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政务建设规划方案内容摘要:

织 内担 任 某 种 角 色王 领 导 组织在系统以多叉树的形式存在。 有且只有一个根组织,根组织是使用该系统的最上层组织。 组织拥有多种角色及数据。 每个用户可隶属于一个或多个组织,可在组织中扮演一个或多个角色,用户根据角色表现了对资源的操作 能力。 用户也可拥有其个人资源。 咸宁市电子政务建设规划方案 第 16 页 单 位部 门部 门部 门张 三用 户 在 组 织 内担 任 某 种 角 色业 务 数 据办 理 完 成数 据待 个 人 办理 数 据个 人 数 据个 人 文 夹个 人 资 料单 位 拥 有业 务 数 据。 用 户 拥 有 待本 人 处 理 数 据用 户 拥 有个 人 数 据 组织拥有数据,当用户在组织内担当某种角色,其可在组织内拥有数据操作能力。 单 位部 门部 门部 门张 三收 文 员用 户 在 组 织 内担 任 某 种 角 色李 四担 任两 个 用 户 在 同 一 组 织 内 可 担 任 同 一 角 色 ,同 一 种 角 色 表 示 他 们 拥 有 同 样 的 动 作 操 作 权 限。 ( 如 : 查 看 收 文 列 表 )可 定 义 他 们 不 同 数 据 资 源 查 看 范 围 来 控 制 其 在 组 织 内 的 操 作。 ( 如 : 在 收 文 列 表 中 查 看 不 同 类 型 的 公 文 )资 源 :添 加修 改 删 除 查 看 等 等 … …拥 有 动 作 资 源拥 有 数 据 资 源 用户根据角色以及数据操作范围表现了对资源的操作能力。 咸宁市电子政务建设规划方案 第 17 页 二、 用户 每个用户可隶属于一个或多个组织,可在组织中扮演一个或多个角色。 用户对资源的权限表现为拥有一个或多个角色可操作的资源。 三、 组织 组织在系统以多叉树的形式存在。 有且只有一个根组织,根组织是使用该系统的最上层组织。 每个组织都有名称 、上级组织(根组织除外)、上级主管、组织负责人(可以是多个)、一定的成员,一般会有仅隶属于本组织的资源。 组织可以有多个子组织,子组织还可以有多个子组织。 四、 资源 资源在系统中以森林的形式存在,单功能资源为树状结构,不同的资源在不同的树上。 每种资源对应有一个或多个权限。 资源包含数据和动作,在资源树上某一节点授权可以指定是对该节点还是对该节点下的所有分枝。 动作包括:添加、修改、删除、查询、打印等,数据包括:可浏览数据范围,可操作数据范围。 动作形态资源在系统中可通过菜单形式体现,系统采用多级菜单结构,一般不应 超过三级。 除一级菜单外,二级、三级菜单都与其上级菜单相关联。 一个菜单项提供的服务由其所关联的一个或多个功能组成。 如,“公文列表”的菜单动作包括:添加、修改、删除、查询、打印等服务可给一个或多个权限分配对某一菜单的服务,如以对权限进行分配咸宁市电子政务建设规划方案 第 18 页 菜单服务,需包含其父节点。 资源结构由系统自动生成,系统管理员可对资源描述、资源优先级进行调整。 各单位管理员不可自行处理。 五、 权限 权限表示出某人对什么资源可以进行哪些操作。 每个权限可以在至少一个资源上使用。 每个权限授予某个组织的某个角色,此角色可由本组织用户或外组织用户担 任。 不可单独授予一个组织或一个角色,更不直接授予某一个用户。 如果需要授给单独的一个组织或一个角色某个权限,可以使用“授给根组织的某个角色”,或“授给某个组织的所有角色”的方式实现。 权限确定了资源范围,角色如果拥有某种权限,则拥有此权限指定范围内的资源。 权限包括所能操作的动作和操作数据的范围。 如:某单位的公文类型为: D D D3,有员工 E员工 E2。 员工 E E2 均为收文员角色,但 E1 能操作的公文类型为 D D3, E2 能操作的公文类型为D2。 六、 角色 每个角色有一个固定的名称至少对一种资源有某种权限。 用户可以通过加入角色,成为角色的成员,进而拥有权限集合。 角色依赖于组织的,先有组织后有角色。 角色需根据现实情况设定为角色为明确角色或抽象角色 ,如在办咸宁市电子政务建设规划方案 第 19 页 文需为“办公室主任”而并非为“主任”,在办文中需传阅给“领导”。 办公室主任、主任均为领导。 角色在组织的范围下产生作用,组织和用户是多对多的关系,用户与角色是多对多的关系,角色与权限是多对多的关系。 如出现角色的互斥关系,可允许同一用户拥有某些互斥的角色,但是不允许该用户同时激活互斥的角色。 系统特殊角色说明: 系统管理员: 系统管理员为系统默认用户,隶属于根组 织下。 此用户无业务数据处理权限,其只对用户基本信息、组织基本信息进行配置,协助用户在系统中进行日常办公。 单位管理员: 在单位管理范围内内部进行操作(多个单位给一个用户同时分配单位管理员角色),可对用户基本信息、组织基本信息进行配置,协助本单位用户在系统中进行日常办公。 可为单位内任一用户,也可为虚拟用户不参与业务处理。 采用树形结构管理方式,如系统管理员管理全系统,单位管理员管理本单位及隶属于其单位下的子单位。 业务功能需求 当 前,中国政府打造一个透明化服务型政府的目标愈来愈清晰,电子政务发展水平被 提到了关乎公共行政管理改革成功和衡量国家竞争力水平的高度。 作为公共行政改革的主要抓手 —— 电子政务建咸宁市电子政务建设规划方案 第 20 页 设,已被党和政府放到了一个极为重要的层面。 把电子政务作为转变政府职能和创新管理方式的重要手段,提高政府的监管能力和服务水平,为提高党的执政能力服务。 我们认为,电子政务的核心问题是政务问题。 电子政务的实施并不是把我们现有的传统的政务业务简单地搬上网络,而是要用科学发展观的思维,采用先进的管理理念和现代的信息技术,对政务业务进行流程及形式上的优化和再造,由此打造出一个全新的、能全面体现服务型政府的运作模式和管理体 系,从而达到政府转变职能、规范行政程序、提高工作效率的目的。 电子政务系统建设必须以应用为导向,并应该遵循“适用、实用、好用”的基本原则。 所谓适用,就是要适合我国现有的政治体制和文化背景;要适合当地的经济状况和社会条件;所谓实用,就是要切实满足建设高效、廉洁的服务型政府的需要,要切实能够方便百姓、服务社会;所谓好用,就是使用要方便,操作要简单,便于学习和推广,要让每个公务员都能用起来。 怎样才算是成功的电子政务呢。 我们认为必须要赢得三方面对象的满意。 首先,领导要满意,要让领导明显地感受到:能够全盘掌握各项工 作的信息,实现了管理过程的信息对称;交办的工作通过协同跟踪机制能快速落实并反馈;分管的工作能及时获得相关的信息和数据支撑,以辅助领导实现科学决策。 有这样的效果,领导一定会满意。 其二,是公务员必须要满意:过去繁琐的,不得不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去处理的作业变得简单而快捷;过去需要四处奔波、各方协调的事务,咸宁市电子政务建设规划方案 第 21 页 现在通过网上协作就能轻松搞定;个人的工作成果可为本部门共享乃至上级领导共享,工作更富有成就感。 如果能做到这些,公务人员也会满意。 最终,我们的目标还是要让公众满意:领导的管理更科学更有效,公务人员的工作效率更高,再通 过信息化的手段提供了多渠道、多层次的服务方式,使百姓的诉求得到及时的响应和处理。 电子政务应用需求 (一)需求的分类 在现行的中国政治体制下,政府的业务错综复杂。 有以省、市、县、乡镇这样区域型的块状政府业务,也有以中央部委从上至下的条状政府业务。 条块之间的业务差异、矛盾相当复杂,中央政府都把协调解决这些矛盾工作放到了工作日程之上。 当前就要想把这些工作完全整合起来,基础还不现实。 但是电子政务的应用实践将推动这些矛盾的解决,我们针对各类政府的业务进行了梳理和归类,找出他们的共同点、个性点和交叉点 ,从而为我们构建能够上下左右互联互通、相对标准的应用模型打下了基础。 电子政务应用分类表 咸宁市电子政务建设规划方案 第 22 页 经过梳理和分类,我们把政府的业务分成三类应用,即办公应用、业务应用、服务应用。 办公应用。 办公应用我们俗称“文会报”,也就是文件、会议、报告的意思,是各级政府部门相对共性的应用,其业务形态和运作方式都是大同小异,但是,办公应用应包含了三个方面的应用需求:第一是部门内部办公应用,是对本部门内部办公事务的处理,比如内部请示、签报、会议安排等;第二是跨部门办公应用,是实现部门与部门之间进行办公业务流转应用,比如公文流转 、会议通知等;第三是对上级部门和对下级部门的办公应用,比如:上级来文处理、对上的请示报告、对下级部门下达工作指示、下级上报的请示批复等等。 业务应用。 业务应用是各政府部门围绕其相关职能运作的应用,每个部门之间都完全不同,比如:公安业务、税务业务、海关业务、工商业务等等,这些业务规程和运作方式都是从中央到地方一贯而下的,可以说这是各政府部门的个性应用,也存在三个方面的应用:首先是条线业务应用,按照本行业规程自上而下的业务处理应用;其次是协同业务应用,这涉及到对需要跨部门协同办理业务的处理,比如开饭店,不仅是工商部门的审批或许可,还涉及卫生、环保、环卫、消防、安全监督等部门的相关意见,此类业务多见于行政许可和审批的业务中;其三是整合业务应用,随着政府体制改革尤其是大部制改革的深入,部分部门的职能将进行归并和简化,这种业务将会被整合应用,比如咸宁市电子政务建设规划方案 第 23 页 深圳市长王荣在近期的政府机构改革动员大会上宣布,此次机构改革将于 10 月 1日前基本完成,改革后设置 31 个工作部门,比改革前实际减少机构 15 个,精简幅度达到了 1/3,大大低于中央规定大城市为 40 个左右的机构限额,同时行政编制总额没有突破。 而咸宁市也将会有类似的变动。 服务 应用。 服务应用是各政府部门面向公众和社会的服务的具体体现,服务应用主要通过三个渠道来实现,政府网站、政府热线、政府服务大厅现场受理,对于不同的渠道,就会有相应应用需求,比如政府网站,重点是实现政务公开、在线咨询和投诉、相关表单下载、前置预审、办理进度查询等功能,鉴于目前网上身份认证的难题,尚无法实现完全的在线办理服务;政府热线,主要提供的是受理百姓诉求、应急事件处置、政策法规咨询、办事进度查询等功能,热线并不受理直接的办事服务;政府服务大厅现场受理,则是可以提供百姓一门式办理服务,应用的需求包括现场大屏幕 、排队叫号系统、服务引导系统、大厅现场受理和分发系统、业务监控和统计系统等等。 除了上述三类应用外,还有一项应用是贯穿于各项业务中,那就是行政电子监察,作为政府内部职能机构将全面监控各级政府部门和人员行使职能和服务的情况。 应用系统设计需求 (一)基础应用平台 咸宁市电子政务建设规划方案 第 24 页 根据我们前面的分析,完整的电子政务包括三个方面的应用:办公应用、业务应用、服务应用。 而在过去,这三个应用是运行在不同的网络平台上。 现在经过不断的实践积累,以及打造服务型政府的总体要求,大家都认识到了作为地级市以下的政府应用,都可以将这些应用直接构建在政务专网上。 通过一个统一的基础应用平台来支撑这三个方面的应用。 由于基础应用平台提供了完善的机制、统一的标准、规范的模式,因此在该平台上叠加应用和共享资源就可以十分方便地得以实现。 (二)办公门户、门户网站和政务资源库 在电子政务应用平台上,所有的办公和业务数据都沉淀在政务资源库中。 联网的部门和单位中的公务人员通过系统授权,可对政务资源库进行数据调用和数据写入。 对于那些应该对社会公众公开的政务信息,会被系统镜像复制到因特网共享资源库中,通过政府门户网站向社会公众进行发布。 这样,我们就可以 清晰地看到,公务人员通过公务办公门户实现对政务数据的应用和共享,社会公众则是通过政府门户网站获取政务信息资源。 政务资源库除了拥有通过公务办公门户及协同办公系统沉淀的信息资源外,还要整合其他渠道的信息资源。 政务资源库通过数据交换库整合过去已建的应用系统的共享信息,这些系统主要是以条线的应用系统为主,如工商系统、税务系统、劳动保障系统等等。 同时,还要整合从湖北省政府直接落地各类应用系统的数据资源。 (三)公众服务应用 咸宁市电子政务建设规划方案 第 25 页 电子政务作为打造服务型政府的抓手,它的服务功能是需要优先重视和重点设计的。 我们现在就从政府门 户网站入手,来探讨信息化环境下的政府服务模式。 我们首先在电子政务平台上建立一个公众服务系统,上联政府门户网站,下联各个政府职能部门,左联政府行政服务大厅和政府热线,右联政府行政监察部门。 社会公众通过网络登录到政府门户网站,了解政务信息和办事指南,通过政府服务大厅办理具体事务。 需要说明的是,这里的服务是遵循“谁家的孩子谁家抱”的原则,政府门户网站,再也不是由网站编辑部负责信息维护和传递公众服务需求,而是将相关职责在线分派给具体相关的职能部门直接负责和运作。 也就是说,各职能部门必须清楚地了解自己在这个系统中 的服务职责,这些职责包括以下内容:( 1)及时发布与本部门业务相关的政务公开信息;( 2)受理来自各渠道的,与本部。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