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大学9-管理会计(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又称为“组织行为学”。 22 权变理论学派 该学派产生与 20世纪 70年代,主要代表人物是美国的卢桑斯,其代表作是 《 权变管理理论;走出丛林的道路 》 ( 1973), 《 管理导论:一种权变学说 》( 1976)。 权变 ,通俗地讲就是权宜应变。 该学派的基本观点认为;由于企业内外环境条件复杂多变,因此管理者必须根据企业环境的变化而随机应变,没有什么一成不变、普遍适用的“最佳”管理理论和方法。 它要求管理人员必须依据组织内外环境条件的具体情况来确定其相应的组织管理方法。 管理的有效性在很大程度上受环境的制约 23 三、会计与管理的关系 会计是一种管理活动 会计是一个信息系统 24 第二节 管理会计的 形成和发展 萌生于 19世纪末 20世纪初, 20世纪 70年代后在世界范围内得以迅速发展。 一、概述 19世纪 20年代 20世纪初 管理会计的萌芽期 20世纪初 —30年代 执行性管理会计的发展期 4050年代 现代管理会计的创建期 60年代 80年代中期 管理会计理论的繁荣期 80年代中期 管理会计的变革期 25 二、执行性管理会计阶段(二十世纪初到 50年代) 以 泰罗的科学管理学说 为基础形成的会计信息系统。 主要包括 标准成本 、 预算控制 和 差异分析 这几个方面。 优点 :可见以泰罗的科学管理学说为基础形成的管理会计,对促进企业提高生产效率和生产经济效果是有帮助的。 缺点: 同企业管理的全局、企业与外界关系的有关问题没有在会计体系中得到应有的反映。 还只是一种局部性、执行性的管理会计。 着眼于对生产过程进行科学管理,但对企业管理的全局、企业与外部的关系则很少考虑。 泰罗的科学管理学说不把人当作具有主动性、创造性的人,而是把人当作机器的奴隶(附属品)。 26 三、 决策性(现代)管理会计 (本世纪 50年代后) 现代管理会计是以 “决策与计划会计” 和 “执行会计”为主体,并把决策会计放在首位。 现代管理会计与上述执行性管理会计的不同,在于它是一种 全局性 的、以服务于企业提高 经济效益 为核心的 决策性 管理会计。 27 四、管理会计的发展 管理会计作为一门新兴的学科,它从财务会计中分离出来以后,由于不断地吸收现代管理科学和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等各方面的研究成果,使它的内容逐步丰富、完整起来。 50年代 80年代初 执行性管理会计的应用阶段 80年代 初 80年代中后期 西方现代管理会计的引进消化阶段 80年代中后期 — 建立适合中国国情的管理会计理论和方法体系,提高管理会计在我国的应用水平及效果阶段。 28 东南大学远程教育 管理会计 第三讲 主讲教师: 吴斌 29 第二节 管理会计的对象、 职能和任务 一、管理会计的对象 现金流动具有最大的综合性,他的流入与流出既有数量上的差别,也有时间上的差别,通过对现金流通的分析可以为企业改善生产经营、提高经济效益提供重要的综合性的信息。 因此现代 管理会计的对象是现金流动。 30 二、管理会计的职能 预测决策与规划控制。 规。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