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妇幼保健工作方案内容摘要:

系列植物神经功能失常的症状,严峻者可影响健康、工作、家庭生活等 , 更年期的保健指导十分重要。 二、工作措施 应普及更年期生理卫生知识,消除顾虑及精神负担,保持乐观情绪,生活起居保持规律,加强身体锻 炼,注意营养,控制体重,绝经后应定期进行体检,以早期发现疾病,及时治疗。 (一) 更年期综合症 由于妇女的生理特点,妇女从性成熟到老年期的过度阶段,即是更年期。 其卵巢功能的生殖和内分泌功能在此阶段逐步衰退而至萎缩,卵泡耗竭,随之发生月经改变而渐停止,妇女停经后有三分之一的生命时期处于雌激素的缺乏状态,因而妇女不仅可产生一系列植物神经系统紊乱和精神神经症状,并随之泌尿生殖器官萎缩性病变及心血管疾病和骨质疏松症等发病率显著上升,乃至老年性痴呆亦可能与长期雌激素缺乏有关,因此对更年期与 老年妇女的疾病防治尤为重要。 植物神经功能失调和精神方面症状,如潮热、出汗、全身烘热、属肝肾阴虚型, 以中药调理为主,应 滋阴降火。 如出现 骨质疏松 , 肢体关节 容易 骨折,应补益肝肾,补充钙片 ,加强 体育锻炼。 如 心血管系统及血脂 有 改变,应低脂饮食,适当体育锻炼, 辅以 降脂活血 药物进行治疗。 ( 二 ) 绝经后骨质疏松 骨质疏松是一种以低骨量骨结构破坏而导致骨脆性增加和骨折表现特征的全身性疾病。 65 岁以上妇女中,绝大多数骨折由骨质疏松所致。 骨质疏松是绝经后妇女的常见疾病。 严重影响了绝经后妇女的生活质量。 随着人口老龄化,骨质疏松现以成为危害公共健康的最严重问题 之一,所以必须加强健康教育。 准确熟悉骨质疏松症,提高对骨质疏松的防备和治疗的意识。 要 开展骨质疏松症的健康教育宣传,以加强社区尤其是老年妇女的保健护理,进行家庭防视,指导高危人群改变生活方式,增加钙的摄入,并同时给予维生素 D。 要 指导病人多喝牛奶,多晒太阳,以增强钙的吸收。 可以在中医师的指导下,服用补肝肾的中药。 加强运动锻炼,采取合理的运动方式,有利于预防骨质疏松减少骨折的危险性。 ( 三 ) 绝经后阴道出血 绝经一年后发生阴道出血,称绝经后出血,是内外生殖器良 27 恶性病变的症状,绝经后应用雌激素治疗亦可发生,特殊是绝 经后 5 年内,子宫内膜尚未完全萎缩。 可发生绝经后出血,约占绝经后子宫出血病例的 70%,另外,子宫内膜癌,卵巢颗粒细胞癌,老年性阴道炎、子宫颈癌、原发性输卵管癌等均可发生绝经后出血,故出现阴道不规则出血,要及时到医院就诊、检查,如果是妇科肿瘤按肿瘤防治要求处理。 甘肃省妇女 老年期保健工作方案 一、工作意义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的改善,以及卫生保健水平的提高,人的寿命普遍延长,老年人口迅速增长,世界卫生组织已将提高老年人晚年生活质量列为 21世纪促进健康的三大主题之一。 老年期妇 女由于卵巢机能衰退,激素水平不稳定,特别是雌激素水平的下降而引起的一些疾病, 严重影响着老年人的健康,因此做好老年保健十分重要。 二、工作措施 (一)主要疾病 老年期常见疾病主要有 更年期综合症、更年期功血、老年性阴道炎和尿路感染。 老 年期是妇科恶性肿瘤如宫颈癌、子宫内膜癌和卵巢癌的高发年龄,必须提高警惕,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绝经后由于雌性激素的下降,影响骨代谢、脂代谢等,妇女骨质疏松症的发病率增加,高脂血症、冠心病的发病率增加。 老年期妇女因胰腺分泌的变化,糖耐量降低,容易患糖尿病,且症状不明显,易被忽视。 ( 二 ) 保健内容 老年期保健 不应局限于妇科常见病的防治,应该生理心理并 29 重,以促进身心健康为目标,培养良好的心态,健康的生活方式,提高自我保健能力为主。 1.学会 自我监测。 学会对自身的健康情况进行评分和记录,以便能及早发现问题,及早采取相应的措施。 一是定期进行健康的 自我评定。 五快(吃饭、走路、两便、睡眠、说话)及三良好(个人性格及情绪、处事能力、人际关系)这八项内容全面地反映了身心健康的程度,应经常对照衡量。 二是 定期测量体重及腰围。 预防体重过度增长和脂肪的过多堆积。 三是 对常见病早期识别。 包括更年期综合症状、 白带增多或异常、绝经后阴道出血等。 2. 激素替代疗法。 大量的临床实践证明,激素替代可缓解围绝经症状,减轻泌尿生殖器官萎缩,减少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预防绝经后骨质疏松,可提高老年期妇女的生活质量,延缓衰老。 要 在医师的指导下,经过体格检查与必要的化验后使用,定期在医师观察和指导下调整剂量或更换药物,并行体格检查,切勿擅自服药与自行增减药物剂量。 3. 定期妇科检查和乳房检查,并有选择地进行血尿及内分泌检查,以便及早筛查更年期常见病。 甘肃省危重新生儿抢救工作方案 一、工作意义 新生儿是人一生中发病 率和死亡率最高的阶段,约占 5 岁以下儿童死亡的 2/3,新生儿期的疾病常常会导致各种较严重的神经系统后遗症的发生。 为保障我省新生儿生命安全,提高儿童生活质量,在全省建立危重新生儿绿色抢救通道,以进一步降低我省婴儿、 5 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和严重后遗症的发生率。 二、工作措施 (一)建立 省、市、县级三级 危重新生儿抢救中心,负责 辖区危重新生儿救治的指导、会诊和接诊抢救。 兰州市三县五区以省级危重新生儿抢救中心为技术支持;各市(州)、县(市、区)指定一所具备较强综合抢救能力的医疗保健机构为辖区危重新生儿抢救中心,承担辖区危重 新生儿救治的指导、会诊和接诊抢救。 (二)成立省、市、县级危重新生儿抢救专家组,由新生儿、儿科专家及同级妇幼保健机构人员组成。 确定抢救工作负责人,并设立 24小时值班电话。 (三)加强危重新生儿的转诊和抢救 1.危重新生儿抢救转诊: 各助产机构、医疗保健机构发生的危重新生儿,要就地进行积极救治,根据病情及时予以转诊;对 31 每例转诊的新生儿要提供与新生儿病史相关的产科病历、抢救病例摘要。 2. 危重新生儿抢救接诊: 抢救中心对所有危重新生儿不得拒诊、推脱,要简化入院手续,做到危重新生儿抢救工作在到达中心后即刻开始。 对于 因病情危重无法转诊的新生儿,抢救中心按照院外会诊程序要求操作, 通过电话、视频、网络等先行指导抢救,并立即派出抢救人员奔赴现场抢救。 (四)信息管理 各级危重新生儿抢救中心接收其他医疗保健机构转诊的危重新生儿时,填写《 甘肃省 危重新生儿抢救登记表》( 附 表 4),每季度 下月 10日前 上报到 辖区 妇幼保健机构, 辖区 妇幼保健机构汇总后上报到 省 妇幼保健院。 (五)质量控制 1.危重新生儿的上报:查看助产机构分娩登记册,新生儿病历。 2.抢救中心:无拒诊和延误抢救的案例发生,查看危重新生儿 的转运时间,接诊时间,转运车辆,护送人员的情况。 3.危重新生儿的抢救:查看危重新生儿抢救记录。 4.值班人员备班、通讯情况:无空岗、转运延误情况的发生。 三、评估内容 (一)新生儿、婴儿及五岁以下儿童死亡率。 (二)全省上转危重新生儿抢救情况。 33 甘肃省儿童先天性甲状腺功能低下、苯丙酮尿症 筛查工作方案 一、工作意义 先天性甲状腺功能低下症(简称甲低)、苯丙酮尿症(简称 PKU)都是由于先天性代谢异常而影响大脑的发育、造成儿童智力损伤为主的疾病。 对新生儿进行早期筛查、确诊和 规范化治疗,可以避免智力残疾的发生,并促进其正常发育。 二、工作规范 (一)筛查对象:生后 3— 7 天的新生儿。 (二)采血机构:开展助产技术和新生儿抢救的医疗保健机构。 (三)筛查机构:由省卫生厅审批的医疗保健机构进行新生儿先天性代谢病筛查。 (四)样本采集、递送: 1.采血针必须一人一针。 2.采血时间为出生 72小时后、 7 天之内,并充分哺乳;对于各种原因没有采血者,最迟不宜超过出生后二十天。 3.采集滤纸干血片,在 2— 8℃冰箱中保存,并在采集后 5个工作日内递送至筛查检测机构。 ( 五 )信息管理 1. 各助产机构 对进行甲低、 PKU 筛查的新生儿,每人填写一张采血卡,并进行登记,每月依据采血卡的登记及产妇分娩底册填写《 新生儿疾病筛查月报表 》 (附表 5),于下月 10 日前上报上月筛查报表。 2.各县(市、区) 妇幼保健机构根据筛查中心反馈复查血片的信息,统计复采血片人数。 ( 六 )质量控制 1.质控内容:筛查率、血片质量。 2.质控方法: ( 1)筛查率: 一级质控:县(市、区)级,抽取 30%助产机构,依据出生证发放信息、血片登记册,计算筛查率,与报表核对,其误差率小于177。 2%。 二级质控:省级,以区(县)为单位,抽取 15%助产机构 ,方法同一级质控,其误差率小于177。 1%。 ( 2)血片质量: 由省新生儿疾病筛查中心对不符合质量要 求的血片及血片到达时间进行登记,以县(市、区)为单位定期反馈。 血片质量要求: 35 ① 每个血斑直径大于 8 毫米。 ② 血滴自然渗透,滤纸正反面血斑一致。 ③ 血斑无污染。 三、评估内容 (一) 筛查率: 以 县(市、区) 为单位,统计辖区内助产机构甲状腺功能低下、苯丙酮尿症筛查人数占同期活产数百分比,筛查率达 50%。 (二)阳性儿童检出率:确诊的甲低、 PKU儿童分别占全部进行该项筛查人数的百分比。 (三)管理率: 以 县(市、区) 为 单位,确诊的阳性患儿,在确诊 1 个月内得到治疗的人数与同期确诊人数百分比,管理率达 100%。 附表 5 新生儿疾病筛查月报表 报表单位: 县(市、区) 年 月 医院名称 活产数 7 天内 死亡数 血片数 备 注 足血数 脐血数 合 计 注:助产单位于每月 10 日前上报到区(县)妇幼保健机构,各 市、区汇总后于 15 日前上报到省妇幼保健院。 报表人 : 报表时间: 年 月 日 37 甘肃省儿童听力筛查工作方案 一、工作意义 新生儿听力障碍是新生儿常见的出生缺陷,正常新生儿中听力障碍发生率为 1— 3 ‰,在重症监护室发病率可达 2— 4%。 新生儿听力筛查与救治使听力障碍得到早发现、早干预,减少听力残疾的发生。 二、工作规范 (一)筛查对象:出生 3— 5 天的新生儿。 (二)筛查机构:开展助产技术或设置儿科的医疗保健机构及各妇幼保健机构。 (三)筛查人员 :经兰大二院新生儿听力筛查中心培 训,取得考核证的人员方可上岗。 (四)筛查仪器 :筛查型耳声发射仪( DPOAE)和 /或自动听觉脑干诱发电位仪( AABR)。 (五)诊断机构 :由省卫生厅认定的儿童听力障碍诊治中心进行确诊。 (六)异常儿童转诊:具有听力损伤高危因素者、听力初筛未通过者均开具转诊单到兰大二院儿童听力障碍诊断中心进行复查、确诊。 ( 七 )信息管理 1.各助产机构在分娩登记册上注明新生儿听力筛查的情况,并进行详细的登记 , 填写《甘肃省新生儿听力筛查月报表》( 附 表6) , 每月 10日将上月数据 上报到区(县)妇幼保健机构。 2.省妇幼保健院每月统 计全省 42 天儿童听力复查情况,以市(州)为单位, 将 儿童听力复查情况反馈 到市(州)妇幼保健机构。 ( 八 )质量控制 1.质控内容:筛查率、 42天儿童听力复查率。 2.质控方法。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