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血相关法律法规与医院输血科建设要求内容摘要:

• 21 不同血型血液和成分分别存入 专用冰箱 ,并有明显标志 • 22 不同成分保存温度和保存期 • 23 储血冰箱严禁存放其他物品,并定期消毒 • 和细菌培养 发 血 • 24 配血合格后,由医护人员到血库取血 • 25 取、发血人员共同核对病人姓名、性别、 • 病案号、床号、血型、血液有效期、配血 • 结果等,共同签字方可发出 • 26 不得发出的血液:标签破损、字迹不清; • 血袋破漏;凝块;颜色改变;气泡;颗粒; • 溶血;过期等 • 27 供、受者血样于 2~6度保存 7天以上 ,以便 • 追查不良反应 • 28 血液发出后不得退回:血站和血库 输 血 • 29 输血前,两名医务人员再次核对病人、 • 血袋、配血报告等,无误后方可输血 • 30 输血时, 两名医务人员再次带病历床前 • 核对,无误后用标准输血器输血 • 31 取回的血应尽快输注,血液内不得加入 • 药物 • 32 输血管道应用生理盐水冲洗 • 33 输血先慢后快,根据病情和年龄调整速度, • 严密观察,出现异常立即处理 • 32 输血管道应用生理盐水冲洗 • 33 输血先慢后快,根据病情和年龄调整 • 速度,严密观察,出现异常立即处理 • 34 若 怀疑溶血或细菌污染 ,立即停止输血,以生理 • 盐水维持静脉通路,并报告上级医生,及时处理,并核对: • 1/ 申请单、血袋标签、配血记录 • 2/ 供、受者血型、并重测血型(保存血样、新采 • 血样、血袋血样)、抗体筛选和配血(盐水和 • 非盐水介质) • 3/ 立即采血肝素抗凝,观察血浆颜色 • 4/ 抽受者血液测胆红素、游离血红蛋白含量,直抗 • 试验及相关抗体效价 • 5/ 怀疑细菌污染,取血袋血作细菌培育 • 6/ 尽早查血、尿常规及尿血红蛋白 • 35 输血毕,对输血反应者,填写输血 • 反应回报单,返还血库保存。 血库 • 每月统计上报医务科 • 36 输血毕,将输血记录单(配血报告) • 贴在病历中,并将 血袋送回血库至少 • 保存 1天 • 37 本规范由卫生部负责解释 • 38 2020年 10月 1日实施 • 《 临床输血技术规范 》 附件 • 附件一 成分输血指南 • 附件二 自身输血指南 • 附件三 手术及创伤输血指南。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