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土地平整工程建设标准内容摘要:
成的砂礓黑土,南部为淮河冲积而成的潮棕壤、潮土等。 多数土壤 pH 值 ~,仅沿淮中西部的洪蒙洼地和一些水稻土,以及低山、丘陵的山红土、山黄土, pH 值在 ~。 北部有花碱土 万 公顷 ,中部有白碱土 6 万 公顷。 因此适于麦、豆、杂和南稻北棉、南麻、北烟的生长,但是地产土面积大,是本区生产水平低下的关键。 本区为旱作二年三熟农业区,但随着生产条件的改善,在南部水分条件较好的地方可有一定比例的一年二熟制,即麦杂或稻麦二熟。 ( 2)江淮波状平原及丘陵区 稻 、麦、杂、油、烟区 本区位于我省中部,北起淮南低洼地南缘,南至大别山北坡以及沿合肥、店埠、含山、和县县城一带以北,东迄江苏,西接河南。 范围包括天长、来安、滁县、全椒四县和六安市的全部;六安、肥西、霍邱、寿县、长丰、定远、凤阳、明光、肥东、合肥郊区等九县市的大部; 巢湖市居巢区 、含山、和县、舒城四县以及淮南市的一部分,共二十个县市。 本区气候温和,光照充足,适于多种作物生长。 地貌以丘岗为主,江淮分水岭从西南斜向东北,分水岭地势较高,南北两侧分别向长江和淮河延伸,地势渐趋平缓。 土壤属黄棕壤带,发育于第四纪 下蜀 黄土,土层深厚,钙镁铁 等微量元素含量丰富,土宜性广,土壤无严重障碍因素,但耕层浅薄,有机质含量较低,速效养分少。 地下水资源贫乏,埋藏深,较难利用。 13 本区农作物生产以稻麦种植为主,但区内有较大差异。 分水岭以北地区,人少地多,耕作较粗放。 分水岭以南地区肥水条件较好,耕作较精细。 ( 3)沿江平原区 双季稻、油菜、棉花区 本区位于我省大别山区和淮南丘岗区以南,皖南山区以北的沿江两岸狭长地带。 范围包括望江、怀宁、枞阳、无为、当涂、繁昌六县和芜湖市郊、安庆、马鞍山、铜陵市郊的全部、宿松、桐城、舒城、肥西、庐江、合肥市、肥东、巢湖市居巢区、含山 、和县、宣城、郎溪、广德、南陵、泾县、青阳、贵池、东至、芜湖县、铜陵县的一部分。 水田 万 公顷 ,占本区耕地面积的 79%,占全省水田面积的 39%。 本区属北亚热带气候区,热量丰富,雨水充沛。 地貌以圩畈平原和低丘缓岗为主,并有少数低山散布其间。 属于圩畈水网平原的水田约占本区水田面积的50%,分布在沿江沿河两岸或沿湖周围,地势较低洼,有的地方海拔在 10 米以下,易受洪涝威胁。 土壤多系江河冲积 物 或湖泊沉积 物发育而成 ,有机质含量丰富,潜在肥力较高,为水稻高产区。 本区农作物向以水稻为主,辅之以麦、杂;经济作物以棉花 、油料为主,辅之以麻、烟。 由于田少人多,素有精耕细作传统,农作物结构和布局能够比较合理的利用当地自然资源和劳力资源优势。 ( 4)皖西皖南山丘区 稻、麦、油区 本区位于我省西 部和 南部, 皖西 属大别山区,范围包括金寨、霍山、岳西县的全部以及太湖、潜山、舒城、六安、庐江、桐城、宿松等县的山区部分,是全省耕地面积最少,山地生产为主的一个农区。 区 内 地形复杂,有山地、丘陵、山间盆地和河谷平原等类型,其中山地面积最大,约占土地总面积的 80%左右,大别山脉呈西北 —— 东南走向,海拔一般在500~ 1000 米之间,构成了本区地形的 骨架,山地按其不同高度又可分为高山、中山和低山。 在山地中都间有不同大小的山间盆地和河谷冲积平原,这是山区耕地的主要分布所在,也是山区粮食的主要产区。 山体北坡地势起伏,地貌类型多样,有低山、丘陵、盆地、河谷,以低山和丘陵为主,一般海拔在 800 米以下,农业耕地主要是在淠史杭主要河流及支流形成的河谷平原,地势平坦,土壤肥沃,农作物都实行一年两熟制;中部平均海拔在 800 米以上,山高坡陡,高山峡谷相间,气候、降水、土壤、植被与地形的垂直高度差异明显。 农业耕地以冷浸田、 14 山阴田较多。 农作物生产耕作粗放,以一年一熟为主,生 产水平稳而不高;南坡因北有高山阻挡,寒潮不易侵袭,是大别山热量资源最丰富的地区,农作物生产水平较高,以一年二熟为主。 土壤属黄棕壤带和黄红壤带,以黄泥土、澄白土、麻砂土等为主。 皖 南 山区 ,范围包括歙县、祁门、休宁、黟县、石台、太平、绩溪、旌德、宁国等县和屯溪市全部以及宣城、郎溪、广德、泾县、南陵、铜陵、青阳、贵池、东至县的山区部分。 农业生产向以茶林为主,是全省主要的茶、林基地。 粮油作物多集中分布于山间盆地或缓坡。 区 内 南部属于中亚热带北缘,北部属北亚热带。 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中南部和东南部的九华山 —— 黄山及天 目山脉为隆起的中山山地,构成了本区地形的基础,平均海拔 600~ 800 米,在上述山脉之间分布着一系列的山间盆地和河谷平原,如屯溪盆地、岩寺盆地等。 海拔在 800~ 1000 米以上的山区以林为主; 400~ 800 米的中山丘陵区以林茶为主。 耕地中以旱地为主,农作物一年两熟为主,如油稻、麦稻、麦豆、麦玉米等;低于 400 米的低山丘陵区地形起伏,丘田交错,多山间盆地,人多田少山多,以粮为主,多种经营发达。 山间盆地和河谷平原一般海拔高度均不超过 200 米,是本区主要粮食生产基地。 土地开发整理潜力 耕地整理潜力 我省目前耕地田坎系数达 %,总体上讲,全省普遍存在田块零碎,尤其是江淮丘陵地区和皖南、皖西山区,由于受地势起伏的影响,再加上多为水田耕作区,田块分割更为细碎,其中合肥、铜陵、安庆、黄山、巢湖、池州、宣城等7 市田坎系数均超过 %。 此外,耕地中还散落有众多的零星荒草地、废弃坑塘、道路、沟渠等。 据调查, 2020 年全省耕地待整理面积 公顷,占全省耕地总面积的 %,其中补充耕地潜力 公顷,耕地增加系数:。 在耕地整理潜力中,一级耕地整理潜力 公顷,其中补充耕地潜力 15 公顷,涉及 13 个县(市、区);二级耕地整理潜力 公顷,其中补充耕地潜力 公顷,涉及 22个县(市、区);三级耕地整理潜力 公顷,其中补充耕地潜力 公顷,涉及 15 个县(市、区);四级耕地整理潜力 公顷,其中补充耕地潜力 公顷,涉及15个县(市、区)。 农村居民点整理潜力 2020 年,全省农村居民点用地 公顷,人均用地 平方米,严重 超出国家规定的最高人均 150 平方米的用地标准。 农村居民点用地粗放主要表现在村庄内部结构松散,住宅建设及道路、供排水等基础设施缺少统一规划,部分村庄建新宅不退旧宅,空心村现象比较突出,自然村庄分布零散,中心村建设滞后等等。 据调查, 2020 年全省农村居民点整理潜力 公顷,占全省农村居民点总面积的 % ,其中补充为耕地的潜力 公顷,占农村居民点整理潜力的 %,整理为其他农用地的潜力 公顷,占%,整理为建设用地的潜力 公顷,占 %。 在农村居民点整理潜力中,一级整理潜力 公顷,其中整理为耕地的潜力 公顷,涉及 13个县(市、区);二级整理潜力 公顷,其中整理为耕地的潜力 公顷,涉及 21 个县(市、区);三级整理潜力 公顷,其中整理为耕地的 潜力 公顷,涉及 23 个县(市、区);四级整理潜力 公顷,其中整理为耕地的潜力 公顷,涉及 21个县(市、区)。 土地复垦潜力 我省的废弃地主要表现为煤炭 开采造成的地表塌陷,铁矿和有色金属矿产露天开采造成的灰渣堆积、矿坑以及自然灾害损毁造成的废弃地等,其分布主要集中在我省淮南、淮北、马鞍山,铜陵、宿州等几个工矿资源型城市周边。 此外,我省的平原和江淮丘陵地区也零星分布一定数量的废弃砖瓦窑场、废弃沟渠,坑塘和道路。 据调查,全省待复垦废弃地潜力达 公顷,其中复垦为耕地的潜力 公顷,占废弃地复垦潜力的 %,复垦为其他农用地的潜力 公顷,占 %,复垦为建设用地的潜力 公顷,占 %。 在废弃地复垦潜力中,一级复垦潜力 公顷,其中复垦为耕地的潜力 16 公顷,涉及 12 个县(市、区);二级复垦潜力 公顷,其中复垦为耕地的潜力 公顷,涉及 24 个县(市、区);三级复垦潜力 公顷,其中复垦为耕地的潜力 公顷,涉及 20 个县(市、区);四级复垦潜力 公顷,其中复垦为耕地的潜力 公顷,涉及 22个县(市、区)。 土地开发潜力 我省的未利用土地主要表现为荒草地、沙地、裸土地、滩涂和 苇地,总面积达 公顷,其中宜开发未利用土地潜力 公顷,占未利用土地总面积的 %。 在宜开发未利用土地中,可开发为耕地的潜力 公顷,占宜开发土地潜力的 %,开发为其他农用地的潜力 公顷,占 %,开发为建设用地的潜力 公顷,占 %。 在未利用土地开发潜力中,一级开发潜力 公顷,其中开发为耕地的潜力 公顷,涉及 15个县(市、区);二级开发潜力 公 顷,其中开发为耕地的潜力 公顷,涉及 18 个县(市、区);三级开发潜力 公顷,其中开发为耕地的潜力 公顷,涉及 18 个县(市、区);四级开发潜力 公顷,其中开发为耕地的潜力 公顷,涉及 27个县(市、区)。 土地开发整理目标 总体目标 大力开展对农田和农村居民点的整理,积极复垦工矿废弃地,适度开发未利用土地,确保全省耕地占补平衡,促进全省土地生态根本改善。 规划期内,全省土地开发整理共补充农用地 公顷, 其中补充耕地 公顷,补充其他农用地 公顷。 ( 1)土地整理补充农用地 公顷,其中补充耕地 公顷,补充其他农用地 公顷。 ( 2)土地复垦补充农用地 公顷,其中补充耕地 公顷,补充其他农用地 公顷。 ( 3)土地开发补充农用地 公顷,其中补充耕地 公顷,补充其他农用地 公顷。 17 2020— 2020 年土地开发整理目标 农田整理以地势 平坦、集中连片、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为重点;农村居民点整理以经济较为发达、潜力较大、工程量较小的地区为重点,以空心村整治为主要方式,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主要标准;土地复垦以规模较大、难度较小、回报期较短以及对当地生态环境影响较大的废弃地为重点,以改善区域生态环境、增加耕地面积为目的;土地开发以投资小、见效快的未利用土地为重点,以不破坏土地生态环境为前提。 本规划期内,全省土地开发整理共补充农用地 公顷,其中补充耕地 公顷,补充其他农用地 公顷。 用地 公顷,其中补充耕地 公顷,补充其他农用地 公顷。 公顷,其中补充耕地 公顷,补充其他农用地 公顷。 公顷,其中补充耕地 公顷,补充其他农用地 公顷。 2020— 2020 年土地开发整理目标 农田整理以地形较为复杂、零散、经济欠发达地区为重点,农村居民点整理以经济欠发达、有一定潜力、工程量较大的地区为重点; 土地开发复垦以所有宜开垦而尚未开垦的未利用地和废弃地为重点。 本规划期内,全省土地开发整理共补充农用地 公顷,其中补充耕地 公顷 ,补充其他农用地 公顷。 ( 1)土地整理补充农用地 公顷,其中补充耕地 公顷,补充其他农用地 公顷。 ( 2)土地复垦补充农用地 公顷,其中补充耕地 公顷,补充其他农用地 公顷。 ( 3)土地开发补充农用地 公顷,其中补充耕地 公顷,补充其他 农用地 公顷。 安徽省土地开发整理工程类型区划分情况概述 根据“安徽省土地开发整理工程类型区划分”专题研究成果,全省土地开发整理工程类型区划分为 4个土地开发整理工程一级类型区,分别为:淮北平原区、江淮波状平原及丘陵区、沿江平原区、皖西皖南山丘区等 4 个一级工程类型区。 18 以一级工程类型区为基础,根据工程模式的差别和水土资源利用问题、耕作制度、灌溉方式的不同,遵循同一类型区工程建设特性一致性的原则,将全省划分为平原排灌工程类型区、平原地下水灌溉工程类型区、波状平原灌溉工程类型区、平原圩垸治理 工程类型区、丘陵干旱治理工程类型区、山区治理工程类型区、采煤塌陷区复垦工程类型区等 7 个二级工程类型区。 见表 33。 表 33 安徽省土地开发整理二级工程类型区特征表 二级类型 行政区域 地域基础条件特征 地形 主要土壤类型 平原排灌工程类型区 包括 淮北市、亳州市、宿州市、阜阳市、蚌埠市、淮南市的部分地区 平原 砂姜黑土、潮土、棕潮土、 水稻土等 平原地下水灌溉工程类型区 包括 淮北市、亳州市、宿州市、阜阳市、蚌埠市、淮南市的部分地区 平原 砂姜黑土、潮土、棕潮土 等 波状平原灌溉工程类型 区 包括合肥市、滁州市、巢湖市、安庆市、六安市的部分地区 波状平原 水稻土 、 黄褐土 平原圩垸治理工程类型区 包括马鞍山、芜湖、铜陵、安庆、巢湖、池州、 阜阳、淮南、蚌埠、六安、滁州 等市的部分地区 平原 灰潮土 、 水稻土 、黄褐土 、 棕红壤 丘陵干旱治理工程类型区 包括淮北、宿州、合肥、六安、巢湖、滁州、安庆、宣城等市的部分地区 丘陵 黄褐土 山区治理工程类型区 包括六安、安庆、池州、宣城、黄山等市的部分地区 山区 黄壤、红壤、紫色土 、 石灰 (岩 )土 采煤塌陷区复垦工程类型区 包括淮南市、淮北市、宿州市、阜阳市 、亳州市、铜陵市、马鞍山市等地的部分地区 平原丘陵 潮土、水稻土 、黄褐土等 4 土地平整工程概述 土地平。安徽省土地平整工程建设标准
相关推荐
地下水 EA2217341202000G25 Ⅲ类 重新 划分 26 一水厂 水 井 地下水 EA2217341202000G26 Ⅲ类 重新 划分 27 一水厂 水 井 地下水 EA2217341202000G27 Ⅲ类 重新 划分 28 一水厂 水 井 地下水 EA2217341202000G28 Ⅲ类 重新 划分 29 一水厂 水 井 地下水 EA2217341202000G29 Ⅲ类
所发生的各项费用。 (4)研究试验费:核算为本建设项目提供或验证设计数据、资料进行必要的研究试验,按照设计规定在施工过程中必须进行试验所发生的费用。 不包括应由科技三项费用开支的费用和应在间接费用列支的施工企业对建筑材料、构件和建筑物进行一般鉴定、检查所发生的费用 及技术革新的研究试验费,以及应由勘察设计费、勘察设计单位的事业费或基本建设投资中开支的项目(费用)。 (5)可行性研究费
程、水卫、暖通分部、电气分部。 三、功能特点: 1. 最先进的树形操作方法,简便的查询库维护功能; 2. 预算报表可导出到 Excel 同时可导入 Excel 招标文件,自动生成各类报表格式; 3. 钢筋模板、主材设备自动带出,强大的换算功能。 4. 简便的补充定额录入及直观的定额修改功能。 5. 根据甲方提供的招标文件完成工程量预算报价及投标文件的编制。 安徽省水利水电工程造价 定额 2020
询对公通知存款登记簿”。 19 单位活期存款开户 客 户 提 交 : 1 、 开 立 单 位 银 行 结 算账 户 申 请 书 2 、 相 关 开 户 证 明 材 料审 核 客 户开 户 资 料正 确。 重 新 提 交开 户 资 料不正确启 动 “ 0 8 0 0 对 公活 期 开 户 ” 交 易客 户 信 息是 否 存 在。 启 动 “ 0 2 0 0 建 立对 公 客 户 信 息 ” 交
展、半途而废。 《国务院关于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为专科专病建设的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科室主任要以宽广的胸怀和远见卓识,始终不渝地支持专科专病建设,把专科专病做大做强,做成我市以至我市的重点品牌,以此提高我院的竞争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五、组织保障: 医院成立创建重点专科 (专病 )领导小组,下设创建办公 室具体负责项目建设的管理和落实; 中医科成立科室创建小组
水系统收集后进入污水处理厂处理达标后排放生活污水直接排入城市下水道至污水处理厂对含有重金属离子有毒生产污水的工业废水经企业预处理达到《污水排入城市下水道水质标准》 CJ30821999 后方可排入城市污水处理厂集中处理 排水系统布局论证 排水系统分区原则 根据地形地貌水系分布合理划分污水分区 通过水力计算优化排水管道设计使污水管网布置合理力求做到排水工程规划技术方案上可行经济合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