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菖蒲繁殖栽培技术内容摘要:

眼的排列,纵向切割,每个种块必须保留 l 一 2 个芽和一定数量的茎盘,切完后用 0. 5%高锰酸钾溶液浸泡 20min 后即可播种。 4.栽培技术 4. 1 整地和施肥 种植唐菖蒲的土壤宜选用沙质壤土,土层要深 厚、疏松、排水良好,切忌积水。 做成高 20 厘米,宽 1 米~ 米高畦。 施肥应氮磷钾兼顾。 由于唐菖蒲是浅根性植物,肥料应浅施。 追肥分别在二片真叶期(花芽分化后)和吐穗期,施用稀薄粪水加尿素一次,中期重施一次钾肥,后期注意控氮,以免植株徒长,造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毕业 (论文 )说明书 6 成倒伏。 对种球生产为主的地块应以增施钾肥为主。 4. 2 土壤消毒 土壤消毒可采用土壤消毒剂和蒸气消毒法。 药物消毒法 : ①每 1000m2 用溴甲烷 10kg,在土壤中掺拌均匀,然后用塑料薄膜覆盖一周以上,溴甲烷对杀伤镰刀霉菌、干腐病、线虫和土壤中的其他害虫,效果良好。 ②用 氰土利和二氯丙烷 20%颗粒剂,每 1000m2 用药各 20kg,处理后用塑料薄膜覆盖二周以上,效果良好。 物理消毒法 : ①在圃地上平铺柴草,然后点燃。 此法对真菌、细菌、害虫均有显著效果。 ②首先将土地深翻 30 厘米,然后用胶管或硬质塑料管与暖器锅炉接通,用 70℃以上的热气处理土地 20— 30 分钟,对镰刀霉菌、干腐病、线虫和其他土壤害虫防治效果均好。 4. 3 球茎的整理与消毒 选过的种球,在种植前要进行消毒处理。 首先把球茎放在 40℃温水中浸泡10 一 15min,然后添加如下药剂:浓度 0. 4%的咪酰胺十 1%的敌菌丹 十 0. 2%腐霉剂,再浸泡 30min。 4. 4 种植时期 自然条件下一般在 4~ 5 月、地温在 10C 左右时种植,若要周年生产,则应根据不同供花期来确定。 在温度、光照有保证的条件下,要求元旦前上市的应在9 月初下种,春节期间上市的可在 9 月末下种,早春供应切花的可于 11 月下旬至 12 月下旬下种。 5 月下旬至 6 月上旬开花的,可于 2 月初催芽, 4 月初露地种植,国庆开花的可在 6 月初至 7 月中下种。 覆土厚度因土壤类型和栽植时间不同而有所差异,如粘重土壤,覆士厚度要比砂壤土薄些,早春栽植,由于地温低,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毕业 (论文 )说明书 7 覆土要薄些,夏季,地温高,覆土可厚些 ,一般栽植深度 5 一 15cm。 4. 5 管理 唐菖蒲栽植后,除草、松土、追肥、灌水、喷药、清除病株、防止倒伏、剔除杂种等,都是田间管理的主要内容。 4. 6 追肥 栽种前要施入足够的基肥,在苗期还要进行合理追肥,尤其是磷钾肥,这样不但可以提高花和球茎的质量,同时还可以增加植株的抗病能力。 追肥要根据其生长的不同阶段进行。 二片时期为花芽分化期,此时应追施一次氮素肥料。 在孕蕾期和开花后要追施以磷钾肥为主的肥料。 根部施肥与叶面施肥要交替进行。 灌溉 唐菖蒲既怕涝,又怕旱,故应及时掌握圃地的水分情况。 尤其在出苗前,经常保持土壤湿润,对生根发芽皆有利。 其次是花芽形成期和孕蕾期,保持充足的水分,对提高花枝的质量十分重要。 平时遇干旱天气要及时浇水。 4. 7 防止倒伏 唐菖蒲生长到 7 片叶后,将抽出花穗,随着花穗体积的膨大,植株上部重量也迅速增加,此时如遇大风天气,很易倒伏,这将影响切花质量。 因此要采取防倒伏措施;第一抽穗前进行一次普遍的培土;第二用细竹杆或木条绑缚;第三在床垅两侧每米楔一木撅,然后将长竹杆顺垅床绑缚在木撅上;第四拉尼龙或塑料网,随 着植殊的生长,不断提高网的高度。 4. 8 球茎收获 花后 40 一 45 天,地上部分开始枯黄,是收获球茎的最适时期。 过早则球茎不充实,过迟则易使球茎增大患病的机率,仔球又容易散失。 要在晴朗天气进行,在植株基部 5— 7cm 处,垂直将锹插人土内 15— 20cm,朝植株方向挖掘,使根茎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毕业 (论文 )说明书 8 部位土壤松动,轻轻将植株从土壤中拔起,防止球茎上着生的仔球散落。 植株集中后,用修枝剪在球茎基部 0. 5 一 lcm 处剪去地上茎叶部分。 4. 9 晾晒 露天晾晒择无雨天气,将经过消毒的种球摊放在细缝竹帘、炕席或苫布上,经常翻动,晚间用塑料盖好或收起 ,翌日再摊开晾晒。 4. 10室内或大棚晾晒 首先在室内设置铁架或木架,架上放细孔铁网,炕席或竹帘,将球茎摊于其上,门窗全部打开,使之通风良好。 无论露天晾晒或室内、大棚晾晒,当种球上的须根开始萎蔫时,即可把须根和残留的老球摘除。 然后再继续晾晒;直到新球茎上的膜被彻底晾干,用手摸时无潮润感为度。 4. 11球茎的贮藏 ①常规贮藏 利用现有的条件,进行短期间的贮藏,到翌年春季栽种,其贮藏期为 7 个月左右。 常规贮藏库要通风、干燥、不结冻,最宜温度为 l 一 5℃。 架贮:根据种球贮藏量和库房的容 积,用铁或木材制作长 2。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