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院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申请方案内容摘要:

实践、高等数学。 B) 职业能力课程 电工电子技术、 C 语言程序设计、微控制器应用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物联网技术、传感器及检测技术、 RFID 与物流供应链技术、无线组网及其维护技术、无线传感器网络、 Zigbee 技术及应用技术 、物联网综合布线、物联网工程。 C) 职业拓展课程 数据库应用、面向对象程序设计和企业网站建设。 D) 专业选修课程 TCP/IP 网络与协议 、 中间件技术原理与应用 、 嵌入式系统技术教程 、 Java程序设计。 E) 公共选修课程 学术基本要素、当代中国经济、美学原理、文艺美学。 F) 活动类课程 智能家居、智能温室大棚、智能货架。 13 图 4 物联网应用技术课程体系构成示意图 ( 二 )课程 开发 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的职业能力课程设置如表 2 所示。 表 2 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职业能力课程设置一览表 编号 学习领域名称 学习难度范围 核心课程 总学时 备注 1 电工电子技术 1 64 2 C 语言程序设计 1 64 3 微控制器应用技术 2 64 4 计算机网络技术 2 64 5 物联网技术 2 ※ 64 6 传感器及检测技术 2 64 7 RFID 与物流供应链技术 3 ※ 72 8 无线组网及其维护技术 3 ※ 72 9 无线传感器网络 3 72 10 Zigbee 及应用技术 3 ※ 72 14 11 物联网综合布线 3 ※ 72 12 物联网工程 3 72 合计 832 ( 1)电工电子技术 学习领域“电工电子技术”课程 开发 学习领域 1 学习难度范围1 电工电子 时间安排 理论实践一体化: 64 学时 职业行动领域描述 随着电子技术、信息技术、计算机技术、自动控制、通讯等领域新技术的迅猛发展,各非电行业与电工电子技术越来越密不可分。 社会对高职高专人才的要求学校培养出一批具有一定理论基础、较高的综合素质和很强的实践应用能力,面向生产第一线的技能型型工程技术人才。 各学习场所的学习目标 ( 学校的 )理论学习 会必要的电学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掌握电路基本元器件的特性;会 电路分析计算的基本方法;会整流、放大电路及运算放大器的基本分析计算方法;会组合、时序逻辑电路的基本知识;掌握电工、电子技术应用、发展概况。 ( 企业的 )实践教学 会电工与电子技术方面的基本技能,会常用仪器的使用,具备一定的测试电子器件 ,电子电路的能力 ,会 阅读电子电路图 ,会 组装 、 调试小型电子设备以及排除简单电路故障。 工作与学习内容 工作对象 电工电子实验台、模电实验箱、数电实验箱等。 工具方法组织 工具 电脑、信号发生器、示波器、频率计数器、扫描仪、图示仪、直流稳压电源、电子电压表、数字万用表等。 工作方法 理论讲授 +实践指导 +企业参观实习。 劳动组织 根据具体项目进行针对性基础知识学习,结合相关实验进行设计验证,到企业进行实习锻炼。 工作要求 各种仪器仪表使用方法及规范; 企业的相关工作制度。 学习情境设置和国家职业标准相关要求 学习领域 1 电工电子 学习难度范围 1 参考学时 64 学习情境设置 序号 名称 学时分配 15 学习情境 1 电阻、电容的识别与测试及万用表使用 4 学习情境 2 常用仪器、仪表的使用 (示波器、信号源、交流毫伏表 4 学习情境 3 晶体管放大器的设计 16 学习情境 4 基本运算电路的设计 16 学习情境 5 信号处理电路的设计 16 学习情境 6 RC 正弦波振荡器的设计 8 ( 2) C 语言程序设计 学习领域“ C 语言程序设计”课程 开发 学习领域 2 学习难度范围1 C 语言程序设计 时间安排 理论实践一体化: 64 学时 职业行动领域描述 C 语言程序设计 是高职高专计算机类和电子信息类各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和职业素质必修课,旨在培养高职学生计算机编程基本思想、编程基本技能及逻辑思维能力,掌握运用 C 语言编程来解决岗位工作中实际问题的方法和步骤,为提高职业能力和拓展职 业空间打下坚实基础。 本课程是电子信息类专业公共平台课程。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处理为学生打下坚实的编程基础,还为后续的 MCU微控制器和物联网嵌入式开发技术打下坚实的基础。 此外, C 语言作为应用系统开发设计语言 对学生工作后 单片机应用、网络应用 、 计算机控制 等具有重要的作用。 各学习场所的学习目标 (学校的 )理论学习 通过课程的实施,帮助学生学会学习。 使学生的知识、情感、技能得到全面发展,既为今后的专业课程学习打下良好的知识与技能基础,又培养良好的态度,为其将来从事专业活动和未来的职业生涯打下基础。 通过本课程的 学习,使学生具备计算机程序设计的基础知识,掌握程序设计基本方法,并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动手解决问题的能力。 能力目标主要有: (1)培养编程思想,熟悉基本程序设计方法; (2)能更好的利用程序设计思想解决本专业领域中的问题; (3)将程序设计方法用于后续计算机语言课程的学习中,为其他相关课程奠定基础。 (企业的 )实践教学 学生在企业实际的实际应用中,能够将 C 语言程序应用在实际的物联网嵌入式编程中,能够根据具体的物联网工程的需要对硬件节点进行编程、调试,而且按照用户要求进行配置和维护,使用户产 品运行达到最优化。 学生在工作中要有团队意识,对所完成的工作进行交流沟通,能做到共同成长进步。 16 工作与学习内容 工作对象 实验环境和实验平台等 工具方法组织 工具 电脑、 C 语言编程及调试环境 工作方法 理论讲授 +实践指导 劳动组织 根据情景项目进行针对性基础知识学习,结合相关实验进行设计验证 工作要求 教学过程教学内容要符合规范,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力,采用案例教学; 注重培养学生服务意识、文明法制意识、合作精神、能够与他人进行合作,具有协调工作能力和组织管理能力、较强的自我知识及技 术更新能力 采用适当的教学方法,以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对 C 语言的应用要熟练掌握,能够独立编写项目并指导学生完成 学习情境设置和国家职业标准相关要求 学习领域 2 C 语言程序设计 学习难度范围 1 参考学时 64 学习情境设置 序号 名称 学时分配 学习情境 1 C 语言程序设计基础 4 学习情境 2 顺序结构程序设计 8 学习情境 3 选择结构程序设计 8 学习情境 4 循环结构程序设计 8 学习情境 5 数组 的使用 8 学习情境 6 函数和预处理 8 学习情境 7 指针 的运用 8 学习情境 8 结构体和联合体 8 学习情境 9 文件的读写 4 全国计算机等级 二、 三级考试国家职业标准相关要求一览表 职业功能 技能要求 相关知识 一、 C 程序语言基础知识 C 语言的数据类型 、实型、字符型数据的常量及变量 C 语言的运算符 的数据类型(基本类型,构造类型,指针类型,空类型)及其定义方法。 运算符的种类、运算优先级和结合性。 17。 表达式类型( 赋值表达式,算术表达式,关系表达式,逻辑表达式,条件表达式,逗号表达式)和求值规则。 1. 二、 C 语言程序结构化设计基础 1. 掌握结构化程序的三种基本结构,及算法的表示方法 2. 掌握 C语言常用的输入 /出方式 3. 掌握实现选择结构的两种语句、两个运算符 4. 掌握三种循环语句的语法结构 ,空语句,复合语句。 ,输入输出函数的调用。 语句和语句标号的使用。 IF 语句实现选择结构。 SWITCH 语句实现多分支选择结构。 循环结构。 和 DO WHILE 循环结构。 语句和 BREAK 语句。 循环的嵌套。 三、数组、指针、函数 1. 掌握一维数组的定义和引用 2. 掌握二维数组的定义和引用 3. 掌握字符数组的定义、初始化、引用,及输入与输出 4. 掌握字符串处理函数 5. 掌握函数的嵌套调用 6. 掌握函数的递归调用 7. 掌握数组作为函数参数的使用 8. 掌握数组作为函数参数的应用(虚实结合) 9. 掌握局部变量和全局变量的作用范围 10. 掌握变量的指针和指向变量的指针变量 11. 掌握数组与指针 12. 掌握字符串与指针; 13. 掌握指向函数的指针及返回指针值的函数;掌握数组指针的定义及使用方法。 、初始化和引用。 ,参数值的传递。 ,嵌套调用,递归调。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