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地质大学--资源开发利用与环境保护的关系研究(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德国 ) 的急速工业化为主导 , 政治民主化落后于经济工业化 ,产生了纳粹法西斯主义灾难;第三阶段的主导者是美国。 他认为美国的民主革命和工业革命结合得比较好。 来自 中国最大的数据库下载 14 中国学者在结合中国社会发展的实际过程中也对人类上的阶段性问题提出了不同的看法 , 最有代表性的观点是何传启的 《 第二次现代化 ——人类文明进程的启示 》 一书。 该书对人类的历史进程进行了系统和全面的总结 ( 见表 1)。 表 1 人类的历史进程及其阶段特征 人类历史进程 农业时代 工业时代 知识时代 大致时间 公元前 4000年 ——公元 1763年 1763——1970年 1971——约 2100年 政治领域 奴隶制、封建制 民主化、法治化 知识化、平权化 经济领域 农业经济、自给自 足 工业经济、专业化 知识经济、全球化 社会领域 农业社会、大家庭 工业社会、家庭小型化 知识社会、家庭多样化 知识领域 科学、教育不发达 科学发达、普及初等教 育 知识产业化、普及高等教 育 文化领域 宗教神权、重农主 义 观念理性化、经济主义 文化多元化、生态意识 资料来源:何传启著 《 第二次现代化 ——人类文明进程的启示 》 , 1999年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 但按照生产力发展水平 、 社会制度和文化等基本特征的差异来看 , 人类社会基本上可以划分为农业社会 、 工业社会和知识经济社会三个大的发展阶段。 来自 中国最大的数据库下载 15 (二)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性分析 中 国的经济社会发展虽然与人类社会发展具有明显的一致性 ,但从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来看则具有自身发展的阶段性特征。 纵观历史发展进程 , 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基本上可以划分为三个大的历史时期:一是解放以前的农业社会发展阶段;二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到改革开放以前的工业化初期阶段;三是改革开放以来的工业化建设阶段。 三 个历史时期划分的主要依据是:首先 , 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在这三个时期的社会性质是不同的。 解放以前的中国具有明显的半殖民半封建社会的色彩。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到改革开放以前主要是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导的建设时期 , 而改革开放以来虽然我们仍然在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建设 , 但主要任务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其次 , 在这三个历史时期 , 中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出现了大的变革 , 阶段之间的联系被迫中断 , 社会经济发展的联系性不强;三是这三个历史时期的经济社会发展具有明显的不同特征 , 社会发展的主要矛盾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四是从三个时期的发展重点来看也是有重大区别的。 来自 中国最大的数据库下载 16 中国的经济社会发展从总体来看是可划分为三个大的历史时期的 ,但是 , 在不同的时期按照性质和内容上的差异又可以划分为不同的阶段 , 其基本特征也存在着差异 ( 见表 2)。 表 2 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各个阶段的基本特征 阶 段 时 间 主 要 特 征 农业时期 1861—1910年 半封建半殖民地 , 农业经济 , 科学 、 教育不发达 , 宗教 1910—1949年 半封建半殖民地 , 农业经济 , 科学 、 教育不发达 、 科学开始传播 工业化时期 准备阶段 1950—1977年 教育 、 科学体系开始建立 , 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过渡 建设阶段 1978—1999年 民主化 、 法制化 、 教育 、 科学体系开始形成 、家庭小型化开始形成 , 农业为基础 、 工业为主导 生态建设阶段 20xx年至今 民主化 、 法制化深入人心 , 教育 、 科学体系形成 , 家庭小型化 , 农业为基础 、 工业为主导 , 知识经济成为社会发展的支撑点 , 生态环境问题受到重视 来自 中国最大的数据库下载 17 根据以上分析 , 我们认为 , 虽然中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具有知识经济的部分特征 , 但中国的工业化任务却没有完成 , 从经济社会发展总体水平来看 ,中国仍然处于工业化的建设阶段 , 但由于进入新世纪以来 , 我国大力推行了可持续发展战略 , 目前正处于工业化事情的生态建设阶段 , 生态环境问题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中心工作。 由于工业化是以矿产资源的大量消耗来支撑的 , 因此。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