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浇预应力连续箱梁专项施工方案(最新整理内容摘要:

石并碾压密实,在表面浇筑 20cm 厚的 C20 混凝土 基础。 然后搭设碗扣式支架。 碗扣式支架底托坐落 6 于 200179。 200mm 枕木 上 ,顶托 顺桥向 上 按 放截面尺寸为 150*150mm 的木方, 然后横桥向上铺 100*100mm 的木方, 上铺现浇箱梁底、侧模。 钢筋在钢筋棚内集中加工, 汽车吊起吊入模,人工绑扎。 混凝土采用商品混凝土,砼罐车运输,泵送入模,插入式振动器捣固,洒水养生。 在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要求后,采用预应力张拉设备进行张拉,真空压浆机压浆。 待张拉、压浆完毕,封锚结束后 满足要求后 即可拆除模板,同时拆除碗扣式支架。 施工工艺流程 施工工艺流程见图 41。 测量、调整 立模标高 地基处理 支架搭设 安装底模、侧模 绑扎底板及腹板钢筋,穿纵向预应力束 安装箱室内模 绑扎顶板及翼缘板钢筋 测量定位 安装底模 支架预压 安装支座 浇注腹板及底板混凝土 预留顶板天窗 砼养护 浇注顶板混凝土 预应力束张拉压浆 施工准备 箱梁内模拆除 预留天窗封顶、清理桥面 7 图 41 施工工艺流程图 五、施工方法及技术措施 地基处理 施工方法 ( 1) 将原地表腐蚀土及淤泥挖除、清运,采用透水性好的砂卵石回填并碾压密实,使其密实度不得低于 90%。 地基处理时沿桥梁中线向两侧做“人”字形排水坡,坡度按 2%控制;在地基外侧双 向做纵向排水沟,保证地基排水顺畅。 ( 2) 在处理好的地基上, 浇筑一层 20cm 厚的 C20 混凝土 作为支架基础,其宽度应在桥面正投影面上左右各加宽 1m。 布置见图 51 所示。 图 51 基础处理示意图 ( 3) 在向阳沟 1#、 2#墩间 10m 支架现浇段由于 向阳沟 的过水需要,无法采用常规的 处理方式 ,需 在 2墩柱间浇筑 3 个扩大基础,在基础上搭设贝雷梁作为支架搭设平台 ,然后搭设满堂支架。 布置见图 52 所示。 百年洪水位贝雷梁地基处理平面地基处理面拦水坝贝雷梁 基础 注:两侧排水沟深度应大于砂卵石换填深度。 桥 梁 中 心 线 L 2 % 2 % 排水边沟 回填砂卵石(压实度大于 90 %) 20cm 厚 C20 混凝土 排水边沟 8 图 52 贝雷梁布置示意图 技术措施 ( 1) 回填砂卵石前,应对基底进行压实处理,压实度不小于 95%。 若压实度达不到要求,可掺入 5%水泥。 ( 2) 贝雷梁扩大基础应嵌入稳定基岩内。 采用钢模板浇筑 C25 混凝土,振捣密实。 ( 3)贝雷梁底面高程应大于向阳沟百年一遇洪水位。 模板及 支架 的 搭设 、箱梁结构及计算理念 主线部分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梁体高 ,计算按梁体高 的箱梁为计算依据,支架采用碗扣支架,具体搭设方案:纵向为横梁向两边各 范围内支架间距按 60cm 布置,跨中部分间距按 90cm 布置;横向搭设间距按 90cm、布置,步距均按 90cm 布置。 详见 下图。 支架搭设布置图 一般截面箱身支架设计: ①、荷载计算 a. 箱梁砼自重 G=1140m3179。 25KN/m3=28500KN 9 偏安全考虑,取安全系数 r=,假设梁体全部重量仅作用于底板区域,底板面积为1100 m2,计算单位面积压力: q1=G247。 S=28500KN247。 1100= q2= q3 =3KN/m2 重 q4 按最高 10 米 11 层钢管考虑 q =179。 10= ∑ q=Q=K(q1+q2+q3 +q4 ) =179。 (+++)=式中 :K安全系数取 K= ②、立杆强度验算 a. 立杆承受荷载强度计算 N=QA=179。 179。 = 故立杆满足强度要求。 K1fc≤[ fc] 式中 : [ fc] —— 钢管设计强度,[ fc] =205 N/mm2; K1—— 立杆 稳定系数 A—— 钢管截面积, A= mm2 N—— 立杆承受的竖向力, N= i—— 钢管回转半径, i =( D4+d4) 2 =179。 ( 484+424) 2= mm [φ ] ≥ N178。 (205A)1 =179。 ( 205179。 424) 1 = ∵λ =L/i =900/= 查表得φ = 稳定 按设计强度计算立杆的压应力 : fc =P/A=179。 103/424= [fc]=205N/mm2 10 按稳定性计算立杆的压应力 : fc=P/φ A =179。 103 247。 ( 179。 424) = [fc]=205N/mm2 结论 :立杆稳定。 梁端截面箱身支架设计: ①、荷载计算 a. 箱梁砼自重 按最不利因素考虑,取安梁高 作用在单位面积上,计算单位面积压力: q1=179。 1179。 1179。 25KN/m3= q2= q3 =3KN/m2 q4 按最高 10 米 11 层钢管考虑 q =179。 10= ∑ q=Q=K(q1+q2+q3 +q4 )=179。 (+++)=式中 :K安全系数取 K= ②、立杆强度验算 b. 立杆承受荷载强度计算 N=QA=179。 179。 = KN 故立杆满足强度要求。 K1fc≤[ fc] 式中 : [ fc] —— 钢管设计强度,[ fc] =205 N/mm2; K1—— 立 杆稳定系数 A—— 钢管截面积, A= mm2 N—— 立杆承受的竖向力, N= i—— 钢管回转半径, i =( D4+d4) 2 =179。 ( 484+424) 2= mm 11 [φ ] ≥ N178。 (205A)1 =179。 ( 205179。 424) 1 = ∵λ =L/i =900/= 查表得φ = 稳定 按设计强度计算立杆的压应力 : fc =P/A=179。 103/424= [fc]=205N/mm2 按稳定性计算立杆的压应力 : fc=P/φ A =179。 103 247。 ( 179。 424) = [fc]=205N/mm2 结论 :立杆稳定。 ③、横向杆稳定验算 因为荷载全部由立杆上部的顶升降杆承担,传给立。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