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像科各种制度内容摘要:

事故,其责任由当天当班人员负责,并予记载,进修实习人员不追其责任。 每月底由技师长将评片按每人进行统计甲、乙、丙类片及废片的结果,上报科主任备案。 X 线、 CT、 MRI 诊断报告追踪制度 凡经 X 线、 CT、 MRI 诊断的住院病例,经手术或组织学检查证实者,均列为诊断追踪对象(门诊病例不包括在追踪之列)。 每月派专人追踪一次,时间定为每月上旬 7~10 日。 追踪内容按病例追踪登记簿逐项填写,特殊情况应在备注中说明,以备复核。 目的:首要作为积累经验,提 高诊断水平,其次做为质量考核依据,供上级检查参考。 每季度末将病例集中,由诊断组共同分析,借以找出经验教训,提高诊断质量。 年终将追踪的病便汇总,由专人保管,做医学资料存档。 CT 室规章制度 一、 CT 机房管理 CT 是高度精密的大型设备,必须实行严格的管理制度 保持恒温( 20℃177。 2℃),恒湿( 40~60%),温、湿度及电源不符合要求时应立即停机,采取有效措施。 保持良好的清洁度,定时清洁地面及机器,工作人员及病人进入机房应换本室专用拖鞋或鞋套。 机房内不准堆放杂物,室内物品 应旋转整齐。 医、技人员使用机器前要熟悉其使用方法,严格执行操作规程。 其它人员未许可不得操作机器,发现机器异常情况应立即报告维修人员,并做好记录。 维修人员要做到每日晨检查,每周小检修,每月大检修。 工作人员应严格工作岗位,认真负责,认真填写工作日志。 非 CT 室工作人员不能随意进入 CT 室,重症患者可由一名家属或医务人员陪同进入机房,以免发生意外,陪同人员应佩带铅围裙以避免不必要的射线曝射。 CT 室的应备剂急救药品和器械。 二、 CT 室预约登记工作制度 登记时检查申请单的填写是 否符合要求,不符合者应补填清楚。 注意轻重危急,急诊和住院患者应提前安排,特别是急诊患者应尽可能立即检查。 发给患者预约单说明注意事项。 询问有无过敏史,解释增强扫描的目的,征得患者或家属同意履行签字手续。 向患者及其家属解释 CT 扫描有关事项,并耐心回答问询。 三、医、护、技各组工作人员主要职责 (一)医师组 接诊医师应认真阅读申请单,了解临床资料和要求以决定: ( 1)扫描部位和范围。 ( 2)扫描体位( 3)扫描层厚和间隔 ( 4)注射或口服造影剂方法和剂量,是否 要放置阴道栓等。 ( 5)必要时要补问病史及了解其他资料,根据病情制定检查方案。 与操作技术人员密切配合,圆满地完成当日扫描检查并指导扫描。 急时完成急诊患者的扫描检查,并向临床医师报告结果。 书写 CT 检查报告,必须由上级医师审核签名方可发出。 有异常发现的病例要进行登记并定期随诊,总结经验,不断提高诊断水平。 如遇对造影剂有毒,副反应或过敏的患者,要全面负责抢救工作,并及时报告上级医师及请有关科室共同抢救。 (二) 技术组 负责扫描拍照胶片工作。 扫描前向患者解释扫描方法,训练患者 按指令摒气,使患者合作完成检查。 注意摆位及掌握不同体位,层厚的扫描条件以便获得良好的图像,发现异常或不满意时应和扫描医师商议改变层厚,间距或体层。 扫描结束后向患者说明取检查结果时间,按要求填写扫描记录单。 增强扫描要注意观察患者,发现不良反应要及时做应急处理,立即报告医师,积极参加抢救工作。 保证照片质量,发给病人的照片要符合诊断要求。 遇有困难问题要请示技术组长或接诊医师。 (三)护士组 负责注射器消毒,领取及保管药品,准备及检查,补充急救药品器械和氧气等。 在扫描前为患 者做碘过敏试验并做好登记。 做增强扫描负责注射造影剂,向患者详细解释注射造影剂的反应,遇有造影剂反应时协助医师生做好抢救工作。 磁共振机房管理制度 扫描仪为高度精密设备,机房应保持适当的温州( 16~22℃), 温度( 40~60%)和良好的消洁度。 应定时对机房、操作室及计算机室吸尘。 非本室工作人员不得进入机房,包括操作室和磁体房。 凡须进入操作室和磁体房的人员必须穿工作服,并换拖鞋才能入内。 机器在操作人员使用 MRI(磁共振成像)扫描仪及其附件设备时,应首先熟悉机器的使用方 法。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