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tas-990确认方案内容摘要:
期: 运行确认 确 认所需的材料 玻璃仪器 计量玻璃仪器需彻底清洗并经检定,一般玻璃仪器要保证洁净。 试剂、标准溶液 178。 标准铜溶液: ( %硝酸溶液稀释); 20ng/ml( %硝酸溶液稀释) 178。 空白溶液: %硝酸溶液(硝酸为优级纯) 178。 去离子水 其他辅助设备 178。 纯度≥ 99%的分析用钢瓶乙炔 178。 纯度≥ %的分析用钢瓶氩气 178。 无油空压机,冷却水源 178。 空心阴极灯: Hg、 Cu 软件系统安全性确认 打开计算机开关,待屏幕运行 Windows XP 操作系统 以后,由可以授权操作该仪器的检验员设定登陆用户名、密码,重新启动系统,再让不被受权人员登陆,尝试输入用户名和密码,尝试能否进入计算机系统,连续尝试五次,不知用户名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 TSA990 确认方案 第 6 页 共 12 页 和密码的操作人,应无法登陆计算机系统。 结论: 检查人: 日期: 波长准确度与重复性 波长测量:按照空心阴极灯规定的灯电流点亮汞灯,稳定后,在光谱带宽 条件下,从下列谱线 、 、 、 、 、 中选择三条逐一进行单向扫描,以给出最大能量的波长示值作为测量值,然后按照下述公式计算波长准确度与重复性。 波长准确度 按照下式计算 3131 ri 式中: r — 波长的标准值; i — 波长的测量值。 波长重复性 按照下式计算 minmax 式中: max — 某谱线三次测量值中的最大值; min — 某谱线三次测量值中的最小值。 波长准确度及重复性结果 波长 次数 nm nm nm 结论 第一次 — 第二次 — 第三次 — 准确度计算 3131 ri = (应<177。 ) 重复性计算 minmax = (应<)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 TSA990 确认方案 第 7 页 共 12 页 结论: 检查人: 日期: 分辨率 仪器光谱带宽 ,用汞 谱线在能量档测量。 调节光电倍增管高压,使谱线峰值能量为 100%177。 1%,扫描 ~ ,测量谱线两侧能量为 50%时所对应波长值,计算其差值。 差值按下式计算: ba 式中: a — 谱线左侧能量为 50%时所对应波长值 b — 谱线右侧能量为 50%时所对应波长值 分辨率结果 波长值 a = b = 分辨率计算 ab = ( ~) 结论: 检查人: 日期: 基线稳定性检定 选择铜 谱线,光谱带宽 ,用挡光方法测量仪器的 90%响应时间 T90,调节 T90不大于。 仪器与空心阴极灯同时预热 30min。 在不点火状态,连续测量 30min 内的吸光度,基线中心位置读数的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即为基线漂移。 基线漂移按下式计算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 TSA990 确认方案 第 8 页 共 12 页 minmax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tas-990确认方案
相关推荐
测量空气流量。 用瞬时流量计时 ,每分钟至少取三个读数。 用容积流量计时 ,每 5min 至少测量一次。 也可用风速计进行间接测量。 总传热系数 采用内部加热法在测定车厢漏气倍数后进行此项试验。 车厢内 加热到稳定状态后 1 h 开始测量 ,每隔 15min 记录一次读数 ,整个测试时间应不少于 4h。 运行试验 在车辆空载 ,平均车速不低于 50Km/h,行驶里程不少于 100Km
77。 0010′ v very coarse 177。 30 177。 20 177。 10 177。 0030′ 177。 0020′ JIS SelectionParagraphFormatLineSpacingLinesToPointsSelectionParagraphFormatLineSpacingLinesToPointselectionParagraaaaaaaaaaaaaaaa
7 封头直边纵向 皱折 直边部分不得存在纵向皱折 目测 8 8 封头最小厚度 δ㎜ δ≥δ n—Cl δ n—名义厚度 Cl—钢板负偏差 或图纸标注封头成形后的最小厚度 测厚仪 卡钳 卡尺 沿封头端面圆周 0176。 、 90176。 、 180176。 、 270176。 四个 方位测量厚度,必测部位 见附图。 度的 10%,且不大于 ㎜ 钢尺 目测拼缝是否符合要求 7 9 封头拼接焊缝
封做得多好,都肯定会有一定量的液压油的 泄露,而某所的压装车间对洁净度有比较高的要求,故液压增力系统不合适。 螺旋增力机构不仅结构紧凑,而且控制更为简便,只需要控制步进电机转动的步数及速度就可很精确的控制压头进给的位移和速度。 图 (41) 微位移进给部分结构示意图 螺旋机构分为滑动螺旋机构和滚动螺旋机构,滑动螺旋机构构造简单便于制造,但摩擦大,故启动力矩大,容易产生爬行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