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建筑学专业——考研完备学习计划内容摘要:

中国建筑史 潘谷西2.外国建筑史 罗小未(清华大学教授)3.20世纪西方建筑史吴焕加(清华大学教授)4. 图说建筑史5.外国建筑史(19世纪末以前的)6. 中国古代建筑史 刘敦桢历年考试难度分析例如:从近五年题型来看,建筑历史必考的题型有名词解释、简答、论述,还有可能考到画图题和选择填空。 就每种题型的作答要点分析如下:复习方向点拨 如果你的英语很好,恭喜你,你已经跨出了成功的一步。 真正开始狂背教材可以从十一以后再开始,三个月的时间足够你把这几本书翻来覆去背熟三遍了。 如果你的英语一般,对政治也没有任何概念,那么也没有关系,只要做好计划,跟着这份复习规划踏踏实实一步一个脚印走,进入复试绝对没有问题。 同样的,我建议以将9月份以前的大部分时间花在准备公共课上,因为短期之内靠突击提高英语分数很难,政治也需要大量时间背诵和理解。 而专业课复习时间不宜拖得太长。 因为兴趣和意志会慢慢地消磨殆尽,所以考前的三四个月突击背诵完全来得及,而且可以保持新鲜完整的记忆。 往年来看,大多数同学都是壮志未酬身先死,挂在了英语政治上。 英语好的同学可以从复习开始就把专业书先过一遍,这一便不要求记,只要有个大概印象就可以。 参考书目推荐初试:中国建筑史 潘谷西2.外国近现代建筑史 罗小未(清华大学教授)3.20世纪西方建筑史吴焕加(清华大学教授)4. 图说建筑史梁思成5.外国建筑史(19世纪末以前的)6. 中国古代建筑史 刘敦桢 三、学习方法解读 1.参考书的阅读方法 (1)目录法:先通读各本参考书的目录,对于知识体系有着初步了解,了解书的内在逻辑结构,然后再去深入研读书的内容。 (2)体系法:为自己所学的知识建立起框架,否则知识内容浩繁,容易遗忘,最好能够闭上眼睛的时候,眼前出现完整的知识体系。 (3)问题法:将自己所学的知识总结成问题写出来,每章的主标题和副标题都是很好的出题素材。 尽可能把所有的知识要点都能够整理成问题。 2. 学习笔记的整理方法 (1)通过目录法、体系法的学习形成框架后,在仔细看书的同时应开始做笔记,笔记在刚开始的时候可能会影响看书的速度,但是随着时间的发展,会发现笔记对于整理思路和理解课本的内容都很有好处。 (2)做笔记的方法不是简单地把书上的内容抄到笔记本上,而是把书上的内容整理成为一个个小问题,按照题型来进行归纳总结。 3.真题的使用方法 认真分析历年试题,做好总结,对于考生明确复习方向,确定复习范围和重点,做好应试准备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分析试题主要应当了解以下几个方面:命题的风格(如难易程度,是注重基础知识、应用能力还是发挥能力,是否存在偏、难、怪现象等)、题型、题量、考试范围、分值分布、考试重点、考查的侧重点等。 考生可以根据这些特点,有针对性地复习和准备,并进行一些有针对性的练习,这样既可以检查自己的复习效果,发现自己的不足之处,以待改进;又可以巩固所学的知识,使之条理化、系统化。 四、专业课复习特点 考研总的来说可以说是专业课的较量,公共课过线很容易,但是拿高分很难,恰恰相反,专业课得分很容易,只要你自己肯下个功夫,建筑历史拿到110分,快速设计拿到110分基本没有问题,两门公共课再拿到130分,总分达到350,考上清华大学建筑学院,甚至其他学校,都没什么问题,因此说,专业课才是“王道”。 下面,我就考研专业课的复习方法说一些自己的见解。 快题很重要,平时都要练,也是提高得比较快的一个科目。 快题练习不一定要每次都画一个完整的快题,可以每天画个平面或者透视什么的。 最好形成自己的模板。 英语和快题一样,在考研的阶段最好是每天都要复习。 每天复习一个小时左右也就够了。 英语的复习主要是保持语感。 历年的真题非常重要。 一定要反反复复研究透。 里面出现过的单词最好都能记下来。 政治的复习,买一本当年的大纲解析,顺一遍,做笔记,之后主要就是反反复复地看,形成知识框架。 记住政治最重要的是理解,不是背。 题目不需要做很多,但是历年真题还是要做到滚瓜烂熟的程度。 大概是十一,二月的时候会出时政的书和题,启航的不错。 建筑历史的复习大家的区别最主要在于复习的精细度,那些大的线索有用心的人基本都能记下来,可是比如某个建筑的建造年代这样一些细节信息就不一定大家都会去记,赢就赢在这些地方了,所以在复习的开头就要养成好习惯,要关注细。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