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福县学生健康体检技术方案内容摘要:

1714 1323 2427 4744 4333 3437 ( 3)诊断与记分 0:牙龈健康。 1:牙龈炎,探诊后出血。 2:牙石,肉眼可见有牙石或探诊后发现有龈下石。 3:浅牙周袋,牙周袋深度在 4mm5mm。 4:深牙 周袋,牙周袋深度在 6mm或以上。 ( 4)结果记录: 牙龈健康记录“正常”,有牙周疾病的按区段记录检查结果,每颗指数牙以最重记分。 外科检查 (一) 头部 ( 1) 方法 : 被检者取坐位。 运用视诊检查头颅大小、 外 形的变化 ,是否有方颅、巨颅 ,是否有头部运动异常。 ( 2) 结果记录 : 记录阳性检查结果。 (二) 颈部 ( 1) 方法 : 被检者取坐位。 重点做以下检查 : a) 一般内容检查 : 检查静坐时颈部有无静脉怒张、动脉搏动 ,颈部能否直立伸屈、运转自如 ,颈部有无包块。 b) 甲状腺检查 : 用双手触诊法 ,检查者站立于被检 者背面 ,触诊时嘱被检者配合吞咽动作 ,随吞咽而上下移动者即为甲状腺。 检查左叶时 ,右手食指及中指在甲状腺软骨下气管右侧向左轻推甲状腺右叶 ,左手食指、 中指和无名指 3 指触摸甲状腺的轮廓大小及表面情况 ,检查有无压痛及震 10 颤。 用同样的方法检查右侧。 甲状腺肿大分为 3 度 : 不能看出肿大但能触及者为 I 度。 能看到肿大又能触及 ,但在胸锁乳突肌以内者为Ⅱ度。 超过胸锁乳突肌外缘者为Ⅲ度。 c)气管检查 : 检查者站立于被检者前面 ,将食指与无名指分别置于两侧胸锁关节上 ,然 后将中指置于气管之上 ,观察中指是否在食指与无名指之间 ,若 两侧距离不等则提示有气管移位 ,根据气管的偏移方向判定病变的位置。 ( 2) 结果记录 : 记录阳性体征。 (三) 胸 部 ( 1) 方法 : 被检者取坐位。 检查胸廓的形态。 检查有无桶状胸、 扁平胸 佝偻病胸、 胸廓一侧膨隆或凹陷、 胸廓局部隆起和脊柱畸形致胸廓变形。 ( 2) 结果记录 : 记录胸廓检查的阳性体征。 (四) 脊柱 ( 1) 脊柱侧弯检查方法 : ①一般检查和前屈试验: 受检者上身裸露,取立正姿势,背向检 查 者。 检查 :a)双肩是否等高;b)左右 肩胛骨 在脊柱两侧是否对称,其下角是否等高 ; c)两侧腰凹是否对称 ; d)棘突联线是否偏离 正中线。 前屈试验 :受检者双膝伸直,双手掌对合,低头后 ,躯干徐徐前弯至 90度左右。 检者观察受检者背、腰两侧是否对称,有否单侧肋骨隆凸或单侧肌肉挛缩。 ②脊柱运动试验和俯卧试验 脊柱运动试验 :经一般检查怀疑有侧弯,而前屈试验无异常体征者,使之缓慢地做脊柱前屈、背伸、左侧弯、右侧弯和左右扭转运动各两次,然后,取立正姿势。 检者重新检查脊柱是否仍有侧弯。 俯卧试验 :使脊柱弯曲异常者在诊察床上平直俯卧,放松。 检查原来的侧弯是否完全消失。 ( 2) 脊柱前后弯曲检查方法 : 受检者取立正姿势,侧向检者。 正常时,外耳道、肩峰、 大转子在同一垂直面上。 驼背 (脊柱后凸 ):脊柱的胸曲增大,外耳道在肩峰、大转子 11 垂直面之前。 俯卧实验,驼背完全消失者为习惯性 (即 Ⅰ 度 ),未完全消失者为固定性 (即 Ⅱ 度 )。 驼背合并胸廓畸形,且劳动能力有所丧失者为后凸 Ⅲ 度。 姿势性驼背表现为 Ⅰ、Ⅱ 度,无疾病性异常体征。 查不出病理原因的 I、 Ⅱ 度其他前后弯曲异常,均视为姿势性的,检查记录时不再划分度数。 幼儿及小学低年级儿童的直背应视为正常。 ( 3) 结果记录 : ①脊柱侧弯记录方法: a)无侧弯 :一般检查和前屈试验均无异常体征 ,或脊柱运动试验无侧弯者; b)侧弯Ⅰ度 :即习惯 性 (或功能性 )侧弯。 脊柱运动试验仍有侧弯,但俯卧试验侧弯完全消失; c)侧弯Ⅱ度 :即固定性 (或结构性 )侧弯。 俯卧试验侧弯未完全消失,或前屈试验有单侧肋骨明显隆凸或单侧肌肉挛缩者; d)侧弯Ⅲ度 :脊柱固定性侧弯合并胸廓畸形,且劳动能力有所丧失。 姿势性侧弯仅限于Ⅰ、Ⅱ度,无疾病性异常体征。 疾病性和特发性侧弯可有Ⅲ度。 特发性侧弯症 Ⅱ 度时,与姿势性侧弯无法区别,可暂归类于姿势性中,注意观察。 记录 :姿 势性侧弯记录侧弯的部位、方向和程度。 部位分上胸、胸、胸腰及腰。 方向分为左凸和右凸, 偶有双向。 例如,脊柱胸段左凸 I度可记录 为“胸左凸 Ⅰ度”。 ②脊柱前后弯曲记录方法:分后凸Ⅰ、Ⅱ或Ⅲ度记录阳性结果。 ( 4) 注意事项 : 对于需要排除姿势性脊柱侧弯或姿势性驼背时 ,应提出进一步检查与处理的建议。 (五) 四肢 ( 1) 方法 : 被检者取站立位。 观察有无特殊畸形 (如神经损伤后的特殊畸形、先天性畸形、脊髓灰质炎后遗症的特殊畸形、佝偻病的下肢畸形 ),有无肌萎缩、关节肿胀 ,皮肤色泽有无改变。 ( 2) 结果记录 : 记录四肢阳性体征。 (六) 皮肤 ( 1) 方法 : 采用视诊与触诊进行检查。 检查有无皮疹 ,以及皮疹的性质、大小、数目、颜色、 形状、 内容物。 检查皮肤色泽 ,有无脱屑、 紫癜、蜘蛛痣、水肿、皮下节结、瘢痕。 ( 2) 结果记录 : 记录皮肤阳性体征。 12 (七) 淋巴结 ( 1) 方法 : 用手指滑动触诊由浅 入 深触摸皮下淋巴结。 检查淋巴结是否肿大 ,以及肿大的部位、大小、数目、硬度、压痛、活动度、有无粘连、局部皮肤有无红肿、瘢痕及瘘管。 ( 2) 结果记录 : 记录阳性体征。 形体指标检查 (一) 身 高 ( 1) 器材 : 身高 体重 计。 使用前应校对零点 ,并用标准钢卷尺校正 身 高计刻度尺 ,每米误差不得大于。 同时 ,应检查立柱与底板、立柱与滑测板是否垂直 ,连接处是否紧密 ,零件有无松动等情况 ,应及时加以校正。 ( 2) 方法 : 选择平坦靠墙的地面水平放置人体测高计 ,立柱的刻度尺面向光源。 被检者赤足 ,立正姿势站立在人体测高计的底板上 ,两上肢自然下垂 ,足跟并拢 ,足尖分开成 60176。 ,挺胸收腹 ,头部正直 ,两眼平视前方 ,眼眶下缘与耳屏上缘呈水平位 ,足跟、骶骨部及两肩胛间区三点与立柱相接触。 检测人员站立于被检者的右侧 ,将滑测板轻轻沿立柱下滑 ,直到与颅顶点接触。 检测人员双眼应与滑测板等高时读数。 测量误差不应超过177。 ( 3) 结果记录 : 以厘米为单位记录 ,读数至小数点后一位。 ( 4) 注意事项 : 滑测板与颅顶点相 接触 ,松 紧适度。 头顶的发辫、发结应解开 ,饰物应取下。 完成测量后 ,应立即将滑测板推到最高处 ,避免其他被检者发生意外创伤。 (二) 体重 ( 1) 器材 : 身高 体重 计。 使用前应检验其准确度和灵敏度 ,用 50kg 及 标准砝码进行校正 ,准确度要求误差不超过 %,灵敏度应能测出 ,达不到要求应及时更换。 ( 2) 方法 : 将体重秤放置在平坦的硬地面上。 男学生穿短裤 ,女。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