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大学--劳动经济学ppt36第七章劳动力市场歧视-经济学科(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拥挤效应 • 图( a) :由于劳动力供给比劳动力需求相对而言要少一些,因而工资率( WH)相对较高。 • 图( b): 由于市场过于拥挤,结果导致与劳动力需求相对应的劳动力供给过多,从而使得工资率( WL)相对较低。 例如女性占主导地位的职业,工资率低。 17 拥挤效应 • 经济学家对拥挤效应的一些解释 : • 把某些工作鉴定为“男性工作”而把另外一些工作 鉴定为“女性工作”的过程是通过社会习俗完成的; • 男性和女性之间要么是存在先天能力上的差异;要么是存在后天能力上的差异; • 男性和女性对买方垄断雇主的供给曲线有所不同。 18 双重劳动力市场 • 双重劳动力市场: 将劳动力市场看成是被分割开的两大非竞争性部门: 主要部门和从属部门。 • 主要部门提供相对较高的工资率、较为稳定的就业、良好的工作环境以及发展机会。 • 从属部门则只提供较低的工资率、不稳定的就业以及较差的工作条件并且根本没有职业发展的机会。 大部分弱势就业群体成员都是在从属部门中就业的,而这导致了一种长期延续下来的对他们的歧视。 • 经济学家对双重劳动力市场的解释 : • 资本家将劳动者分离开来,以防止他们组织起来形成一种反对资本主义制度的力量。 或者由于对不同类型的工人进行监督时需要付出的成本有所差别而造成的。 19 与搜寻成本有关的买方独家垄断 • 与搜寻成本有关的买方独家垄断模型将厂商行为中的 买方独家垄断模型,和歧视现象结合在一起。 • 前提假设 :对所有的雇员来说,存在一种搜寻工作的成本。 只要存在歧视性的雇主,某些雇员的工作搜寻成本就会上升。 雇主会按照劳动力的边际成本等于边际收益的原则选择雇用水平。 这样,尽管具有相同的劳动生产率,搜寻成本高的员工的工资就会相对较低。 20 • 图形示例 与搜寻成本有关的买方独家垄断 21 • 图形解释 : • (a)所描述的是 搜寻成本相对较低 的工人群体的劳动力供给曲线以及劳动力边际收益产品曲线。 • (b)所描述的是由于歧视性雇主的存在而 被迫承担较高搜寻成本 的某群体 (妇女或外来劳动力成员 )的劳动力供给曲线和劳动力边际收益产品曲线。 尽管他们都具有相同的生产率,但具有较高搜寻成本的那一群体中的工人所得到的工资却要低一些 (即 WFWM)。 • 在实践中,如果两类工人被同一企业雇用,那些具有较高搜寻成本的工人很可能会被安排到工资率较低的工作职位上去。 与搜寻成本有关的买方独家垄断 22 串谋行为 • 串谋行为: 雇主们彼此联合起来,合谋对某些特殊群体的劳动力进行压制,从而制造一种被压制群体不得不接受买方独家垄断工资的局面。 • 对歧视理论的评价: 劳动力市场歧视之所以能够得以持续存在,要么是由于非竞争性力量或非竞争性动机所导致的,要么是劳动力市场向竞争状态进行调整的速度过于缓慢造成的。 在消除非竞争性影响方面,政府干预可能是有用的。 23 第四节 政府对劳动力市场歧视的管制 • 美国消除劳动力市场歧视的立法及实施 • 《 1963公平工资法 》 • 该法律宣布,对于运用相同技术并在相同工作条件下完成工作的男性和女性分别支付不同工资的做法是非法的,在消除工资差别方面迈出了重要一步。 • 不足: 对雇用机会均等和晋升机会均等没有做出规定,不仅应当要求雇主对具有相同生产率的人支付相同的工资,而且应当要求他们为具有相同生产率的人提供相同的就业和晋升机会。 24 • 《 民权法案 》 第 7章 • 该法律规定:任何雇主“因为任何个人的种族、肤色、宗教信仰、性别。中国人民大学--劳动经济学ppt36第七章劳动力市场歧视-经济学科(编辑修改稿)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