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山设备安装与检修技术标准及操作规程第二篇选矿设备内容摘要:

分 检查内容 润滑部分 1.经常检查油压、油量、油温是否正常。 2.检查管路部分,及各润滑点是否漏油。 机体部分 1.各部螺丝是否有松动现象。 2.调整环上楔铁及销桩是否松动。 3.弹簧间是否夹有异物。 4.传动部分齿轮啮合响声是否正常。 5.检查给矿是否均匀,矿块大小是否符合规定。 6.检查破碎锥转动是否正常。 7.检查可动与固定伞板有无松动或严重磨损情况。 电器部分 1.经常注意电流表指针摆动情况。 2.注意电动机音响及温升情况。 三、 设备易发生的故障及其产生的原因 现象 原因 A、油压突然升高或降低 1.油管或油路堵塞。 2.油箱中油量不足。 3.油泵漏气或损坏 B、油泵不上油 1.吸油管或油泵盖不严密。 2.吸油管堵塞。 3.油泵齿轮磨损严重间隙过大。 4.回转方向不对。 C、油温过高 1.油质不良或给油量不足。 2.轴承损坏或间隙过大。 3.空偏心轴、碗形轴承、锥形轴衬等摩擦部件有故障。 D、齿轮过响 1.齿轮啮合不正确。 2.传动轴轴承间隙过大。 3.空偏心轴与机体衬套间隙过大。 4.齿轮磨损过甚或断齿。 5.齿轮键松动。 6.齿轮加工精度不够。 E、破碎机振动频繁 1.给矿不均匀或给矿过多超负荷。 2.矿湿矿粘堵塞破碎腔。 3.掉铁过多。 4.弹簧压力不够或弹簧本身强度不够。 F、运转中突然伞板相碰 1.伞板松动。 2.竖轴断裂。 3.球面轴承损坏。 4.铁器等异物卡在伞板间。 J、破碎机转速 数 突然增加 1.润滑太脏或给油量过小。 2.竖轴与锥形轴套间隙过小。 3.球面轴承损坏,锥体下沉。 4.竖轴折断。 5.竖轴与底部圆 板接触。 H、断轴或齿轮打牙 1.掉铁严重。 2.破碎机频繁振动。 3.弹簧过松或过紧。 4.伞板相撞。 5.竖轴与锥形轴衬套间隙过小,锥形轴锥度不正确。 6.齿轮加工精度不够。 7.竖轴与底部压力轴承圆 板接触。 G、水封排出水中含有大量油 阻油环的排油沟堵塞。 I、水未进入水封内 水管堵塞或大量漏掉。 K、电流过高或波动大 1.给矿过多超负荷运行。 2.润滑不良。 3.轴承损坏。 4.大齿轮与机体或碗形轴承座相碰。 L、传动轴旋转不均匀,产生强烈敲击声后,联轴器继续转动,而破碎机动锥却不动 1.圆锥齿轮由于安装不当或运转中传动轴的轴向间隙过大而磨损或破坏。 2.齿轮键破坏。 3.动锥轴由于弹入非破碎物而折断主轴。 M、破碎机产生强烈振动,动锥迅速自转。 由于下列原因主轴被锥形衬套抱紧: 1.动锥轴与衬套间没有润滑油或油中有灰尘。 2.由于动锥下沉或球面破坏。 3.锥形衬套间隙不足。 N、机器向上抬起的同时产生强烈敲击声,然后又正常工作。 破碎腔中掉入非破碎物(应注意主轴易引起折断)。 O、破碎或空转时产生可以听见的劈裂声。 1.动锥或固定锥衬板松驰。 2.螺钉或耳环破坏。 3.动锥或固定锥衬板不圆 而产生冲击。 P、螺钉从机架法兰和弹簧中跳出。 机架拉紧螺钉破坏。 Q、破碎产品含有大块矿石 动锥衬板磨损。 第三节检修规程 一、 检修周期和内容: 1.检修周期 规格 小修 中修 大修 Φ 1650 1 个月 12 个月 3~5 年 Φ 2200 1 个月 12 个月 3~5 年 2.检修内容: ( 1)、小修: A、 检查球面轴承、锥形套、偏心套、机座衬套、底端轴承、伞齿轮、防尘及密封装置的磨损情况并调整其配合情况。 B、 部分更换或调整机座弹簧。 C、 紧固各部螺栓。 D、 清洗、检查油路及冷却 防尘水系统,消除漏油现象,添加或更换润滑油,修理油泵。 E、 检查伞板及各 部护板磨损情况。 F、 检查传动轴承(轴套)间隙及窜动量,必要时更换。 G、 电机轴承清洗加油。 H、 调整联轴器,必要时更换螺栓胶圈等。 ( 2)、中修: A、 圆锥破碎机全部解体检查,调整齿轮啮合间隙,检查或更换上、中、下圆 板。 B、 更换活动及固定衬板。 C、 更换锥形套、机座衬套、大小伞齿轮、传动轴等。 D、 刮研球面轴承或更换,焊补球面轴承座。 E、 焊补给矿漏斗,防护罩,机体护板等。 F、 更换部分或全部机座弹簧及弹簧螺栓。 G、 更换传动轴总成或破碎锥总成。 H、 更换油泵。 ( 3)、大修: A、 更换或修复机座,处理机座弹簧螺栓孔,机座梯形面,机座筋开裂处,重新浇 注基础等。 B、 更换支撑环,调整环部件, C、 更换锥体、主轴躯体、偏心轴、碗形轴承座,大伞齿轮。 二. 检修质量标准: 6. 机座部分 ( 1)、安装机座时,在与球面轴承座配合的机座环形 加工面上,用水平仪沿其周围均匀分四点测出机座水平度偏差每米应小于 毫米。 ( 2)、修理机座时机座锥形面堆焊加工,机座筋开裂焊接,中心孔烧焊加工及机座弹簧螺栓孔镶套均应保证焊接及加工质量符合图纸要求。 ( 3)、新旧机座中心线位移误差不得大于 2 毫米。 ( 4)、竖轴铜套安装时要按轻压配合选择工具,不得压坏上口。 ( 5)、机座与调整环止口应加石棉绳和 铅油垫平。 7. 传动部分: ( 1)、传动轴水平度偏差每米不大于 毫米。 ( 2)、传动轴轴向窜动量滚动轴承应不大于 ~ 毫米,滑动轴承应不大于 1~毫米。 ( 3)、滑动轴承的轴套和轴的配合顶间隙应为 ~ 毫米,侧间隙 ~ 毫米,接触点数为 1~2 点 /㎝ 2,应开好油槽。 ( 4)、传动齿轮间隙: 规格 名称 900 1650 2200 传动齿轮模数 16 24 30 侧面间隙 ~ ~ ~ 径向间隙 ~ ~ 6~8 ( 5)、联轴节的不同轴度小于 毫米,端面间隙为 5~7 毫米。 ( 6)、齿轮啮合时接触长度不得小于齿长的百分之六十,接触高度不得小于齿高的百分之四十。 ( 7)、小伞齿轮与大伞齿轮啮合时,其端面必须平齐,大伞齿轮齿面磨损一般不宜大于齿厚的百分之二十。 8. 支撑环部分: ( 1)、支撑环与机座配合的锥形面要求大斜面在高度上接触不少于 20%,小斜面不少于 50%。 ( 2)、支撑环与机座上的弹簧螺栓孔中心距偏差小于 1 毫米。 ( 3)、支撑环下部防尘毛毡圈应平整尘封严密,毛毡宽度应有 2~3 毫米的压缩量,其厚度不宜小于 30 毫米。 ( 4)、支撑环侧面油孔油槽均应畅通无泥污。 9. 机座弹簧部分: ( 1)、必须保持上部弹簧与下部弹簧刚度一致,不允许将已疲劳或刚度不同的弹簧混合搭配使用。 ( 2)、弹簧预 紧后长度应一致,使其符合使用单位规定值。 10. 偏心套部分: ( 1)、大伞齿轮与空偏心轴装配时须先加热大齿轮,一般加热到 200~300℃左右即可装配,加热时勿用火烧齿面。 ( 2)、键装配后上部须与空偏心轴平齐。 ( 3)、检修中应将嵌布在空偏心轴上的铜屑及沟痕清除掉,特别是大齿轮配重方向上的空偏心轴外表面必须光滑。 ( 4)、吊装偏心套时,大伞齿轮配重应 置于小伞齿轮上方,使大小伞齿轮外端对齐,以便用保险丝测量大小伞齿轮啮合间隙。 ( 5) 、 偏心轴与机座衬套的接触长度自机座衬套上口向下不应少于全长的 1/3,其径向间隙见表: 圆锥破碎机轴套中间隙 单位㎜ 规格 位置 1650 2200 偏心轴与衬套 ~ ~ 竖轴与锥形套上部 ~ ~ 竖轴与锥形套下部 9~10 10~11 ( 6) 、 锥形铜套与空偏心轴的装配,将锥形铜套紧密地装入空偏心轴后,在上部和下部浇注锌合金,待冷却后铲除多余 部分。 ( 7) 、 竖轴轴衬可用一次成型整体浇铸轴承合金法取代锥形铜套,在专用胎具与偏心套部件装配好,并将下部密封以黄泥以免浇铸时泄漏,然后进行预热,浇铸时应多设置浇口,熔化的轴承合金不得断流,一次成功,以免出现分层和热裂纹现象。 球面轴承部分: ( 1) 球面轴承与球面轴承座用圆柱销固定,应浇罐锌合金,圆 柱销不应露出。 ( 2) 球面轴承与破碎锥球面的接触宽度应为球面轴承半径的 1/3~1/2,接触点每平方厘米不少于 1 点并应沿内圆周保持 ~1 毫米的楔形间隙。 ( 3) 球面轴承与机座的配合宜采用滑动配合,不宜过紧或过松,并有方销固定。 ( 4) 球面轴承上的油孔与挡油环等必须清洁干净,不得有泥沙堵塞以防油从挡油环渗流到水封中去。 ( 5) 一般球面轴承磨损极限不得超过其厚度的 1/4。 ( 6) 必须将进、出水孔,环形水封槽,喷水小孔上的矿粉、铁锈、尘污等清理干净。 喷水孔不得任意扩大或减小,防尘圈与破碎圆锥的防尘环的间隙应为 ~3 毫米。 11. 破碎锥部分: ( 1) 竖轴与躯体的安装一般采用热装即将躯体用木柴加热至 200~300℃左右再将竖轴装入躯体孔内,待其冷却后即可得到所需配合。 ( 2) 动锥衬板安装时,衬板的偏斜量不应。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