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气设备保养制度内容摘要:

),如果主电路外加输入电压超过极限值,即使变频器没运行,也会对变频器线路板造成损坏。 二. 定期检查 利用每年一次的大修时间,将检查重点放在日常无法巡视到的部位。 ( 1) 作定期检查时,操作前必须切断电源,待电源指示灯熄灭后等待五分钟(变频器容量越大,停机等待时间越长,但最多不超过 15min)使得主电路直流滤波电容器放电后再进行操作。 ( 2) 变频器由于振动、温度变化等的影响,螺丝等紧固部件会松动,应将所有螺丝紧固一辫。 ( 3) 检查变频器内连接导线是否有腐蚀过热、老化损坏现象,如发现应及时处理或更换。 ( 4) 用兆欧表检测变频器 端, 端,相相、相地绝缘,正常时应大于 1MΩ. ( 5) 可用毛刷清扫内部 IGBT 模块,输入输出电抗器等部分 ,线路板脏污的地方可用中性化学试剂擦除。 ( 6) 检查冷却风扇是否有异常,正常情况下 23 年更换一次。 ( 7) 变频器在检修完毕投入运行前,应带电机空转运行几分钟,并校对旋转方向。 LABWIN 染缸保养说明 一、 普通电气元件的保养 ⑴ 电气柜的门、盖、锁及门木框周边的耐油密封垫均应良好。 门、盖应就关闭严密,不得有水滴、油污和金属屑等进入电气柜内,以免损坏电器造成事故。 ⑵ 操作台上按钮、信号灯,主令开关的手柄及仪表保护罩应保持清洁完好,如有损坏应立即更换,以免影响生 产。 ⑶ 每隔一季度应对电气柜内的电器元件进行如下维护保养 : ①、 清除电气柜内的积灰异物。 ② 修复或更换即将损坏的电器元件。 ③ 整理内部线路,使之整齐美观,紧固接线端子和电器元件上的压线螺钉。 ④ 接触器、继电器的触头出现噪声、振颤、烧黑或凹凸不平现象应立即更换。 ⑤ 各各件之间的连接导线、电缆或保护导线的软管,不得被冷却液、油污等腐蚀,管接头处不得产生脱落或散头等现象。 在巡视中如发现类似现象应及时修复,以免绝缘损坏造成短路故障。 ⑥ 校验热继电器,可采取手动措施,看其动作是否正确。 ⑦ 校难时间继 电器,看其延时时间是否符合要求,如果误差超过允许值,应预调整或更换,使之重新达到要求。 ⑧ 行程开关动作是否灵敏,是否出现“卡死”现象,如发现应立即更换同型号产品。 ⑨ 触摸屏表面保持清洁,切 勿 用硬物或利器划伤表面 持通风。 (四) 气动部分 ① 气源稳定保持在 6bar 左右,液位传感器入压保持在 左右, 随动阀保持在 左右, 气动箱内保持清洁、干燥。 如发现气动箱内电磁阀声音异常,过热现象应立即上报。 ② 电线、气管不能接触缸体高温部分,如发现导线、气管有破损现象立即联系更换。 ③ 可通过气动阀顶部黄色指示,来判断是否开关到位。 ④ 液位传感一年校验一次,平时勿动调节气阀。 ⑤ 生产时要避免水滴到电机、传感器上 二、电动机的保养 ( 1)经常保持电动机表面清洁,防止水滴、油污或金属屑落入电机内部。 ( 2) 通风散热良好,不得有异物堵塞风口。 ( 3) 工作在环境条件较差的电机,应每季度做一次绝缘检测,绝缘电阻不低于 . ( 4) 经常查看电动机是否有超负荷运行情况,用钳形电流表检查三相电流是否平衡。 ( 5) 检查运行中的电动机是否有摩擦声、尖叫声和其 他杂声,并注意观察电动机的启动是否困难。 ( 6) 检查电动机的温升是否正常,对感觉温升较快,又找不出明显原因时,可根据铭牌上所示的电动机绝缘等级检测温升,电机连续工作六小时以上,应停机十分钟降温。 三、变压器的保养 ( 1) 保持变压器表面清洁,无粉尘、油污、金属杂质。 ( 2) 变压器声音有异常、振颤现象要及时上报。 ( 3) 紧固接线端子,检查变压器的接地是否良好,地线有腐蚀应立即更换(要提前放电) ( 4) 季度检查一次,变压器变比是否在正常范围内。 ( 5) 必要时可放一包干燥剂,让 变压器在干燥环境下运行,防止铁芯生锈。 四、 变频器的保养 一. 日常检查与维护(周巡视) ( 1) 环境温度是否正常,要求在 10℃到 +40℃范围内,以 25℃左右为好。 ( 2) 变频器在显示面板上显示的输出电流、电压、频率等各种数据是否正常。 ( 3) 变频器风扇运转是否正常,散热通道是否畅通。 ( 4) 检查变频运行中是否有故障报警显示(做好记录)。 ( 5) 检查变频器交流输入电压是否超过最大值。 极限是 418V( 380V ),如果主电路外加输入电压超过极限值,即使变频器没运行,也会对 变频器线路板造成损坏。 二. 定期检查 利用每年一次的大修时间,将检查重点放在日常无法巡视到的部位。 ( 1) 作定期检查时,操作前必须切断电源,待电源指示灯熄灭后等待五分钟(变频器容量越大,停机等待时间越长,但最多不超过 15min)使得主电路直流滤波电容器放电后再进行操作。 ( 2) 变频器由于振动、温度变化等的影响,螺丝等紧固部件会松动,应将所有螺丝紧固一辫。 ( 3) 检查变频器内连接导线是否有腐蚀过热、老化。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