性 17.软件工程标准中, JIS 属于 ( B ) A.国际标准 B.国家标准 C.行业标准 D.企业规范 18.与“程序维护手册”文档有关的人员是 ( B ) A.管理人员和开发人员 B.管理人员和维护人员 C.维护人员和用户 D.管理人员和用户 软件工程 自学考试 试题 23 19.软件工具“代码生成程序”属于 ( C ) A.需求追踪工具 B.质量保证工具 C.设计工具 D.文 档工具 20.软件复杂性度量的参数中,能反映“软件总共的指令数,或源程序行数”的是 ( A ) A.规模 B.难度 C.结构 D.智能度 二、填空题 (本大题共 10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20 分 ) 请在每小题的空格中填上正确答案。 错填、不填均无分。 21.软件工具一般是指为了支持软件人员 ___开发和维护 _____活动而使用的软件。 22. CASE 技术是 ____软件工具 ______和软件开发方法的结合。 23.数据字典有四类条目,分别是数据流、 ___数据项 _____、数据存储和基本加工。 24.各种软件系统的数据流 图一般可分为 ___变换型 _____和事务型两类。 25.过程设计语言是用于描述模块 ___算法设计 _____和处理细节的语言。 26.效率是与编程风格有关的一个因素,效率是指处理机时间和 ___存储空间 ______的使用。 27.调试技术有简单的调试方法、归纳法调试、 ___演绎法 ______和回溯法调试。 28.软件可维护性可用七种质量特性来衡量,分别是 ____可理解性 _____、可测试性、可修改性、可靠性、可移植性、可使用性和效率。 29. UML 将 Booch 方法、 OMT 方法和 ___ OOSE______的表示 方法统一,并进一步发展为大众所接受的标准建模语言。 30.面向对象分析中,动态模型使用 ___状态图 ______作为描述工具,该图反映了状态与事件的关系。 三、名词解释(本大题共 5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15 分) 31.软件工程过程 即软件生命周期的方法、工具和概念 32.模块化 模块化是指解决一个复杂问题时自顶向下逐层把系统划分成若干模块的过程,有多种属性,分别反映其内部特性 .每个模块完成一个特定的子功能,所有的模块按某种方法组装起来,成为一个整体,完成整个系统所要求的功能 33.集成测试 集成测 试,也叫组装测试或联合测试。 在 单元测试 的基础上,将所有模块按照设计要求(如根据结构图 ) 组装成为子系统或系统,进行集成测试。 34.软件可靠性 ( 1)在规定的条件下,在规定的时间内,软件不引起系统失效的概率; ( 2)在规定的时间周期内,在所述条件下程序执行所要求的功能的能力; 35.模块的控制范围 软件工程 自学考试 试题 24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 4 小题,每小题 5 分,共 20 分) 36.简述 软件工程面临的问题。 答:内容: ① 软件开发技术 ② 软件开发管理 面临的主要问题: ① 软件费用 ② 软件可靠性 ③ 软件维护 ④ 软件生产率 ⑤ 软件重用 37.简述可行性研究报告包含的主要内容。 技术可行性:对要开发项目的功能、性能、限制条件进行分析,确定在现有的资源条件下,技术风险有多大,项目是否能实现。 包括:开发的风险;资源的有效性;技术;开发人员在评估技术可行性时,一旦估计错误,将会出现灾难性后果。 经济可行性:包括成本 ―― 效果分析、公司经营长期策略、开发所需的成本和资源、潜在的市场前景。 社会可行性包括: 合同、责任、侵权、用户组织的管理模式及规范,其他一些技术人员常常不了解的陷阱等。 38.简述软件结构设计的优化准则。 39.简述快速原型的开发步骤。 答:快速原型开发步骤可划分下列阶段: ( 1)快速分析:迅速确定基本需求、集中力量确定需求说明。 ( 2)快速构造原型:在快速分析基础上,在强有力的软件工具支持下,快速构造所需原型。 ( 3)运行原型:在开发者指导下,用户参与原型的运行,各类人员在共同运行原型中进一步加深对系统的了解及相互间的理解,以发现各种问题。 ( 4)评价原型;在运行基础上,根据原型目标,考 核原型的特性,分析原型效果是否满足用户需求,提出修改意见。 ( 5)修改原型:在评价基础上进行修改。 若不满足需求说明,则根据明确的需求修改原型。 若不满足用户需求,则先修改并明确用户需求,再重新构造原型。 五、应用题(本大题共 2 小题,第 40 小题 13 分,第 41 小题 12 分,共 25 分) 40.根据下列事务型的数据流图,设计出初始软件结构图。 软件工程 自学考试 试题 25 41.根据下列程序流程图,设计 3 组的测试用例,使之满足语句覆盖,对每组测试数据给出执行路径、两个判定( 1)和( 3)的判定结果。 语句覆盖在测试时应该执行到程序中的每一 个语句 3 组测试用例: x=10 ,y=8 执行路径: 1 2 5 ( 1)的判定结果为假,( 3)的判定结果不执行 X=7 y=4 执行路径: 1 3 5 ( 1)的判定结果为真,( 3)的判定结果为真 X=7 y=1 执行路径: 1 34 5 ( 1)的判定结果为真,( 3)的判定结果为假 题目要求:语句覆盖是把所有的语句都执行一遍,而图中只有两条语句,其实用二组测试用例即可。 因此对题目还是有疑问。 答案是自己做的如果有错语请同学们指正,谢谢 软件工程 自学考试 试题 26 全国 2020 年 10 月自学考试 软件工程试卷 课程代码 :02333 一、单项选择题 (本大题共 20 小题,每小题 1 分,共 20 分 )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不得分。 ,适合于软件需求很明确的软件项目的生存周期模型是 ( ) ,把功能描述转变为精确的、结构化的过程描述的阶段是 ( ) 持软件整个生存周期各阶段或部分阶段的相关的一组 ( ) ,在软件生存周期的几个阶段中,对软件的影响最大是 ( ) ,其最基本的功能是 ( ) ,应对系统的可行性进行研究;可行性研究包括 ( ) 境可行性、技术可行性、经济可行性、社会可行性 、技术可行性、社会可行性 、社会可行性、系统可行性 、实用性、社会可行性 ( ) 不 . 确定 ( ) ,好的软件结构应该力求做到 ( ) ,中间扇出较高,底层模块低扇入 ,中 间扇出较少,底层模块高扇入 ,中间扇出较高,底层模块高扇入 ,中间扇入较高,底层模块低扇入 ,模块间的这种耦合称为 ( ) 软件工程 自学考试 试题 27 ,在规定的环境条件下系统完成所指定功能的 (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用范围与控制范围互不包含 ( ) ,主要考虑 ( ) ( ) 估算模型是 ( ) 性成本模型 、设计及编码阶段相对应的软件测试步骤是 ( ) 、确认测试、单元测试 、组装测试、确认测试 、确认测试、组装测试 、组装测试、单元测试 ( ) ( ) 模得到的三个模型,其中核心的模型是 ( ) 二、填空题 (本大题共 10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20 分 ) 请在每小题的空格中填上正确答案。 错填、不填均不得分。 _软件 ____。 用来描述系统的功能活动及其联系,建立系统的 _功能模型 ____。 _数据流 ____的开发方法。 —— 效益分析的目的是从 _经济 ____角度评价开发一个新的软件项目是否可行。 四个基本属性,其中反映它的内部特性的是 _逻辑 ____。 软件工程 自学考试 试题 28 功能和性能 _____要求。 , _PAD____是一种由左往右展开的二维树型结构。 ,它描述了系统的 _控制 ____结构。 ,有自顶向下估算方法、自底向上估算方法和 __差别估算 ___方法。 适应性维护 _____。 三、名词解释题 (本大题共 5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15 分 ) 存周期模型 四、简答题 (本大题共 4 小题,每小题 5 分,共 20 分 )。 五、应用题 (本大题共 2 小题,第 40 小题 l3 分,第 41小题 12分,共 25分 )。 计算货物托运费的比率规定如下: 空运:如果货物重量小于等于 2kg,则一律收费 6 元;如果货物重量大于 2kg 而又小于等于 20kg,则收费 3 元 /kg;如果货物重量大于 20kg,则收费 4 元 /kg。 地运:若为慢件,收费为 1 元 /kg。 若为快件,当重量小于等于 20kg 时,收费为 2 元 /kg;当货物重量大于 20kg 时,则收费为 3 元 /kg。 下列步骤是应用判定表方法描述以上案例的过程。 请根据题意,在条件取值表的“取值”列中填入相应内容,并在初步判定表和简。自考软件工程历届试题(含答案_整理)
相关推荐
% b.应采取有效构造措施,防止由于刚度突变而产生的不利影响 c.应通过计算确定内力和配筋 d.应计算内力和配筋,并采取加强措施 4.对于有抗震设防的高层框架结构及框架 — 剪力墙结构,其抗侧力结构布置要求,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a.应设计为双向抗侧力体系,主体结构不应采用铰接 b.应设计为双向抗侧力体系,主体结构可部分采用铰接 c.纵、横向均应设计成刚结抗侧力体系
3. 参考答案: 为确保结构有足够的刚度,避免因挠度过大而影响高速行车,在施工时预设的反向挠度。 解题方案: 预拱度就是:为确保结构有足够的刚度,避免因挠度过大而影响高速行车,在施工时预设的反向挠度。 评分标准: 主要意思答对可给全分 4. 参考答案: 列车运行时产生的竖向动力作用。 解题方案: 列车运行时产生的竖向动力作用。 评分标准: 主要意思答对可给全分 5. 参考答案: 指中跨主缆的矢高
识, 对自己的人身安全负 直接责任。 如严重违 反有关规定,本人将 自愿接受学校 的辞退 ,并承担相应后果。 以上几点本人严格遵 守 ,如果有违反 ,愿 意接受学校的处罚 ,请大家监督我。 承 诺人 : 年 月 日 汉台区阳光舞蹈艺术 培训学校 安全应急 预案 安全工作,是 学校进行正常教育教 学工作的保证,是每 个家庭幸福的保证, 是孩子健康成长的保 证。
、革命、改革和福利国家等主张的称为左派力量;右翼或右派一般是指反对激进改革或革命的政党或政治 德国逐渐形成两、三个大党控制下的多党体制的时间是 20世纪 60 年代以后。 按照政党在政党政治中所起作用的性质和大小,政党可以分为体制内政党和体制外政党;按政党意识形态或政治倾向来划分的政党的类型是。 目前最为普遍和最直接阐述政党制度差异的一种分类方法是以国家内部的执政党数目为划分标准。
伴随着资本主义议会制度的逐渐确立,是资产阶级经济与政治力量兴起并不断发展的结果。 现代选举制度的萌发可追溯至欧洲中世纪末期在一些国家出现的等级会议中的市民代表的产生。 中世纪选举市民代表的方法为后来的资产阶级选举制度的创建积累了经验,为现 代选举制度的形成提供了一定的历史资源。 现代意义上的选举制度,是指公民通过法定的民主程序选举代表组成代议机关来决定国家政治事务,这是现代议会制确立以后的事。
神法 C.罗马法 D.普通法系 9.霍布斯的主权理论所要论证的是( B ) A.人民主权 B.君主主权 C.议会主权 D.代议民主 10.在西方各国,普选权的实现主 要完成于( D ) A. 18 世纪后期 B. 19 世纪初期 C. 19 世纪后期 D. 20 世纪中期 11.现在西方各国议会下院议员选举的选区划分都是按( A ) A.人口数量 B.行政区域 C.职业团体 D.行业团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