砖板施工方案内容摘要:
达到表干后,再进行下道涂料的涂装;以防止出现漆膜起皱,桔皮等质量缺陷。 出现质量问题后应先查明原因,再根据质量问题种类进行修补,修补完工合格后,再进行下道工序。 ( 7)为保证漆膜颜色符合设计要求,在涂装面漆前要进行试涂,确认漆膜颜色达到设计标准时再进行整体涂装。 为 使整体颜色一致无色差,面漆应进行统一采购,并且使用同一厂家、同一生产批号的油漆。 ( 8)涂刷时不能用力过大,回刷次数不宜过多,涂刷时应纵横交织涂刷可以增加每层涂料相互粘结,并能补充相互之间涂刷不足之处。 ( 9)施工时应按照从上到下的施工顺序,最后一遍面漆涂装应按顺光方向涂装。 涂装时应精心操作,达到涂层涂刷均匀一致,无漏涂、起泡、变色、失光等缺陷。 沥青混凝土的施工 ( 1) 原料: 1)石英粉或其他耐酸粉料 料度> 100 目 用磁铁检查是否有铁粉,有铁粉者不可用。 2)沥青 90 ( 2) 调制方法 石英粉: 1)石英粉烘干后含水< % 2)可放在钢板上,钢板下燃焦炭或煤或木柴,粉层厚约 510cm,人工间断扒动,压碎粉块和捡除杂物。 沥青: 1)将沥青放在铁锅内(选用过去民用大铁锅或自制平底铁槽锅)燃焦炭或煤或木柴慢些熔化,观察控制沥青不冒青烟(不过热)不标准,边熔化边搅拌,直至沥青不冒气泡为止。 2)用大漏勺捞出熔化后沥青中的杂物(如纸片、草根等)。 3)分批扣入烘干后石英粉,加入量为:每 100kg 沥青加入 250kg石英粉,即沥青:石英粉= 1:。 随加随搅拌,一定要搅拌均匀,以不存在石英粉 块为标准,用尺寸约 50 50 方木或圆棒搅拌均匀。 4)继续慢火加热,并不断搅拌,以沥青从桶中能顺利流出的温度为终止。 此时调制过程完成,可用来浇灌。 ( 3) 施工方法 1)基础表面不能有水、潮湿,保持干燥。 施工前清扫干净,并泼一层无粉沥青,要求均匀一致。 2)边角处需支持模板的部位架好模板,模板接触面要贴厚纸隔离。 3)人工浇铸,一般 30mm 以下厚度一次浇成,要连续浇灌,即已浇出的沥青不能凝固后再续浇,浇灌时要控制好厚度均匀,不能有过大的凹凸叠层,以方便表面处理工作。 ( 4) 表面处理 1)沥青凝固后,高温烫平表 面,一般用面层过量的沥青调平填补凹处,允许额外填加沥青补凹。 2)烫平补凹时,要用烧红的铁烙铁,烙铁温度要高些,允许烫平时表面沥青燃浇。 质量检查 表面清理 达到 级,砼体基面要 干净,无尘土、油污、疏松的地方 玻璃钢检查 ( 1)防腐层干性:表干 ―― 用手轻触不粘手;实干 ―― 用手指推不移动;固化 ―― 用手指甲重压不留刻痕。 ( 2)外观:对涂敷过的管道要逐根检查,防腐层表面平整,无皱折和鼓气,玻璃布网孔为面漆所灌满。 ( 3) 厚度 :用测厚仪进行检测,以防腐层等级所规定的 厚度 为标准。 ( 4)针孔:用电火花检漏仪检测,中等级为 2020V,加强级为3000V,特加强级为 5000V,平均每 178。 发生火花不超过 1 处,即为合格。 如不合格。 针孔处应予补涂。 ( 5)粘附力:防腐层 25oC 常温固化 7 天后,用小刀割开舌形切口,用力撕切 口处的涂层,不易撕开,破坏处管面仍为漆膜所覆盖,其覆盖面不应少于 50%。 衬耐酸砖 ( 1)砖、板结合层及灰缝应饱满充实、粘结牢固,不得有疏松、裂纹、起鼓和固化不完全等缺陷,灰缝表面应平整、色泽均匀。 ( 2)衬里层应平整,用线锤或 2m 直尺检查,允许表面凹凸不得大于 4mm;衬里层相邻砖、板之间的高差,砖不得大于 ,板不得大于 1mm。 ( 3)坡度应符合设计要求,允许偏差为坡长的177。 %。 做泼水试验时,水应能顺利排出。 ( 4)接管的套管衬砌应牢固,胶泥填充应饱满,抹缝应平整,套管不得突出法兰平 面。 ( 5)施工中应进行中间检查,有可疑处应根据实际情况立即揭开 5~ 7 块,检查胶泥气孔和胶泥饱满程度,如不符合规范要求时,可再揭开 15 块以上,仍不合格,则全部拆除返工。 ( 6)用 5~ 10 倍的放大镜检查胶泥衬砌砖、板质量,胶泥缝不得有气孔和裂纹现象。 ( 7)用手锤轻轻敲击砖、板面,如发出金属清脆声,证明衬砌良好,质量合格;如有空音,则胶泥与砖、板结合不好,应返工重衬;仍不合格,则全部拆除返工。 ( 8)对于酚醛胶泥,可在酚醛胶泥进行热处理后,用棉花团蘸丙酮擦拭胶泥表面,如棉球上有颜色,被擦拭表面有“泛白”现象,说明树脂固化不完全,若无颜色变化,说明固化完全。 : ( 1)外观:涂层应表面光滑平整、颜色一致,无针孔、气泡、漏涂、流挂、皱皮等缺陷。 ( 2)孔隙率检查:用 510 倍入大镜检查,无微孔者为合格。 ( 3)厚度与层数:用测厚仪测定,涂层厚度要求均匀,涂层的厚度及层数应符合设计要求。 : 表面没有明显的凹凸,厚度不能低于 20mm。 质量目标及质量保证措施 质量管理体系和质量控制措施 质量目标 本工程质量目标为优良 组织优秀的施工管理人员,组建该工程质量保证体系,确保满足工程施工质量的需要。 质量保证体系组织机构图: 建立健全质量责任制,明确有关人员的质量职责。 ( 1)项目经理:对工程的全部质量负责,领导项目部各成员按章施工,确保工程质量达到预期目标。 ( 2)技术负责人:负责组织质保体系正常、有效的运转,其主要职能是:指导、检查、督促各质量责任人开展工作;协调处理质量活动中的接口关系;负责公司有关质量管理制度的贯彻执行;根据本质检员 质 检 部 物 资 部 工 程 部 安 检 部 综 合 办 项目经理 本项目监理单位 业主代表 技术负责人 各相关施工班组 项目的进展情况编制质量计划文件并组织实施;组 织有关质量责任人采取措施防止不合格产品的产生,并对施工过程中的质量缺陷或不能满足业主要求的情况提出纠正和改进措施。 公司质检科定期到工地检查、督促、指导现场质量活动,实施部门审核职能。 ( 3)材料员职责:负责本项目工程材料的采购、运输、储存和发放,组织进货检验,对不合格材料实施处理,确保使用的材料、设备、配件、半成品符合规定要求。 ( 4)质检员职责:负责本项目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检验,组织工程质量的验评;对不合格的产品提出处理意见,对施工中的质量问题行使一票“否决权”;审查施工技术档案记录,收集质量问题的反馈信息,并定期向主任工程师汇报工作。 ( 5)安全员职责:负责施工用设备的安全管理,所有施工工具及施工用品的安全检测,巡视施工现场,查找并消除安全隐患。 ( 6)综合部长职责:负责全场的保卫工作,防止其他人员破坏施工现场,搞好成品保护工作。 ( 7)施工班(组)职责:严格按照施工图纸、施工规范、施工工艺进行施工,避免质量通病的发生。 认真进行自 检、互检,确保工程一次合格。 管理措施 建立健全各级施工管理制度,制定岗位责任制,把责任落实到各班组及施工人员。 由质保监督部具体负责工程质量,一旦出现质量问题,质监部门负有关责任。 建立并完善技术交底,班前例会制度,由各施工班组及技术负责人具体落实到位,班前指出重点、难点及通病,涂装油漆的种类、厚度及具体施工部位,并在施工过程中进行监督,避免质量问题发生。 严格控制材料进货渠道,对于三无产品禁止进入施工现场,制定材料领取制度,对施工人员和质量低劣 及不合格材料,有权拒绝使用,并报告项目经理,由项目经理负责追究材料负责人员的责任。 所有进入施工现场的材料,应按批量进行抽查,凡抽一次抽查不完全合格的,应进行第二次抽查,抽查数量要比第一次抽查量多一倍。 第二次抽查不合格的视为不合格产品,不得进行使用。 实行材料质量管理,施工人员在领取材料时如果发现有质量问题,应拒绝领取,若在施工中发现质量问题,应停止施工,并将实际情况如实反映给有关部门。 经验收合格的材料进场后,应按种类分别堆放,不得混放,堆放时应将贴有油漆标 志的一面朝向明处,同时建立材料领取签单制度,以控制油漆使用数量及保证涂刷新部位准确无误。 对施工人员进行教育,提高质量意识。 严格按照施工程序进行施工,杜绝违规操作。 各班组长认真记录施工人员操作区域,出现质量问题后以明确责任,对没有记录清楚分不清责任人的由班组长负责。 严执行三级验收制度,加强内部管理,做好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检查,对每批材料进行抽查,认真详细地做好各项隐蔽工作记录。 为保证面漆涂装时外观颜色一致,面漆应采用同一生产批号的油漆,并严格按照油漆要求的 配比进行调制。 在涂料使用前应提前一天将整桶装涂料倒置,以保证涂料各成份混合均匀。 为保证涂刷时无漏底缺陷,每层涂料选择不同颜色的涂料。 上道工序必须完全合格,达到设计要求后才能进行下道工序施工;未经检查验收或检查不合格而进行下道工序施工的,除责令返工外还要对施工班组或个人进行经济处罚。 严格按照施工图纸要求进行施工,每道工序结束后,必须接受检查,同时作好检查记录。 每完成一个工序后,由甲方或监理单位负责人,检查验收合格后,在展开图上相应部位签字认可,然后进行下 道工序。 制定奖罚制度,哪一工序出现质量问题,由负责施工该工序的班组承担责任。 实行质量互控制,凡上道工序不合格的,严禁进入下道工序。 未经验收或验收不合格而操作下道工序的,同上下道工序施工班组进行同等量度的处罚。 雨天、风力大于五级或湿度、环境温度及露点温度不符合涂料施工要求时,应立即停止施工。 涂装好的油漆在 4 小时内受雨淋时,应作返工处理。 施工现场应配备温度计、湿度计及漆膜测厚仪、直尺、靠尺等各种测量仪器。 认真作好成品保护工作,对未完全固化及未交付的工程,应设置明显警示牌或由专人负责看管,严禁碰撞或污染。 垂直施工时,下部设备进行必要的遮盖,防止油漆滴洒表面,造成污染。 涂刷过程中不断对工程质量进行测量,通过对施工的中间检查来进一步保证工程的质量。 安全目标及安全保证措施 制订安全目标: 必须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安全生。砖板施工方案
相关推荐
轴线和外边线。 2 拌制砂浆 砂浆的配合比采用重量比,并应经实验室确定,水泥称重的精确度控制在 +2%内,砂和掺和料等材料精确度 应控制在 +5%内。 砂浆应采用机械拌和,禁止使用人工拌和,先倒砂子、水泥,最后倒水。 拌和时间不得小于。 砂浆应随拌随用,拌制的砂浆应有良好的保水性和适当的流动性。 水泥砂浆必须在拌和后 3h 内用完。 当气温高于 30℃ 水泥砂浆应在 2h 内使用完。 基础或每
用干砖上墙;雨期不得使用含水率达饱和状态的砖砌墙;冬期拎不得浇水 , 可适当增大砂浆稠度。 (二)砂浆搅拌 砂浆配合比采用重量比 , 计量精度水泥为177。 2%, 砂、灰膏控制在177。 5%以内 , 机械搅拌时 , 搅拌时间不得少于 2min;加入粉煤灰或外加剂 , 搅拌不少于 3min;掺用有机塑化剂的砂浆搅拌 3~ 5min。 (三)砌砖墙 组砌方法 : 砌体一般采用一顺一丁砌法。
穿受力钢筋。 箍筋搭接处应沿受力钢筋互相错开。 圈梁与构造柱钢筋交叉处,圈梁钢筋宜放在构造柱受力钢筋内侧。 圈梁钢筋在构造柱部位搭接时,其搭接倍数或锚入柱内 长度要符合设计要求。 圈梁钢筋的搭接长度要符合《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GB50204?2)对钢筋搭接的有关要求。 圈梁钢筋应互相交圈,在内墙交接处、墙大角转角处的锚固长度,均要符合设计要求。 园林学习网 〓 〓 楼梯间、附墙烟囱
项。 其中,省部级 2 项,市厅级 2 项,新增科研经费 万元;共发表学术论文 13 篇,其中 SCI 收录研究论文 2 篇,核心期刊 8 篇,一般期刊 3 篇。 实验 教学研究和教学改革结硕果 在 高质量完成各项教学任务的同时,组织教师积极开展教学研究和教学改革,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建设了 两门网络课程,申报二门校级精品课程;获批省高等教育学会实验室管理专业委员会基金项目课题 1 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