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油机电子控制燃油喷射技术内容摘要:
① 火焰预热塞: 火焰预热塞又称进气预热器或起动预热器,安装在进气管中,在冬季用来加热起动时进入气缸前的冷空气。 预热塞是空心的,经过精确计量的微 量燃油送入空腔内,其余的空间是空气,空气经预热塞外壳上的小孔进入预热塞空腔。 火焰预热塞通电时,内部的炽热管发热,在 60~90s,温度 达到 1000℃ 以上,预热塞空腔内的燃油蒸发,与空腔内的空气混合并在预热塞内燃烧,产生的热量加热进气管中的空气。 ② 电预热塞 : 电预热塞内有加热线圈,其余 的空间内填装绝缘的氧化镁填料。 电热塞电源电压一定时,温度越低,加热线圈的电阻越小,流过的电流就越大,温度升高越快;温度较高时,由于线圈电阻值加大,电流减小,因而限制了加热线圈的温度。 奥迪柴油电控系统的电加热装置如图 36 所示, 继电器 J317 和控制器 J179 由发动机控制单元 J248 控制。 为预热塞 Q10—— Q15 施加的电压大小、供电时间长短由控制器 J179 控制,控制规律如图 37 所示。 图 36 奥迪 BMK 柴油共轨发动机预热系统 图 37 奥迪预热塞温度电流电压示意图 J317 供电继电器 J179 预热控制单元 1 段电压 2 短电压 3 段电压 5V J248 发动机 ECU S 保险丝 Q10— Q15 预热塞 13 喷油器的外观如图 38 所示,喷油器主要由喷油阀偶件、弹簧 、电磁阀等组成。 喷油时刻和喷油量是通过阀门控制的,而燃油阀门是受电磁线圈的衔铁控制的。 电磁阀通电时,回油口打开,控制室的压力降低,针阀腔的压力(等于系统压力)克服弹簧力和控制室压力,打开针阀,燃油以雾状喷入燃烧室。 喷油针阀的动作不是电磁阀直接作用产生的,而是燃油系统的高压、控制室压力和弹簧力共同作用的结果。 电磁阀间接控制喷油器针阀。 二位二通 电磁式 喷油器 图 38 喷油器实物图、工作原理示意图 1 电磁线圈 2 高压进油通道 3 控制室出油节流孔 4 控制室 5 回位弹簧 6 针阀 7 压 力室 8 控制活塞 9 控制室进油节流孔 10 回油通道 11 二位二通电磁阀 喷油器根据 ECU 送来的控制信号,将共轨内的高压燃油以最佳喷油时刻、喷油量、喷油速率喷入燃烧室。 二位二通电磁阀喷油器的结构如图 38 所示,主要零件是喷嘴、控制喷油率的进油节流孔 回油节流孔 液压控制活塞 8 和高速电磁阀。 喷油器中的高速电磁阀是二位二通电磁阀。 液压控制活塞 8 上部是控制室 4,下部是压力室 7。 控制活塞与喷油器壳间有回位弹簧5,弹簧力使控制活塞下行关闭喷油嘴。 电磁阀通电时,控制室与低压回油管相通,电磁阀断电时,截断控制 室与回油管的通道。 当二位二通电磁阀线圈中通电时开启,控制室内的高压燃油经出油节流孔流入低压油路中,控制室中的燃油压力降低,喷油压力室的燃油压力仍是高压,压力室中的燃油的高压作用在控制活塞上,克服弹簧力使针阀开启,向气缸喷射燃油。 切断二位二通电磁阀线圈中的电流时,二位二通电磁阀关闭控制室的卸油通道,共轨内的高压燃油经控制室的进油节流孔流入控制室,控制室的燃油压力升高,控制室燃油压力与弹簧力相加后的合力克服压力室的压力,使针阀下降关闭喷油嘴,喷油结束。 出油节流孔 3 和进油节流孔 9 的大小、控制室 4 容积对喷嘴的开 启和关闭速度以及喷油过程起着决定性的影响。 出油节流孔径 3 一定要大于进油节流孔径 9,否则 控制室 4 内的燃 14 油就不能排出去,控制活塞 8 不能上升,喷油孔不能打开、 不能喷油。 出油节流孔 3 孔径远大于进油节流孔径 控制室 4 容积小时,喷油器开启动作 就 迅速; 在出油节流孔径大于进油节流孔径的情况下,加大 进油节流孔 9 的孔径 、 减小 控制室 4 的容积 时 , 喷油器的关闭动作 就 迅速。 如图 39 所示( a)为 BOSCH 共轨喷油器的结构及零件名称;( b)为喷嘴开启喷油状态;( c)为喷嘴关闭不喷油状态。 当电磁阀线圈 2 通电时,球阀 6 离开阀座控制阀开 启,控制室 7 内的高压燃油经出油节流孔 14 流入低压油路中,控制室 7 中的燃油压力降低,喷油压力室 10 的燃油压力仍是高压,压力室 10 中的燃油的高压作用在针阀 9 上,克服回位弹簧 8 的弹簧力使针阀 9 开启,向气缸喷射燃油。 切断电磁阀线圈中的电流时,球阀 6 关闭控制室的出油通道,共轨内的高压燃油经控制室的进油节流孔 12 流入控制室 7,控制室 7 的燃油压力升高,控制室燃油压力与弹簧力相加后的合力克服压力室 10 的压力,使针阀 9 下降关闭喷油嘴,喷油结束。 二位二通电磁阀喷油器的喷油动作总结为:电磁阀通电、泄背压、喷油,电磁阀断电、建立 背压、停止喷油。 213456789111014131215供油( a ) ( b ) ( c )回油供油回油 图 39 BOSCH 共轨系统喷油器 ( a)结构 ( b)喷嘴开启、喷油 ( c)喷嘴关闭、不喷油 1 回油口 2 电磁线圈 3 衔铁回位弹簧 4 衔铁 5 弹簧 6 球阀、阀座 7 控制室 8 针阀弹簧 9 针阀 10 压力室 11 喷油孔 12 控制室进油节流孔 13 供油口 14 出油节流孔 15 供电端子 二位二通喷油器包括喷油嘴(针阀组件)、液压伺服阀(控制柱塞组件) 和电磁阀 ,如图 310 所示。 燃油来自于高压共轨 ,经通 道 4 流向喷油嘴 的针阀腔 13,同时经节流孔 9 流向控制 柱塞 腔 8,控制 柱塞 腔 8 与燃油回 油路相连,途经 泄油 节流 孔 7 和 电磁阀 6。 泄油 节流 孔 7 上面的 电磁阀 6 关闭时,控制柱塞腔 8 内的压力油作用于针阀控制活塞10 的向下的液压力以及针阀回位弹簧 11 的向下力超过了高压燃油在喷油嘴针 阀承压面 作用的 向上的力,结果 针阀 12 进入阀座且将高压通道与燃烧室隔离,关闭喷油口,不喷油。 15 图 310 二位二通式喷油器 [资料来源 : BOSCH] 1 回油口 2 衔铁回位弹簧 3 电磁线圈 4 供油口 5 衔铁 6 球阀及阀座 7 节流口 8 控制柱塞腔 9 节流口 10 控制柱塞 11 针阀弹簧 12 针阀 13 针阀室 14 喷油口 当 为喷油器的电磁线圈供电时 电磁阀 6打开 ,控制 柱塞 腔 8的燃油经 泄油 节流 孔 7流出,腔 8 内的压力下降,作用于控制柱塞 10 上的 向下的力液压力消失 ,作用于喷油嘴针阀 12承压面上的力 克服弹簧力 针阀 12 被打开,燃油经喷孔喷入燃 烧室。 电控柴油机的喷油器,由于燃油压力很 高,所以电磁阀不直接控制针阀 ,打开针阀所需的力不是由电磁线圈产生的。 打开针阀的动作,是通过电磁阀泄油,使 控制腔压力降低,从而打开针阀 的,是间接控制针阀开启的。 喷油器泄漏的燃油经回 油 口 1 进入回油管,汇 同高压泵和压力控制阀的回油流回油箱。 喷油器工作原理为: ① 电磁阀断电,球阀关闭,控制腔保压,控制腔压力 +针阀弹簧压力 针阀腔压力 ,针阀落座关闭,不喷油; ③电磁阀通电,球阀开启,控制腔泄油,控制腔压力 +针阀弹簧压力 针阀腔压力 ,针阀抬升开启,喷油;针阀抬升速度取决于泄油孔与进油孔的流量差,针阀关闭的速度取决于进油孔流量; ③ 喷射响应时间 =电磁阀响应时间 +液压、机械系统响应时间,喷射响应时间一般为~。 16 二位三通 电磁式 喷油器 二位三通 电磁式 喷油器结构示意图如图 311 所示,电磁阀通过打开和关闭喷油器的控制室 10 的进油、回油通道控制喷油器喷油与否。 三通阀的内阀 5 固定不动,外阀 6 能滑动,二阀同轴、精密配合,外阀移动的两个极限位置就是开启和关闭阀门的位置。 电磁阀线圈 7 不通电时,外阀 6 在弹簧压力作用下处于下限位置,进油口 4 开启,回油口 8 关 闭;共轨 3 内的高压油通过进油口 4 进入控制室 10,控制室内压力与共轨 3 压力相同,喷油器针阀在控制室压力和针阀弹簧的压力作用下关闭喷口不喷油。 电磁阀线圈 7 通电时,进油口 4 关闭,回油口 8 开启;控制室 10 油压迅速下降,针阀室压力远大于针阀弹 簧弹力和控制室压力,针阀开启,喷油器喷油;直到电磁阀线圈再次断电使高压油进入控制室,喷油结束。 ECU 控制供油压力调节阀使喷油压力稳定,电磁阀线圈通电开始时刻决定喷油正时,电磁阀线圈通电时间决定喷油量。 但是,由于三通阀的内外阀间、外阀与阀体间要保持很好的配合间隙、又要相对运动,因此,燃油泄漏量较大,应用效果不佳,现在三通喷油器都改为二位二通 喷油器了。 喷油器参数取决于发动机的型号,表 31 为一汽某型号发动机喷油器数值。 图 311 二位三通阀型喷油器 ( a)电磁阀不通电,不喷油 ( b)电磁阀通电, 喷油 1 针阀室 2 量孔 3 共轨 4 控制室进油口 5 内阀 6 外阀 7 电磁线圈 8 控制室回油口 9 喷油器壳体 10 控制活塞室 11 控制活塞 12 针阀 表 31 电磁喷油器参数 名称 单位 参数 条件 线圈电阻 mΩ 230~ 750 20℃ 提升电压 V 48 20℃ 提升电流 A 24~ 26 设定值 25A 保持电流 A 11~ 13 设定值 12A 针阀升程 μ m 50~ 110 ———— 喷油量 mm179。 5 20MPa 喷油量 mm179。 50 135MPa 17 压电式喷油器 逆压电效应 逆压电效应就是 在电介质的极化方向施加电场,电介质会在一定方向上产生机械变形或机械压力,当外电场去除后,变形或应力随之消失,这种将电能转换成机械能的现象称为逆压电效应或者电致伸缩效应。 逆压电效应的压电元件材料为压电单晶体或多晶体压电陶瓷。 西门子( Siemens)公司生产的压电晶体驱动的喷油器,采用多层压电晶体层叠构成,每层压电晶体是厚度约为 20~200μ m 的陶瓷,层与层之间有电极,每层压电晶体的工作电压 100~200V,压电晶体在电压作用下厚度增加,增加量为压电晶体原厚度的千分之一,全升程动作时间约为 30μ m,远小于电 磁阀的动作时间; 电磁阀铁芯的动作时间则较长,高速电磁阀为 3~ 4ms,慢速电磁阀可达 300~ 500ms,普通电磁阀动作时间一般为 20~ 50ms。 另外压电 晶体使用寿命也很长,可循换工作 109 次以上;质量较好的的电磁阀工作寿命一般为 8179。 107 次,可见压电晶体的使用寿命是电磁阀的十多倍。 在高速开关阀中常采用压电驱动器,因为压电驱动器有以下几个优点:位移控制精度高,可达 m;响应快,阀芯开关时间可达 10μ s;有较大的输出力,能达到 ;结构紧凑,不需要铁芯、线圈等。 其缺点是输出位移小,要获得较 大的位移还要经过放大;另一个缺点是需用高电压驱动。 压电驱动式喷油器 1. 压电晶体驱动的柴油共轨喷油器 利用压电元件的逆压电效应,给压电元件施加电压,压电元件变形的特点,可以制作简单的喷油器。 ECU 给压电元件施加电压时,压电元件膨胀而使喷油器针阀关闭,喷油器不喷油; ECU 不给压电元件施加电压时,压电元件收缩到正常尺寸使喷油器针阀开启,喷油器开始喷油。 发动机不工作即喷油器不喷油时,若压电元件针阀关闭喷口,需要给压电元件施加电压,这样会导致大量消耗电能,因此不选用这种控制方式而选用通电喷油断电不喷油方式。 ECU 给压电元件施加电压时,压电元件膨胀而使控制腔泄油,针阀开启喷油器喷油;ECU 不给压电元件施加电压时,压电元件收缩到正常尺寸,关闭控制腔出油口,使控制腔油压上升,喷油器针阀关闭,喷油器喷油结束。 在燃油压力和喷油时间一定的前提下,喷油器的喷油量与喷油器针阀的升程成正比,而喷油器针阀的升程与施加在压电元件两端的电压成正比,所以通过控制施加给压电元件电压的大小就能够控制喷油量。 在燃油压力和施加给压电元件电压的大小都一定的前提下,喷油器的喷油量与喷油器针阀的开启时间成正比,而喷油器针阀的开启时间即为施加在压电元件 两端电压的时间,所以通过控制施加给压电元件电压的时间长短就能够控制喷油量。 大众的 部分柴油机的喷油器使用的是压电式喷油器。 使用压电元件有以下特点:开始通电到针阀的液压动作的延迟时间约为 150μs,气缸一个工作循环的油量可采用多段喷射;多段喷油之间切换时间非常短;产生的力非常大;可精确地控制行程;同时,触发电压 110~ 148V 之间,电压较高。 执行元件中装有 264 层压电晶体,每一压电晶体都有两个电极线用来连接控制电路。 结构简图如图 312 所示。 18 62 3451789 图 312 压电驱动式喷油器结构 1 回油口 2 进油口 3 线端子 4 压电元件 5 液压连接放大器 6 控制阀 7 回位弹簧 8 针阀 9 喷油孔 压电式喷油器局部。柴油机电子控制燃油喷射技术
相关推荐
出交流电频率为整定值( 50Hz) ; 柴油发电机组去载(为空载),调整输出 交流 电压为整定值( 400V) ; 逐级加载 25%、 50%、 75%、 100%,待稳定后测得各次频率和三相电压,计算稳态电压调整率,稳 态 电压调整率应符合要求≤ 1%,稳态频率调整率应符合要求≤ %; 逐级减载 75%、 50%、 25%至空载,待稳定后测的歌词频率和三相电呀,计算稳态电压调整率
(图 48)。 图 48 儿童体检登记表界面 体弱儿童管理 该模块用以登记体弱儿童体检信息,包括喂养方式、体弱原因、症状及体征、检查项目以及处理及指导意见等。 操作步骤: 点击 菜单中“儿童保健”目录下的 “体弱儿童管理”,点击 子模块功能栏 的“ 体弱儿童基本信息登记 ”按钮(图 49)。 图 49 体弱儿童基本信息登记按钮 系统弹出体弱儿 童基本登记界面(图 410)
(一)积极搞好与鸿亚公司、业主之间的协调,进一步理顺关系; (二)加强业务知识的学习提高,创新工作方法,提高工作效益; (三)管好财、理好账,控制好经常项目开支; (四)想方设法管理好食堂,处理好成本与伙食的关系; (五)抓好小区绿化维护工作。 财务人员个人年终总结范文 2020 年,是本人在财务科工作的第二年。 在一年的时间里,本人能够遵纪守法、认真学习、努力钻研、扎实工作,以勤勤恳恳
且不影响果汁感官品质。 近年来 , 众多学者的研究都致力于将高压与其它因子 , 如温度、酸度、添加剂等结合起来协同杀菌 , 这将为商业化的推广、应用提供了可能的途径。 ②脉冲电场 杀菌 脉冲电场杀菌是利用高压电脉冲 , 形成脉冲电场作用于食品的一种杀菌技术。 这项技术在实验室果汁冷杀菌技术里已得到不错的应用 , 它不仅可以使果蔬汁保持新鲜 , 并且在色泽、风味以及营养成分保持等方面都有可喜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