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hc预应力管桩工程试桩方案内容摘要:

状态。 以黏性土为主,含卵石、砾石和砂粒等。 根据野外钻探取样观察及室内颗粒分析,卵砾石含量约 20%~ 45%,卵砾石成份主要为花岗岩、砂岩、辉长岩等,卵石多为强风化,少数中风化,部分卵石已风化成土状。 分选性差,磨圆度一般,粒径一般为 2~ 10cm。 顶板埋深 ~ ,层厚 ~。 呈层状分布于全场地。 N120修正后击数 一般为 ~ 击, 平均击数为 击。 6)细砂 (Q1+2fgl):黄色,稍湿~湿,稍密状态。 主要成分为石英、 岩屑、暗色矿物及云母等,含少量黏粒,部分地段夹薄层粉砂或中砂。 顶板埋深 ~ ,层厚 ~,呈层状、透镜状分布于场地内部分地段。 7)卵石 (Q1+2fgl): 褐黄色、灰色等,成分以花岗岩、闪长岩为主,次为石英岩、灰岩、砂岩等。 颗粒圆状~次圆状,分选较好,微风化为主,少量中等~强风化。 充填物以黏粒和砂粒为主,其次为少量圆砾。 顶板埋深 ~ ,全场地分布。 根据《成都地区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和室内颗分试验成果,场地卵石可分为以下三个亚层: 71)稍密卵石:卵石含量 55%~ 60%左右,一般直径 4~ 8cm。 被黏性土和中细砂充填。 颗粒交错排列,部分接触。 层厚 ~ ,以层状、透镜体状分布于全场地。 N120修正后击数一般为 ~ 击, 平均击数为 击。 PHC 预应力管桩工程试桩方案 第 6 页 共 22 页 72)中密卵石:卵石含量占 60%~ 70%左右,一般直径 4~ 10cm,含少量漂石,被黏性土、中细砂和砾砂充填。 颗粒交错排列,大部分接触。 层厚 ~ ,以层状、透镜体状分布于场地内大部分地段。 N120修正后击数一般为 ~ 击, 平均击数为 击。 73)密实卵石:卵石含量 70% ,一般直径 10~ 20cm,含较多漂石。 充填物以中细砂和砾砂为主、其次为黏性土,并含 15%左右的圆砾。 颗粒交错排列,连续接触。 揭示厚度 ~ ,以层状、透镜体状分布于全场地。 N120修正后击数一般为 ~ 击,平均击数为 击。 8)粉砂质泥岩 (K2g):棕褐色~紫红色,湿,含少量氧化铁锰质及灰绿色渲染,夹薄层泥质粉砂岩及泥岩。 成分以黏土矿物为主,其次为陆源碎屑矿物及少量自生非黏土矿物。 为泥质结构及含粉砂泥质结构,产状近于水平 , 厚~巨厚状构造。 按其风化程度的不同,粉砂质泥岩 可分为以下三个亚层: 81)全风化粉砂质泥岩:岩体结构已完全破坏,风化成土状。 岩芯呈散体状,性软,具造浆性。 顶板埋深 ~ ,层厚 ~。 82)强风化粉砂质泥岩:岩体结构已基本破坏,裂隙发育,岩质较软,岩芯呈碎块状或短柱状,夹薄层状全风化或中风化粉砂质泥岩,岩石类别为极软岩,较破碎,岩体基本质量等级为 V 级。 层厚 ~ ,全场地分布。 83)中风化粉砂质泥岩:岩体结构部分破坏,节理裂隙较发育,层理较清晰,岩芯呈短柱状及长柱状。 岩 石类别为极软岩,较完整,岩体基本质量等级为 V 级。 分布连续,揭示最大层顶埋深 ,最大揭示厚度。 以上各地层的空间分布情况详见《工程地质剖面图》 (附图№ .21~№ .294)。 PHC 预应力管桩工程试桩方案 第 7 页 共 22 页 第一章 试桩施工方案 第一节 、 施工部署 1. 试桩施工总体要求: 根据确定的试桩点位,依次进行试桩。 2. 机械设 备配置: 选定用 5 台 DF50 柴油锤 进行试桩施工。 第二节 、 施工准备 一、 桩机选择 1 .桩锤的选择: 选择桩锤时,必须充分考虑桩的形状、尺寸、重量、入土长度、结构形式以及土质、气象等条件,并掌握各种锤的特性。 桩锤的夯击能量必须克服桩的贯入阻力,包括克服桩尖阻力、桩侧摩 擦 阻力和桩的回弹产生的能量损失等。 如果桩锤的能量不能满足上述要求,则会引起桩头部的局部压曲,难以将桩 打 到设计标高 , 鉴于本工程 持力层的情 况和桩径, PHC— AB500(125)管桩选用柴油锤打桩机施工,锤重。 桩架的 选择: 桩架的设置、安装和准备工作对打桩效率有很大影响。 鉴于本工程 现场较为 宽阔的具体情况,可选用步履式桩架。 PHC 预应力管桩工程试桩方案 第 8 页 共 22 页 二、 施工场地及施工程序 施工场地及道路要求 :任何形式的桩机均要求施工场地和道路不沉陷,地耐力不小于 45 吨。 马道应留在 车辆进出容易的宽敞地段。 试桩过程中的插桩、锤击、接桩、送桩等应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 主要施工方法及质量要求如下: ⑴、确认总包单位定位的试桩点位置准确; ⑵、总包单位采用挖掘机或装载机对临时道路、管桩堆场等位置进行平整; ⑶、总包单位外购建渣对平整出来的场地进行铺设,并用压路机压实。 ⑷、为保证临时道路的承载力及车辆通行要求,临时道路铺设不低于 600mm 厚,宽度不少于 5000mm 的建渣,压实; ⑸、道路要求增加掉头位置,以保证运桩车辆的通行。 施工程序为 :熟悉设计图纸、请总包单位确认试桩点位(机械、管桩进 场)、场地临时道路铺设、打试桩(施工记录) 、 试桩检测(检测报告)、试桩检测(检测报告)、收集整理相关资料、提交试桩资料。 PHC 预应力管桩工程试桩方案 第 9 页 共 22 页 第三节 、 项目组织机构 我公司拟实行项目负责人施工管理责任制度,各组成人员职能设置参设如下 : 序号 姓名 职务 工作职能范围 1 路用杰 项目经理 负责项目总体组织及安排协调、控制总的质量与成本 2 孟磊 工程师 负责对工程施工技术指导与支持 3 任旭东 责任工长 负责工程施工技术、测量、资料管理、材料安排及管理 4 郭喜林 普文强 张国栋 安全员 负责工程施工过程中的安全及管理 5 牛 宇 质检员 负责工程施工过程中的全部资料管理 6 裴丹丹 资料员 负责工程施工过程中的全部资料管理 PHC 预应力管桩工程试桩方案 第 10 页 共 22 页 第四节 、 试桩施工工艺 一、 施工工艺流程图: 二、 测量放线 试桩点位由总包单位确定, 并与总包单位办理交接记录 三、 管桩的吊运堆放 管桩出蒸压釜后即可吊运,但必须要等出釜管桩在静置达到 24 小时,温度降到室外常温后才能运输和施打。 管桩一般需设计两个吊点,吊绳与管桩水平面的夹角不小于 45 度,管桩起吊运输中应免受振动、冲撞。 现场堆放:不同型号规格的管桩应分别堆放,堆放层数不宜超过3 层。 打桩机拖桩时应小心,避免将桩拖断。 管桩施工前应再次逐根检查管桩有无严重质量问题,对管桩两端应进行清理干净。 管桩质量应符合《建筑桩基技术规程》的规定: 桩的表面应平整、密实,制作允许偏差符合下表的规定。 桩 型 项 目 允许偏差( mm) 高强度 1 直径 177。 5 PHC 预应力管桩工程试桩方案 第 11 页 共 22 页 预应力 混凝土 管桩 2 管壁厚度 5 3 轴心圆孔中心线对桩中心线 5 4 桩尖中心线 10 5 下节或上节桩的法兰对中心线的倾斜 2 6 中节桩两个法兰对桩中心线倾斜之和 3 外观质量 高强预应力管桩外观质量应平整、密实,不应有裂纹、蜂窝、孔洞、折断和过大缺棱掉角、露主筋等缺陷。 四、 管桩龄期的确定 管桩是经过‚高温高压‛蒸养后成型的, 按规范要求,管桩出釜后,在常温下冷却24 小时后即可满足施工需要,但是由于受四川境内的地质条件影响,必须采用锤法施工,所以,从制造成型到打桩施工的间隔时间宜尽量长些最佳,以保证桩身的抗击打能力,故要求现场要堆存一定量的桩,应尽量按‚先进场桩先打‛的原则,满足管桩的强度要求。 五、 试桩的目的 打试桩的方法与正式打工程桩的方法一致,根据地质情况及规范要求(或相关单位要求)选取试桩点位进行试桩,试桩的目的: 检验桩的贯入度和持力层是否满足设计要求,即与地质的吻合情况(若不吻合应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比如补 勘 或设计作相 应调整等方法)。 通过对试桩做静载检测试验,检验其单桩承载力是否满足设计要求。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