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地理变异与种源试验geographicvariationand内容摘要:
): 指种源采集地。 有时两者混用 三 、 种源试验 种源试验 (provenance testing ): 把自然分布在各地理区的种源样本 ( 种子或苗木 ) 集中在一个或多个地点 , 对其生长 、 形态及生理特性等所进行的对比栽培试验 , 称为种源试验。 种源选择 (provenance selection ): 通过种源试验为特定营林地区或立地类型选出最佳供种区 ( 种源 ) 的工作。 种源试验的历史和现状 最早进行林木种源试验的是法国人 De Vritlmorinc1821~1862年 , 他从西欧各国和俄国收集了不同起源的欧洲赤松种子 , 在法国的奥尔良进行了栽培试验。 20世纪以来 , 特别是最近四五十年代以来 , 开展种源试验的国家多了 , 规模也大了。 我国的林木种源试验始于 20世纪 50年代。 70年代组织了全国协作种源试验 , 1983年列入了国家攻关项目。 试验的树种有杉木 、 马尾松 、 油松 、 华山松 、 樟子松 、 云南松 、 侧柏 、 榆树 、 兴安落叶松 、 长白落叶松 、 红松 、 袖木等 15个树种 , 现已取得重要研究成果。 到目前为止 , 我国共有杉木 、 马尾松 、 红松 、 樟子松 、 油松 , 云南松 、 长白落叶松 、 兴安落叶松 、 华山松等 31个 主要造林树种进行全分布区或局部分布区的种源试验 ,建立了种源试验林 1413公顷 , 弄清了这些树种的地理变异规律与模式。 杉木 、 马尾松 、 红松 、 樟子松 、 长白落叶松 、 兴安落叶松 、油松等 17个树种 完成了种子区划或种苗调拨区划 , 选出了153个优良种源 , 推广造林 200多万公顷 , 材积平均 增益15%以上。 我国 林木种源研究 基本结论 (1)绝大多数树种都表现有地理的变异。 (2)不同气候生态型的可塑性不同 , 适应的广度不同 (3)环境条件越好 , 越能容纳较多的生态型 , 相反 ,条件越差 , 容纳的生态型越少。 (4)不同种源 、 苗木 、 树木 、 林分表现出的差异是多方面的。 主要表现在生长量 、 生育期 、 抗性。第四章地理变异与种源试验geographicvariationand
相关推荐
瓣) 右肺静脉的开口位置 粘液瘤(恶性。 )蒂位置,与二尖瓣关系 肺动脉瓣狭窄 (右室流出道 ?) 全肺静脉异位连接(分型 ?) 麻醉并发症 双腔管的应用,高气道损伤,气道粘膜损伤,出血 单肺通气,过度引起肺破裂,肺不张,术后复发性肺水肿 插管气囊适度,必要需要纤维支气管镜引导 体外 股动静脉转流开始需要检测动脉阻力,阻力过小:动脉梗阻、中断;阻力过大:插管位置不当。
二來則有鑑於私立學校的貢獻,於是政策上決定大量補助,並逐年提升至學雜費的百分之二十為目標。 這個決策,對私立學校經費來源確有很龐大的幫助,也 奠定了私立學校的發展。 臺灣技術職業教育發展中的若干重大決策 1997年,部長特別領導技職校院舉辦了「為技職教育而跑」系列活動(台灣工業技術學院主辦),並於當年讓幾所學校改名為「科技大學」。 臺灣技術職業教育發展中的若干重大決策
努力完成会议安排的各项任务 谈判 与谈判有关的问题 谈判主题 谈判准备 谈判气氛 谈判方式 问题解决 让步 谈判行为 过程三 — 绩效报告 绩效报告的输入: 项目计划、工作成果、其他项目结果 工具与技术: 绩效审查、偏差分析、趋势分析、挣值分析、信息发布的工具与技术 绩效报告的输出: 绩效报告、变更请求 过程四 — 管理收尾 管理收尾的概念是
由粒血细胞发育而来 功能:是凝血和防卫 二、血 浆 (plasma) 血浆是一种浸浴着所有组织和细胞的循环液体,占血液 %。 血浆组成: 1. 水分:占 85%左右。 2. 无机离子:变异大 { 低等昆虫: Na+、 Cl 脉、毛、长、双: Na+、氨基酸 鳞、膜、鞘: K+、 Mg+ 系统的发育地位 { 植食性: K+、 Mg+ 肉食性: Na+ 食物有关 离子的作用 参与物质运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