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某项目桩端后注浆钻孔灌注桩及静压桩投标文件内容摘要:
根压浆管对称绑在钢筋笼外侧。 成孔后清孔、提钻、下钢筋笼,在钢筋笼吊装安放过程中要注意对压浆管的保护,钢筋笼不得扭曲,以免造成压浆管在丝扣连接处松动,喷头部分应加混凝土垫块保护,不得摩擦孔壁以免车胎破裂造成压浆孔的堵塞。 按照规范要求灌注混凝土。 ( 3)压浆桩位的选择 为防止压浆时水泥浆液从临近薄弱地点冒出,压浆的桩应在混凝土灌注完成2~ 7d 后,并且该桩周围至少 8m 范围内没有钻机钻孔 作业 ,且 该范围内的桩混凝土灌注完成也应在 2d以上。 ( 4)压浆施工顺序 压浆时最好采用整个承台群桩一次性压浆,压浆先施工周圈桩位再施工中间桩;压浆时采用 2 根桩循环压浆,即先压第 1 根桩的 A 管,压浆量约占总量的70%,压完后再压另 1 根桩的 A 管,然后依次为第 1 根桩的 B 管和第 2 根桩的 B管,这样就能保证同一根桩 2 根管压浆时间间隔 30~ 60min 以上,给水泥浆一个在碎石层中扩散的时间。 压浆时应做好施工记录,记录的内容应包括施工时间、压浆开始及结束时间、压浆数量以及出现的异常情况和处理的措施等。 ( 5) 压浆施工中出现的问 题和相应措施 ( a)喷头打不开:压力达到 10MPa 以上仍然打不开压浆喷头,说明喷头部位已经损坏,不要强行增加压力,可在另一根管中补足压浆数量。 ( b)出现冒浆:压浆时常会发生水泥浆沿着桩侧或在其他部位冒浆的现象,若水泥浆液是在其他桩或者地面上冒出,说明桩底已经饱和,可以停止压浆;若从本桩侧壁冒浆,压浆量也满足或接近了设计要求,可以停止压浆;若从本桩侧壁冒浆且压浆量较少,可将该压浆管用清水或用压力水冲洗干净,等到第 2 天原来压入的水泥浆液终凝固化、堵塞冒浆的毛细孔道时再重新压浆。 ( c)单桩压浆量不足:压浆时最 好采用整个承台群桩一次性压浆,压浆先施工周圈桩形成一个封闭圈,再施工中间,能保证中间桩位的压浆质量,若出现个别桩压浆量达不到设计要求,可视情况加大临近桩的压浆量作为补充。 ( d) 串孔现象:由于地层空隙率及持力层裂隙的存在,在 A 桩进行注浆时可能会有水泥浆从邻近 B 桩已开塞但未注浆的管中喷出,造成注浆管堵塞,致使 B桩今后可能注浆失败。 这种串孔扩散现象还可能引起周边土体固结,造成邻近桩机难以钻进,为避免因串孔而造成注浆失败,本工程采用分片开塞,分片注浆的施工流水作业。 保证成桩 1d 后开塞, 7d 后注浆,从场地外围向内共 分 3~ 4 片完成 全场注浆任务。 至于何时开始注浆,其实只要桩身混凝土强度大于岩石强度且不致因高压注浆而破坏混凝土自身结构即可。 ( e)清水用量:开塞清水不宜过多,压力也不宜过大,以免桩身混凝土强度受到影响。 注浆后再注入大致等于输浆管容积的清水,以免浆液回流至注浆泵与注浆管之间的一段输浆管内。 ( 6)终止注浆应满足以下条件: ( a)注浆总量和注浆压力均达到设计要求。 ( b)注浆总量已达到设计值的 75%,且注浆压力超过设计压力值。 静压桩技术方案 施工测量 桩位测设及复测 桩位测设采用 NTS352 全站仪测量。 施测前测量工程师应根据现场测量平面控制网计算出每一根桩的方位角和距离,施测时直接定桩中心点。 桩位测设完成后,应按相关规定进行复测,复测采用全站仪测量。 测量时先定建筑各轴线位置及必要的控制线,再根据轴线位置关系用钢尺量出每一根桩的中心位置,并与测设的桩中心位置相复核,偏差大于规范规定的应重新测量。 用全站仪测设桩位和复测不得由一个人进行。 标高测量 压桩施工的标高测量主要指桩中心自然地面标高测量和送桩阶段的标高测量。 标高控制应根据已经通过监理工程师复核的高程控制网引出标高到施测 现场,并进行测量作业。 测量误差要求 桩基础测量误差不得大于《工程测量规范》及设计文件允许的偏差范围。 施工工艺流程 测量桩位轴线 桩位定位放线 清除桩位障碍物 设置固定测量基准点 桩位复核、签证 桩机就位 吊第一节桩 桩位中心复验 桩身垂直度检查 沉桩 吊第二节桩 接桩 桩身垂直 度检查 焊剂、焊缝质量检查 沉桩 送桩 测量桩顶标高 终压力值检查、记录 记录签证 试验桩施工 设计和规范要求必须进行试验桩施压。 试验桩的数量和位置由监理工程师根据规范要求、《岩土工程勘察报告》及设计结构施工图确认。 试验桩的施工应同结构桩一致,其目的是为正式施压管桩积累必要的技术参数,为桩基础工程施工质量控制提供依据。 在试验桩施压完成后,必须进行终压力值、压桩深度、焊接工艺参数等技术数据的计算、整理和总结,对施工工艺进行分析和总结,并作为 正式施工的重要依据。 压桩 桩机就位 静压桩机应按设计好的行走路线就位和施压,桩机就位后应进行整平。 若局部地基土松软不能满足打桩机正常工作的需要,应对地基进行处理。 吊桩、植桩 采用压桩机自带的钢丝绳将预先堆放在施工场地外围的管桩拖至桩机附近,再进行起吊并用夹具夹紧。 管桩被夹具抱紧后,应仔细清除入土端钢板上附着的泥沙、油渍,将其搽拭干净并保持干燥,焊接桩尖。 桩尖焊接完成并自然冷却到规范允许的温度,经监理工程师检验合格后进行植桩。 植桩的要点是将桩尖对准桩位中心,用经纬仪从相互垂直的两 个方向检查桩身垂直度,满足要求后使桩身入土。 压桩 在压桩、接桩过程中,必须对桩身垂直度和端面的平整度进行严格控制,保证首节桩垂直度偏差不大于 %,压桩机调至水平。 严禁各桩在施工过程中移位,每根桩应一次连续压到底。 接桩送桩过程中不得无故停歇,尽量缩短休歇的时间。 接桩 第一节桩压入地面后,上端距地面 800~1000mm 时应停止沉桩,起吊第二节桩准备接桩。 第二节桩起吊后,应先清除桩底焊接钢板上的泥土、油污,再与第一节桩对接。 第二节桩经人工微调与第一节桩完全吻合后由电焊工施焊;为减少焊接时间,一般采 用 2 台电焊机同时施焊。 本工程采用高性能 CO2 自动熔断机焊接。 在焊缝温度冷却至规范允许范围后才可进行第二节桩的施压。 送桩 送桩采用专用送桩器配合施工。 送桩时严格控制送桩深度,保证桩顶标高符合设计要求。 送桩时,连续满载复压不少于 3 次,终压力值应满足设计要求,并由专人记录终压力值。 主要技术措施和质量要求 原材料验收和检验 ①钢筋混凝土预制桩质量,应符合《建筑桩基技术规程》( JGJ9494)的规定,桩的表面应平整、密实,制作允许偏差符合下表的规定。 预制桩制作允许偏差( mm) 桩型 项目 允许偏差( mm) 钢筋混凝土 管桩 1 直径 2 管壁厚度 3 轴心圆孔中心线对桩中心线 4 桩尖中心线 5 下节或上节桩的法兰对中心线的倾斜 6 中节桩两个法兰对桩中心线倾斜之和 +5 4 5 5 10 2 3 ②钢筋混凝土预制桩外观质量应平整、密实,不应有裂纹、蜂窝、孔洞、折断和过大缺棱掉角、露主筋等缺陷。 ③材料的出厂合格证和试验、检验报告,混凝土试验配合比通知单,混凝土试件强度等级测试值报告,焊条的型号、性能等均应符合规范要求。 测量技术措施和要求 ①桩位测量及高程测量误差不得大于《工程测量规范》 及广东省《预应力砼管桩基础技术规程》的相关规定。 ②植桩时桩身的垂直度最大允许偏差为 1‰。 ③接桩时,上下节桩的中心线偏差不得大于 10mm,节点弯曲失高不得大于 1‰桩长。 压桩、送桩技术措施和要求 ①混凝土预制桩的混凝土强度等级达到设计强度等级 100%,才能运输和施工作业。 ②利用桩机附带的起重设备进行吊桩时,应有专人负责指挥,吊点的选择应合适,防止在拖动管桩及吊桩过程中损伤桩身或造成管桩断裂。 ③采用焊接接桩时,应先沿桩身周围点焊固定,然后对称焊接,并确保焊缝质量和设计尺寸。 上下节之间的间隙应用铁片垫 实焊牢。 焊接时应采取措施,减少焊区焊缝变形。 焊缝应连续焊满。 ④沉桩的作业空间必须处理好架空线路的障碍物和地下埋设的隐蔽(管线路及构筑物)物,予以处理。 ⑤压桩机安装就位,试车合格后,方可进行施工作业。 ⑥桩堆放的地面应坚实、平整,并应按桩的型号、规格分别堆放,以保证起吊、运输方便。 ⑦同一根桩应连续施压完成,不得无故中途停止施工。 ⑧压桩允许偏差应符合下表和设计文件的规定: 序号 项 目 允许偏差( mm) 1 2 3 4 单排桩或双排桩条形桩基 ○1 垂直于条行桩基 纵轴方向 ○2 平行于条形桩基纵轴方向 桩数为 1~3 根桩基中的桩 桩数为 4~16 根桩基中的桩 桩数大于 16根桩基中的桩 ○1 最外边的桩 ○2 中间桩 100 150 100 1/3 桩径或 1/3 桩长 1/3 桩径或 1/3 边长 1/2 桩径或 1/2 边长 注: 表中未反映由于降水、基坑开挖和送桩深度超过 2m 等原因产生的位移偏差。 斜桩倾斜度的偏差,不得大于倾斜角正切值的 15%(倾斜角系指桩的纵向中心线与铅垂线间的夹角)。 对高出设计标高的桩头,经测量找出断接线,预留伸入承台梁的桩内主筋长度(不小于 30d),将桩头按需要尺寸进行切截。 切截时应敲掉或凿去多余的桩头混凝土,并调直预留的主筋,保持主筋表面洁净。 对已截割的桩头,在去掉疏松的混凝土后,要将保留桩头混凝土和桩头钢筋加以保护,如钢筋有锈蚀必须处理。 设计要求的允许偏差大于上表要求时应执行设计规定。 施工总平面布置 四.质量保证措施 质量控制目标 严格按 照建设部相关规范、文件要求组织施工,确保工程质量合格,最终成品质量满足相关要求。 本项目具体为:桩基础工程一次性验收合格。 其中一类桩合格率 90%以上,无三类桩出现。 基坑围护工程能满足施工需要,无明显的渗水、漏水现象。 质量控制要点 为达到本工程的质量目标,针对本工程施工要求,项目部由项目经理担任质量小组组长,项目副经理和主任工程师担任副组长,由质量员和施工员执行质量的检查和落实。 本基坑施工的质量 控制要点 如下: (1) 施工时轴线要严格保护,设置明显的标志,避免车辆、机械辗压、毁灭。 在施工期间要定期复核检查 定位是否位移。 (2) 严格材料质量,特别是钢筋、混凝土和水泥的质量,一定要在送检合格的前提下方可投入使用。 (3) 严格材料用量,特别是灌注桩后注浆水泥用量及基坑围护时搅拌桩的水泥用量。 质量保证体系网络图 质量保证体系网络图见下图 (其他的施工质量保证图,如工程质量检验流程图、质量保证体系图等见附图) 质量控制管理措施 ( 1) 实行工程质量的目标管理 确保工程达到验评标准的质量目标,自进场之日起就开始宣传、教育和灌输,使之深入人心,为创优打下良好的思想基础。 根据总目标制定分阶段的工程质量目 标。 通过签订多级责任状进行责任目标逐级分解,从项目经理到各级管理人员,直至作业班组,均有创优的目标和计划,做到措施落实,责任到人,齐心协力确保工程目标的实现。 ( 2)强化 过 程 控制 是实现工程目标的关键。 本工程严格要求按国家有关施工和验收规范、规程以及设计图纸组织施工;在程控中突出以下三个方面: A. 坚持以预防为主 ,预防和检验相结合的方针 ,开展一次成优活动。 B. 围绕工序质量 ,落实质量职能 ,进行动态控制。 C. 抓关键促一般 ,对关键工序建立质量管理点 ,实行重点控制。 ( 3)组织保证措施 A. 成立领导小组 为确保工程质量的 目标最终实现 , 公司相关部门、项目主要领导参加 , 吸收业主、监理、设计、有关主管单位及各专业施工单位领导 ,成立质量领导小组 ,主要职责 : ① 协调各方关系 ,决策总体思路。 ② 对内处理重大技术攻关 ,制定优质工程的内控标准。 ③ 对外 协调各相关部门的 关系; B. 严格 班组 选择 各专业班组是工程的实际操作者及关键,进入本工程的专业队伍必须先具备有实际经验。 为此,公司劳务公司准备分阶段优先推荐有经验的多支专业队伍,供项目部选择。 ( 4) 技术管理措施 A. 组织图纸会审 由项目技 术负责人组织现场管理人员学习熟悉基坑支护设计图纸,了解设计意图及工程特点,参加设计交底会议,做到设计内容和要求心中有数。 对存在的问题,及时反映给设计单位,提前明确施工思路。 B. 技术培训 ① 开工前,由公司牵头会同项目部针对新规范、新工艺、新材料、新技术的应用进行技术培训; ② 技术培训动态进行,根据组织设计和质量计划,确定项目部的培训计划,使培训有序、及时、有效进行。 ③ 技术交底 分部工程开工前,由技术负责人对分部进行技术交底。 严格执行技术交底制度,每项工作开工前,由施工员对班组进行 技术交底,其内容包括施工工艺、操作规程、质量要求、质量通病防治等。 质量保证技术措施 (1) 严格控制原材料、半成品质量。 本工程各类材料,如钢材、电焊条、外加剂等,都必须具有出厂合格证和复验报告(包括数量、出厂日期、生产厂家)。 其中,钢材 、水泥 除具有出厂合格证外,还需经 第三方 试验室进行机械物理性。上海某项目桩端后注浆钻孔灌注桩及静压桩投标文件
相关推荐
规定了: 公司的总体和年度安全生产目标,并要求各部门对该目标进行分解细化,切实落实到各工种中去; 对公司总的目标及各部门之细化目标进行监控及绩效评定,以实现安全生产之持续改进。 安全生产组织及职责 12 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手册 文件编号 SYDJHSE01 版 本 AQ/T90062020 章节号 第 章 页 次 2/14 安全生产标准化的具体要求 A: a) b) c) d) e) B: a)
2500 kPa ; 脚手架地基承载力调整系数: kc = 1 ; 立杆基础底面的平均压力: p = N/A = kPa ; 其中,上部结构传至基础顶面的轴向力设计值 : N = kN; 基础底面面积 : A = m2。 p= ≤ fg=2500 kPa。 地基承载力满足要求。 脚手架支撑 1 槽钢穿墙部位,提前将剪力墙留洞,在梁内预留 2 道φ 16 圆钢 ,搭设脚手架时砼的强度必须达到
..............................................................................................107 、夜间施工措施 .........................................................................................108
的堆放场地应平整坚实,无积水;堆放构件下应铺设垫木。 堆放的构件按种类、型号、安装顺序编号分区放置。 A、螺栓预埋安装 螺栓加工好经验收符合质量要求后 ,立即进行安装。 在安装时严格按图纸的尺寸要 求 ,为了保证螺栓在浇捣混凝土时不发生偏移 ,在浇筑混凝土基础前,应用定型卡盘将预埋螺栓按设计要求位置卡住,在加固螺栓时采用钢板凿孔固定(钢板孔的位置必须和螺栓的位置一致)。
户对考勤假类自定义,考勤请假可在考勤统计前录入,也可在考勤统计正式月结前录 入 ,系统自动更新考勤统计结果 , 考勤规则可细化到每日一种考勤规则,更多工程资料尽在我的主页 可在考勤统计正式月结前随时修改,系统自动更新考勤统计结果。 方便灵活的统计查询功能 可设立各种统计条件查询统计、设立统计说明字段统计情况,对统计异常记录提供手工维护操作,考勤统计可按日报、月报、任意时段及 部门情 况 输出。
1.先进传感器。 研发低功耗、小型化、高性能的新型传感器,着力研发各类物理、化学、生物信息传感器的设计、制造和封装技术并实现产业化,支持上海优势企业通过收购、并购国外公司的方式迅速掌握世界先进传感器制造技术,占领高端传感器市场。 2.核心控制芯片。 联合芯片设计和制造企业,共同开展应用于物联网各环节的控制芯片的设计和制造,形成包括 MCU、协议芯片、微电源管理芯片、 DSP、 AD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