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工钢生产工艺资料汇编(1)内容摘要:

Nopco 1407k [Zn( NO3) 2][ ][30分 ] 涂复重量:每面 克 /米 2 涂复重量:每面 克 /米 2 L 涂 层中各成分作用: ZnO+2CrO3→ ZnCr2O7 重铬酸锌能提高涂层绝缘性能、耐热性和附着铬酸过量时涂液稳定性差,易产生 沉淀。 ZnO 过量涂层表面失去光泽。 有机成份丙烯酸浮液( A09 树脂)在涂层中能显著地提高涂层 22 冲片性能,比一般无机涂层冲片性能高 530 倍。 但含有这种有机成分的硅钢片只能在 N2气中进行消除应力退火。 甘油:使溶液中六价 Cr 过原成三价。 消泡剂( NOPCo 1470K)是非离子型活性剂、脂肪酸单甘脂和蜡,作用是消除涂液搅拌时产生泡沫。 硼酸作用:能改进涂层表面光泽,克服铬酸盐涂层表面粗糙、发粘等现象。 R 涂层中各成分作用: 铬酐、硝 酸锌可改进涂层附着力。 硼酸:使涂层玻璃化。 形成均匀的玻璃涂层。 L. R 涂层操作要点如下表: 检验: 磁性检验:在连续退火线上取下供爱普斯坦( Epstein)试样进行检验。 磁时效试验:经脱 C 退火后带钢碳含量大于 %钢卷全部试验。 L. R 涂层操作要点: 表 47 L涂层操作要点 R 涂层操作要点 Y9[40D] Y14[4IH] 1.成分 Y9+ Y14 R 比重: 8℃ [20℃ ] 比重: 比重: 温度 30℃ 最好 2030℃ 30℃ 50~ 60℃(保温) 23 辊 1)材质:氨丁橡胶 1)材质:目前 1)材质:目前 2)硬度:φ 230250 2 )硬度:φ230250 2 )硬度:φ230250 ≥ 55mpm 时 5356 5356 ≥ 55mpm 时 5356 55mpm 5864[5364] 55mpm 5364 3)刻槽 3)刻槽 3)刻槽 ≥ 55mpm ≥ 55mpm V1100 40 条 /时( 56 条) V1100 40条 /时 V1100 40 条 /时( ) 55mpm 55mpm 时 V1100 40 条 /时 V1100 40 条 /时 1)温度 /2) V 1)温度 /2) V 1)温度 /2) V 厚 厚 厚 460~ 520℃ /60100 米 /分 460 ~ 520 ℃/60100 米 /分 570 ~ 660 ℃/50100 米 /分 390540℃ /40100米 /分 厚 390540 ℃/40100 米 /分 厚 580630 ℃/50100 米 /分 5.冷轧无取向硅钢( H S1 S1 S18)生产工艺 概述 冷轧无取向硅钢( CRNO) H S1 S1 S18是一种含硅量 %Si硅铁合金。 这类无取向硅钢主要用途如下: H S12—— 大型旋转电机、电抗器、磁放大器和间歇工作变压器( H10 是新晶铁( NSC)标准) S14—— 大型旋转电机、直流电动机、中等磁感下运行小型变压器。 S13—— 包括变、直流旋转电机。 硅钢冶炼 铁水(脱硫)予处 理: 24 铁水合 S 要求: H10≤ %、 S12≤ %、 S14≤ %、 S18≤% BOF 冶炼: 冶炼后化学成分 表 51 H10 S12 S14 S18 C ≤ % ≤ % ≤ % ≤ % Mn P ≤ % ≤ % ≤ % ≤ % S ≤ % ≤ % ≤ % ≤ % 钢水温度: 16351645℃ RH 真空处理:脱 C、脱气 、成份 转炉出钢 C=% RH ≤ % N% 连铸:氩气保护防止钢水氧化。 连铸坯 250℃ 热送加热炉加热,或装保温坑保温。 热轧硅钢带卷生产: 根据不同牌号无取向硅钢片磁性要求,决定热轧前板坯加热温度、轧制温度卷曲温度。 表 52 硅钢牌号 板坯加热温度 ℃ 终轧温度 ℃ 卷取温度 ℃ H10 120177。 20 850177。 20 600177。 20 S1 S1 S18 1280177。 20 880177。 20 600177。 20 25 H10热轧带钢退火:通过退火钢带再结 晶更完全和正常晶粒得到长大。 两次冷轧: 要点:通过两次冷轧使带钢产生最佳临界变形效果。 促使带钢在最终退火过程中正常的晶粒得到充分长大,从而提高电磁性能。 第一次冷轧目的:轧成中间厚度,为第二次冷轧和最终退火作好准备。 第二次冷轧目的是为了获得临界变形晶粒的晶界移动力。 同时获得最后成品厚度。 要求严格控制第二次冷轧压下率。 4. 中间退火 和最终退火 中间退火: 1)使带钢消除应力、再结晶 2)晶粒长大 3)带钢脱碳 4)使带钢产生平整效果。 最终退火: 1)使带钢脱碳、消除磁时效 2)完成临界变形的晶粒长大 3)平整带钢 4)在产品的二个表面上形成绝缘膜。 要点:退火的条件 —— “退火 温度 、保护气氛的露点、机组速度”要根据标准规定的带钢内部碳含量、铁损来控制、调节。 影响无取向硅钢性能因素 26 表 53 序号 影响因素 无取向冷轧硅钢 H S1 S1 S18生产工序 冶炼 初轧 热轧 退火酸洗 第一次冷轧 焊接 中间退火 第二次冷轧 最终退火 剪切 1 成份 ◎ △ △ ○ △ ◎ 2 不结元素 C、 N、 S ◎ ◎ ◎ 3 非金属夹杂 ◎ ◎ ○ ○ 4 晶粒度 ○ ○ ◎ ◎ ◎ 5 结构 △ ○ ○ ○ ○ ○ 6 残余应力 △ △ △ △ ◎ ◎ 7 厚度 ◎ ○ ◎ ○ ○ 重要性记分 ⑨ 4 6 1 ⑨ 1 ○15 10 ○18 5 ◎最重要 3 分、○重要 2分、 △有关系 1分、没关系 0分。 27 硅钢的冶炼成分要求 碳:冶炼要求: H10 C≤ % 其它牌号 C≤ %。 低的含碳量可避免硅钢加热中 AlN固溶,减轻连续退火脱 C 负担,以利成品冷轧无取向硅钢牌碳 %。 硅: Si↑,电阻率↑,涡流↓、铁损↓、 r 区缩小有利脱碳、使晶粒粗大。 H S1 S1 S18含硅量 %Si。 铝:使晶粒长大、电阻率↑、涡流↓。 Al 固定钢中 N而减少磁时效现象、无取向硅炉中 Al 是较高、硅铝中铝含高 [Si]+[Al]%使钢冷轧困难。 硫:显著提高硅钢磁滞损失、对铁损有很坏 影响 一仅次于碳。 S 控制在 % 氮: N% N 量磁性不稳定、固 过饱和 N 析出恶化电磁性。 锰:对磁性有害、使磁感降低,使磁滞损失略有提高,但 Mn 可改善无取向硅钢热轧 敏感 性和 改善 加热条件。 MnS 防止热轧脆性。 铜: Cu% 铁水脱硫:对铁水要求 项目 高炉出铁时 脱硫后 C ≥ % ≥ % Si Mn P ≤ ≤ S ≤ ≤ 28 Cu ≤ ≤ As ≤ ≤ Sn ≤ ≤ Ni ≤ ≤ Cr ≤ ≤ 温度 ≥ 1300℃ ≥ 1220℃ 要求钢中 S 含量控制 %—— %, BOF脱硫困难,脱 S 只能 3550%。 日本新日铁广烟厂采用连续盛钢桶脱硫法,武钢采用 KR 脱硫 ,同前。 冶炼 H S1 S1 S18硅 钢铁水、钢水成分及温度要求见表 54 29 表 54 冶炼 H S1 S1 S18硅钢过程中铁水和钢水成份、温度要求(无取向) 铁 水 BOF 出钢时钢水 盛钢桶添加物和 RH合金 RH 后浇铸后前的钢水 备注 高炉出铁 脱 S 后 H10 S12 S14 S18 H10 S12 S14 S18 C ≥ ≥ ≤ ≤ ≤ ≤ 1. BOF 出钢时除了H10 以外其它硅钢均加锰合金,使钢中 Mn量达到规定值 2.当出钢时测定钢中 C≤ %时,为了防止钢水沸腾跑钢,加入少量的 Al,加入量 1030 公斤 /吨钢 3. RH ①脱硫 [C]+[O]→ Co↑从开始→ 1015 分钟 ②加 Al ③ H10只加 98%金属硅S12 、 S14 、 S18 加7580%Si、 FeSi、合金锰 ④加冷却剂φ 6000 510mm 长软钢,调节钢水温度 ≤ ≤ ≤ ≤ RH 钢水成份 其中: 1) Al 系指化学上酸可溶铝。 2)盛钢桶就样分析方法 C、 Si、Mn、 P、 S—— 光电真空发射光谱法 Al ——原子吸收光谱法 Si Mn P ≤ ≤ ≤ ≤ ≤ ≤ ≤ ≤ ≤ ≤ S ≤ ≤ ≤ ≤ ≤ ≤ ≤ ≤ ≤ ≤ Al 酸溶铝 Cu ≤ ≤ As ≤ ≤ Sn ≤ ≤ Ni ≤ ≤ Gr ≤ ≤ 温度 ≥ 1300 ≥ 1220 16351645 16351645 16351645 16351645 30 冷轧规程 表 55 冷 轧 规 程 厚度 mm 第一次冷轧 第二次冷轧 道次数 压下率 % 厚度 mm 道次数 压下率 % 最终厚度 mm H2O 5 1 6 4 1 6 S12 5 83 1 8 4 75 1 8 S14 5 82 1 10 4 75 1 8 S18 5 82 1 10 4 1 10 退火规程 中间退火 : (1)退火温度 表 56 炉子名称 区段 炉 温 备 注 H10 S12 S14 H18 1 1250 1250 1250 1250 NOF为无氧化加热 2 1250 1250 1250 1250 3 1250 1250 1250 1250 4 1250 1250 1250 1250 1 900 860 850 850 R:辐射管加热 段 2 900 860 850 850 D:电加热保温段 1 810 860 850 830 2 810 860 850 830 3 810 860 850 830 4 810 860 850 830 5 810 860 850 830 6 810 860 850 830 7 810 860 850 830 8 810 860 850 830 9 810 860 850 830 10 810 860 850 830 31 (2)每种牌号典型速度 表 56 牌 号 带钢厚度 mm 速度 (米 /分 ) 40 50 70 60 75 75 80 80 (3)保护气氛及露 点 表 57 炉子区段名称 气氛种类 露点 流量 Nm3/h NOF(无氧化加热段 ) 辐射管加热段 电加热保温板 衬砖冷却参数 喷吹冷却 注 燃烧高发燃气煤气空气 过剩系数 20%H2+80%N2 80100%N2 湿气 :30177。 3℃ 干气:- 40℃ 湿气加湿 水温度 60℃。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