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危重症患者系统功能监测内容摘要:

氧合血红蛋白与游离血红蛋白吸收不同波长光线 监测方法 耳夹法 指夹法 临床意义 SpO2正常值为 96%~100% SpO2< 90%时常提示有低氧血症 五、 呼吸力学监测 呼吸压力监测 经肺压 :气道开口压与胸膜腔压之间的差值 经胸壁压 :胸膜腔压与体表压力的差值 经呼吸系统压:经肺压与经胸壁压的总和 气道压:气道开口处的压力 最大吸气压力:反映呼吸肌吸气力量的指标 最大呼气压力:反映呼吸肌呼气力量的指标 呼气末正压( PEEP):正常情况下为零 五、 呼吸力学监测 呼吸压力监测 气道阻力监测 气道阻力是指气流通过气道进出肺泡所消耗的压力,用单位流量所需的压力差来表示  吸气阻力 =(峰压-平台压)/吸气末流量 正常值为 5~15cmH2O/( Lsec)  呼气阻力 =(平台压-呼气早期压)/呼气早期流量 正常值为 3~12cmH2O/( Lsec) 五、 呼吸力学监测 呼吸压力监测 气道阻力监测 顺应性监测 顺应性是指单位压力改变所产生的容量变化,是反映弹性回缩力大小的指标  静态顺应性( Cst) 正常值 100ml/cmH2O Cst=呼出潮气容积/(平台压- PPEEP)  动态顺应性( Cdyn) 正常值 50~800ml/cmH2O Cdyn=潮气容积/(峰压- PPEEP) 六、动脉血气分析 动脉血氧分压 ( PaO2) :正常 80~ 100mmHg 动脉血氧饱和度 ( SaO2) :正常值为 96%~ 100% 动脉血氧含量 ( CTO2) :正常值为 16~ 20ml/dl 动脉血 CO2分压 ( PaCO2) :正常值为 35~ 45mmHg 二氧化碳总量 ( TCO2) :正常值为 28~35mmol/L 第三节 神经系统功能监测 神经系统功能监测 神经系统体征动态检查 颅内压监测 脑电图监测 脑血流监测 脑氧供需平衡监测 一、神经系统体征动态检查 意识状态 眼部体征 神经反射 体位与肌张力 运动功能 二、颅内压监测 颅内压 ( intracranial pressure, ICP) 是指颅内容物对颅腔壁产生的压力 颅内压的概念 二、颅内压监测 ICP超过 15mmHg称为颅内压增高 颅内压的概念 颅内压增高 二、颅内压监测 ICP< 15mmHg为正常 ICP 15~20mmHg时为 ICP轻度升高 21~40mmHg时为 ICP中度升高 > 40mmHg为 ICP重度升高 颅内压的概念 颅内压增高 ICP分级 二、颅内压监测 颅内压的概念 颅内压增高 ICP分级 影响因素 PaCO2 PaO2 血压 CVP 其他 三、脑电图监测 正常人的脑电图波 α波 β波 θ波 δ波 在危重症监护中的应用 脑缺血缺氧的监测 昏迷患者的监测 四、脑血流监测 经颅多普勒超声 激光多普勒流量计 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 同位素清除法 五、脑氧供需平衡监测 颈。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