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能量饲料内容摘要:

性差, 中国和中南美洲种植较多 黄高粱 ,也称红高粱,单宁含量较低( %以下) ,适口性好,主要产自美洲和澳大利亚 白高粱 ,单宁含量较低,但籽粒小, 产量不高,种植量较小 混合高粱 ,上述高粱混合者,通常指 黄高粱中所含褐高粱超过 10%的高粱。 能量饲料 褐色高粱 ( black shum) : 单宁酸达 1%2%。 单宁酸不仅降低适口性 , 而且降低蛋白质和氨基酸的利用率 , 引起鸡脚弱症 , 降低饲料利用率 、 产蛋率及种鸡的受精率。 红高粱( Shum) : 在谷类中有效能值仅次于玉米;CP7%12%, 但不易消化。 且缺乏赖氨酸 、 组氨酸 、 色氨酸及蛋氨酸。 高粱中主要的 2种抗营养因子是植酸磷和种皮中的单宁 , 高粱中的植酸磷占总磷的 50%;单宁是影响高粱适口性的主要因素。 甘肃农业大学 2. 营养特性  蛋白质:略高于玉米 1113%;品质:较差,缺乏赖、精、组和蛋氨酸。  脂肪:比玉米低 %,脂肪酸:饱和脂肪酸稍多,因而脂肪酸的熔点高。  可利用能值:比玉米低 ,  维生素: B B6与玉米相当,泛酸、烟酸、生物素含量高于玉米,但烟酸和生物素的利用率均较低。  色素低 甘肃农业大学  单宁:单宁适口性差 ,降低动物采食量。 单宁在消化道通过氢键 ,离子键 ,供价键与蛋白质形成复合物 ,使蛋白质不容易被消化。 此物也可直接抑制酶的活性 ,特别是干扰胰蛋白酶和 α─淀粉酶等一系列酶的作用。 影响适口性、养分利用率和动物生产性能,尤其对鸡影响较大。 肉鸡、火鸡、雏鸡和蛋鸡:  饲用高梁 60%,生产性能、繁殖性能、适口性无影响  影响:着色  提高高粱饲喂价值的措施:适宜加工和添加酶制剂 甘肃农业大学 肥猪:  搭配豆粕:效果与玉米相当;  搭配品质较差的蛋白质饲料 (如缺乏赖氨酸的花生粕 ):效果不如玉米。 反刍动物:  饲喂价值为玉米的 95%  经过一定加工处理可提高其饲喂价值  高粱易贮存,用量较多 甘肃农业大学 燕 麦 ( oat) :  我国只在陕北、晋北、冀北和内蒙古一带种植,世界燕麦主产国是俄罗斯、美国和加拿大。 中国种植的主要是裸燕麦,俗称莜麦,多供食用。 能量饲料 甘肃农业大学  粗纤维含量在 10%以上。 燕麦中淀粉含量不足 60%。 有效能明显低于玉米等谷实。  蛋白质含量在 10%左右,其品质较差。  粗脂肪含量在 %以上,且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 其中,亚油酸占 40%~ 47%,油酸占34%~ 39%,棕榈酸 10%~ 18%。 由于不饱和性脂肪酸比例较大,所以燕麦不宜久存。 甘肃农业大学  鸡:饲用价值较低。 宜少用或不用燕麦。  猪:但用量不宜过多。 一般建议,在种猪饲粮中用量 10%~20%为宜。 在育肥猪饲粮中用较多的燕麦,会使猪脂变软,肉质下降。  牛、羊、马:良好能量饲料,其适口性好,饲用价值较高。 甘肃农业大学 稻谷 ( paddy)  中国的稻谷产量局世界首位,约占世界总产量的 1/3。 我国从南到北都有种植,但主要产地在长江以南。 由于稻谷主要用作人的粮食,除江南水乡且交通运输不便的地区外,很少直接用稻谷作饲料。  稻谷去壳后剩颖果,俗称糙米,糙米去米糠为精白米,在加工过程中生成一部分碎米。 每百千克稻谷经机械加工后产出稻壳 20~ 25千克,糙米 70~ 80千克,碎米 2~ 3千克。 稻谷的结构和组成: 谷壳 1720%;糠 1013%;米 7071%。 糙米 ( Rough rice, brown rice):CP8~9%, %,猪消化能 22%,对鸡代谢能提高 31%。 糙米粉碎后极易变质,不可久贮 长粒糙米 (Long grain brown rice):饲料用米大多属于贮藏时间长的陈米,可测定水溶性酸度和脂肪酸酸度判断其新鲜程度的变化。 未抛光的大米 碎米 (broken rice): 营养成分含量变异很大,粗蛋白质含量可变动于 5~ 11%,粗纤维含量变动于 %~ %,无氮浸出物可变动于 61%~ 82%。 其营养价值可与玉米相媲美。 甘肃农业大学  粗纤维较高,达 8%以上,粗纤维主要集中于稻壳中,且半数以上为木质素等。  粗蛋白质,比玉米低 .  脂肪: %,含量不高,主要存在于胚,组成以油酸( 45%)和亚油酸( 33%)为主  淀粉颗粒较小,呈多角形,易糊化  VitB族维生素丰富, β胡萝卜素极低,  矿物质:钙少磷多 甘肃农业大学  猪: 相当于玉米的 85%,对体脂组成影响不大  鸡: 用量少一些( CF 10%), 04W, 15% 57W, 3060%  反刍动物: 仅为玉米的 80%,需粉碎处理 甘肃农业大学 第二节 糠麸类饲料  谷实经加工后形成的一些副产品,即为糠麸类,包括米糠、小麦麸、大麦麸、玉米糠、高梁糠、谷糠等。 糠麸主要由种皮、外胚乳、糊粉层、胚芽等组成。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