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绒山羊饲养技术doc内容摘要:
二)生产性能 19 产绒量一般指原绒产量,是衡量绒 山羊生产水平的最重要指标。 辽宁绒山羊以产绒量高而著称于世,在这方面其它白绒山羊无法与之相比。 净绒率是指山羊绒洗净后折算为自然回潮率时的重量对山羊原绒重量的百分比,它能更真实地反映出原绒的质量。 某只羊的原绒产量与净绒率之积就是该羊的净绒产量,净绒产量可以更真实地反映出羊只的产绒水平。 2020 年春季梳绒期间,辽宁省辽宁绒山羊原种场的有关科技人员对本场饲养的 1396 只绒山羊的产绒情况分别进行了测试,其结果见表 210。 表 210 各类羊只产绒性能测定表 单位:只、克、年、 % 项目 类别 产 绒 量 净 绒 率 只数 平均数 标准差 变异 最高记录 创造时间 只数 平均数 标准差 成年公羊 43 1368 1860 1999 29 后备公羊 61 1492 2020 30 育成公羊 60 1000 1997 61 成年母羊 757 1390 1999 101 后备母羊 219 1300 2020 49 育成母羊 256 1280 1998 111 辽宁绒山羊的产绒量受性别、年龄、生理状态和配种强度等多种因素影响,并具有较强的规律性。 公羊的产绒量明显高于母羊,公、母羊间的产绒量差距显著大于其它品种绒山羊公母羊间的产绒量差距,质量较好的种公羊的产绒量几乎 是母羊平均产绒量的 2 倍。 随着羊只年龄的增长,产绒量呈现出一定的变化规律,并且公、母羊的变化规律不一致。 公羊的产绒量随年龄的增长而增加,到 4周岁左右时达到产绒高峰,此后呈略微下降的趋势;母羊 20 在第二次梳绒时即达到产绒高峰,此后相对比较平稳,具体情况见表 211 和表 212。 表 211 不同年龄公羊产绒情况统计表 单位:只、克 年 龄 一周岁 二周岁 三周岁 四周岁 五周岁 六周岁 只 数 30 30 30 30 30 30 平 均 数 标 准 差 变异系数 表 212 不同年龄母羊产绒情况统计表 单位:只、克 年 龄 一周岁 二周岁 三周岁 四周岁 五周岁 六周岁 七周岁 八周岁 只 数 838 595 403 219 136 104 100 73 平 均 数 标 准 差 变异系数 公羊的产绒量受配种强度的影响。 使用过早或使用强度过大,都会使其 产绒量下降。 一般公羊在 2 周岁左右开始配种为宜,如果采用本交方式配种,配种数量不宜超过30 只。 公羊在 3 周岁时,可正常进行配种,如果采用本交的方式配种,配种数量以 40— 50 只为宜。 母羊的产绒 21 量受自身的生理状态影响。 如果母羊的妊娠期与绒毛生长期相吻合,可提高其产绒量;如果母羊的哺乳期与绒毛生长期相吻合,可降低其产绒量。 此外,空怀母羊的产绒量一般高于产羔母羊,而产单羔的母羊也会高于产双羔的母羊。 体重是决定辽宁绒山羊生长性能和产肉性能的重要指标,它也间接地影响产绒性能。 一般情况下,体重大的羊只体表 面积就大,假设绒毛密度是固定的,那么,体重大的羊拥有绒毛的根数就多。 因此,体重大的羊产绒量就高。 绒山羊的体重应该在梳绒后空腹时称量。 辽宁绒山羊体格大,成年公羊平均体重达 177。 千克,这是其它品种很难与之相比的。 另据有关人员测定,辽宁绒山羊成年公羊的屠宰率为 % ,成年母羊的屠宰率为%。 表 213 列出了辽宁绒山羊原种场的有关科技人员对本场各类羊只体重的测试结果。 表 213 各类羊只体重测试情况统计表 单位:只、 千克、 % 项目 类别 只数 平均数 标准差 变异系数 成年公羊 20 后备公羊 28 育成公羊 62 成年母羊 586 22 后备母羊 259 育成母羊 315 羔羊的初生重对羔羊的生长和发育有着重要的影响,母羊的类别、产羔数量及羔羊的性别都会影响羔羊的初生重。 一般来讲,成年母羊所产羔羊的初生 重大于后备母羊,后备母羊所产羔羊的初生重大于育成母羊;单羔的初生重大于双羔,双羔的初生重大于三羔。 具体情况见表 214。 表 214 不同类别母羊所产羔羊初生重情况统计表 单位:只、公斤、 % 羊只类别 育成母羊 后备母羊 成年母羊 单羔 公羔 只 数 51 只 数 59 只 数 53 平均数 平均数 平均数 标准差 标准差 标准差 母羔 只 数 48 只 数 41 只 数 46 平均数 平均数 平均数 标准差 标准差 标准差 双羔 公羔 只 数 2 只 数 11 只 数 96 平均数 平均数 平均数 标准差 标准差 标准差 母羔 只 数 1 只 数 20 只 数 81 平均数 平均数 平均数 标准差 标准差 标准差 三羔 公、母 只 数 3 只 数 只 数 11 平均数 平均数 平均数 标准差 标准差 标准差 辽宁绒山羊的公、母羊在 5 月龄时达到性成熟。 过去,母羊到 18 月龄时开始配种,即小雪左右配种,春季产羔, 23 每年配种一次,产羔一次,母羊的产羔率一般为 110%—120%,羔羊的成活率为 90%— 95%。 母羊正常的繁殖年限为 5— 6 年,而有些特殊个体可达 8— 10 年。 近些年来,由于饲养水平的提高和羊舍条件的改善,辽宁绒山羊的配种时间已明显提前,并有由季节性发情向长年发情方向发展的趋势 ,如果一年配种两次,即每年的 5 月份和 10 月份各配种一次,在应用外源激素处理的情况下,有部分成年母羊在一个生产周期内可产羔两次。 单次产羔率可达130%— 140%。 据辽宁省辽宁绒山羊原种场试验测试,在自然状态下,母羊的初配日龄为 235177。 20 天,在此日龄时约有 30%左右的育成母羊接受配种并受胎;应用前列腺素和孕马血促性腺激素科学处理成年母羊,约有 30%— 40%的母羊可在 9 月 1 日至次年 8 月 31 日这个生产周期内两次接受配种,大约在两个生产周期内产羔三次,即两年三产。 (三)辽宁绒山羊行为观察 观察和了解辽宁绒 山羊的各种行为,对于做好饲养管理以及兽医工作是极为重要的。 争斗不是一种单一的现象,它是和群居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只有群居才会产生争斗。 通过观察辽宁绒山羊的争斗与群居行为,研究其产生的生物学基础,可以为绒山羊 24 的饲养管理提供可靠的依据。 辽宁绒山羊性情活泼,行动敏捷,好争斗。 当羔羊出生三天以后,就有互相顶头的游戏行为,而真正的争斗则是在成年时期。 造成争斗的主要原因是争夺在群体中的位次、争取性伙伴和争食饲草、饲料。 因此,辽宁绒山羊在刚刚组群时、配种季节和补饲草料时,容易发生争斗现象。 此外,采取舍饲 的饲养方式时,羊只易发生争斗,顶伤明显增多;而在放牧条件下,这种情况会减少很多。 当羊只相互争斗时,两只羊头对头相持,低头瞪眼,对视一阵后,同时分别向后撤退 1 米左右的距离,然后突然前冲并跃起,当两只羊的角或头部撞击在一起时,发出“咔、咔”的响声。 如果在山坡上发生争斗,则两只羊竞相争夺高处,想利用地势高的优势击败对方。 有的羊只间争斗较为激烈,需要进行多个回合,争斗累了时稍休息一会儿继续争斗。 有的羊只甚至整日不食草料,互不相让,直到有一方落败为止。 有些羊只间的争斗相对温和些,相互间只是顶顶头而已,似乎有游戏或亲妮 的感觉。 不同性别羊只间的争斗,具有不同的特点。 公羊与公羊间的争斗具有持久性,相互间都有些准备,表面上看争斗得很凶,但相互间伤害程度不大,一般只是头部出些血而已。 母羊与母羊之间的争斗具有突然性,多发生在补饲精料时,有的母羊突然从一侧或背后向另外一只母羊发起攻击。 由于母羊的角尖上翘,并且十分锋利,在顶架时常将对方的腹膜顶漏,严重时将腹部皮肤和腹膜一起顶穿。 羊只具有明显的欺弱怕强的特点,如果羊群中有一只弱羊,许多羊都会攻击它,甚至出现许多羊同时攻击一只弱羊的情况。 解决羊只争斗的 25 最好办法就是将常易被攻击的羊只隔离, 单独饲养。 对组群饲养的羊只,使其攻击势基本上保持一致。 辽宁绒山羊爱干燥,恶潮湿。 在羊舍中,羊只多喜欢在较高的地方站立或休息,强壮精干的羊往往居住在最理想的地方,而弱小、有疾病的则在墙边、墙角等地方。 每日放牧前观察羊群,可以及时发现异常羊只便于掌握羊群情况。 辽宁绒山羊具有较强的合群性,在正常情况下,多数羊只很少离群单独行动。 当个别羊只离群时,往往鸣叫不安,积极寻找大群。 而当多个个体离群时,有时则不再去找大群,安静的采食、休息和反刍。 羔羊经常与母羊在一起活动,睡眠时总是靠在母羊的内侧,依偎在母羊身上,有时竟 跳到卧着的母羊身上游戏和休息。 为了提高生产力和扩大种群,我们必须注意辽宁绒山羊的性行为。 在持续的生态因素影响下,其生殖系统的形态学和生理学参数均有变化。 成年公、母羊的性行为决定于许多因素,它通过生理、环境以及心理等方面表现出来。 这些因素分别是:性别的遗传学、动物初生时的激素环境、后天的群居生活和性经验、成年后的激素分泌和解剖结构状况、潜在的配种吸引力和外界环境。 绒山羊是短日照畜种,它的发情周期通常在一年中的秋季。 在繁殖季节里,如果没有配种,可出现几个发情周期。 绒山羊的发情周期一般为 20 天左右 ,发情并具有受 26 精能力的时间大约为 36 小时左右。 但处于不同的生活环境及本身不同的生产状况下,其发情持续期也是不同的。 母羔以及在繁殖季节内第一次发情的羊,其发情的持续期较正常的短。 初情期很依赖于出生的时间,在早春出生的羔羊,有相当一部分在当年秋天就能出现第一个发情期。 公羊的存在可缩短母羊的发情持续期。 母羊发情时,积极出外寻求公羊,外阴部潮红肿胀,并用鼻嗅闻公羊的身体和生殖器官,用头侧去接近公羊并不停地磨擦,用头顶公羊的腹侧,排尿增多,以特有的叫声频繁地鸣叫,频繁地增加尾部的摆动,有时还爬跨其他母羊。 像母羊一样 ,公羊花费大量时间用鼻去嗅闻其它公羊的生殖器官和尿液。 事实上,实行限制饲养的公羊,不需要任何感觉的提示就可找到发情的母羊。 当公羊站立在发情母羊侧方时表现出两种举动,一是把腿伸直敲击母羊的后躯部,把腿抬起或放下用前蹄刨地;还有一种是做固定不变的轻推动作,公羊的头倾斜或低下,用它的肩部去轻推母羊的肋部,同时发出低声调的叫声或求爱的特有声音。 当公羊性兴奋达到高潮时,即开始爬跨母羊,母羊接受爬跨,公羊的脖颈上扬,身体前冲,即完成射精动作。 爬跨下来后,公羊有时嗅闻母羊的外阴,表现情绪低落,也可能排尿,并用嘴去嗅闻自己 的尿液,扬头,嘴唇上翻。 母羊在接受爬跨后,即产生弓腰行为,表示已接受交配。 辽宁绒山羊的性行为出现的早,并且性欲旺盛。 出生仅一周的羔羊,爬跨这种性行为就是普遍性活动的组成部分。 在公、母分群饲养的公羊群内,公羊间有互相爬跨的恶习,被爬跨的往往是同一只公羊。 27 辽宁绒山羊的嘴尖、牙锐、唇薄,喜吃短草、树叶和嫩枝。 因此,在灌木丛林里和短草草地上以及荒漠地带也能很好的生存。 辽宁绒山羊可以吃多种牧草或树叶、树尖,但在一块长有多种牧草或树木的牧地上放牧,它并不是同时不加选择地采食所有可食的牧草或树叶,而是 具有较强的选择性。 不同时期它所采食的牧草或树叶,种类有所变化,辽宁绒山羊特别喜欢吃各种植物的顶尖、花蕾、叶芽等。 从进化的角度来讲,这也许是一种适应。 第一是因为嫩芽、花蕾的营养价值较高,可以满足其本身的营养需要;第二可能是防止树木长高,以免影响其采食,因为辽宁绒山羊毕竟是体型矮小的动物。 但是这种行为对保护生态环境造成了一些不良的影响。 我们了解到山羊的这种习性后,应该采取积极的措施,实行舍饲与放牧相结合的饲养方式,即在牧草萌发季节实行舍饲,在牧草枯萎季节实行半舍饲、半放牧,在牧草生长的旺季实行以放牧为主的饲养 方式。 通过实践,去探索既可发展绒山羊事业,又可兼顾生态环境保护的道路。 辽宁绒山羊白天大约要花 50%的时间去吃草,也要花同等时间分 15~20 阵次用于反刍。 吃草通常是一阵一阵的,而且整群统一行动。现代绒山羊饲养技术doc
相关推荐
有序发展。 定期对合作社运作情况进行调查了解,及时帮助合作社解决相关问题。 建立合作社通讯录,让合作社之间有更多的沟通学习机会。 进一步帮助其建立完善民主管理机制、利益联结机制、风险保障机制、自我服务机制。 仅市级、县级示范合作社及龙头合作社带动农户数就达 万余户。 创新利益联结机制,增强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 在重点县建设中,注 重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等带动主体的建设培育
,做到防范于未然。 对 长期运行设备采取人员维护、在线检查 等方法进行预防。 而在维修管理中搞好备件管理也是非常重要,它可以减少维修停机时间,提高设备利用率。 三、现代设备管理模式 在培训期间主要学习了 TPM 及在其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TPEM 模式。 TPM 模式实际上反映的是一种企业文化,而这种企业文化的核心就是团队精神,强调的是协作。 在日本, TPM 被定 义为 “ 全员参与下的生产维修
下下 连连 接接 线线。 若若 没没 有有 油油 压压 (( 必必 须须 确确 定定 油油 箱箱 内内 有有 足足 量量 的的 燃燃 油油 )) , 应应 检检 查查 以以 下下 元元件件 :: EFI 的的 主主 继继 电电 器器 易易 熔熔 线线 、 EFI 保保 险险 丝丝 (( 20A)) 、 EFI 的的 主主 继继 电电 器器 、 汽汽 油油 泵泵 微微 电电 脑脑 、 发发 动动
装置的电源隔离、电路转换、电动机远距离控制等;也常作为电压表、电流表的换相开关,还可用于控制小容量的电动机。 行程开关 :又称做限位开关,是一种利用生产机械某些运动部件的碰撞来发出控制命令的主令电器。 行程开关用于控制生产机械的运动方向、速度、行程大小或位置的一种自动控制器件。 行程开关广泛应用于各类机床、起重机械以及轻工机械的行程控制。 当生产机械运动到某一预定位置时
英国等国家合作起来攻打伊拉克,也能促进社会发展吗。 1假如一个封闭的小山村人人都互相合作安于现状社会还会进步吗。 1要是不停地合作 ,没有 创新精神 ,那人类只会止步不前。 如果说竞争没那么重要的话,那我们今天还在这里争论什么呢 ? 自由辩论环节剩余时间: 假如没有了竞争,没有了优胜劣汰,我们躺在功劳簿上睡大觉,何谈进步呢。 市场经济没有 了竞争,企业就会懈怠,失去 活力,这如何推动科技进步
文件和报告记录。 第三节 理 货 仓库理货是指仓库在接受入库 货物时,根据入仓通知单、运输单据和仓储合同,以货物进行清点 数量. . 、 分类分拣. . . . 、 数量接收. . . . 的交接工作。 理货是货物入库的第一次检查。 (判断) 二、理货的内容 清点货物件数 查验货物单重、尺度 单重确定了包装内货物的含量(多项) 查验货物重量 衡量方法可以采用:(多项) ( 1)衡量单件重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