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向焊工艺内容摘要:

工艺措施。 并由取得与正式焊接要求相同合格项目的持证焊工担任。 定位焊可直接焊在坡口内, 定位数量应根据 管径及 具体情况确定, 一般不应少于三处,且不得位于管道焊接的始焊位置。 焊后应将其两端打磨成缓坡状。 预热温度应根据钢管的材质,气候条件等因素,经焊接性试 验及工艺评定确定。 对于纲级 L360及以下等级的钢材,环境温度在 5℃以上时,焊接可不预热,对于纲级 L415 及以上等级钢材,焊前必须预热到 100℃~ 150℃,预热宽度应以坡口两侧各大于 75mm 为宜,该范围内的温度宜均匀一致,一般宜采用环形火焰加热器。 需后热或缓冷处理的焊缝应按焊接工艺规程的规定进行。 焊接时严禁在管道坡口外的管壁上引弧和熄弧,焊接过程中应注意起弧和收弧处的质量,收弧时应将弧坑填满,多层焊的层间接头应错开。 焊接时宜采用连续焊,中间不应中断,并保证焊道 层间温度,每道焊口应连续焊完。 施焊时应尽可能迅速,宜争取在 熔池未凝结前再引弧施焊。 根 焊道 必须焊透,背面成型良好。 根焊道焊完后,应尽快进行热焊道焊接, 间隔时间不宜超过 10min。 每焊完一焊道,应将焊渣,飞溅物等清理干净 后, 再进行下道工序 的焊接。 若工艺上有特殊要求需中断 时,则应根据工艺要求采取措施,防止产生焊接缺陷如裂纹等; 再焊接前必须仔细检查已焊焊缝,确认无裂纹后方可按原工艺要求继续焊接。 每一道焊口必须按规定的施工记录表式作好施 工 记录。 对不合格的焊缝,应进行质量分析,定出措施后方可进行返修,返修的焊接要求与正式焊接要求相同,必要时可制定 返修焊接工艺,同一部位的返修次数不得 超 过 二次。 返修的现场应记录 6 详尽,其内容至少应包括坡口形式,尺寸,返修长度,焊接工艺参数和施焊者及其钢印等。 管 道下向焊焊接应 采用流水作业, 根据管径 可由二名 或多名 焊工同时施焊,施焊 顺序 按管径 如图 2 所示。 图 2 a、 b、 c 施焊顺序 焊接工艺参数 纤维素型下向焊 工艺参数 的 选用,可根据 焊条 直径及焊道类别参照本工艺 表 表 3 的规定。 低氢型 焊条 可参照表 3 的规定。 7 表 2 纤维素型下向焊条焊接工艺参数 项目 焊条直径 mm 电流极性 电流 A 电压 V 焊接速度 cm/min 根焊 直流正接或反接 60~ 90 20~ 35 12~ 20 80~ 120 20~ 35 15~ 30 热焊 直流反接 90~ 120 25~ 40 15~ 30 100~ 140 25~ 40 20~ 35 填充及盖面 直流反接 110~ 140 20~ 35 15~ 25 表 3 纤维素型+低氢型下向焊条焊接工艺参数 项目 焊条直径 mm 电流极性 电流 A 电压 V 焊接速度 cm/min 根焊(纤维素型焊条) 直流正接或反接 60~ 90 20~ 35 12~ 20 80~ 120 20~ 35 15~ 30 热焊(纤维素型焊条) 直流反接 90~ 120 25~ 40 15~ 30 100~ 140 25~ 40 20~ 35 填充及盖面 (低氢型 下向 焊条) 直流反接 110~ 140 20~ 35 15~ 25 焊缝质量 检验 焊缝无损检验的标准应按 设计要求执行。 若设计无规定时,应参照。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