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7-北京爱思世纪软件技术有限公司内容摘要:

》等 文档 ; 技术部组织对 业务建模模型、 《 需求规格说明书 》等进 行评审; 公司经理 批准 上述文档 ; 项目 经理兼任 需求 管理员( SRM),负责对 需求的状态进行 跟踪、管理。 4 正文 需求规格说明书的形成 业务 建模 项目经理根据业务调查情况,通过 Rose、 Viso 等,运用 UseCase 等 UML图形成 相关的 业务建模模型 ; 《需求规格说明书》形成 项目组有关高级工程师 根据 业务建模模型 编制《需求规格说明书》; 《需求规格说明书》评审 技术部经理组织 对《需求规格说明书》进行评审; 经过评审并完成更定的《需求规格说明书》 ,应 提交公 司经理审批; 经过公司经理审批通过后的《需求规格说明书》正式生效。 软件功能确认 软件产品形成原型时或者形成集成测试前工作时,需对软件进行功能确认。 当出现范围更改时,启动需求更改过程。 需求规格说明书的更改 需求更改 凡涉及到需求更改的问题时,应由 项目经理 填写《 需求变更报告 》 ,提请部门经理进行评审后生效 ; 《 需求变更报告 》 应 传递 到项目组所有成员 ,并监督执行。 视项目所处阶段, 需求变更后,一般应 完成以下工作: 北京爱思世纪软件技术有限公司 需求管理规范 A/0 版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蓟门里小区市政一公司办公楼 102 邮政编码: 100088 电话 /传真: (010)62022672 网址: 第 14 页 修改其他相关设计文档; 修改代码; 重新测试。 对双方共同确认 后需求 的更改,双方 均 在 《 需求变更报告 》 上签字 确认 ; 如果需求的更改变动较大,导致合同需要修订时,则参见《 市场活动及标书、合同评审程序 》中的合同修改条款执行。 需求不明确情况的处理 用户需求不能完全明确而必须进入开发阶段时的两种处理方法 : 对需求不明确部分,应化解成一种可操作的、暂时明确的方案,形成文件,双方签字生效,进入下面设计等工作; 将需求不明确部分进行标识,记录在案,等待最终明确。 需求跟踪表 项目经理兼任需求管理员,对所有需求进行登记,并形成《需求跟踪表》,对需求的形成、确 定、设计、编码实现、验证、确认、更改等状态进行管理。 5 相关文件 《 GB/T85672020 软件开发文档编制指南》 《 RUP:Rational Unified Process》 CMM: Level2,需求管理。 6 质量记录 《需求规格说明书》 Q/ 业务建模模型 采用 Word、 Viso、 RationalRose 等工具 《需求变更报告》 Q/ 《需求跟踪表》 Q/ 北京爱思世纪软件技术有限公司 需求分析规范 A/0 版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蓟门里小区市政一公司办公楼 102 邮政编码: 100088 电话 /传真: (010)62022672 网址: 第 15 页 Q/ 需求分析规范 1 概述 引言 本规范规定了软件需求分析阶段的任务、过程和相关要求,以及需求分析阶段完成的标志。 软件项目需求分析工作是软件生命周期中重要的一步,也是决定性的一步。 只有通过软件项目需求分析,才能把用户对业务发展的要求和项目开发建设的总体概念描述为以软件功能和性能为具体形式的软件需求分析说明,从而奠定软件项目开发的基础。 软件项目需求分析工作是一个不断认识和逐步细化的过程。 该过 程将软件项目计划阶段所确定的软件项目范围(工作域)逐步细化到可详细定义的程度,并分析出各种不同的项目元素,然后为这些元素找到可行的解决方法。 需求分析人员要认真了解用户的要求,细致地进行调查和分析,把用户当前正在“做什么”、“怎么做”以及将来要“做什么”、“怎么做”的要求最终转换成一个完全的、准确的系统逻辑模型,并写出软件需求分析说明书,正确地表达用户的要求和系统的目标。 编制软件需求分析说明的工作不只是软件开发方的事,用户(可以是假想的用户)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用户必须对软件项目提出初步要求,并逐步澄清 一些模糊概念。 适用范围 本规范适用于本公司软件开发项目需求分析过程的所有任务和相关人员,包括项目管理人员、软件需求分析人员、软件测试人员、文档编制人员和质量审核人员。 需求分析的目的 216。 依据系统工程和软件工程方法,概括和分析针对用户的需求调查结果,全面描述用户当前业务过程及其问题和缺陷,并且描述为了有效地解决这些问题和缺陷,目标系统应该实现哪些功能、处理哪些信息、达到何种程度等。 以便用户能够在进一步的开发工作(如:概要设计)开始之前周密思考,全面审查这些需求,判断需求中所描述的系统是否涵 盖了自己的业务范围、描述是否准确;分析目标系统是否解决了当前业务中存在的问题和缺陷并响应了自己的要求; 216。 为开发者与用户之间建立思想沟通的共同语言和相互协商的基础,避免北京爱思世纪软件技术有限公司 需求分析规范 A/0 版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蓟门里小区市政一公司办公楼 102 邮政编码: 100088 电话 /传真: (010)62022672 网址: 第 16 页 相互间的误解,减少不必要的重复工作,提高开发效率; 216。 为开发者的开发工作提供依据,为软件设计提供完整的、一致的、可测试的和可理解的信息,为开发基于需求的、可跟踪的、符合系统要求的软件系统提供保障; 216。 为双方确认和验证开发出的目标系统提供依据; 216。 为今后目标系统的维护和升级提供基础。 需求分析工作重点 216。 对用户当前业务过程进行 描述; 216。 对用户当前业务数据进行描述; 216。 对用户当前业务中存在的问题与缺陷进行描述; 216。 对用户现行系统存在的问题与缺陷进行描述; 216。 对目标系统功能要求进行分析; 216。 对目标系统信息要求进行分析; 216。 对目标系统性能要求进行分析; 216。 分析用户对系统界面的要求; 216。 对目标系统安全性要求进行分析; 216。 对目标系统保密性要求进行分析。 支持系统 216。 文档编辑工具(如: Microsoft Word, Rational SoDA) 216。 辅助需求分析工具(如: Rational Rose, Microsoft Visio) 216。 版本管理工具(如: CVS, Rational Cleracase, Microsoft VSS) 需求分析阶段 216。 需求获取阶段 216。 需求分析阶段 216。 需求确认阶段 涉及人员 216。 用户代表 216。 用户业务人员 216。 项目负责人 216。 市场人员 216。 系统分析员 216。 开发人员 项目组构成 216。 用 户 方:项目负责人、领域专家、主要业务人员 北京爱思世纪软件技术有限公司 需求分析规范 A/0 版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蓟门里小区市政一公司办公楼 102 邮政编码: 100088 电话 /传真: (010)62022672 网址: 第 17 页 216。 开 发 方:项目负责人、领域专家、系统分析员,部分开发人员 216。 项目协调:用户方、开发方高层领导 2 需求分析的原则 必须以对用户 的业务分析工作为基础 任何面向用户的软件系统都是为了满足用户的实际需要而设计开发,因此必需首先分析用户的业务和职能、数据和信息、问题和缺陷,只有了解了以上这些内容,才能确定目标系统的目标,从而进一步提出目标系统在功能、信息、性能等方面的需求。 必须能够表达和理解问题的数据域和功能域 所有软件定义与开发工作最终是为了解决数据处理问题,就是将一种形式的数据转换成另一种形式的数据。 其转换过程必定经历输入、加工数据和产生结果数据等步骤。 对于计算机程序处理的数据,其数据域应包括数据流、数据内容和数据结构。 数据 流即数据通过一个系统时的变化方式(输入 处理 输出),对数据进行转换是程序中应有的功能或子功能。 数据内容即数据项。 数据结构即各种数据项的逻辑组织。 必须按自顶向下、逐层分解的方式对问题进行分解和不断细化 在需求分析阶段,软件的功能域和信息域都能做进一步的分解。 这种分解可以是同一层次上的,称为横向分解;也可以是多层次的纵向分解。 要给出系统的逻辑视图(逻辑模型)和物理视图(物理模型) 软件需求的逻辑视图给出软件要达到的功能和要处理的数据之间的关系,而不是实现的具体细节。 软件需求的逻辑描述是软件 设计的基础。 软件需求的物理视图给出处理功能和数据结构的实际表示形式,这往往是由设备决定的。 分析员必须弄清系统元素对软件的限制,并考虑功能和信息结构的物理表示。 3 需求分析的任务 需求分析阶段研究的对象是用户对软件项目的要求,必须全面理解用户的各项要求,但又不能全盘接受用户的所有要求。 准确地表达所接受的用户需求,是需求分析的一个重要方面,只有经过确切描述的软件需求才能成为软件设计的基础。 需求分析所要做的工作是深入分析用户的业务和要求,准确描述用户的业北京爱思世纪软件技术有限公司 需求分析规范 A/0 版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蓟门里小区市政一公司办公楼 102 邮政编码: 100088 电话 /传真: (010)62022672 网址: 第 18 页 务和要求;分析软件项目应该并且可能实现的功能和性能,描 述这些软件的功能和性能;分析并描述软件项目设计的限制和软件同其它系统元素的接口细节;定义软件的其它有效性需求。 系统分析员通过需求分析,逐步细化对软件的要求,描述软件要处理的数据域,并给软件开发提供一种可转化为数据设计、结构设计和过程设计的数据与功能表示。 还要为软件开发完成后评价软件质量提供依据。 通常软件开发项目是要实现目标系统的物理模型,即确定目标系统的系统元素,并将功能和数据结构分配到这些系统元素中。 目标系统的具体物理模型是由它的逻辑模型经实例化而得到的。 而逻辑模型则忽视实现机制与细节,只描述系统要完 成的功能和要处理的数据。 需求分析的任务就是借助于当前系统的逻辑模型导出目标系统的逻辑模型,解决目标系统的“做什么”问题。 其具体实现步骤如图 所示。 图 参考当前系统建立目标系统的步骤 获得当前系统的物理模型:首先分析、理解当前系统是如何运行的,了解当前系统的组织机构、输入输出、资源利用情况和日常数据处理过程,并用一个具体模型来反映自己对当前系统的理解。 这一模型应客观地反映现实世界具体化 实例化 模型化 抽象化 当前系统 目标系统 当前系统 物理模型 当前系统 逻辑模型 目标系统 逻辑模型 目标系统 物理模型 怎么做 做什么 导出 理解需求 表达需求 北京爱思世纪软件技术有限公司 需求分析规范 A/0 版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蓟门里小区市政一公司办公楼 102 邮政编码: 100088 电话 /传真: (010)62022672 网址: 第 19 页 的实际情况。 抽象出当前系统的逻辑模型:在理解当前系统“怎样做”的基础上 ,抽取其“做什么”的本质,从而从当前系统的物理模型抽象出当前系统的逻辑模型。 区分出本质的和非本质的因素,去掉那些非本质的因素即可获得反映系统本质的逻辑模型。 建立目标系统的逻辑模型:分析目标系统与当前系统逻辑上的差别,明确目标系统到底需要“做什么”,从而从当前系统的逻辑模型导出目标系统的逻辑模型。 具体做法是: A. 决定变化的范围,即决定目标系统与当前系统在逻辑上的差别; B. 将变化的部分看作是新的处理步骤,对功能图(数据流图)及对象图等进行调整; C. 由外向里对变化的部分进行分析,凭经验推断其结 构,获得目。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