码头沉桩方案内容摘要:

桩位与设计桩位重合时,即稳船下桩。 在实时测定和计算桩顶标高和贯入度时,由软件系统通过专门设计的自动锤击记录器采集锤击数,由人工从 CCT 摄像机的屏幕上判读测距仪指示的桩身测点处的刻划。 软件系统可以自动计算阵贯入度和桩顶标高。 由于人工判读可以很好地消除 船体随波浪的波动引起的有规律的波动误差,由此计算的阵平均贯入度和桩顶标高受波浪影响较小,数据可靠性高。 其测量原理见图 ③ GPS 沉桩测量 根据本工程距离海岸较远的特点,采用 GPS系统进行沉桩测量定位,沉桩平面偏位控制标准为:斜桩 300mm,直桩 250mm。 GPS RTK 定位精度(平面位置和高程)已达到厘米级,可以满足沉桩精度要求;利用 GPS RTK 定位技术进行沉桩定位测量具有定位方便、速度快的特点,可实时提供放样点的三维坐标且不受天气影响,可全天候作业,在外海水域作业优点突出。 利 用该系统进行打桩定位。 ④ 潮位测量 设计桩位实时桩位 7 a、桩船在施打前,提前两天进场抛锚定位。 b、 将观测潮位绘制成曲线,以此指导施工。 ( 2) 替打、桩垫、锤垫 ① 替打 航工 168 打桩船配备的打桩锤为 D138 柴油打桩锤 与替打连在一起,可以打直径φ 800~φ 2020 各种规格的桩。 ② 桩垫 桩垫采用棕绳,厚度 18cm。 ③ 锤垫 锤垫采用具有一定弹性及刚度的材料,如直径 25mm 以上的粗钢丝绳割成小段,纵横分层铺设制成。 (3)管桩施打 ① 打桩船及定位驳抛锚定位 a 抛锚定位 利用 GPSRTK定位技术进行定位。 1) 系统设 置和调试 打桩船到达新的施工区域后,首先对船载 GPS海上定位系统接收测控中心提供的基准站发射的数据链的情况进行调试准备。 将接收机、 流动站电台、 手薄按要求设置后,到本标段作业区域内不少于两个测控中心提供的控制点上进行检测,其采用 RTK方式测量的成果与测控中心提供的点的三维坐标较差应在 30mm限差要求范围内。 如不满足要求,应检查出原因,重新检测,直到满足要求,才能用于打桩控制。 2) 定位数据的计算准备 打桩前,根据设计图纸计算出每个墩的所有桩在设计桩顶标高处的平面坐标,桩的方位角等定位数 据。 并根据打桩船预定的抛锚位置,计算出桩船各锚的锚位坐标,以作桩船抛锚定位使用。 所有定位数据计算后都必须有专人复核,确认无误后,方可使用。 3) 打桩船就位 为了打桩时,打桩船上各锚缆互不干扰,合理分布,同时保证船体的稳定性,桩船到达打桩的墩位时,根据各锚的锚位坐标,在抛锚艇上以 RTK测量方式进行 8 各个锚的定位抛锚。 根据打桩船上 GPS定位系统显示的数据,打桩船由拖轮拖到施工地点附近,进行粗定位。 下插定位桩,顶水抛锚,抛锚用 50t抛锚船进行。 必要的情况下,可以抛两个前进锚和两个尾锚。 4) 运桩驳就位 待打桩船锚抛好后绞缆,桩驳靠打桩船,在打桩船上系缆。 ② 吊桩 打桩船绞锚靠近运桩船,采用 四 点吊,吊索与桩轴线夹角不小于 45176。 桩吊起后移船、立桩、进龙口,提升桩使桩顶套进替打。 龙门吊吊桩上运桩方驳及打桩船吊桩施打时,桩体砼强度需达到 100%的设计强度。 大管桩吊运采用 四 点捆绑起吊,吊点处用麻袋或橡胶包裹,防止吊绳和桩角破坏,桩吊运时,各点同时受力,徐徐起落,防止震动。 ③ 管桩定位 桩进入打桩船龙口后,操纵室通过桩架上的角度测量仪调整桩架的倾斜度,以使桩身斜率符合设计要求;再根据预先输入的单桩平台扭角、平面坐 标,依据船上专用的 GPS 定位系统显示的图形和数据,通过仰俯桩架调整船位的方法,使桩达到设计位置。 ④ 锤击沉桩 桩就位后,将打桩船的定位桩插下,以保证桩位的船体稳定。 桩自沉稳桩,同时监测桩位的变化,如果桩位变化超过允许的误差范围,立即停止桩的下沉,将桩拔起,重新定位。 稳桩后压锤,等桩不再下沉后,查看桩位是否符合要求,如果桩位变化超过允许的误差范围,立即停止桩的下沉,将桩拔起,查明原因,重新定位。 桩在压锤稳定后,松开抱桩器, 启动桩锤,沉桩。 在沉桩过程中,如出现贯入度异常、桩身突然下降、过大倾斜、移位等现象,应 立即停止沉桩,及时查明原因,采取有效措施。 ⑤ 停锤标准 暂定为最后三振的平均贯入度不大于 50mm/10击。 当沉桩贯入度已经达到控制贯入度,而桩端未达到设计标高时,应继续锤击贯入 100mm,或锤击 30~ 50击,其平均贯入度不应大于控制贯入度,且桩端距设计标高不应超过 13m。 9 ⑥ 沉桩记录 沉桩时须按要求填写相应的表格 ,填写要及时正确。 a、单根桩沉桩时填写“锤击沉桩记录表”; b、每个墩位沉桩结束后,测出桩顶的实际位置,并填写锤击沉桩综合记录表。 夹桩施工 本工程桩基施工在海上作业,组合桩沉桩后悬臂端 较长,并受水流、风浪、潮流、海冰的影响,打完桩后必须立即进行夹桩施工,夹桩方案与墩台施工底模支撑系统相结合考虑。 ( 1)夹桩程序 夹桩准备→起重船和方驳抛锚定位→临时夹桩→安装钢抱箍→夹桩→拆除临时夹桩 ( 2)施工准备 将岸上事先加工好的抱箍及各种所需型钢和相应的配件机具装到方驳上,将方驳拖到已经施工完的组合桩附近,抛锚定位。 ( 3)临时夹桩 用型钢加工的挂篮挂在组合桩上,作为临时夹桩施工的工作平台。 临时夹桩时,夹桩型钢采用螺栓固定。 在台风及大潮来临之前,认真检查,并采取相应的加强联接措施。 ( 4)安装抱箍 组合桩沉放到位后,在组合桩上抄出包箍牛腿顶标高,将已经制作好的钢抱箍用起重船吊起安装在组合桩上,同时将钢抱箍调整到临时夹桩标高,挂上爬梯后人工用专用扳手紧固高强螺栓,将抱箍固定在组合桩上。 ( 5)夹桩型钢安装 六 、质量控制 标准 管桩检查验收 10 装船过程中,对每根大管桩进行严格质量检查,检查方法 ——检查出厂合格章(证),其中包括:型号、规格、出厂编号、灌浆日期、混凝土抗压强度、预留孔水泥浆体抗压强度、管桩有效预应力、管桩外观质量、数量等,并指定专人驻厂签字验收。 根据 《 水运工程质量检验标准 》( JTS 2572020) ,大管桩预制、拼接需符合表 61 612的规 定。 预制管 节 允许偏差、检验数量和方法 表 611 序号 项目 允许偏差( mm) 检测数 单元测点 检测方法 1 长度 177。 3 逐件检查 2 用钢尺测量 2 外周长 177。 10 2 3 壁厚 +10 0。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