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硝基化合物及胺内容摘要:
原 芳胺的制备 2 芳环的亲核取代 3 用霍夫曼重排制备 NO2 NH2or H2/Cu 加压 (产率 95%) Fe + HCl (产率 100%) OH NH2NH3 B rO 2 NN O 2O 2 NN O 2N H RR N H 2NHOONaOH + X2 C O O N aN H 2 加压 醛酮在压力下,用 Raney催化剂,与大量过量氨、氢反应制得。 仲卤代烷氨解易消除得烯,所以用酮的还原胺化法好。 Cabriel反应,主要制伯胺,能得到纯伯胺 OCNHCOKOHC 2 H 5 OHOCNNaCORXOCNRCONaOHaqRNH 2 +OCCOOHOH• :(自学) • : • IR: 第一胺( RNH2),第二胺( R2NH)都含有 NH键,在3500~3300㎝ 1区域都有 NH伸缩吸收。 • RNH2 : νNH有两个尖的吸收峰 ,这两个峰是由于 N上两个氢原子组成对称和不对称的伸缩振动而发生的 . • R2NH: 有一个伸缩振动吸收峰 R3N:无 NH伸缩振动吸收峰。 • 缔和胺的 NH伸缩振动吸收峰移向低波数段(因形成氢键消弱了 NH键)。 • NMR:NH的质子没有确定的化学位移,而是在一个很宽的范围内变化。 在第一和第二胺,由于形成氢键程度的不同, NH的化学位移变化较大。 δ: ~。 • 胺的核磁共振特征也类似于醇和醚,氮的电负性比碳大,但比氧小,因此在胺分子中接近氮原子的氢的化学位移,比在醇和醚中接近氧原 子的化学位移小。 如: 物理性质 脂肪胺的性质 碱性:有机碱就是胺,与酸反应生成铵盐,溶于水,用于分离,加强碱又生成胺。 去掉鱼腥味用醋酸就是这个道理。 碱性强度顺序: 气态: (CH3)3N(CH3)2NHCH3NH2NH3 水溶液中: (CH3)2NHCH3NH2 (CH3)3N NH3 解释:甲基是供电子的,使氮原子上电子云密度增加气态碱性强度: (CH3)3N(CH3)2NHCH3NH2NH3 水溶液中有溶剂化效应,三甲胺体积大,溶剂化效应小。 376页 用 Pka和 Pkb表示酸碱强度, Pka + Pkb= 14 无机化学内容 胺的碱性强弱,可用 Kb或 pKb表示 R N H 2 + H 2 O R N H 3 + O HK bK b =R N H 3 O HR N H 2p K b = l o g K b碱性: 脂肪胺 氨 芳香胺 pKb 见 P440表 142 脂肪胺 在气态时碱性为: (CH3)3N (CH3)2NH CH3NH2 NH3 在水溶液中碱性为: (CH3)2NH CH3NH2 (CH3)3N NH3 原因:气态时,仅有烷基的供电子效应,烷基越多,供电子效应越大,故碱性次序如上。 在水溶液中,碱性的强弱决定于电子效应、溶剂化效应等。 溶剂化效应 —— 铵正离子与水的溶剂化作用(胺的氮原子上的氢与水形成氢键的作用)。 胺的氮原子上的氢越多,溶剂化作用越大,铵正离子越稳定,胺的碱性越强。 烷基化反应 : 氮原子上氢为烷基取代,烷基化试剂可以是卤代烷(伯卤代烷)和醇。 这部分在胺的制法讲过,用卤代烷作烷基化试剂,不易停在仲胺或叔胺,得到仲胺、叔胺和季銨盐的混合物。 酰基化反应:酰基化试剂:羧酸、酰卤、酸酐,伯胺和仲胺发生。 RNH 2 + (CH 3 CO) 2 O CH 3 CONHR + CH 3 COOHR 2 NH + CH 3。第十五章硝基化合物及胺
本资源仅提供20页预览,下载后可查看全文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相关推荐
第十八章危害国家安全罪
是指组织、策划、实施颠覆国家政权、推翻社会主义制度的行为。 (二)构成 1.客观上:组织、策划、实施颠覆国家政权、社会主义制度。 2.主观:故意犯罪,其犯罪的目的是颠覆国家政权、推翻社会主义制度。 四、资助危害国家安全犯罪活动罪 (一)概念 是指境内外机构、组织、个人资助境内组织或者个人实施危害中华人民共和国主权、领土完整和安全的行为。 (二)构成特征:
第十二章昆虫的生活史
化性随地理位置的不同而异。 ( 2)世代重叠 概念: 二化性和多化性 昆虫由于发生期及产卵期较长等因而使前后世代间明显重叠的现象叫 世代重叠。 同一时间内可以找到不同代的同一虫态。 一化性 昆虫前后世代间重叠的现象较少,但有些昆虫由于 越冬期、出蛰期 的差异也会出现代重叠的现象。 在 多化性昆虫 中,世代完全不重叠或只有极少一部分重叠的现象很少,要弄清各世代的发生情况比较困难。 (
第十五章寓言的鉴赏研究
;陸盜禽獸,水盜魚鱉,亡非盜也。 夫禾稼、土木、禽獸、魚鱉皆天下之所生,豈吾之所有。 然 吾盜天而無殃;夫金玉珍寶、穀帛財貨,人之所聚,豈天之所與。 若盜之而獲罪,孰怨哉。 ” 16 燕石珍藏 宋之愚人得燕石梧台之東,歸而藏之,以為大寶。 周客聞而觀之。 主人齋七日,端冕之衣,釁之以特牲,革匱十重,緹巾十襲。 客見之,俯而掩口,盧胡而笑曰:“ 此燕石也,與瓦甓不殊。 ” 主人怒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