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不同主体的犯罪心理内容摘要:

要挟的情况下,不得已而进行犯罪活动的。 他们对犯罪的性质、意义与后果有清楚的认识,但苦于受到胁迫、自己利益面临受损,两者权衡与比较,为了保护自身利益,只好违心地服从。 因此,胁从犯在其实施犯罪过程中,内心冲突剧烈,情绪紧张;犯罪实施完毕后,常伴有深深的悔意和歉疚。 (三)一般共同犯罪的行为特征 实施犯罪行为的共知性 犯罪行为危害的共同性 对犯罪行为后果的追求与放任 第六章 不同主体的犯罪心理 38 湖南警察学院基础课部 二、团伙犯罪心理 (一)概念  我们认为,团伙犯罪是一种以青少年犯罪人为主体,以纠合性的松散结构为特征的违法犯罪群体所实施的共同犯罪。 它既不同于犯罪集团,也区别于一般共同犯罪。 第六章 不同主体的犯罪心理 39 湖南警察学院基础课部 二、团伙犯罪心理  (二)团伙犯罪的心理特点 团伙意识的整合作用 团伙情感的感染作用 暗示与模仿的诱发作用 权威与服从的统制作用 依附与安全的催化作用 第六章 不同主体的犯罪心理 40 湖南警察学院基础课部 (三)团伙犯罪的行为特征 纠合性和易变性 盲目性和冒险性 野蛮性和残忍性 腐蚀性和传染性 第六章 不同主体的犯罪心理 41 湖南警察学院基础课部 三、有组织犯罪心理 (一) 概念 我们认为,有组织犯罪是以从事有计划的犯罪活动为宗旨,具有严密、固定的犯罪组织,与正常的社会生活及法律秩序相对抗的犯罪集团所实施的共同犯罪。 第六章 不同主体的犯罪心理 42 湖南警察学院基础课部 三、有组织犯罪心理 (二)有组织犯罪的心理特点 恶性膨胀的金钱欲 帮派思想与副文化氛围 严格的规范与等级观念 相似的动机与强烈的归属意识 互感性与互动性 第六章 不同主体的犯罪心理 43 湖南警察学院基础课部 (三)有组织犯罪的行为特征 犯罪计划的周密性 犯罪类型的限定性 犯罪活动的控制性 犯罪行为的暴力性 第六章 不同主体的犯罪心理 44 湖南警察学院基础课部 四、聚众犯罪心理 (一)概念 聚众犯罪又称为集群行为犯罪,是一种在人们激烈活动中自发产生的,无指导、无明确目的的,不受正常社会规范结束的,由众多人的狂热行为导致的犯罪。 第六章 不同主体的犯罪心理 45 湖南警察学院基础课部 四、聚众犯罪心理 (二)聚众犯罪发生的心理与社会原因  社会矛盾的积聚和社会心理的躁动 法制观念淡漠 求发泄与求表现 对传播媒体中消极因素的模仿 人口密集等客观条件的具备 第六章 不同主体的犯罪心理 46 湖南警察学院基础课部 (三)聚众犯罪的特点 自发性 狂热性 非常规性 短暂性 第六章 不同主体的犯罪心理 47 湖南警察学院基础课部 (四)聚众犯罪发生的机制  来源于高度的刺激和暗示 相互间的情绪感染和模仿 引起激情爆发 产生越轨行为 第六章 不同主体的犯罪心理 48 湖南警察学院基础课部 第五节 变态心理与犯罪 一、变态人格与犯罪 (一)变态人格的概念和特征  它是一种人格发展的内在不协调,没有认知过程障碍,没有智力障碍,却有道德、情感、动机和意志行为活动异常的特殊人格。 第六章 不同主体的犯罪心理 49 湖南警察学院基础课部 第五节 变态心理与犯罪 一、变态人格与犯罪 一般有以下特征: 开始于早年。 变态人格者一般无意识障碍,也无智力缺陷,但有情感和意志缺陷。 能理解自己行为的后果和社会责任 相对稳定。 第六章 不同主体的犯罪心理 50 湖南警察学院基础课部 (二)变态人格的类型及其表现 偏执型变态人格 第六章 不同主体的犯罪心理 51 湖南警察学院基础课部 这种人表现固执、敏感、多疑、自负、警觉、嫉妒、喜欢空想,认为自己正确或受到压制迫害,为证明自己正确。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