沥青混凝土心墙工程监理实施细则内容摘要:

原因,提出处理措施,及时向监理机构报告,经监理机构批准后,方可进行处理。 对于一般的沥青混凝土缺陷应在碾压完 24h 内修复、修补完毕。 修复、修补措施应报经监理机构同意后进行,修复、修补过程中,均须有详细的记录。 监理机构员在沥青混凝土心墙铺筑及碾压过程中,实行全过程旁站监理,监督督促施工施工单位按照设计、规范要求进行施工作业,具体工作要求如下: ( 1)对沥青混凝土拌合、运 输、铺筑及碾压设备的完好情况,过渡料碾压过程中是否对心墙进行保护、心墙两侧过渡料碾压合格并经验收,心墙模板是否产生位移、防雨设施准备等情况进行检查。 ( 2)沥青混凝土施工过程中对沥青混合料配比称量、出机口温度、已铺筑碾压层沥青混凝土表面温度、沥青混合料入仓温度、摊铺厚度、碾压温度、碾压速度、遍数、前后两段交接处碾压情况进行详细的量测和记录。 ( 3)检查沥青混凝土摊铺过程中,沥青混合料的温度是否正常;沥青混凝土与混凝土基座或岸坡接缝处理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 4)如出现大风、雨雪天气等情况应及时督促施工单位采取 有效措施对沥青混凝土进行保护,并按设计及规范要求对已摊铺层进行处理。 对浇筑过程中发生的异常情况、可能产生质量缺陷的部位进行详细记录,并及时向监理部领导汇报,为墙体质量检测提供依据。 为了确保施工质量,施工单位必须按照有关施工规范和设计文件进行施工。 对发生的违规作业行为,监理机构可发出违规警告、返工指令,直至指令停工整顿。 4 施工质量控制 沥青应选用专用水工沥青。 沥青的品种和标号应通过试验根据本工程施工图纸的要求和监理机构指示选定。 运至工地用于工程的沥青,应有产品出厂合格证,厂家的品 质试验报告,还应提供化学组份和黏度的试验成果,施工单位试验室必须按规定进行复检,必要时还应进行化学分析。 试验检查项目包括: ( 1)针入度。 ( 2)软化点。 ( 3)延度。 ( 4)密度。 ( 5)脆点。 ( 6)含蜡量。 ( 7)溶解度。 ( 8)闪点。 ( 9)薄膜烘箱试验值(包括质量变化、针入度比、延度、脆点、软化点升高)。 不同标号和厂家生产的沥青应分别贮存,不得混杂。 沥青熔化和脱水后严格控制存放时间,最好一次性使用完沥青罐内熔化的沥青。 存放较长的沥青,应在使用前抽样检验,不符合施工图纸规定质量标准的沥青不得使用。 凝聚的乳化沥青禁止使用。 填料应采用粒径小于 的碱性矿粉。 填料应符合表1 的质量要求。 表 1 填料的质量要求 序号 项目 单位 指标 1 密度 g/cm3 ≥ 2 含水率 % 3 亲水系数 1 4 颗粒筛孔通过率 % 100 % 90 % 70 5 其他 不含泥土、有机质杂质和结块 填料的贮存必须防雨防潮,防止杂物混入,散装填料应用筒仓贮存,袋装填料应存入库房,堆高不超过 ,最下层距 地面至少300mm。 骨料的选用应遵循以下要求: ( 1)粗骨料的选用技术要求应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 ( 2)粗骨料采用碱性岩石轧制的碎石。 ( 3)防渗沥青混凝土的粗骨料粒径,不得大于压实后铺筑层厚度的 1/3,且不大于 20mm。 ( 4)人工轧制粗骨料的技术要求应质地坚硬、新鲜,不因加热导致性质变化,不得使用有风化膜的岩石加工。 ( 5)细骨料采用碱性岩石扎制而成的人工砂。 为改善沥青混凝土的性能,其配制比例应通过试验优选,并应符合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 水工沥青混凝土需要试验改性剂时,应通过试验确 定。 使用改性剂的沥青混凝土性能应满足设计要求,应经试验论证,并报监理机构批准。 沥青混合料配合比的允许偏差,不得大于表 2 中规定的数值。 沥青混凝土防渗墙施工前,对底部混凝土基座的连接处的处理应按设计要求施工。 表 2 配合比允许偏差 材料种类 沥 青 填 料 细骨料 粗骨料 配合比允许偏差( %) 177。 177。 177。 177。 模板安装前应检查模板质量(平面尺寸、清洁、破损等),安装时必须按混凝土结构物的施工详图测量放样,确保模板的刚度和支撑牢固,重要结构部位应多设 控制点,以利检查校正。 人工架设的模板应牢固、拼接严密、尺寸准确、拼接方便、拆卸方便。 钢模定位后的中心线距心墙设计中心线的的偏差不应小于177。 5mm,过渡料铺筑、碾压过程中,如发现模板变形走样应立即采取纠正措施,直至停止过渡料的铺筑和碾压。 沥青混合料填入钢模之前,应先进行过渡料的碾压。 沥青混合料碾压之前,应先将钢模拔出并及时将钢模表面黏附物清除干净。 心墙两侧过渡料摊铺前,应采用防雨布等遮盖心墙表面,遮盖宽度应超出两侧模板 30mm 以上。 心墙两侧的过渡层应对称铺填压实,以免钢模移动,距模板边 150mm~ 200mm 的过渡料应待钢模拆除后,与心墙同步碾压。 心墙两侧压实后的高程宜略低于心墙混凝土面,以利排水。 沥青混合料的拌合应符合以下要求: ( 1)在拌合沥青混合料前,应预先对拌合楼系统进行预热,拌合时间和机内温度不得低于 100℃。 ( 2)拌合设备的称量系统应定期进行动、静态检定、沥青混凝土生产过程中称量精度应控制在177。 %。 ( 3)拌合沥青混合料时,应先将骨料与填料干拌 15s~ 20s,再加入热沥青一起拌合。 应均应拌合,使沥青裹覆骨料良好,拌合时间应通过时间确定。 ( 4)沥青混合料的出机口温度,应满 足摊铺和碾压温度的要求。 ( 5)因故停机超过 30min 时,应将机内沥青混合料清除干净。 ( 6)所有称量、计时和和测温设备应定期进行校准、测试,对每盘拌合过程进行监控和记录。 沥青混合料的摊铺应遵循以下规定: ( 1)沥青混凝土心墙及过渡料应与坝壳填筑同步上升,心墙及过渡料与相邻坝壳的填筑高差不应大于 80mm。 ( 2)沥青混凝土心墙混合料应采用汽车保温罐运输,沥青混合料的摊铺应采取专用摊铺机,摊铺速度以 1m/min~ 3m/min 为宜,或通过现场试验确定,专用机械难以铺筑的部位可采用人工摊铺,用小型机 械压实。 ( 3)沥青混凝土摊铺厚度宜为 20mm~ 30mm,机械摊铺时应经常检测和校正摊铺机的控制系统,人工摊铺时,每次铺筑前应根据沥青混凝土心墙和过渡层的结构要求及施工要求调校铺筑宽度和厚度。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