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xx年水稻技术规程定稿内容摘要:
高产水稻技术规程 13 划 沟,周围软泥呈徐徐合拢状态,为最佳的插秧状态;如沉淀不好,田面过于稀软,秧苗插不牢,立秧姿势乱,插秧机推压边行苗,插后秧苗易下陷,影响缓苗和分蘖生长;田面硬度过大,插秧阻力大,容易伤苗,插秧深度变浅,插后痕迹不能及时合拢,造成漂苗、缺苗。 移栽深度 机械插秧的深度是否合适对秧苗的返青、分蘖以及保全苗影响极大,一般插秧深度 厘米时易散苗,倒苗、漂苗较多;插秧深度 3 厘米以上,抑制秧苗返青和分蘖,尤其是低位节分蘖受抑制明显,高位节晚生分蘖增多,分蘖延迟,分蘖质量差,弱苗插深还会变成僵苗;而插秧深度在 2 厘米左右时,则不出现倒苗、漂苗现象,植株发根较多,生长健壮,分蘖力强,因此,水稻机械插秧深度控制在 2 厘米左右 , 插深小于 1 厘米,穗虽多而穗小,不抗倒伏,插深大于 2厘米,穗少而不能高产, 人工插秧深度 1~ 左右 、钵育摆栽钵面与泥面平、抛秧秧苗 钵 面入土 2/3(泥浆状态抛秧)为宜。 移栽密度 ①原则 : 移栽密度总的原则是地力条件好、秧苗素质好的地号宜稀植,地力条件差,秧苗素质差的地号移栽宜密植;积温条件好的西部农场宜稀插,积温条件差的东北部农场宜密插。 ②密度 :各农场要根据 各自的气候条件、土壤条件、栽培水平 等来合理确定本农场内部各管理区、作业站的适宜栽培密度,做到合理密植。 ( 1) 七星、大兴、创业、红卫农场、科研所机械插秧规格为 5 月 20 日前30 12 厘米, 5 月 21~ 25 日 30 10 厘米, 25~ 30 穴 /平方米, 4~ 5 株 /穴,基本苗数 100~ 140株 /平方米。 ( 2) 胜利、八五九农场机械插秧规格为 30 10 厘米, 28~ 33 穴 /平方米,4~ 5 株 /穴,基本苗数 120~ 150株 /平方米。 ( 3) 前进、洪河、青龙山、浓江农场机械插秧规格为 30 10 厘米、 12 厘米, 30~ 35穴 /平方米, 4~ 5株 /穴,基本 苗数 130~ 150株 /平方米。 ( 4) 勤得利、鸭绿河、前锋、二道河农场机械插秧规格为 30 10 厘米、 10 厘米, 33~ 37 穴 /平方米, 4~ 5株 /穴,基本苗数 130~ 160株 /平方米。 ( 5) 前哨农场机械插秧规格为 30 10 厘米、 12 厘米和 10 厘米, 33~ 37穴 /平方米, 4~ 5株 /穴,基本苗数 150~ 160株 /平方米。 ( 6) 种子田机械插秧密度 30 10~ 12 厘米, 25~ 27 穴 /平方米, 4~ 5株 /优质高产水稻技术规程 14 穴,基本苗数 100~ 135株 /平方米。 ③钵育摆栽密度 ( 1) 七星、大兴、 创业、红卫农场、科研所机械摆栽规格为 30 14 厘米,人工摆栽为 9 4寸, 25穴 /平方米,基本苗数 100~ 110 株 /平方米。 ( 2) 胜利、八五九、前进、青龙山、浓江、洪河农场机械摆栽为 30 12厘米,人工摆栽为 9 3寸, 28穴 /平方米,基本苗数 110~ 120 株 /平方米。 ( 3) 勤得利、鸭绿河、前锋、二道河、前哨农场机械摆栽为 30 10 厘米,人工摆栽规格为 9 3寸, 30 穴 /平方米,基本苗数 120~ 130株 /平方米。 移栽顺序 插秧时应从稻田的下头开始,逐步向上头推进,待下一个格田插完秧以后,上一格田中的水放 入下一格田做为护苗水。 这样,即节约用水,又提高了水温,还减少肥料流失浪费。 移栽质量 ① 机械插秧标准为早、密、浅、正、直、 匀、 满、 齐、 扶 、同。 ( 1) 早:保证做到适时抢早。 ( 2)密:合理密植,保证田间基本苗数。 ( 3)浅: 插秧深度 2厘米以内。 ( 4)正: 要求 秧苗栽的正,不要东倒西歪。 ( 5)直:插秧行要直, 秧苗栽的直。 ( 6) 匀: 插行穴距规整,每穴苗数均匀。 ( 7) 满:插到头、到边,格田四角插满插严。 ( 8) 齐: 栽插深浅整齐一致,不插高低秧、断头秧。 ( 9) 扶:插后及时上水护苗。 ( 10) 同:插秧同时安 排专人 同步 补苗。 ② 摆栽标准为适、平、 直、 扶。 ( 1)适:保证做到适时摆栽。 ( 2)平:钵面与泥面平齐。 ( 3) 直:摆行要直、秧苗 摆 的直。 ( 4) 扶: 摆后及时放水扶苗,防止晒干。 (四)施肥技术标准 肥效反应线 优质高产水稻技术规程 15 水稻肥效反应线是指水稻在 N叶期施肥,肥效反应在 N+1叶较少, N+2叶较多的水稻需肥规律。 按照水稻生育叶龄进程,根据肥效反应线的原理科学施肥,确保促进水稻生长发育。 例如在水稻返青后 叶施蘖肥, 叶开始得到肥效但量 较少, ,而 11 叶品种水稻盛蘖叶位期,此期发挥 肥效对促进水稻早分蘖、快分蘖十分有利。 生产上要求在插秧后 3∼ 4天立即施分蘖肥 , 最晚不能迟于水稻返青期。 施肥量与比例 ①施肥量 施肥总的原则是因地因土施肥,土地肥沃、地力条件好的地号少施, 尤其是氮肥;地号瘠薄、肥力较差的多施。 如计划产量在 600 公斤 /亩时,建议施用化肥商品量 25~ 30 公斤 /亩,其中,旱改水 5 年以内的稻田施用氮磷钾总量在25 公斤,生物硅肥 5 公斤 /亩; 6~ 10 年稻田施氮磷钾总量为 27~ 28 公斤,生物硅肥 6~ 7公斤 /亩; 11 年以上的稻田施氮磷钾总量为 30 公斤,生物硅肥 7~8 公斤 /亩。 积极 推广使用商品有机肥,或其他商品有机肥;扩大 钙肥、镁肥、锌肥等微量元素肥料,特别是测深施肥的地块要加大水稻专用基肥和 配方肥 面积。 ②施肥比例 常规生产田亩施肥 26 公斤时,尿素( 46% N) 11 公斤,磷酸二铵 (18% N、46% P2O5)6公斤,硫酸钾( 50% K2SO4) 9公斤; N: P: K比例为 : 1: ,要提高钾肥用量, 逐步 使氮:钾 比 达到 1: 1。 如果计划产量在 650 公斤 /亩以上或高产创建时,施肥量 30~ 35 公斤, 加大钾肥用量,使 N:P:K 比为 2: 1: ~ 2,施生物硅肥 10公斤。 种子田施肥 N:P:K= 2:1:~ 2,施生物硅肥 8~ 10 公斤。 八行机插施肥量 25 公斤 /亩(商品量),其中,氮肥( 46%尿素) 10 公斤、磷肥( 18% N46% P2O5磷酸二铵) 6公斤、钾肥 (50%硫酸钾 )9公斤, N:P:K= 2:1:,生物硅肥施用 6~ 7公斤 /亩。 注意事项 进行秸秆还田的地号,在现有氮肥施肥水平的基础上不能降低氮肥用量,因为,在秸秆腐烂过程中需要消耗一定数量的氮素,所以,秸秆还田的地号 应增施尿素 2~ 3 公斤 /亩,加速秸秆腐烂。 八行机插由于水稻插秧规格变小,田间基本苗数增加,前期调控个体发育、 群体不要生长过旺,以减少无效分蘖,优质高产水稻技术规程 16 防止封行过早,生产上注意增施磷钾硅肥,以提高水稻抗逆性,尤其是抗病、抗倒伏性能。 水稻生育后期视田间水稻长势长相,按照水稻叶龄进程做到三看施穗肥,哪黄施哪,哪弱施哪。 切忌中后期氮肥用量过大,田间水稻长势过旺,加重水稻病害、倒伏现象的发生。 肥料种类 水田施肥以尿素、磷酸二铵、硫酸钾(氯化钾)、生物硅肥为主, 示范 推广扩大水稻专用基肥。 施肥时期 ①基肥 氮肥总量的 30%(或 40%)、磷肥 100%、钾肥 60%、硅肥 100% (也可以基肥 50%、蘖肥 50%) ,最后一遍水整地 前人工全田施入或用撒肥器施入,随着搅浆整地耙入土中 8~ 10 厘米。 注意磷肥不能表施,以免引起表层磷肥富集诱发水绵发生。 ②蘖肥 氮肥总量的 30%,在水稻返青后( 4 叶期)立即施入或在插秧后 3~ 4 天及时施入。 蘖肥分二次使用,第一次蘖肥总量的 80%全田施入,其余 20%在 11叶品种 6 叶期看田找施,哪黄哪弱施哪。 蘖肥在施肥总量不变的前提下,可以施 用 3~ 4 公斤硫酸铵。 ③调节肥(接力肥) 氮肥总量 10%,水稻倒 4 叶前后, 11 叶品种 8 叶前后,水稻抽穗前 30 天左右,功能叶明显褪淡 2/3 时,哪黄施哪。 如不使用调节肥时,则将 10%调节肥用于基肥,即基肥由 30%调整为 40%, 高产创建的地号必须施用调节肥。 ④穗肥 在水稻倒 2 叶露尖到长出一半时,田间观察飘长叶出现后一个叶片就是倒 2叶, 10 叶品种在 9 叶、 11 叶品种在 10 叶、 12 叶品种在 11 叶露尖到长出一半时施用,氮肥总量的 30%,钾肥总量的 40%。 施肥时观察田间是否出现拔节黄,底叶有无枯萎,有无稻瘟病害,如未出现拔节黄褪淡时则晚施;底叶有枯萎、干尖现象先放水壮根,后复水施肥;有稻瘟病(叶瘟)发生应晚施,先晒田壮根或先防病后施肥。 ⑤粒肥 常规生产田以叶面追肥代替粒肥,高产创建田依据田间 叶龄诊断,在抽穗优质高产水稻技术规程 17 后如田间出现落黄现象时,可以亩施 增施 总氮量 10%(尿素 1公斤左右)做粒肥,在水稻抽穗后 8天以内施完。 叶面追肥 水稻全生育期结合防病叶面追肥 2~ 3 次,水稻营养生长期( 7月 10 日前)叶面肥以酿造米醋、氨基酸类微肥为主,水稻生殖生长期( 7 月 10 日后)应以酿造米醋、磷酸二氢钾等促早熟微肥为主,严禁使用 含氮量大的微肥。 同时,积极推广叶面喷施硅肥、镁肥、硒肥等施用面积。 (五)灌溉技术标准 灌溉定额 灌溉定额井灌区 350~ 400立方米 /亩,自流灌区 450~ 500 立方米 /亩。 井水 综合增温 入田水温 6月份水稻分蘖期 15℃ 以上、 7月份水稻长穗期 17℃ 以上、减数分裂期 18℃ 以上、 8月 份水稻结实期 20℃以上。 ①延长水路、清除杂草 延长输水渠道的长度,多接受太阳辐射,可提高水温。 同时,要清除渠道两侧的杂草,以免遮光,影响太阳对渠道的辐射,从而降低增温效果。 ②改进渠道结构 井水灌溉的输水渠道要采用宽浅式渠道,并将渠道坡降改缓,降低流速,增加水在渠道中的流动时间,提高灌溉水温度。 ③晒水池增温 晒水池面积为本田面积的 2~ 3%,利用散水槽、长渠道、隔墙式晒水池、叠水板、渠道复膜、回水灌溉 等综合增温措施,形状以长方形为宜,最好采用地上池,池内水深。 灌溉技术 ①井水灌溉 灌水方法 要防止大水猛灌,以小水缓灌进地为好,不要灌过塘水、长流水,要充分利用水的比热大、热容量高的物理特性,令其发挥蓄能作用。 田间工程要完善,每个格田都有独立门户,实现单排单灌。 池埂要坚实,防止跑水漏水。 在渗漏大的田块,应在插前用机械多次进行水耙,或放水前先用机械旱整,这样可以减少漏水。 ②灌水时间 优质高产水稻技术规程 18 在夜间灌溉距水源近的田块,白天灌距离水源远的地方,午间高温时段灌中距离田块,这样可以使灌水水温接近于田间水温,使 全田水温一致,稻根不会因水温骤降受到伤害。 对于距水源近的田块,最好在早晨 5~ 6 时趁田间水温低时灌水,到 8~ 9 时灌完,至 10 时左右全田水温就可达到一致,这是因为清晨田间水温与渠道水温差异小。 ③ 浅湿灌溉 技术 水稻浅湿灌溉是指间歇灌溉与水层灌溉相结合,水层 0~ 5 厘米 ,分蘖末期 、抽穗前适时 晾田。 ( 1)浅湿灌溉的原则 水稻浅水灌田,每次灌水深约为 3~ 5 厘米 ,待水分自然消耗后,田面呈一定湿润状态再灌下一次水。 灌溉过程中形成几水几落(几天有水层,几天无水层)。 两次灌水的间隔时间根据稻田的保水性能、土壤肥力水平、稻苗 的生育状况及降雨量而定。 一般一次灌水后的有水时间约为 2~ 5 天,两次灌水之间的无水层时间应使浮泥沉实,以改善土壤的通透性,但土壤不干裂,不降低水稻的光合强度。 ( 2) 浅湿灌溉要点 水稻返青期:水稻返青成活后,分蘖始盛期高肥田采取强度的间歇灌溉,中肥田采取轻度的间歇灌溉。 也可视苗情在分蘖始期浅灌,分蘖盛期间歇灌溉。 水稻分蘖末期:水稻进入分蘖末期落干晾田。 晾田适宜时期在有效分蘖临界期,最晚不超过穗分化前期,对分蘖力强的品种,当分蘖达到计划茎数的 80%时就应开始晾田;分蘖力弱的品种可在达到计划茎数时开始晾田。 通过 晾田,稻株形态上应是叶片耸立,茎杆老健,叶色清淡,出现所谓“拔节黄”。 孕穗至抽穗开花期:从孕穗到抽穗开花期,灌水保持 3~ 5cm 水层,期间晾田 1~ 2 次。 乳熟至黄熟期:从乳熟到黄熟期,实行浅湿交替的间歇灌溉,干干湿湿,前期以湿为主,后期以干为主,到黄熟期停水。 ( 3) 促控 灌溉技术 插秧至分蘖盛期缓苗促蘖:水肥管理的主攻方向是加速缓苗,保证穗数。 就是要促使秧苗快返青,并使分蘖早生快发。 此期要求秧苗有较强的生长势,应适时追 蘖 肥,在有效分蘖临界期内达到计划茎数。 如果水肥管理不当,易产生分蘖不足,造成晚生分蘖过多, 影响水稻产量和品质;或插秧密度大,前期优质高产水稻技术规程 19 分蘖过旺,茎叶繁茂,过早封行郁闭, 从 而导致成穗率低和发生病害、倒伏等后果。 要采用适龄壮秧,插后建立水层约为苗高 1。20xx年水稻技术规程定稿
相关推荐
制品、果蔬类及其 他类食品的监测。 省 疾控中心 及各市 卫生部门 承担各监测点的具体工作。 省疾控中心 负责对各监测点进行食源性致病菌检测的技术培训和指导。 质监 部门 负责婴幼儿食品中食源性致病菌的监测。 具体监测食品类别、单位、数量和项目 分别 见表 8。 (二)肉鸡专项监测 卫生部门 负责肉鸡中沙门氏菌 和空肠弯曲菌 的污染状况调查 , 省 疾控中心 及各市承担各监测点的具体工作。
法 , 补助经费 的 发放要 进行 详细记录,便于检查。 省财政厅、省卫生厅将按有关规定对各地项目经费使用情况进行检查。 七、项目执行时间 2020 年 112 月。 八、 项目管理 (一)省级项目管理:省卫 生厅负责制定省级监督指导及评估方案,全年 组织省级专家进行监督指导和评估 1 次。 (二)设区市级 项 目管理:各设区市卫生行政部门应根据本地区工作计划和省级方案制定 设区市级 方案,
右混装、SGM201 手套箱本体通过工艺调整取消喷漆等。 很大程度上节约了公司成本。 2. 错误: 生产过程中因为检验人员的疏忽导致了产品批量性不良产生,如E18 拉手座亮斑、 LG3 侧盖变形等。 虽然可以通过返工来补救,给公司造成了人力、物力成本的浪费。 三、 质量控制措施 1. 按照质量管理条例对质量检验员进行奖惩,对不适应岗位的检验人员进行调岗。 定期对检验员和生产作业人员进行质量培训。
— 2.掌握设备费的组成内容及计算方法; 3.掌握进口设备费 的构成及计算方法; 4.掌握安装工程单价的编制。 (五)工程部分概算编制 1.掌握单价法(定额法)编制概算; 2.掌握指标法、百分率法编制概算; 3.了解实物量法编制概算; 4.掌握建筑工程、设备及安装工程、临时工程概算编制; 5.掌握独立费用、分年度投资、资金流量的计算及编制; 6.掌握建设期融资利息的计算。
相近,特异程度较高。 所有水蛭的身体都由口前叶加上 33 个体节,一共 34 个体节所组成。 各个体节用罗马数字表示,身体各部分包括相同的体节:头部 6 节,环 带前部 3节 (Ⅶ一Ⅸ ),环带部 4 节,环带后部 (或称躯干部、中央部 )11节,肛部 3 节和后吸盘 7 节。 由于构成后吸盘的 7 个体节难以区分 ?所以在叙述水蛭的节数时皆略去不计,仅提身体分27 节 (图 1)。
安置政策落实情况,资金管理使用情况及福彩公益金管理使用情况的执法检查。 二、继续开 展“惩防体系”和行风建设。 对 16 年民主评议行风反馈意见进行了梳理并着手整改。 一是加强了对行风“窗口”单位示范建设。 一方面扩大建设面,积极创建行风建设示范单位。 另一方面积极创建国家级行风建设 fr 本文来自九象,全国最大的 end示范单位。 二是加强了对殡葬、婚姻登记等的监督管理,推进民政事务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