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配式建筑技术考察报告内容摘要:

钢筋套筒灌浆连接是 目前 装配 整体 式 PC 结构的重要接头形式。 ⑵ 钢筋套筒灌浆连接的分类 按照钢筋与套筒的连接方式不同,该接头分为全灌浆接头、半灌浆接头二种。 (见图 45~图 46) 全灌浆接头是传统的灌浆连接接头形式,接头两端的钢筋均采用灌浆连接,两端钢筋均是带肋钢筋。 半灌浆接头是一端钢筋用灌浆连接,另一端采用非灌浆方法(例如螺纹连接)连接的接头。 根据套筒在 PC 构件预埋位置的不同,又分为正插法、倒插法二种工艺。 绝大多数 采用 正插法, 即 把套筒预埋在构件的 下 部,插筋预留在构件 的 上 部。 构件吊装时将 下层构件 顶部 插筋对准 上 层构件 底部预埋 的套筒插入。 反之 , 为 倒插法套筒连接工艺。 ⑶ 钢筋套筒灌浆连接在装配式整体结构中的应用 套筒灌浆连接主要适用于装配式整体混凝土结构的预制剪力墙、预制柱等预制构件的纵向钢筋连接(见图 46);也可用于叠合梁等后浇部位的纵向钢筋连接(见图 47)。 套筒灌浆连接接头在同截面布置时,接头性能应满足《钢筋机械连接技术规程》( JGJ107)中的 I 级性能指标。 1—灌浆孔 l—套筒总长 2—排浆孔 d—套筒外径 D—套筒锚固段环形突起部分的内径 图 45 半灌浆接头 图 46 全灌浆接头 图 47 预制柱、叠合梁 图 46 剪力墙 连接 浆锚搭接 浆锚搭接连接是基于粘结 锚固 原理进行 连接的方法。 在竖向结构 部品 下段范围 内, 预留出 竖向孔洞, 孔洞 内壁表面留 有螺纹状 粗糙面, 周围 配有 横向 约束 螺旋 箍筋。 装配式 构件 将下部 钢筋 插入孔洞内 ,通 过灌 浆 孔注入灌浆料 , 直至排气孔溢出 停止 灌浆。 (见图 48) 浆锚搭接连接时,要对 预留孔成孔 工艺 、孔道形状 和长度、构造要求、灌浆料和被连接钢筋,进行力学性能以及适用性 的 试验验证。 浆锚搭接成本底、操作简单。 因结构受力的局限性, 技术操作规程 ( JGJ12020) 中 对其 适用的 范围作 出 了限制。 PC预 制 构 件 生 产 工 艺 目前 国内 生产工艺 为固定模位 、 循环流水 线二种 形式。 日本 有一种移动模位的 生产 工艺。 在施工现场 特定 区域 , 进行大型 、 异型 PC 构件的预制生产。 其 实质也是固定模位。 类似于公路铁路施工中常见的 工地 桥梁预制厂。 二种 生产 工艺比对及特点 固定模位工艺 , 不受作业时间限制,适合工序复杂的混凝土构件生产。 循环流水生产线工艺 , 实现程序控制。 但 受工序作业时间限制,需要在限定时间内完成 相应的 工序作业。 pc 构件生产工艺形式的比较 序号 名称 固定模位 循环流水线 1 适应范围 各种类型均可 板类构件 2 浇注设备 浇注机、 移动 吊斗 浇注机 图 48 浆锚 搭接 序号 名称 固定模位 循环流水线 3 成型设备 台座振动 + 振捣棒 振动台 4 养护方法 分散蒸养 集中蒸养 5 通用性 好 受限制 6 作业条件 一般 好 7 机械化程度 简单 高 8 能耗 较高 较低 9 产品质量 好 好 10 劳动效率 一般 高 11 投资 较小 大 生产工艺 的选择 尺寸规则的 板式 PC 构件 ( 目前 国内 蒸养窑 每层闸门 进口 高 度45cm) , 数量较 多 , 如 墙板、叠合板等, 适合采用 循环 流水线 生产。 体积 大 、形状不规则的 PC 构件(楼梯、阳台、飘 窗 等), 选择 固定 模 台 的 生产工艺。 此种工艺 即可 在厂区车间 内 设置, 也可在装配工地内设置。 具有灵活多变的特点。 根据。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