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串级控制系统内容摘要:

F3(s)、 F4(s) Go1(s) F1(s)、 F2(s) Gm1(s) - 真正的单回路控制 对于进入主回路的干扰,串级控制和单回路控制闭环回路的区别: 过程控制系统第四章 第五章 C2 V 0 2C2 V 0 2 m 20202C2 V 0 2 m 2K K K1 K K K KG ( )T1S1 K K K Ks T02′ T02 K02 ′ T02 ′ T02 ,说明主环通道时间常数被缩短,加快了系统的控制速度。 Gc1(s) X1(s) Θ1(s) + G*o2(s) F3(s)、 F4(s) Go1(s) G’o2(s) Θ2(s) F1(s)、 F2(s) Gm1(s) - 串级控制等效 过程控制系统第四章 第五章 有些生产过程的工艺条件经常变化。 而在不同的工艺点,对象的放大倍数往往不同。 如果是单回路控制,这会导致控制质量下降。 G*c1(s) Gv(s) X1(s) Θ1(s) + Go2(s) F3(s)、 F4(s) Go1(s) F1(s)、 F2(s) Gm1(s) - 真正的单回路控制 过程控制系统第四章 第五章 C2 V 0 2C2 V 0 2 m 20202C2 V 0 2 m 2K K K1 K K K KG ( )T1S1 K K K KsK02 ′≈1/Km2 对于串级控制,部分对象被包含在副回路中,其放大倍数被负反馈压制。 因而工艺负荷或操作条件变化时,调节系统仍然具有较好的控制质量。 Gc1(s) Gv(s) X1(s) Θ1(s) + Go2(s) F3(s)、 F4(s) Go1(s) Gc2(s) + X2(s) Θ2(s) F1(s)、 F2(s) Gm2(s) Gm1(s) - - 过程控制系统第四章 第五章 串级系统特点总结: ① 对进入副回路的干扰有很强的克服能力; ②改善了被控过程的动态特性,提高了系统的工作频率;对进入主回路的干扰控制效果也有改善; ③对负荷或操作条件的变化有一定自适应能力。 调节效果比较 串级控制 单回路控制 t y 过程控制系统第四章 第五章 串级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参数整定 1.主回路设计 主回路设计与单回路控制系统一样。 Gc1(s) Gv(s) X1(s) Θ1(s) + Go2(s) F3(s)、 F4(s) Go1(s) Gc2(s) + X2(s) Θ2(s) F1(s)、 F2(s) Gm2(s) Gm1(s) - - 过程控制系统第四章 第五章 2.副回路的选择 副回路设计中,最重要的是选择副回路的被控参数(串级系统的副参数)。 副参数的选择一般应遵循下面几个原则: ①主、副变量有对应关系 ②副参数的选择必须使副回路包含变化剧烈的主要干扰,并尽可能多包含一些干扰 ③副参数的选择应考虑主、副回路中控制过程的时间常数的匹配,以防“共振” 的发生 ④应注意工艺上的合理性和经济性 过程控制系统第四章 第五章 3.主、副调节器调节规律的选择 在串级系统中,主参数是系统控制任务,副参数辅助变量。 这是选择调节规律的基本出发点。 主参数是生产工艺的主要控制指标,工艺上要求比较严格。 所以,主调节器通常选用 PI调节,或 PID调节。 控制副参数是为了提高主参数的控制质量,对副参数的要求一般不严格,允许有静差。 因此,副调节器一般选 P调节就可以了。 过程控制系统第四章 第五章 4.主、副调节器正、反作用方式的确定 对串级控制系统来说,主、副调节器正、反作用方式的选择原则依然是使系统构成负反馈。 选择时的顺序是: 根据工艺安全或节能要求确定调节阀的正、反作用; 按照副回路构成负反馈的原则确定副调节器的正、反作用; 依据主回路构成负反馈的原则,确定主调节器的正、反作用。 过程控制系统第四章 第五章 以管式加热炉为例,说明串级控制系统主、副调节器的正、反作用方式的确定方法。 从生产工艺安全出发,燃料油调节阀选用气开式(正作用)。 一旦出现故障或气源断气,调节阀应关闭,切断燃料油进入加热炉,确保设备安全。 原料出口温度 θ1(t) 原料 T1C T1T 燃料 管式加热炉 T2C T2T + 过程控制系统第四章 第五章 副回路中,调节阀开大,炉膛温度升高,测量信号增大,说明副对象和变送器都是正作用。 为保证副回路为负反馈,副调节器应为反作用方式。 原料出口温度 θ1(t) 原料 T1C T1T 燃料 管式加热炉 T2C T2T + + + - 过程控制系统第四章 第五章 对于主调节器,调节阀开大,炉膛温度升高时,原料油出口温度也升高,说明主对象和主变送器也都是正作用。 为保证主回路为负反馈,主调节器也应为反作用方式。 原料出口温度 θ1(t) 原料 T1C T1T 燃料 管式加热炉 T2C T2T + + + - + + -。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