脚手架工程监理管理细则内容摘要:

门设计计算。 2 架子转角处立杆间距应符合搭设要求。 3 脚手架外侧设置剪刀撑,由脚手架端头开始按水平距离不超过 9M 设置 一排剪刀撑,剪刀撑杆件与地面成 45~ 60176。 角,自下而上、左右连续设置。 设置时与其他杆件的交叉点应互相连接(绑扎),并应延伸到顶部大横杆以上。 竹脚手架剪刀撑底部斜杆应深埋超过 30CM。 4 严禁搭设单排脚手架。 4. 2. 2. 5 脚手架与防护栏杆 1 25M 以下建筑物的外脚手架除操作层以及操作层的上下层、底层、顶层必须满铺外,还应在中间至少满铺一层。 25M 以上建筑物的外架应层层铺设脚手片。 装饰阶段必须层层满铺脚手片。 2 满铺层脚手片必须垂直墙面横向铺设,满铺到位,不留空位,不能满铺处必须采取有效防 护措施。 3 脚手片须用不细于 18铅丝双股并联绑扎不少于 4 点,要求绑扎牢固,交接处平整,无探头板。 脚手片完好无损,破损的要及时更换。 4 脚手架外侧必须用建设主管部门认证的合格的密目式安全网封闭,且应将安全网固定在脚手架外立杆里侧,不宜将网围在各杆件的外侧。 安全网应用不小于 18铅丝张挂严密。 5 脚手架外侧自第二步起必须设 高同材质的防护栏杆和 30CM 高踢脚 杆,顶排防护栏杆不少于 2 道,高度分别为 和。 脚手架内侧形成临边的(如遇大开间门窗洞等),在脚手架内侧设 高的防护栏杆和 30CM 高踢脚杆。 6 脚手架的高度,里立杆低于檐口 50CM,平屋面外立杆高于檐口 1~ ,坡屋面高于。 4. 2. 2. 6 交底与验收 1 脚手架搭设前应对架子工进行安全技术交底,交底内容要有针对性,交底双方履行签字手续。 2 脚手架搭设后由施工企业职能部门组织分段验收(一般不超过 3 步架),办理验收手续。 验收表中应写明验收的部位,内容量化,验收人员履行验收签字手续。 验收不合格的,应在整改完毕后重新填写验收表。 脚手架验收合格并挂合格牌后方可使用。 3 脚手架应进行定期检查和不定期检查,并按要求填写检查表,检查内容量化,履行检查签字手续。 对检查出的问题应及时整改,项目部每半月至少检查一次。 4. 2. 2. 7 小横杆设置 1 外架按立杆与大横杆交点处设置小横杆,两端固定在立杆,确保安全受力。 2 小横杆两端各伸出立杆净长度不少于 10CM 并应尽量保持一致。 4. 2. 2. 8 杆件搭接 1 钢管脚手架立杆必须采用对接,大横杆可以对接和搭接,剪刀撑和其他杆件采用搭接,搭接长度不小于 100CM,且不少于三只扣件紧固。 2 相邻杆件搭接、对接必须错开一个档距, 同一平面上的接头不得超过 50%。 4. 2. 2. 9 架体内封闭 1 脚手架的架体里立杆距离墙体净距一般不大于 20CM,如大于 20CM 的必须铺设站人片,站人片设置平整牢固。 2 脚手架施工层里立杆与建筑物之间应封闭。 3 脚手架应用密目安全网封闭。 4. 2. 2. 10 脚手架材质 1 原则上应使用钢管脚手架。 脚手架严禁钢木、钢竹混搭,严禁不同受力性质的外架连接在一起。 2 钢管和扣件的力学性能要求、抽检方法、判定原则: 1)脚手架钢管的力学性能、尺寸偏差、锈蚀深度控制标准 脚手架钢管力学性 能标准 脚手架钢管截面尺寸、锈蚀深度及允许偏差 注:计算时应采用实际壁厚值。 抽检方法:按照有关规范规定,抽检方法如下: ① 检验批的构成:钢管应按批抽检。 新钢管每批数量由同一牌号、同一规格的钢管组成。 低压流体输送用焊接钢管每批数量不超过 750 根,直缝电焊钢管每批数量不超过 800 根。 旧钢管每批数量不超过 40 吨, 40~ 100 吨为二批, 100 吨以上,每 100 吨增加一批。 ② 抽样数量:随机在某批钢管中抽取 二组试件(每组 4 根,每根钢。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