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xx新编机械制造技术基础习题_机械制造技术基础内容摘要:

应如何改进 ?并绘简图表示。 6. 21. 在轴上铣一平面,工件定位方案如图 5— 11 所示。 试求尺寸 A 的定位误差。 图 611 题 21 图示 图 612 题 22 图示 6. 22.工件以一面两孔定位如图 6— 12 所示。 已知工件两孔距 Lg=100177。 ,夹具两销距 Lz=100177。 02mm,两孔分别为Φ 20H7,Φ 15H6。 试确定定位销 1 和定位销 2 的直径和公差 (请查阅有关手册 )。 6. 23. 简述正确施加夹紧力的基本设计原则 ? 6. 24.常用的夹紧装置有哪些 ? 对夹紧装置有哪些基本要求 ?各有什么特性 ? 6. 25. 说明斜楔、螺旋和圆偏心夹紧机构的作用原理及特点。 6. 26. 夹紧装置如图 5— 13 所示, P2=150N, L=150mm,螺杆 M12 , D=40mm, d=10mm,L1=L2=100mm,α =30176。 ,各处摩擦系数 f=,试计算夹紧力 W? 6. 27. 夹紧装置如图 3— 14 所示, d=50mm, e=, d1=8mm, L=100mm, l=75mm,各处磨擦系数 f=,外力为 Q=80N,试计算夹紧力 W? 图 613 题 26 图示 图 614 题 27 图示 7.机械加工精度 7. 1.什么是加工精度 ?什么是加工误差 ?两者有何区别与联系 ? 7. 2.表面质量中包括哪些内容 ? 7. 3.什么是加工原理误差 ?举例说明。 7. 4.什么是工艺系统刚度 ?工艺系统受力变形对加工精度的影响有哪些 ? 7. 5.什么是误差复映 ?如何减小误差复映的影响 ? 7. 6.试述分布曲线法与点图法的特点、应用及各自解决的主要问题。 7. 7.常用的误差预防工艺方法有哪些 ? 7. 8.试举例说明在机械加工过程中,工艺系统受力变形、热变形、磨损和内应力怎样对零件的加工精度产生影响 ?各应采取什么措施来克服这些影响 ? 7. 9.有一批小轴其直径尺寸为 0  mm,测量后得 x mm, σ =,属正态分布。 求合格率 Qh和废品率 Qf并分析废品特性及减少废品率的可能性 (见图 61)。 图 71 题 9 图示 7. 10. 切削热是怎样产生和传出的 ?影响热传导的因素有哪些 ?影响切削温度的因素有哪些 ?它们是怎样影响切削温度的 ? 7. 11. 磨削烧伤产生的原因是什么 ?怎样判断烧伤程度 ?可采用哪些措施避免磨削烧伤 ?磨削时引起残余应力的因素有哪些 ?如何减小残余应力 ?避免产生磨削裂纹的途径有哪些 ? 7. 12.刀具磨损形式有哪几种 ?磨损原因有哪些 ?什么叫刀具耐用度 ?刀具耐用度与刀具寿命有无区别 ?影响刀具耐用度的因素有哪些 ? 7. 13.工件材料的切削加工性是怎样定义的 ?衡量工件材料切削 加工性好坏的指标有哪些 ?影响工件材料切削加工性的因素有哪些 ?它们是怎样影响的 ? 7. 14.刀具切削部分材料应具有哪些基本性能 ?常用刀具材料有哪几种 ? 7. 15. 什么叫刀具的合理几何参数 ?刀具几何参数包括哪些内容 ?刀具前角、后角、主偏角、副偏角、刃倾角在切削过程中的作用是什么 ?选择合理几何参数的依据是什么 ? 7. 16.负倒棱和消振棱有何区别 ?它们的大小如何选择 ? 7. 17.刀具的过渡刃和修光刃各有何作用 ?它们的大小如何选择 ? 7. 18.为什么精车时,刀具采用较大的后角,铰刀、拉刀等定尺寸刀具则采用较小的后 角 ? 7. 19. 欲使刀具有较大的前角而强度又不至于明显消弱,一般可采用哪些措施 ? 7. 20. 常用切削液有哪几种 ?切削液中的添加剂有哪几种 ?各种添加剂的作用是什么 ?试列举说明切削液的选择和使用:在何种情况下可以不采用切削液,为什么 ? 7. 21. 试述切削用量是怎样影响生产率、刀具耐用度和加工表面质量的 ?切削深度是怎样确定的 ?选择合理进给量要考虑哪些问题 ?合理切削速度如何选择 ? 7. 22.机械振动有几种类型 ?各有何特点 ?控制自激振动的主要措施有哪些 ? 7. 23. 影响表面粗糙度的主要工艺因素有哪些 ?有何改 进措施 ? 7. 24. 机械加工中,造成零件表面层的加工硬化和残余应力的原因是什么 ?主要影响因素有哪些 ? 7. 25. 何谓工艺系统刚度 ?影响机床刚度的因素有哪些 ? 8 机械加工表面质量 8. 1 在车床上精车一工件外圆表面,采用的车刀主偏角 45r ,副偏角  20r ,加工表面粗糙度要求为残留面积最大高度 mRH )( max  ,问: ⑴ 计算需要采用的走刀量。 ⑵ 实际加工出来的粗糙度和计算出来的粗糙度是否能完全相同。 ⑶ 是否走刀量越小,实际加工的表面粗糙度就越低。 82 用硬质合金车刀切削 20 号钢工件,若工件表面光洁度达不到 要求,能采用哪些措施来加以改善;并且简述改善的原因。 83 题图所示板型工件,最后工序为在其上钻孔、要求与面平行。 试设计保证尺寸和的定位方案。 84 题图为连杆小端孔精镗工序的定位简图。 选择大端孔及其端面和小端孔为定位基准,分别用带台肩定位销和可插拔的削边定位销定位。 试分析各定位元件限制工件的哪些不定度。 85 在圆柱工件上铣缺口的定位如图所示。 试分析定位方案能否满足工序要求。 若不能满足,试提出改进方法。 9.机械装配工艺 9. 1. 在机器装配过程中,什么是套装、组装、部装和总装。 套装和组装的区别 是什么。 9. 2. 机器的装配精度包含哪些内容 ? 9. 3. 保证装配精度的方法有哪些 ?各用于什么场合 ? 9. 4. 建立装配尺寸链的原则是什么 ? 9. 5 图 9— l 为某齿轮箱部件简图,装配间隙为 A0,试按最短环原则画出影响 A0的尺寸链图,并确定增、减环。 题图 9— l 某变速箱装配 题图 9— 2 某传动部件装配简图 9. 6.题图 9— 2 为传动部件简图,试用等精度法确定各组成环的公差与偏差。 9. 7.何谓零件、套件、组件和部件 ?何谓机 器的总装 ? 9. 8.装配工艺规程包括哪些主要内容 ?经过哪些步骤制定 ? 9. 9.装配精度一般包括哪些内容 ?装配精度与零件的加工精度有何区别 ?它们之间又有何关系 ?试举例说明。 9. 10. 装配尺寸链是如何构成的 ?装配尺寸链封闭环是如何确定的 ?它与工艺尺寸链的封闭环有何区别 ? 9. 11.在查找装配尺寸链时应注意哪些原则 ? 9. 12. 保证装配精度的方法有哪几种 ?各适用于什么装配场合 ? 9. 13.说明装配尺寸链中的组成环、封闭环、协调环、补偿环和公共环的含义,各有何特点 ? 9. 14.机械结构的装配工艺性包括哪些主要 内容 ?试举例说明。 9. 15. 何为装配单元 ?为什么要把机器划分成许多独立装配单元 ? 以下各计算题若无特殊说明,各参与装配的零件加工尺寸均为正态分布,且分布中心与公差带中心重合。 9. 16. 现有一轴、孔配合,配合间隙要求为 — ,已知轴的尺寸为 0  mm,孔的尺寸为  mm。 若用完全互换法进行装配,能否保证装配精度要求 ? 用大数互换法装配能否保证装配精度要求 ? 9. 17.设有一轴、孔配合,若轴的尺寸为 0  mm,孔的尺寸为  mm,试用完全互换法和大数互换法装配,分别计算其封闭环公称尺寸、公差和分布 位置。 9. 18.在 CA6140 车床尾座套简装配图中,各组成环零件的尺寸如图 73 所示,若分别按完全互换法和大数互换法装配,试分别计算装配后螺母在顶尖套筒内的端面圆跳动量。 图 93 题 18 图示 9. 19.现有一活塞部件,其各组成零件有关尺寸如图 94 所示,试分别按极值公差公式和统计公差公式计算活塞行程的极限尺寸。 图 94 题 19 图示 9. 20.减速机中某轴上零件的尺寸为 Al=40mm, A2=36mm, A3=4mm,要求装配后齿轮轴向间隙mmA 0 ,结构如图 75 所示。 试用极值法和统计法分别确定 Al, A2, A3的公差及其分布位置。 图 95 题 14 图示 9. 21.如图 96 所示轴类部件,为保证弹性挡圈顺利装入,要求保持轴向间隙 0A mm。 已知各组成环的基本尺寸 A1=, A2=35mm, A3=2. 5mm。 试用极值法和统计法分别确定各组成零件的上下偏差。 图 96 题 21 图示 范文最新推荐 25 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总结 [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总结 ] 年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在县委的正确领导下,根据市委组织部提出的任务和要求,结合我县实际,以兴起学习贯彻 “ 三个代表 ” 重要思想新高 潮为重点,全面启动 “ 大教育、大培训 ” 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总结。 现总结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全县共有干部 **人,其中中共党员 **人,大学本科以上学历 **人,大专学历 **人,中专学历 **人,高中及以下学历 **人。 **年,以县委党校、县行政学校为主阵地,举办各类培训 **期,培训在职干部 **人,占在职干部总数的 **.*%,培训农村党员、干部 **人,其中:举办科级领导干部轮训班 *期,培训 **人;举办科级领导干部 “ 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专题学习班 *期,培训 **人;举办科级以下公务员培训班 *期,培 训 **人;举办企业经营管理者培训班 *期,培训 **人;举办专业技术人员培训班 *期,培训 **人;举办非中共党员干部培训班 *期,培训 **人;举办理论骨干培训班 *期,培训 **人;举办妇女干部培训班 *期,培训 **人;举办基层团干培训班 *期,培训 **人;举办农村党支部书记、村主任培训班各 *期,培训 **人,达到了每年培训在职干部五分之一的要求,超额完成了培训任务。 另外,上派了 *名县级领导干部、 **名科级领导干部、 *名中级以上职称的专业技术人员参加盛市委党校的培训,有 **名县级领导参加了范文最新推荐 26 市委组织部、市委党校举办的 “ 三个 代表 ” 重要思想轮训班,全面完成了上级的调学任务。 二、主要做法 (一)着力抓好集中正规化培训 加强领导,提高培训工作的计划性。 按照 “ 党管人才 ” 的原则,充分发挥牵头抓总作用,成立了县委干部培训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下发了《关于开展大规模培训干部工作的意见》和《 **年度党员干部培训计划》,转发了市委办公室《关于印发〈吉安市干部 “ 大教育、大培训 ” 学分制实施办法〉的通知》。 并按照干部管理权限把各项培训任务逐一分解,落实责任,县、乡财政安排预算,确保了培训经费,切实提高了培训工作的计划性。 创新培训模 式,调整办学思路。 按照 “ 两扩一缩 ” 的思路,创新培训模式。 “ 两扩 ” ,一是扩大培训面,把以往培训科级领导干部为主扩大为培训科级及科级以下公务员和中级职称以上专业技术人员为主;二是适当扩充办班时间,将以往每期培训班 *天左右培训时间改为 **— **天。 “ 一缩 ” ,即缩小单个脱产班次的办班规模,由原来的每个班次 **人左右,缩减为 **— **人。 创新培训内容和方式。 按照 “ 加强理论、严格管理、注重实效 ”的要求,既注重马克思主义传统经典理论学习,邓小平理论、 “ 三个代表 ” 重要思想的培训工作,又注重贴近学员的需求,把经济法、 金融证券、创业教育、行政执法等作为重点课程,着重提高学员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 同时,积极探索和创新培训方式方法,学习借鉴一些范文最新推荐 27 先进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不断提高培训的效果。 创新管理理念,加强培训制度建设,工作总结《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总结》。 建立了督学、评学和考学制度,每期培训班均成立班委会,学员编成若干学习小组,全体学员编定座位,对号入座,每天安排一名教员值班,上课前点名,强化考勤制度。 学习班结束前统一进行理论考试,并评出优秀学员进行表彰。 (二)切实抓好干部在岗自学 组织了全县 **名公务员参加更新知识第 三、第四阶段的考试,并按照市委组织部的要求,组织了干部在岗自学教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和《英语。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