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精神分析疗法内容摘要:
压抑。 恋母情结指男童渴望母亲的爱 , 恋父情结指女童渴望父亲的爱与认可。 父母如何呼应这些情结 , 对儿童的性态度与感受会有影响。 三、性心理的发展 (4) 潜伏期 ( 612):快感主要来源于对外部世界的兴趣。 本阶段对性的兴趣转向学校、玩伴、运动及一连串崭新的活动。 由于儿童开始向外发展,并与别人形成关系,所以是社会化作用发生的阶段。 通过各种活动 , 形成自信 、 自强的个性品质。 处理不好 , 也会出现孤僻内向 、 自卑的个性弱点。 三、性心理的发展 (5) 性征期 12 ~ 18, 兴趣逐渐转向异性,幼年的性冲动复活。 且会延续至老年。 即使存在着各种社会的限制与禁忌,青少年可以把性方面的精力投入到各种社会认可的活动上,例如,交友、运动以及准备就业。 四、心理防御机制 防御机制 (defense mechanism) 是精神分析的一个概念 ,它是一个人直接的 、 习惯的心理保持机制。 自我受到超我、本我和外部世界三方面的胁迫,当它难以承受其压力,则会产生焦虑反应。 焦虑的产生,促使自我发展了一种机能,即用一定方式调解冲突,缓和三种危险对自身的威胁。 自我的一种防卫功能 包括 :压抑、否认、投射,退化、抵消、置换、升华、合理化、转化、反向等各种形式。 压抑: 最基本的防御机制,是指一切为社会道德、宗教法律所不能容许的冲动、欲望,在不知不觉中被抑制到无意识之中,使人自己不能意识到其存在。 这种机制叫做压抑。 精神分析学说认为压抑从来不会使被压抑的东西消失,它会以梦、口误、笔误、记忆错误等方式表现出来,病态的压抑则可能导致神经症。 投射: 把自己的愿望与动机归于他人,断言他人有此动机、愿望,然而这些东西往往都是超我所不能容的。 否认:有意识或无意识地拒绝承认那些使人感到焦虑或痛苦的事件,似乎其从未发生过。 置换:因某事物而引起的强烈情绪和冲动不能直接发泄到这个对象上去,就转而移到另一个对象上去了 升华:把为社会、超我所不能接受、不能容许的冲动的能量转化为建设性的活动能量。 抵消:以从事某种象征性的活动来抵消、抵制一个人的真实感情。 反向形成:把无意识之中不能被接受的欲望和冲动转化为意识中的相反的行为。 转化 (conversion)也叫躯体化,指把心理上的痛苦、焦虑转化为躯体症状,从而避开了直接的焦虑痛苦体验。 退行:当遇到挫折和应激时,心理活动退回到较早年龄阶段的水平,以原始的、幼稚的方法应付当前的情景。 合理化: “ 酸葡萄 ”“ 甜柠檬 ” 效应 五 、 精神病理学说 (一 )病理心理的形成 精神分析学派认为 , 个体在心理发展过程中 , 在不同的心理发展阶段 , 遭遇到心理困难和挫折 , 就容易产生各种不同的精神病理症状。 如在 “ 口欲期 ’’。第七章精神分析疗法
本资源仅提供20页预览,下载后可查看全文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相关推荐
第七节有效数字及计算规则一有效数字有效数字:是在分析
) 进行数值加减时 ,结果保留小数点 后位数应与小数点位数最少者相 同。 例如 , ++ 可先修约后计算 ,即 ++= (2) 进行数值乘除时 ,结果保留位数应与 有效数字位数最少者相同。 例如 , ( )/ 可先修约后计算 , ( 306)/=。 (3) 进行数值乘方或开方时 , 结果有 效数字位数不变
第七章重量分析法gravimetry
S = 104 mol/L m S = 104 mol/L 溶解度增大 8% m S = 104 mol/L 溶解度增大 50% (4)胶体溶液 ( Colloid solution) 胶体颗粒很小 ,容易透过滤纸而引起损失 ,因此要避免形成胶体溶液。 常采用加热或加入大量电解质措施。 (5)沉淀的形态 ( Form and structure) 初生成时 ,―亚稳态 ” 的溶解度大 ,放置后
第三十一章其它病毒及朊粒
自然宿主 儿童:水 痘 成人:病毒性肺炎 孕妇:胎儿畸形、 流产、死胎 经呼吸道侵入 2020/11/29 8 第二节 水痘 带状疱疹病毒 儿童在水痘愈后,病毒可长期潜伏于脊髓后根神经节或颅神经感觉神经节中。 中年后因免疫力下降等原因, VZV基因被激活,沿感觉神经轴索到达所支配的胸腹或脸部皮肤细胞内增殖,引起带状疱疹。 水痘患儿 VZV潜伏于脊 髓后根神经节 成人:带状疱疹
第七章运动和意志行为behaviorofmovermentandpurpose
的下肢反射 第二节 脑对运动功能的调节与控制 根据各个脑结构运动功能的特点可分为锥体系、锥体外系和小脑前庭系等 3个纵向控制系统。 依据部位也可分为大脑皮层、脑干和小脑三个部位对运动的控制。 一、大脑对运动的控制 主要由 3部分组成: ( 1)初级运动皮层:主要定位于中央前回( 4区 )。 ( 2)前运动区:位于额叶 6区。 ( 3)后顶叶皮层:包括顶叶 5区、 7区、 39区和